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洁雯 广州市城投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企业可以从财务活动中获得更多效益。风险和效益是成反比关系。加强风险防范,可以确保企业财务活动顺利和可持续开展,帮助企业盈利。然而,一些企业在防范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往往忽视预算管理,导致出现预算管理意识淡薄、角色模糊、重点不明确、业务预测和工作规划不力以及预算与实际不相符等问题。因此,从防范财务风险的角度研究优化企业预算管理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之一,预算管理能够帮助各部门根据经营利润、业务量、经营成果、成本和消耗等财务活动设定预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努力行动,应对外部环境的考验,制定全面、可操作、科学的预算计划,依靠计划理顺经营思路,经批准后实施预算计划,确保企业各部门明确工作目标,在责任和权利的框架内开展经营活动,最终实现财务风险防范的目标。对于企业来说,预算管理能解析奋斗目标,这是企业厘清工作思路、方向、重点及步骤的前提。相较于目标清晰的营运,在目标模糊条件下的营运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更高,影响了公司整体利益的实现。基于此企业需在财务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加强预算管理,使企业能与员工达到“共赢”的目的。
预算管理的主要核心目标是增加企业收入,构建健康的资金链,在谋求最大利润的基础上制定生产计划、营销计划、供应计划及资金管理计划,保障财务管理计划合理,各类计划可互相支撑、齐头并进。只有每个财务计划都得到有效执行,才能为企业创造收入。由于每项计划的执行都与资金、人员等企业资源的支持密不可分,因此企业应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将各部门生产经营所需资源计划归纳到预算管理中进行分析,确保人员、信息、资金等企业资源的高效配置。在优化预算编制的基础上,充分保障预算的执行和控制,同时通过计量与分析发现预算执行偏差及成因,采取行动纠正偏差,保障预算波动在合理范围内,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不同部门还可以相互监控资源分配情况,避免预算超支,基于预算管理共同构建风控壁垒,增强企业竞争力。
预算管理可以为绩效激励提供依据,主要是因为预算管理可以帮助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工作目标,与相关绩效激励标准保持一致,对预算执行情况提供定量和定性的反馈,以激励不同的部门和岗位节约资金和控制成本。通过实施相应的奖惩制度,营造人人预算、全面预算的管理氛围,使预算管理执行力得以增强,在预算可控的前提下防范财务风险,继而凸显企业预算管理优化的价值。企业还可以将绩效激励与人力资源管理联系起来,通过绩效激励增强员工对预算管理的理念,培养预算管理优秀人才,在此基础上把预算管理与企业文化关联起来,引导员工树立预算自控意识,在岗位上精益求精,从而促进预算管理优化升级,实现全员参与、规避财务风险的管理目标。
目前,部分企业存在预算管理意识淡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存在预算编制层面,有着较大的宏观性,缺乏具体的针对性。其次是在预算执行层面缺少控制管理,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制定严密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影响了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以及降低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预算管理与传统财务预算工作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管理职能,后者强调会计职能。企业在传统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以下问题:编制方法过于单一,注重固定预算而忽视滚动预算的重要性,往往使用的技术和工具都比较落后,缺乏一定的改革和创新等,导致财务预算不科学不合理,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极大的财务风险。预算与管理的结合可以提高财务风险防范的预见性,使不同部门可以根据经营业务需要和存在风险因素为前提编制预算,提前预估风险因素下所需资源,从而使企业提前准备抵御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突发风险,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完成运营方面的任务。由于预算管理角色定位不够明确,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注意与业务紧密结合,未能充分预估可能的风险,不能提高财务风险防范的预见性,影响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目标是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要素,也是风险管理目标与预算目标保持一致的关键。根据统一的工作目标,使预算管理在编制、过程控制、绩效评价等环节监督预算部门实现防控风险目标。然而,现实中一些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的导向性较差,不仅不能引导部门有效参与预算活动,而且会偏离预算管理的思路,从而降低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预算管理质量[1]。
开展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要稳打稳扎,单纯依靠风险管理目标或计划难以实现设定目标,还会导致风险控制活动流于形式。一些企业在预算管理中的业务预测和工作计划效率低下。由于管理意识不强、风险控制积极性不高等因素,难以通过预算管理来防范财务风险,而且财务风险还与预测不充分、规划不合理有关,影响了基于风险控制的预算管理效率。
进行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根据财务风险管理加强绩效考核,促进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之间的共同发展,从而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而通过考核,可以带动企业预算管理,帮助企业各个部门和职位及时发现和跟进预算执行不到位的地方。但从财务风险防范的角度来看,企业预算管理与考核不同步,预算管理的偏差无法及时纠正,预算管理会陷入模式化的局面,不利于企业实现财务风险防范目标[2]。
一是树立预算管理和风险防范责任意识,指导各部门层层分解预算管理目标,使每一位员工做到“会算账”并能同算“一本账”,明晰企业经济效益和成本效益。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要协调配合,确保预算管理适度、透明、高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实现控制风险的目标。二是树立从总体切入的预算管理意识,将资本预算、业务预算视为预算总体性管理的要点,还要考虑生产材料、人力、设备等资源的配置情况,关注市场需求、竞争动态、政策环境,为统筹安排、合理预算、防范风险给予支持;三是树立预算全程管理意识,根据企业风控需要及经营实况制定预算管理标准、明确管理原则、理顺管理思路的同时,还要重视预算分析、监控、调整、考评等环节,真正在财务风险防范中发挥预算管理的指导作用。
预算管理是一种财务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市场竞争环境、供求关系、政策法规是预算管理的驱动力,可以鼓励企业根据市场动态进行调整,摆脱固定管理模式的局限,确保提高预算编制效率,提高预算管理风险管控能力。另一方面,预算管理要以管理职能为重点,在编制、分解、审查、汇总、调整、执行、评价的基础上,在内部沟通、协调互助、监督平衡等环节发力,弥补财务风险防范的短板,完善财务风险防范体系,使各部门切实履行预算风险防范职责,积极促进企业整体稳健发展。预算管理能够使企业经营前预知风险,从而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和规章制度,确保合理、全面的风险控制管理,使预算管理更具适应性、全面性、高效性。
预算管理的目的和出发点是提高企业的效益。为此,企业必须在防范财务风险的基础上制定战略规划,明确经营模式和目的,帮助企业进行资源配置、合理分配资金、控制成本底线,因此,预算管理是对企业战略计划进行分析、实施和评价的过程。由于企业发展阶段、规模和实力的差异,发展战略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只有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协调统一时,才能控制成本、防范风险、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为解决一些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过于宽泛、风险控制薄弱、预算绩效不高的问题,企业应建立透明的会计核算系统,保障成本控制落到实处,确保实现战略目标,鼓励企业加强预算编制、控制和执行,使预算管理目标更具导向性,继而在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的同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3]。
实现预算管理的优化,要摆脱简单报表数据分析思路的束缚,加强基于分析数据和结合实际的业务预测,根据战略目标、预算编制和目标制定预算管理工作计划。提升预算编制水平,从而使预算管理更加高效、科学。提升业务预测及工作规划水平的关键是预算管理前置,预算编制数据资料要建立在业财融合一体的条件下,通过打通业务端、预算端联动壁垒,使预算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业务活动有关资料对企业内部、外部存在风险因素加以判断,在财务风险发生前做出反应,及时筑起风控屏障,或者有效转移风险,规避风险影响,减少风险损失,使预算管理工作规划前置性及预见性更强,达到通过预算管理来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根据预算方案开展工作,可实现成本控制、规避风险、获取效益的目标。各部门、各岗位均要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及时跟踪预算管理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预算控制中的薄弱环节,保障预算管理与企业财务风控考核同步,通过绩效考核手段提高员工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重视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营造稳定的营运氛围,使预算管理更具深入性和实效性。
企业战略预算管理应着重研究战略的预算编制过程,提出合理的计划方法。企业在制定战略预算计划流程时,需要重视企业信息反馈实时性。预算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可以随着公司各项业务实际发展情况动态调整,从而可以及时防范和控制风险,在经过一些修改与调整之后,再形成企业年度的计划实施方案。所以,在战略预算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企业要获取前一阶段计划实施方案的执行反馈信息,满足实效性要求。这就需要企业的预算编制能够非常有效、精确地满足战略计划要求以及风险风控要求。
企业现有制度的完善在于改善企业的生产方式,有效防止企业经营风险。当前,企业制度的完善需要从两个层面入手。首先,完善企业预算编制工作的制度保障,通过制度优化全面预算编制流程,其次,完善预算管控工作的制度保障。要把企业的总体成本管控任务合理的分派给企业各个部门,各个部门都要由相应的责任人来进行相应的成本监控管理工作。这样,企业员工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有明确的预算管理指引,当出现财务风险情况,也可以及时做出处理。
企业战略预算管理的优化也须贯彻创新原则,要求企业管理层导入前沿的预算管理理念,将战略管理、预算管理、财务风险管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系统构建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企业战略预算管理基本框架。此外,优化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必须对财务风险成本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质培养,除强化财务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必须注重实际能力的提高,使预算人员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财务风险防范视角下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有利于企业制定发展目标、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和绩效激励。要实现预算管理优化目标,企业应形成基于财务风险防控的预算管理意识、明确角色定位、强化目标导向性、提高预测及工作规划有效性、保障管理与绩效考核同步发展、优化企业战略预算管理编制流程、优化企业现有体制建设以及创新战略预算管理过程,通过上述方法使企业在财务风险预防的基础上优化预算管理,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进而达到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