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康复护理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子宫复旧及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3-01-05 06:27陈丽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21期
关键词:电脉冲泌乳盆底

陈丽冠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部,甘肃张掖 734000)

剖宫产是产科重要术式,目前已经成为解决难产及某些产科合并症的重要手段。但剖宫产作为有创操作,会引起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泌乳不足等情况,不仅会延长恶露排出时间,还会增加产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产妇产后康复尤为不利,因此加强产后康复管理至关重要[1-2]。 产后康复护理是在心理、生物、社会医学等理念指导下向产妇提供专业的护理与功能训练指导,以促进产妇生理及心理上的康复,有助于产妇尽快回归正常生活[3]。 低频电脉冲技术是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局部肌肉,可促进血液循环、兴奋神经肌肉,发挥康复理疗的作用[4]。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进行剖宫产的326例产妇为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探究产后康复护理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对产妇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我院进行剖宫产的326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63 例。观察组年龄23~37 岁,平均年龄(28.66±2.17)岁;孕周 37~42 周,平均孕周(39.68±0.87)周。 对照组年龄 22~38 岁,平均年龄(29.01±2.38)岁;孕周 37~41 周,平均孕周(39.57±0.73)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足月单胎妊娠;均符合剖宫产指征,选择剖宫产;产妇及其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造血系统疾病者;合并全身感染者;合并乳腺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产后康复护理。 (1)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向产妇发放产后康复手册,并向其细致讲解剖宫产术后产妇产后康复注意事项与可能出现的康复问题,包括切口疼痛、盆底功能障碍、乳房胀痛等,并告知其解决方式,嘱咐其充分配合产后康复护理;护理人员与产妇进行一对一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 鼓励产妇倾诉内心感受,并为其提供针对性情感与精神支持。(2)饮食指导:邀请医院营养师评估产妇的身体营养状态,结合个人的饮食喜好为其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 并打印出饮食清单,嘱咐家属按照清单准备食物。 (3)产后活动:产后48~72 h,根据产妇身体情况指导其完成康复操,包括胸部运动、手臂运动、臀部运动、腿部运动、会阴收缩运动;胸部运动时产妇仰卧,四肢伸直,深呼吸做扩胸运动,10 次/组,2~3 组/d;手臂运动时产妇仰卧,双臂竖直放在身体双侧,吸气时双臂上举超头顶,呼气时恢复原位,10 次/组,2~3 组/d;臀部运动时产妇仰卧,双腿夹紧交替弯曲,10 次/组,2~3 组/d; 腿部运动时产妇仰卧,双臂伸直,然后双腿交替上抬,与上身保持90°,10 次/组,2~3 组/d;会阴收缩运动时产妇仰卧,双腿弯曲,双足及双手支撑床面,然后臀部缓慢上抬坚持 5 s 后复原,10 次/组,2~3 组/d。产妇产后可下床活动时进行盆底运动,保持站位,双腿分开与肩部同宽,由慢至快地逐渐收放盆底肌肉;再将双腿分开至肩部两倍宽,重复上述动作,10 次/组,1 组/d。 (4)按摩护理:予以患者乳房按摩,按摩前先用温毛巾敷双乳5~10 min,护理人员双手涂抹适量橄榄油,缓慢逆时针按摩双乳,并反复按压乳根穴、膻中穴,按摩时间20 min/次,2次/d;护理人员拇指缓慢揉按产妇子宫底部,10 min/次,3次/d。(5)疼痛护理:做好切口换药工作,注意询问产妇疼痛情况,予以冰敷、按摩等干预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电脉冲技术治疗。 于剖宫产术后第1 天开始,采用生物刺激反馈仪(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4 40 型,苏械注准20172262324)进行治疗,将耦合剂涂在仪器专用电极片黑色面,然后将电极片粘贴在产妇双侧乳房、腰骶部,分别选择催乳、子宫复旧程序;使用催乳程序时,设置脉冲频率为 8~32 Hz,治疗时间为20 min/次;使用子宫复旧程序时,设置脉冲频率为60~120 Hz,治疗时间为 20 min/次;1 次/d,连续使用至产后 5 d。

两组均持续观察至出院。

1.4 观察指标

(1)子宫复旧情况:记录产妇恶露持续时间,测量产妇产后第5 天的子宫底高度、子宫三径之和。

(2)泌乳量:记录产妇产后第 1、3、5 天的泌乳量。

(3)盆底功能恢复情况:产后第1 天、产后第5 天采用改良牛津肌力分级(MOS)评分法对产妇盆底肌力进行评定,总分为5 分,评分越高表示盆底肌力越强;并使用法国杉山PHENIX USB 4 型盆底康复治疗仪测试产妇盆底肌快肌收缩最大值、10 s 慢肌收缩平均值、60 s 慢肌收缩平均值、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

1.5 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子宫复旧情况比较

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第5 天子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 子宫三径之和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子宫复旧情况比较()

表1 两组子宫复旧情况比较()

组别 恶露持续时间(d)产后第5 天子宫底高度(cm)产后第5 天子宫三径之和(cm)观察组(n=163)对照组(n=163)t 值P 值5.01±1.58 6.33±1.26 8.339 0.000 5.22±0.37 5.66±0.46 9.516 0.000 13.95±1.35 15.42±1.69 8.677 0.000

2.2 两组泌乳量比较

观察组产后第1、3、5 天的泌乳量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泌乳量比较[(),mL]

表2 两组泌乳量比较[(),mL]

组别 产后第1 天 产后第3 天 产后第5 天观察组(n=163)对照组(n=163)t 值P 值34.70±5.80 29.42±4.61 9.099 0.000 85.22±6.63 78.13±5.74 10.322 0.000 130.40±10.05 118.59±12.31 9.488 0.000

2.3 两组盆底功能比较

产后第1 天,两组各项盆底功能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产后第 5 天, 观察组MOS 评分、快肌收缩最大值、10 s 与60 s 慢肌收缩平均值、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与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盆底功能对比()

表3 两组盆底功能对比()

组别观察组(n=163)对照组(n=163)t 值P 值MOS 评分(分)产后第 1 天 产后第 5 天快肌收缩最大值(μV)产后第1 天 产后第5 天3.02±0.28 3.07±0.31 1.528 0.127 4.26±0.17 3.03±0.29 8.735 0.000 24.58±2.64 24.39±2.71 0.641 0.522 37.66±3.15 34.49±3.53 8.554 0.000 10 s 慢肌收缩平均值(μV)产后第1 天 产后第5 天15.22±2.85 15.34±2.78 0.385 0.701 33.09±3.15 30.24±3.27 8.014 0.000组别观察组(n=163)对照组(n=163)t 值P 值60 s 慢肌收缩平均值(μV)产后第1 天 产后第5 天12.99±2.40 12.83±2.36 0.607 0.544 29.57±2.80 26.88±3.65 7.466 0.000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cmH2O)产后第1 天 产后第5 天20.14±2.33 20.23±2.57 0.331 0.741 29.15±3.45 26.07±3.89 7.563 0.000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cmH2O)产后第1 天 产后第5 天28.88±4.31 29.69±3.78 1.804 0.072 47.47±4.01 45.10±4.22 5.198 0.000

3 讨 论

子宫复旧不良是剖宫产术后产妇常见症状,是因剖宫产产妇产后需长时间卧床修养,致使机体血液循环缓慢,影响子宫收缩、恶露排出所导致[5]。同时,产后饮食受限、切口疼痛、睡眠不足、活动不便等因素会引起产妇乳汁分泌不足,影响母乳喂养,不利于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康复质量,延长住院时间[6]。 产后康复是帮助产妇渡过产后恢复阶段,进而改善产妇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产后康复护理的重点在于子宫复旧、盆底功能恢复及改善泌乳三个方面。护理人员按摩产妇子宫底部能促进其子宫收缩,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子宫恢复。 术后指导产妇进行功能活动,能加快宫腔淤血排出,避免淤血过多影响子宫收缩;且规律的会阴收缩运动还能通过刺激盆底肌肉收缩,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从而带动子宫韧带运动,促进恶露排出[7]。 乳房按摩是通过刺激乳房腧穴,疏通经络,能改善乳房血液循环,活跃乳头及乳晕处的敏感末梢神经,促进乳汁分泌,促进母乳喂养。 而乳头吮吸也能刺激乳汁分泌、引起子宫收缩,加快子宫复旧。 配合切口疼痛管理,减轻疼痛对产后活动的影响,能提高产妇依从性,方便母乳喂养,进一步促进产后康复。 产后康复护理还重视产妇心理因素对于机体康复的影响,通过健康教育满足个人认知需求,配合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不良情绪;针对性饮食管理则有利于加快机体各项功能恢复, 为产妇实施母乳喂养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但护理工作见效较慢,难以快速促进子宫复旧与盆底功能恢复,因此还需联合高效的康复手段。 本研究在产后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低频电脉冲技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第5 天子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 子宫三径之和短于对照组,产后第1、3、5 天的泌乳量均大于对照组,产后第5 天MOS 评分、快肌收缩最大值、10 s 与60 s 慢肌收缩平均值、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与Ⅱ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产后康复护理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应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中,能加快子宫复旧与盆底功能恢复,改善泌乳情况,促进产后康复。分析其原因为,低频电脉冲技术治疗是通过催乳与子宫复旧两种理疗程序达到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产后康复的目的,以低频电脉冲刺激乳房,可刺激乳汁分泌,促使乳腺排空,有利于母乳喂养,而母乳喂养则有助于子宫复旧[8-9];低频电脉冲刺激作用于腰骶部,能调节盆底部位血液循环,引起盆底肌肉收缩,增强肌力,并能带动子宫韧带运动,促进子宫复旧[10]。 将产后康复护理、低频电脉冲技术治疗联合运用,二者能相互补充、协同增效,加快产妇产后康复。

综上所述,产后康复护理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治疗可改善剖宫产术后产妇产后泌乳功能,促进乳汁分泌及排出,加快子宫复旧与盆底功能恢复,有利于产妇产后身心康复。

猜你喜欢
电脉冲泌乳盆底
荷斯坦牛乳中尿素氮和泌乳持续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兽医防治母猪泌乳障碍的探讨
高密度电脉冲处理时间对6N01铝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突出物缺陷下局部放电发展过程研究及特征信息提取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