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贤,周结友
(1.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500;2. 广州体育学院全民健身中心,广东 广州 510500)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中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目标方向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目标相吻合,为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战略机遇。然而目前我国学生体质问题仍然严峻;同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体育课程断链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更为突出,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实困境是什么,如何深化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新时代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困境进行梳理,并探讨其改革路径,旨在为提高学生体质、促进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并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双减”是指通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在学校体育改革方面,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中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同年,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教育体系。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在保持体育课总课时数不变的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
因此,“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主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宗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建设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体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1.2.1 缺乏对学生运动技能发展的关注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由于我国对学生体育健康干预的研究起步较晚,以致目前仍缺乏对学生运动技能发展的关注和有效的评价策略。一方面,教育部门对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的关注度不足,未把基本运动素质真正融入学生的体育活动课堂,导致学生基本运动技能发展需求未得到充分的满足。另一方面,从评价角度来看,由于过去“考试中心论”等思想根深蒂固,导致大部分学校仍以运动技能评价为主,而未开展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相关评价。此外,由于过去课程评价主要由专家和体育部门参与,忽略了家长和学生的真正需求,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1.2.2 体育课程断裂与课堂运动负荷不足由于我国课程类型、内容设计、教学组织仍较为传统,以致体育课程与教学中出现“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技术”的三无现象,而学生中存在“没能系统地掌握一项体育项目”“运动负荷不足”等问题。剖析上述问题,其原因主要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断裂。目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存在“繁、浅、偏、断”的问题,即繁多无序、蜻蜓点水、偏离目标、学段断裂。另一方面,课堂运动负荷不足。由于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的负荷指标认识不深和重视度不足,导致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设置出现“练习密度、运动强度和心率指标不达标”等问题。
1.2.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与“家校社”参与不协同“双减”政策强调“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要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配套治理中要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家庭和社会较少参与等问题突出。第一,在教育资源方面,城乡的经费、师资和场地设施等体育资源差距较大,如城市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而乡村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则在努力填补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和分配不平衡的问题。第二,由于社会与家庭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度不足,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会较少参与”的教育模式。
2.1.1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关注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是促进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首先,加强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发展。除了通过开展体育游戏来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和身体协调能力外,还可通过游戏化教学和趣味化情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培育学生的健康行为。通过体育课程提升学生对疾病预防等健康行为的感知和运动风险预防处理等健康管理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肥胖等个人健康问题。最后,强调学生的精神培养,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可通过结构化技能教学和团队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进一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2.1.2 强调学业质量评价和多元主体评价“双减”政策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应重点关注学业质量评价和多元主体评价。首先,关于学业质量评价需强调两点:一是在运动能力发展中强调综合性评价,把运动能力与文化成绩的评价体系有机结合,使学生运动能力评价成为学业评价和升学考试的组成部分;二是在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评价中强调过程性评价,时刻关注学生课堂和生活中的健康和品德行为,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其次,在体育课程评价中要落实多元主体评价,把教师、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并重视学生的课程评价和学习反馈,同时不可忽视社会和家长的评价意见,使社会、教师、家庭、学生等主体形成对话合作模式。
2.2.1 落实体育课程“一体化”模式在“双减”政策和学校体育改革背景下,应积极推进大中小(幼)体育课程相衔接,加快落实学前教育游戏化、小学课程多元化、初中课程项目化、高中课程模块化、大学课程自主化的体育课程一体化模式。
具体而言:第一阶段为学前教育,适合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和促进机能发展;第二阶段为小学低年级(1~2年级),可通过传统的体育课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和素养;第三阶段为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和初中,逐步实行“走班制教学”,按学生兴趣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第四阶段为高中,可打破行政班的教学模式实施“模块化教学”;第五阶段为大学,实行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上课时间、授课教师的模式。(图1)
图1 体育课程“一体化”模式流程图
2.2.2 注重结构化知识与技能教学通过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结构化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推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一是“教会”,学校除了通过聘请退役运动员或体校教练员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运动技能培训,还可以通过实施结构化体育知识与技能教学来创新教学模式,如在设计排球课程时,先学“发球+接球”,再学“发球+垫球”,最后进行课堂比赛。二是“勤练”,学校不仅需要丰富学生课余的兴趣类体育活动,而且需要社会与家长共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三是“常赛”,学校应加强与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合作,成立具有传统体育特色的俱乐部或社团,并定期举办校际竞赛,通过“以赛代练”深化课程内容、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增强学生体育意识。
2.3.1 促进体育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结合“乡村振兴”计划,缩小城乡学校体育教育水平的差距,有助于促进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均衡发展。第一,加大乡村学校体育与城乡体育公共服务的合作。例如,通过整合乡村学校体育和城乡体育公共服务资源,拓展乡村公益性校外培训并向学生提供更多课后体育活动。第二,推动城乡学校体育的师资力量均衡发展。例如,完善“跨校兼课”“结对帮扶”等机制,保障乡村体育教师工资和推动优秀师资向乡村输送。第三,加快优质线上体育教育资源共享。例如,政府部门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体育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城乡体育的教学质量。
2.3.2 实现“家学社”共育升级“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学校体育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家校社”共育(图2),并根据学生特点实施因材施教。首先,学校起主导作用,负责传授知识,主动引导家长和支持社区参与学校体育建设;其次,家庭起基础作用,负责价值塑造,家长需要正确引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和完成体育课外作业;最后,社会起协助参与,负责能力培养,除了全面规范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外,社会还应加大体育场地、体育指导和赛事活动等公共体育服务向学生免费或低价供给。
图2 学校体育“家校社”共育的关系图
“双减”政策背景下推动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对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实现“终身体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也是当前及未来的重要研究议题。本文主题创新、研究视角新颖,从“学业质量、课程教学、教育环境”三个角度出发,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通过“培育核心素养和优化评价体系”提高学业质量,通过“落实课程一体化和结构化教学”优化课程教学,通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家校社共育”改善教育环境。本文试图通过以上探讨进行抛砖引玉,以期为“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