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金课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023-01-05 22:53王丽杰刘艳春杨智敏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金课思政素养

杨 正,王丽杰,刘艳春,杨智敏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实施全方位育人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目的是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要素,逐渐完善全员、全程、全课程中德育教育的融入。弥补传统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方式,将思政理念融入到所有课程之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政意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将专业学习与德育、职业素养相结合,建立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以心智启迪和智识培养为目标,兼有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教育的教育体系。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如何更有效地发挥“金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一、课程思政与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关系

(一)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的关系

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是相辅相成的,高职金课的建设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要以课程思政为指引,将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教育、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融入课程建设之中,为“金课”建设提供思想保障和与理论支持。课程建设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职业素养与“金课”建设的深度、难度有紧密的关系。能否成功的打造“金课”,课程思政能否恰当的融入起着重要作用,思政元素与“金课”建设的成效也可以推进课程思政的落实,将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各类课程相结合,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课程思政不仅不是金课建设的障碍与负担,反而是金课建设的助力与导向。专业课程对于思政意识的缺失,是导致课程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有效将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相适应,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创新改革,也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能力。

(二)课程思政对金课建设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尤其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偏重于专业知识的讲授,忽视了思政教育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课程思政的提出,有别于传统的单一的思政课程,将思政理念与要素贯穿于整个课程建设的不同阶段,体现在不同的细节中。金课建设中体现思政意识,不仅要求教师主动贯穿思政教育于专业课程之中,也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能力的提升。金课课程建设的目标是提升教学品质,更好地服务学生的不同需求,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用人单位不只看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强调其基本的道德水平、职业意识、个人品质等全方位综合素质。课程思政与金课建设的改革与实施,必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将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前景提供更好的契机与动力。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金课建设实施路径

(一)深化课程思政改革,构建项目式课程体系

在高职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思政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由统领全局的组织机构协调管理。

首先,课程目标是“金课”建设的指引。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将课程的思想教育融入到课程目标的制定,细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专业课程除了本专业理论知识外,更关注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和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课程目标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金课的建设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信息化过程中,更应加强学生对于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重视。课程思政的课程思政因素要自觉地融入各专业职业素养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岗位认识、职业要求等意识。高职院校的“金课”建设要涵盖培养人成才与就业这两方面任务。基于以上,“金课”课程的培养目的应不仅仅是单项技术技能的训练,而是着眼于对人的全面成长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其次,课程内容是高职“金课”建设的框架。高职院校“金课”内容设计,应将专业知识、技能知识与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相融合。在专业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国主义的正能量,培养工匠精神等符合课程特点的内容。高职院校“金课”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发掘重点。技术类专业课要突出培育学生吃苦耐劳、求真务实、踏实严谨、实践创新、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其成长为心系国家且有担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艺术类专业课要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辨识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中陶冶自己,树立文化自信。在健全学生身心健康、拥有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依据行业前沿动态和技术对接最新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标准,改革传统平面的知识型课程体系,重新打造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立体化课程体系。“金课”紧贴岗位工作过程,动态更新课程内容,坚持以工作行动为导向、职业功能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模块化、任务引领”的开发思路重新构建教学内容,打破知识体系化的束缚与限制,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先边沿简单、后核心复杂,先多实践、再多理论,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原则搭建新形态课程内容。

再次,课程实施是高职“金课”建设的血肉。高职院校“金课”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程教学模式与手段的融合创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把理论知识学习和难度较低的,学习活动放在课前线上进行,将学生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高阶性学习训练放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重新定义了师生的学习关系,把“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进而实现“金课”高阶性的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的改变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的关键。不断探究和尝试新的授课模式,让“金课”的授课模式更加适应信息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由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需求,因此要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全面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组建“金课”教师团队

教师是立教之本,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抓牢教育者主体责任,强化师德师风,培养建设一批师德高尚 、业务精良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

第一,思想政治素养是教师担任“金课”教学的核心所在。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教师才能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具体在课程中实施,才能将立德树人的根本思想贯彻实施到教学当中,充分发挥教师在塑造学生良好品德方面的作用,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行正确的引领和指导。因此,思想政治素养是塑造“金课”教师形象、教学效果达成品质的关键。

第二,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金课”的根本所在。“金课”团队教师须具备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熟悉并理解所教专业的知识结构,掌握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基本教学思想与方法。并且要在不断了解相关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以及专业技术最新前沿水平等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关专业的研究工作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课堂,反哺教学,有效促进教学内容更新。

第三,教学能力是教师“金课”胜任力的关键要素。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课堂教学由传统走向融合创新,并且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金课”教师应能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分析判断学情,并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构建教学内容,有效使用技术手段,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设计融入教学实施过程,突出教学重难点,确保“金课”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由知识传授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及因材施教的实践者。

第四,教学创新是教师“金课”胜任力的动力源泉。“金课”教师需具有持续学习的原动力,并不断更新与完善所拥有的知识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能敏锐地觉察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动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并将研究结果进一步用于实践与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发展质的飞跃。作为“金课”教师要能够灵活地应用并随时调整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形成具有个人鲜明特色且稳定的教学风格;还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自觉掌握和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自我,与时俱进。

(三)运用教学平台,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

课程教学资源信息化的手段是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在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课程思政的理念也可以借助互联网与平台进行融合,成为高职课堂金课的重要一环。在课程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中,将课程思政与专业课内容相结合,培养综合性、应用型、职业化的高职人才,符合市场对于人才成长的实际要求。

教学平台能全方位地提供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数据,通过学生教学活动参与率、教学任务完成率等状态数据的关联、对比,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的目标达成、学习进度和学情差异,形成有效的学情追踪和教学监督。通过及时分析问题数据和教学满意度数据,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归纳总结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教学容量、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做出相应改进和调整,精准定位教学个体性差异,为有效开展线上线下教学辅导提供科学依据,较好地体现出通识金课教学形式的互动性和先进性,进一步提升通识教学的信度和效度。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金课课程体系的意义

课程思政与金课体系的融合,有利于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教学形态信息化、服务学生三位一体模式,对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课堂有效性与学生满意度都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课程思政是高职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不仅是金课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与关键理念,更是有利于高职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可持续与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课程思政中关于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岗位素养等多面向观念的导入,有助于高职学生意识到除了职业技能的掌握外,更应培养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形成核心竞争力,为将来高质量就业与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学形态信息化是打造金课的重要因素教学形态信息化是未来教学模式的趋势,金课体系的建设中教学模式信息化具有重要作用,高职教师应该积极主动掌握各类互联网办公软件技能、各种教学平台与移动端学习工具的运用。同时还要结合所在行业的最新动态,及时获取行业信息及市场需求,让学生能在教学过程中掌握最新岗位技能与实操能力。活化与丰富教学形态的信息化媒介,利用各类信息化教学工具中的功能,有效结合学生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内外教学的效果与可控性。

再次,“以学生为中心”是高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根本所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课程思政的融入、教学信息化手段的运用、“金课”课程体系的建立就是为了使学生更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上提升“金课”教学有效性。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应该主动掌握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因材施教,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力推荐金课的建设,从思想政治理论层面引领“金课团队”教师提升对“金课”课程思想内容的认识,激励“金课”教师教学团队中教师自觉参与“课程思政”课改工作,有效助推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打造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和“金课”建设的双赢局面。

猜你喜欢
金课思政素养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打造监狱学专业实训金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