“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2023-01-06 22:12吴盼盼谢伶筠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应用型一带一路

吴盼盼 谢伶筠

(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1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不断拓展深化。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进行转变,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这对国际贸易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是每一位专业教师的职责,要培养具备丰富专业知识、高超专业技能的实用型、复合型经贸人才,以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形成看待世界的正确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注全球贸易中的中国角色和国际政治经济走势,提升专业素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中国的外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引导学生以积极进取的求真态度,不断提升自己,把握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2 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价值引领作用,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诸如诚信方面,在外贸行业,要做到诚实做人、诚信经商,严格根据各国的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行事,并按约定的合同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友善方面,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道德纽带,把利益实现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之上;爱国方面,弘扬爱国爱疆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五个认同”,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和中华民族自豪感,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培养浓厚的家国情怀[2];敬业方面,引导学生形成踏实肯干的劳动素养、自强乐观的身心素养和行为规范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1.3 培育扎实的专业功底

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外语+综合知识+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结构,加强国贸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具体的进出口业务流程,主要包括报价与还价、合同签订、开证、审证与改证、订舱、投保、报检报关、制单结汇等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在开发市场、谈判、业务履约环节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处理外贸业务流程中的具体问题,具备相应的实务操作能力。

1.4 培养创新思维

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能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逐步具备创新思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逐步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上,还需注重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增强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2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思政教育有待深化

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目前部分授课教师自身的思政教育素材储备较为欠缺,与授课内容衔接生硬,而学生对此类教学模式通常会产生抵触心理,思政教育的目的无法得到较好地实现。在国际贸易相关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国际贸易课程中潜在思想教育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知识点与中国传统文化、党史教育的结合不够紧密,仍需要探寻更适合的课程思政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以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帮助其掌握国际贸易知识和文化内容,并且获得启迪和认同。

2.2 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趋同性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成为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但从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等方面来讲,存在趋同问题,忽视了对人才培养特点和层次的考虑,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上,只有少数高校结合具体的行业,进行了专门的人才培训,整体来看存在趋同性[3]。高校人才培养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课程的前瞻性、知识的系统性、结构的严谨性有待提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的融合不够深入。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中国需要在全球性或地区性机构中争取更多的朋友,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中国对联合国的认识也更客观更全面,不再单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多边合作方面进行与国际社会和平关系的发展,认为维和行动的确在避免地区冲突、地区矛盾激化和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中国开始有选择地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2.3 实践教学利用不足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首先,目前部分高校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的实验软件更新滞后,操作界面并未适应外贸环境的变化,软件中设置的背景环境与现实脱节,案例年代久远,不能反映当前实际操作情况。其次,实验环节较多采用任务发布形式,针对单个业务知识点进行实验操作,综合性不强。多数实验教学是在机房内进行的,“机房+软件”的形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没有代入感的实验过程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实训课程主要由本专业理论课教师进行组织和讲授,而专业教师缺乏一线经验和知识,在更新外贸行业实际业务操作知识方面难度较大,忽视了校企合作。

3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高等教育使命神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当前,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推动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实操,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紧跟市场变化,创新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通过国际经济与贸易相关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交易磋商过程,将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知识传授、实操掌握、能力培养、价值引领”,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具体实施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3.1 积累思政素材、深挖思政落脚点

结合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内容,挖掘各知识点的思政要点,合理融入课堂教学。提炼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要点,从专业、道德情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元素提炼,明确思政落脚点。通过新闻媒体资讯、宣传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积累思政素材,并结合传统文献资料共同进行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与内容设计。

3.1.1 深入挖掘外贸典型案例的精神内核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知名企业家的成功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开阔眼界,还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抱负,培养个人卓尔不群的风范。要培养学生树立企业家精神,能创新、善合作、常学习、讲诚信,不贪图安逸,忠诚履职。企业家精神尤为可贵,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企业家所具备的理念、个人魅力都值得学习。通过案例的引入,学生能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担当,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3.1.2 完善课程大纲及教案思政设计

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思政目标、内容、方法,应经过充分研讨、设计、论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锋人物案例等材料内容中契合课程特点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大纲,使国际贸易相关课程思政融入的特色和优势展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基于此,需要增加授课教案中的思政元素。要将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的素材转化为有效的德育载体,深入探索德育元素,对其加以归纳、总结,最终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改革目标。梳理课堂教学的诸多环节,细化教学目标,在兼顾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的同时,致力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和丰富内涵。

以国际贸易综合实验课程为例,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是由若干个不同的工作环节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衔接到位,才能保证交易能够得以顺利开展。每项业务都需要工作人员具备团队合作精神,需要工作人员发挥自身长处,协调好人际关系。完整的课程在不同的情境模块应有不同的思政设计落脚点。例如,从公司宣传策划角度,阐述在职场中执行能力对个人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要紧追外贸发展前沿,树立创新意识,培养乐观进取的精神;从报价核算与函电书写角度,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和气生财”,把利益实现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之上;从合同签订、履约制单角度,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建立严谨规范、依法行事的观念等[4]。

3.1.3 关注科技动态和社会热点,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对于国际贸易课程知识点的讲解,可适当结合实际延伸到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推动贸易便利化进程以及物流业信息技术的变革,让外贸业务发展效率更高、连接性更强。通过列举相关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广泛应用,以及学好知识不仅与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有关,更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3.2 设置具有特色的选修课程

在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上,为塑造学生国际化的视野、专业的知识结构,从特色课程设置方面来讲,要注重对人才培养特点和层次的考虑,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例如,开设选修课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法律等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业贸易特点、发展现状等。通过结合具体的区域、行业,开设专门的课程,满足不同企业对人才的差异化需求;由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从整体上提高课程的前瞻性、系统性,促进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开拓学科视野。

3.3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力

对于新疆高校,提高课堂深度互动性,倾听学生、走进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提升学生的表达意愿,可促进课程思政起到较好的效果。同时,由于学生在完成学业后终将踏入社会,课程应重点结合道德情操和三观的树立展开教学,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这些实际情况,整个教学组织不仅要围绕教学及课程育人的目标开展,课堂教学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和安排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兼顾学生发展需要的环节。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形成思政、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的教学模式,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目标。

针对具体的授课过程,可形成一套互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活力。需结合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通过实践过程、结果的不断反馈,对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不断修正完善,以达到充分掌握授课节奏、实现授课效果的目的。针对学生的不同特质,在教学流程、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可采取探讨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倾听学生,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增强教学实效。

3.4 利用实操,增强实践环节

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与时俱进,虽然目前大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配备了相应的实训中心,但可能存在软件落后、利用不足的现象。因此,应着重选择更为适用的国际贸易软件或平台,并定期对其加以维护与更新。注重模拟外贸业务流程,让实训氛围更为真实。在具体的实操过程中,可根据课堂学生人数进行分组和角色分工,5~7人一组,分别担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公司、银行、货代公司、报检行、报关行等角色(可兼任),可开展角色实战模拟、软件操作等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活动[5]。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个情境的实操过程注意事项、要点可由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可通过屏幕共享将操作过程展示给学生。之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模拟演练,教师仅作为监督者对各组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增强实践环节方面,可加强校企合作,共建企业实训基地或者引入企业相关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交流的项目,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尤其是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经贸企业开展合作,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6]。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外贸单证技能大赛或商务类专业认证考试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5 完善评价体系,实现育人导向

由美国学者斯派狄(Spady)提出的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着重倡导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其重点在于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以后,通过自主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OBE强调绩效责任,学校比学生更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成效负责。为加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国际贸易实践性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优化考核方式,采用科学合理的评分体系[7]。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构建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合理的评价体系,要涵盖实战参与度、业务操作情况、成员互评、实验总结反思、软件系统得分等方面,并对课程思政表现积极的同学在实验总结反思部分加分,五个部分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考评分值占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内在的感悟,引发强烈的认同感,由此实现知识传授、实操掌握、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目标,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3.6 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思政教育能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为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提升专业能力方面,国际贸易相关课程的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提升学术素养,深化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内容的讲解。教师应多参加培训,深入学习智能操作软件,使得国际贸易课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提升思政教育能力方面,教师自身需要提高思想认识,为此,教师需要持续拓展知识面,可通过各类新闻媒体资讯、公众号、线上培训等渠道进行思政教育素材积累,以多种形式将思政教育素材融入课堂,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让思政教育发挥作用,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实现知识体系、能力提升与思政教育的相互融合,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需要着力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挖掘,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8]。加强“双师型”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任课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到各高校及外贸企业参观、培训。同时邀请经验丰富的外贸一线从业人员担任国贸课程的部分环节授课讲师,指导学生学习。调动课程组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其互相探讨思政与教学设计、课堂融入的心得,推动国际贸易相关课程的改革创新,使课程的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以丰富国际贸易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

4 结语

要通过思政导入教学的引领、设置具有特色的选修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实操及增强实践环节、完善评价体系、增强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能力等方面,使学生在加深理解、验证和巩固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内容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思想品质、道德修养和爱国爱疆情怀。培养学生在全面掌握国贸专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认识与把握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与发展规律,具备较好的跨文化沟通与协调能力,实现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适应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完备知识体系的应用型人才。

注释:

①摘自人民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83226 49290763065&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应用型一带一路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