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浙江中兴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任何财会业务都存在风险,审计业务也不例外。审计业务的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一般包含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具有偶然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这决定了审计失败事件是有可能经常发生的。所以需要针对造成审计失败事件的原因做出一定的努力与改进,减少失败风险的产生。审计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步骤,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有序,需要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一起努力,减少审计失败事件的发生。本文将从内外两部分对审计失败原因进行阐述。
1.惩处力度不足,违规成本低
高额利润使得贪婪的人敢于践踏一切规则,再加上我国对于审计舞弊等违规行为的惩处一般停留在行政处罚,违规后果不严重的情况下很少涉及刑事责任,惩处力度不足,使得法律法规的震慑性不够。虚假审计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而需要付出的代价却较低,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的威慑度不够,违规成本低廉,容易引发违规人员的侥幸心理。
2.易被影响的审计过程
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企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自身进行审计,企业不仅是委托方,也是被审计方;而会计师事务所被企业委托对其进行审计,属于企业的被雇佣者和审核者,需要从企业获取业务收入以维持自身发展运营;会计师事务所在这之中扮演的是从甲方手里获取报酬对甲方进行审计,使其承担着双重身份,导致了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被雇佣者容易受到雇佣方的影响从而导致审计工作不具有独立性,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也就是审计失败。
3.审计方法的缺陷
现阶段使用的审计方法存在缺陷也是审计风险存在的因素之一。审计方法会随着社会制度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而发生变化,但常常也会出现变化不及时或者变化不合理的情况,就拿现阶段来说,会计师事务所使用的审计方法太过重视审计成本,常常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而降低审计工作开展的成本,不管是在人力还是在物力方面都存在不足,审计结果自然也很难得到保障。再加上现阶段使用的审计程序存在不足之处,使用抽样审查法和分析性程序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进行审计,而这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主观性,因此最终审计意见必然存在一定的偏差性。
4.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存在造假现象
财务造假本身是违法行为,它除了存在偷税漏税、欺瞒股东的情况,还会导致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遇到更多的问题进而增加工作量,也增添了审计失败的风险,所以被审计企业财务报告造假的情况屡见不鲜。被审计单位会出于各种目的对经营情况进行修改,可能有企业虚增利润与收入出具利好的财务报告以欺骗股东募资而达到上市的目的,也有企业为了偷税漏税而修改企业经营收入出具虚假的财务报告,更有可能企业管理层只是为了挪用公款对企业经营收入进行造假而欺瞒股东。由于被审计单位内部领导层出于各种目的对财务报告进行造假导致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加剧,审计环境进一步恶化,使得审计失败。
关于企业审计失败原因一般都出自被审计企业和审计人员。被审计公司出于各种原因而出具的财务报表不实、混乱或者不足,或是审计人员由于自身职业素养的缘故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从而导致审计失败。
1.会计师事务所管理混乱
独立性原则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独立于外部组织和它所服务的对象。理论上会计师事务所是受股东委托对公司领导层提供的财会报告进行独立审计,这种三方关系体现了事务所的独立性。而实际上会计师事务所的中标和服务费用支付都是由企业领导层主导,所谓的三方关系实质还是事务所与企业的双方关系,因此审计活动缺少独立性,易被雇佣公司领导层左右。要维持会计师事务所的正常运转,主要还是要有充裕的资金流,被审计企业的审计业务费用支付是事务所利润来源。所以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奉行“食君之禄,分君之忧”的想法,给出企业想要的审计意见以得到稳定的收入。这种情况也促使事务所最终根据被审计企业的意愿来进行审计工作。
再加上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经营混乱。很多事务所在经营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将审计业务转包给他人,甚至将公司公章出让给他人,导致出具的审计报告不具有客观性与可靠性,使得事务所的独立性得不到体现。
2.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足
(1)会计师专业技术能力不足
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尤其是对特殊产业进行审计时更要注重这一点。会计师要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会计学、审计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实际运用这些技巧解决会计、审计方面的问题。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把握被审计对象经营产业的生产节奏与利润成本等信息,依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对审计对象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报告复杂度预判此次审计工作需要的时间长短。在充足的时间内细致谨慎地对被审计对象提供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工作,横向对比同类型生产企业同期的利润报告等信息以检核被审计对象提供的财务报告是否存在舞弊等现象。要对被审计对象的各种资金往来凭证进行有效测试,确认审计过程中各种有效函证和资金往来凭据的真实性,以查证企业经营业务收入明细的真实性,通过风险评估和各类实质性测试循环监测被审计企业的财务报告可靠性,以更好地进行审计工作。
(2)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缺乏
审计准则要求注册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秉持着严肃认真的态度,然而很多审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审计业务时并没有保持足够的谨慎,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误差,使得本应被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本应使用的审计程序没有施行,最终导致了审计意见的不准确或者是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同化,最终出于各种原因出具了由被审计对象主导结果的审计意见。
审计人员没有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审计工作,都容易造成审计过程中的信息误差,从而最终出具的审计意见不准确而导致审计失败。审计工作人员若是因自身专业知识不够,技能水平不足,实操能力较弱而导致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业务要求,那么审计人员为了能够正常地出具审计意见就会对审计程序进行更改。而会计师没有按照正常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工作,就会遗漏一些重要信息,导致审计过程错漏百出,最终出具错误的审计意见和报表,导致审计失败。而若是由于被审计对象的不合规操作,导致工作人员听从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而对审计工作弄虚作假,最终出具错误的审计意见,同样致审计失败。
基于以上所述,审计失败的原因是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导致,所以为了减少审计失败事件的发生也应从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工作人员两者综合改进。
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运营和审计工作若是受到太多场外因素影响,对于审计业务在我国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目前我国审计工作已呈现市场饱和的情况,且仍有被审计的部门和企业对审计工作存在不信任的情况,所以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针对于此就需要审计工作人员更多地提升自我业务水平以实际能力征服对审计工作有疑虑的人员;还要审计工作人员严格恪守审计行业工作准则,以谨慎负责的态度进行审计活动,屏蔽外界干扰,给出符合审计程序和职业要求的审计意见,提升审计质量,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
审计工作是为了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审核以保证股东、企业所有者等人员的财产利润和安全,最终通过财务审计达到维护我国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册会计师和审计会计师的工作重点就是审计工作,若是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工作独立性得不到保证,在审计过程中就不能以公正客观的立场去进行审计工作,这样的情况会影响审计结果的客观性,最终导致审计失败。若是要出具高质量的审计结果,就需要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保障审计工作人员不受外界干扰,能够秉持着高职业道德水平的态度严格按照审计准则要求去完成审计程序,出于公正公平的角度去出具审计意见,使得审计工作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结果。
审计工作主要以注册会计师或者审计会计师为主导。尤其是在上市公司中,审计工作人员除了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还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才能做好审计工作。若是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认真,无法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完成工作最终导致审计的合理性遭受质疑,审计失败的概率大幅度提升。为了避免审计失败这一情况的发生,应着重对审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及综合职业技能进行提升,提升他们的职业胜任能力。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在选拔人才时,更为注重会计师自身专业水准和过往经验,对于职业道德这一要素反而不那么看重。事务所在招揽人才时,要注重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能力共同发展,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审计人员。
注册会计师和审计会计师要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主动充实自我,完善自己的技能库。积极参与业务强化培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水准,丰富技能库和知识储备,不断挖掘自身潜质。审计人员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补充更新,与时俱进,对国内特殊产业的经营标准熟练掌握,分析国情了解市场经济水平,关注国内外高质的审计案例,在工作与生活中不断累积经验,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具有职业胜任力。另外,作为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工作中要实事求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审计过程中,积极取证、谨慎负责、认真分析,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完成工作,立于公正客观的角度发表审计意见,减少审计失败的概率。
企业管理层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润而窃取公司内部的重要信息,并且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作假,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由于经营业务繁多,导致审计工作量极大,相关的审计工作人员很难对整个企业的财务状态进行审核,因此一些虚假信息不能及时地被发现,这些都增加了审计失败的风险。另外,我国的审计工作一般是事后审查,因此大多数企业会心存侥幸而出于各种目的对财务报告弄虚作假。再加上国内对相关人员的惩处力度不够,一般为罚款与行政处罚,较少涉及民事处罚和刑事处罚,违规成本低廉导致了法律威慑度不足,无法起到监督与处罚的作用,导致审计失败。政府部门应通过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及审计会计师执照质量的监管,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姑息。企业也应该对于自身内控机制进行加强管理,完善公司管理机制,规范工作流程,使公司财务工作得以健康、完善地进行。最终使财务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许多审计案例失败的原因在于沟通不及时,信息交流不足而造成。因此审计工作人员要特别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一流事务所的优秀案例,吸收他们的成功经验,强化自身技能水准和抗风险能力,在审计工作中以谨慎怀疑的态度不放过任何微小的细节。
现行审计工作的审计目标是在取证分析、信息收集传递、资料共享等方面,借助科技工具来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进行预估,而不再局限于对企业年终报告进行审核。为了更高效、高质量地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审计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能力,比如: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学建模等方法对审计技术进行提升,为企业的健康运转提供专业报告,也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为国家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综上所述,审计失败主要是由于审计工作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缺乏和职业道德水平低造成,而审计环境的恶劣则是法律法规等制度惩处力度不够导致侥幸心理的产生,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和管控程度不够则导致了企业财务报告的错报、漏报或者虚假。要减少或者避免审计失败事件的发生,首先需要市场即政府管控部门对违法行为进行着重处罚,而不再只是行政处罚,加强法律的威慑力;然后是企业要加强内部管控,保证企业资金安全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最后是要增强注册会计师和审计会计师自身业务能力,增强的同时还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只有从这些地方对市场和相关人员工作能力着手,才能减少审计失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