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徽州宗族对聚落生产生活空间的营造
——以婺南云川王氏为例

2023-01-05 15:11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王氏水塘书院

豆 文 凯

(安徽大学 徽学研究中心,合肥 230039)

聚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聚居区;它既是人们居住、生活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地方,又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地方。中国地理环境多元,各地的人文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聚落环境的营造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具有了地域特色,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内蒙古的蒙古包、黄土高原的窑洞、新疆的阿以旺式建筑、壮族的干栏式建筑等。而徽州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则造就出了“粉砖黛瓦马头墙”的建筑风格。明清时期是传统徽州社会发展中较为重要的历史阶段,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这一阶段徽州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徽州人对乡村聚落的营造也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对于徽州聚落的研究,是探讨徽州地域文化生成、徽州区域文化表征以及徽州文化景观建设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徽州聚落研究一直是徽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学界对于徽州聚落的研究聚焦在徽州聚落的空间形态[1]、文化意义[2]以及现代启示[3]等方面,以现代地理学、现代建筑学、文化史为视角的研究居多,历史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作为“文献之邦”的徽州,现存的族谱与文书中收录了较多有关宗族群体对于聚落生产生活空间营造的原始资料。本文拟以婺南云川王氏为例,探讨其对生产生活空间的营造,从而进一步讨论宗族对于村落景观形成的影响。不当之处,尚祈正之。

一、婺南云川王氏与其所居地中云

云川王氏是新安太原王氏的一个分支,云川王氏的始迁祖是唐左散骑常侍、江南道观察使王仲舒之孙、王哲之子王希翿。王希翿,一名云,号云川,因逢“黄巢之乱”避居篁墩,寻徙婺源之钟云后门塘。其五世孙王翼、王异和王偁三人,分居后门塘、三槐岭、荷花塘,遂成三派[4]卷3。王云自唐广明元年(880)迁居钟云以来,对钟云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过多次营造。随着人口的增加,宗族的聚居地也在不断扩大,从后门塘到荷花塘再到三槐岭,成为一个连接起来的庞大聚居地。

钟云即中云,位于婺源县城西偏南四十里,地处县西南部的丘陵地带,系赴乐平之通衢所经,自古有“婺源粮仓”之称。清代,其位于婺源丹阳乡云腾里三十都二图[5]。该地处于骐山、槐岭之间,横水穿村而过;横水保证了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而骐山、槐岭又可以阻挡来自北方的寒气,不得不说是一个绝佳之地。

在乾隆《云川王氏世谱》中,收录有一幅“云川王氏阳址图”,为王云第三十世孙王廷榜绘制,并有序言曰:

自虹井发光而星源繍锦,擅胜于新安;骐麓钟胍而云山屏障,雄峙于婺南。我祖云公卜居于斯,识量规模盖弘远矣。后门塘其初基地也,而山下、而槐岭、而路边、而荷花塘,则后之蕃衍而别派者也。自唐迄今几千年,磅礴广址犹有居未悉居,葱郁王气似有泄未尽泻者,方来人文鼎盛,辉映山川,其可意计量乎?人非地不杰,地非人不显,奕世而遥,勉自振奋,益笃前烈于无疆焉。

地在婺南丹阳乡云腾里三十都二图,经理系寸阴,是字号,离城四十里。闻昔我始祖云公避乱寓此,望龙泉井气上腾为云,凝成采色,喟然叹曰:“此祥云所钟也,兹其保世滋大乎!”爰卜居焉,号其里曰云腾,水曰云川,山曰云山,原曰云阜,村曰钟云,以昭卿云献瑞之兆。后嗣子孙有以地名犯祖讳而议更者,不知其初实尊始祖之命云尔[4]卷1。

“从中国古代到现在,凡是带有政治性、神圣性的空间布置,一定有中心与四方,或者是中轴和两侧、四面是对称的。”[6]“云川王氏阳址图”,以大祠为中心,体现了宗祠在家族或者说是在全村的重要地位。全村以大祠为中心向外扩张,最北是骐山,最南是文赦山,最西是福山和总灵洞,最东是旱塘。

村落是人类社会在自然和人文双重因素作用下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作用于地理环境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7]。从“云川王氏阳址图”来看,整个村子的西边大部分是田地,村子的东部则为主要的住宅区,大祠以南是骐阳书院,东南部为冷水塘,再往东南是杨柳塘、漫塘,沿着冷水塘再往东依次是玉印塘、桂林塘、前山塘、金家塘、荷花塘,村子南边沿河修建有五座水碓。全村共有井十七眼;塘十五个;桥十六座;书院四座,分别是骐阳书院、明经书屋、骐山书院、东壁书斋;坊三座,分别是进士坊、节妇坊、秋官坊;亭子六座,分别是映碧亭、积翠亭、环秀亭、宾晖亭、燕翼亭、麻训亭;祠堂八座,分别是大祠、表公祠、信盛公祠、彰公祠、英公祠、昌盛公祠、逢瑞公祠、诏公祠;祠庙九座,分别是总灵祠、天窗洞、关帝庙、永秀庵、境主庙、土地祠、东光祠、孝义祠、文昌阁。村子中有路边上街、中街以及庙街;大河水从图的左上进入村子,在环绕村子以后又在图的左上角流出;在图的四周有多条道路通往外界,左下角是通往镇治和方村的道路,右边是通往邑治的道路。除王姓外,村中还有金姓、方姓、董姓、吴姓、汪姓居住。

《禹贡半月刊》发刊词所说的“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所以不明白地理的人是无由了解历史的,他只会记得许多可佐谈助的故事而已”[8],被认为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经典论述。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环境总是有不同的表现,此即所谓“历史舞台的多样性”。北宋著名画家郭熙说:“村落依陆不依山,依陆以便耕,不依山以为耕远。或有依山者,山间必有可耕处也。”[9]对于地处山谷丘陵地带的中云来说,整个村子的发展趋势是从山地与山间平原的结合部向山间平原发展的一个动态过程,这些生产生活空间的营造记录了人们如何将自然资源为人所用,使其成为独特的文化创造。

二、婺南云川王氏对生产空间的营造

空间是以自然地理形式和人为构建的环境为基本要素及中介物的,它同时又是依存于其上的人群通过各种活动不断建构的结果[10]。作为个体的人,为了获得生产资料,适应并利用其所处环境的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的生计方式,总是出于各种目的“创造”各种空间,以便于与周围的人发生交往,并逐步产生人际关系和交往网络,进而形成社会及其结构。有论者指出:“人们都会夸大自己家乡的范围,缩小邻居的领地。”[11]王云迁居中云以来,云川王氏居住范围几经扩大,并在聚居地营建了一系列的生产设施。

自然地理环境是制约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核心要素,乡村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无疑受其深刻影响[12]。据《婺源县志》记载:“骐山形如三台,雄峙东北,屏障一方,上有龙塘,雾笼则雨,旱祷辄应。”《同芦洲叔祖、宏远、伊静、星望、怀珍、屏玉并二童子登骐山》一诗说:“云梯步步快飞艭,步到峰头万垒降。位列三台连帝阙,名高八骏跨天邦。”又载:“福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中云水口,又名太极山,外翕内辟,若城郭,厥土左刚右柔。宋熙宁间,僧人有仙、有权始募建寺。明嘉靖间,广东湛若水讲学于此,建有福山书院,万历丁未重造。”“总灵洞在福山左侧,嘉靖间增城湛若水至福山,与门人讲学于山洞之中,大书‘总灵’二字镌之石壁。”在《云川王氏世谱》中,收录有多首与福山讲学相关的诗作,现摘录两首。一首是王时厚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聆听王阳明的弟子刘邦采和曾在紫阳书院讲学的翰林院五经博士钱德洪在福山讲学有得所作:

石壑层层锁白云,白云深处慰离群。歌声缥缈随风去,夜半依稀天际闻。三宿高楼物外谈,一堂风月伴瞿昙。总灵洞里无多石,要与先生取次参。

另一首是王忠季春同众人游福山有感所作:

福山佳麓闻自古,累累幽奇讵能数。天生桥上群仙来,月光石罅玄兔舞。松间浩浩九曲泉,草里盈盈三秀圃。双龙浴坝腾天门,孤鹤飞来应天皼。青莲环绕讲经台,白云掩闭采真坞。尔特幽胜擅缁黄,此日雅游集簪组。讲堂十丈启自然,庭阶七级辟如矩。鱼鱼雅雅盛一时,跄跄济济洗千古。田里欣逢此唐虞,东南从来嗣邹鲁。我来时正值风雩,咏吟朋更多六五。芬芳逆鼻有芝兰,蹁跹举袖同毛羽。云生日暮归去来,明朝来路勤记取[4]卷4。

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福山是一个重要的讲学基地,并且有众多学者慕名而来,可谓胜友如云。史载:“嘉靖间湛若水及门人为赎山地,请于邑令创立精舍,历久颓坏,只留基址”,后几经变迁,“中云、横槎一同供课。乾隆辛卯(1771)重建书院,东西书舍十一所,房六十余间。后为朱子祠。”原在紫阳书院讲学的明代户部尚书汪应蛟、吏部尚书余懋衡、兵部郎中汪秉元也都来此讲过学,众多学者前来讲学无疑会吸引众多学子前来听讲,这对于中云的发展来说是有极大益处的。首先,是地利之便,中云王氏子弟可以就近听讲;其次,外埠学子的到来势必会让中云名声远播;最后,众多的外埠学子前来听讲需要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用度,这为中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生产是指一切能够创造和增加效用的人类活动[13],如农民种植稻米、蔬果等。而徽州“地狭斗绝,厥土骍刚不化。高山湍旱少潴蓄,地寡泽而易枯。十日不雨,则仰天而呼;一骤雨过,山涨暴出,其粪壤之苗又荡然空矣”[14]。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云川王氏迁居中云后,对于中云的生产、生活设施进行了改造。从其家谱收录的文献来看,至少有两个塘是经过王氏家族整修和建造的——冷水塘和旱塘;并且因为水权问题,在修建冷水塘和旱塘时还发生过争执,不同的是修建冷水塘时的争讼者是本族人,而修建旱塘时则与外族人发生矛盾。

家谱中收录的《云川冷水塘记》,不仅记载了修建冷水塘的过程,而且对于中云的地理环境以及景观也有描述:中云土地平旷,四周高山环绕,南边有泉,且溪水与泉水距离村庄皆里许,而人口稠密之地只见山而不见水,所以人口生产、生活用水不足是该地一大弊病。而距离中云“数十武”(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有一大池,池上有石路,颇有几分西湖的景致。其水不仅“利灌溉,资浣濯”,而且还可以“借游泳,备临眺”。名冷水塘,系取“渊然而冷”之意。冷水塘北岸为祠宇,南岸则为低矮小丘,刚好可以用来营造景观。但是在修建过程中,本族人为了争夺水权和土地,几讼于官。其“一祖两支,因有内外两门,内门学八公裔也,外门学六公裔也。乾隆庚申内门始筑北岸,外门亦筑南岸,互争广狭,其少年好胜者,相持而不下,幸老成人力解其事”[4]卷4。同年十月,大祠管理王士琏、王士管、王锡缨、王清庚,两门祠首王起乔、王起和等人“各自秉公照税分业,当立议墨,力为调和”:

云祠畔有阴字六百四十七号,土名冷水塘,共税一亩三分一厘四毛。鳞册注王文亨一亩二分四厘三毛,外仍税七厘一毛,原系天存公支孙元琛公已业,于嘉靖年间批八大祠。故鳞册注有王永存七厘一毛字样,内外两门各该三厘五毛五丝。今因两门各建书馆,公议照税分业于塘内,各自抱旁。其天永公三厘五毛五丝,扒入锡永堂户下,听其东边塘内从便抱旁作地,自建书馆;其天存公塘税三厘五毛五丝,扒入存著堂户学八户下,听其西北角便于学八公己田边抱旁作地,自建书馆。永存共塘七厘一毛,各抱旁,迄并无存留,其来水去水两门不得阻塞。其余所存之塘计税一亩二分四厘三毛,具系天存公文亨服清业,与天永公无涉。其祠规注有阴字六百四十一号,照鳞册原注土名杨柳塘,祠规错注冷水塘,于日前笔墨一并不再行用,两门子孙毋得异说。今欲有凭,立此议墨,一样二张,两门祠首各执一张存照[4]卷4。

总结起来,双方的争执就是源于冷水塘一亩三分一厘四毛的税田分配和占有问题。最终王文存得税产七厘一毛,王文亨得税产一亩二分四厘三毛;并且约定来水去水不得阻塞,而由于鱼鳞图册上的杨柳塘在祠规上错注为冷水塘,故祠规此后不再使用。而由于此事冷水塘也被赋予了别样的诗意:“知人之所以欲争者,争此美也;即争而和,让此美也……塘之泽可以利用而资生,塘之清可以蠲污而激浊,塘之静可以释躁而平矜。”[4]卷4双方系因水源问题而产生矛盾,又因矛盾的解决而彰显出礼让之风。而从冷水塘的功用来看,其不仅浇灌了物质世界,还洗涤了精神世界,也显示出其对于中云人居环境的重要性:“自有斯塘,水至足矣。彼溪之过于其西,泉之涌于其南,水之远而环于外者也。斯塘之溶漾潴蓄,水之近而裕于中者也。”[4]卷4

家谱中收录的另一篇是《旱塘记》。旱塘的面积几乎是冷水塘的三倍,不过旱塘所在地的条件更差,所谓“土性坟赤多石而少泉,而东南土尤燥,岁常病旱”;而由于水土流失严重阻塞河道,遂使此塘难以利用。于是王云峰想治理此塘,尽管人人皆难之,但据其推算,在治理过后,可灌溉田地五千四百余亩,每亩所产稻谷亦当可观。据载,康熙二十八年(1689)八月六日开始疏浚,十月初九请于官,十一月凿石筑堤、购田治圳,“逆塘坑之流而入”,次年三月又花费五百金、雇佣工人三千进行了疏浚。此后四年间,每年春天水满池塘,“鱼沉鸥浮,不可弋钩。决则水淙淙从口出,顺流而西下。灌木黍稿者、兴秀者实无机事而功倍于桔槔,其波及可彂硙十日,居人乐之。”但好景不长,康熙三十三年,寄居中云的程氏率众破坏了旱塘的东堤,但因堤下有大石,不可移动,遂作罢。康熙四十年,齐氏、方氏、程氏因此事讼之公堂,得到的回复是:水塘可以共用但不可以毁坏,判给十余亩公置田之后此事了结。此后数十年间旱塘尽管水量不足,幸而没有发生大的旱灾,旱塘之利也算得以惠及众人。至乾隆二十年(1755)冬,王士鉴对旱塘又进行了整修并扩建。中云王氏与齐氏、方氏、程氏三姓持续十几年的水利之争,最终以“水可共堤不可废也,官如判既公置田十余亩以善后”而告终。为了得到旱塘的使用权,四个宗族不惜花费十余年时间来争夺,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水利设施对于中云生产的重要性。

根据“云川王氏阳址图”,冷水塘位于村子的中央,周边既有大祠、骐阳书院、西园、丽泽山房、境主庙、土地庙这样的建筑又有小块的田地,而且有多条水圳通往王氏的主要居住区。可见冷水塘是日常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水源,并且具有防火、蓄洪的作用。而旱塘位于村子最西边的山地,四周为田地及大片的山间平地,其主要作用应该是灌溉。之所以旱塘的争夺要比冷水塘激烈,是因为在村中的居住区有水塘数处及十余口水井,且有大河穿村而过,生产生活用水并不单单依赖于冷水塘;但是在村子的西部,只有两个水塘,另一个为西南部的结竹塘,该塘能灌溉的范围极小,而旱塘则基本可以灌溉整个山间平原的田地。

三、婺南云川王氏对生活空间的营造

空间不仅仅是人类活动发生、发展的舞台,而更多的是由人类设计、制作并改造的生存场所及生存方式[15]48。在“云川王氏阳址图”中,除了山、河、塘、田这些生产空间以外,更多可见的是生活设施,比如祠宇、园林、书院等。云川王氏对于生活空间的营造也是不遗余力,这些营造系以福山、文赦山、横水、旱塘、冷水塘等为依托。

“八景文化”,是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的,当地人更是耳熟能详。八景文化空间的意象,不仅由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理场景所构成,也由众多的相关诗文绘画及其想象所构成。这样一种空间,是审美的空间,也是地方乡土文化集体记忆的空间[16]。云川王氏自始祖王云由篁墩徙居中云后,传人中出现了参议公王昺、教授公王允恭、司法公王度等较为杰出的人物,而王氏家族将“人杰”的原因归结于“地灵”:此地“灵气磅礴,结而为嶙峋,閟而为泉石,衍而为陵谷,麓而为草木”。于是王氏家族营造出“中云八景”,以承先志,以昭地灵。其八景:

一曰骐山耸翠。盖骐山起自浙岭,转豸峰抵龙潭,尾为马鬣,首为马首,脊为马腹,巍然华盖之独撑,阁阁薨薨,噌噌哕哕,群宅于其下者皆吾族也。而龙井、玉塘、碧屏、海眼诸景必宗焉,识者以为繁,一方之望信矣。

二曰海眼呈波。盖海眼如海,控清引浊,沃日荡云,夏凉而冬燠。混混之泽,溉田千余亩,旱暵视至,禾稼独全;夹岸数千家,怒涛不兴,永无沦溺患,视尾闾则过之。

三曰龙井丼泉。盖井中巨石森立,泛泉逼出,厥形惟渫,厥味惟丼,取而勿幕,汲者甚便。泌可疗饥,晹可祛烦,苏耽可以愈疠,灌婴可以占祥,殆与兴云雨、济万类者同功。

四曰玉塘奇石。盖玉塘发自龙泉,乘溢则逝,遇竭则止,瑜瑕不掩,与玉何殊。奇石粼粼,或起或伏,或纤或洪,咸可为砺以攻金。

五曰碧屏齐护。盖屏山二座,多峭石,上屏端重庄严矗然为骐山藩蔽,下屏稍倾倚若有佐于上屏而莫之犯。干如底柱,夷如棋局,偃如牛饮,呀如虎关,天窗洞可以纳约,洗心泉可以荡嚣,游人眷恋而不肯去。

六曰横水来朝。盖横水之侧为横山,仰碧屏而塞漏;前为曲涧,拱骐山而抱流。吾叨甲第时,奔如劲卒,涌而怒雷,声动岩壑,响振林木,昼夜不绝者弥月,土人以为神。

七曰槐岭清阴。盖岭畔古槐数株,绿绕墙隅,阴垂学市,今虽伐尽而犹不忘明世泽也。郁郁遗芳,将弗动承庇者之仰欤?

八曰桂林馥郁。盖地多平圹,桂绽甚茂,秋期将至,余馨满道。茗人采之,足为茶经之助;文士过之,未必不起郗林之想。噫!是可以易视哉[4]卷1!

位列中云八景之首的是“骐山耸翠”。骐山自浙岭起,转豸峰而抵达龙潭。这里将此山比喻为一匹骏马,而“海眼”“龙井”“玉塘”“碧屏”正依托此山。其次是“海眼呈波”。此地位于村子西南,泉水冬暖夏凉,可以灌田千余亩。传说时值天旱,一童子赶群鸭至此,遇见一老叟;老叟用杖插田,水随之而出,又将秕糠撒于水中,顿时鱼虾成群。第三是“龙井丼泉”。井中巨石林立,取水十分方便。第四是“玉塘奇石”。第五是“碧屏齐护”。以山为屏,旁有洗心泉。第六是“横水来朝”。此景位于村子南边,涛声雷动,弥月不绝。第七是“槐岭清阴”。此地位于三槐岭下,古树参天。第八是“桂林馥郁”。此地平旷,桂树成群,所结桂花则可入茶。中云八景,集地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 可谓是乡土文化的综合载体。

除中云八景外,云川王氏在村中则建有宗祠、书院、园苑等生活场所。其中,大祠位于村子中央;书院有四,骐山书院位于骐山脚下,骐阳书院位于大祠南边,其他两所为东璧书斋和明经书院;西园位于大祠西部,达观园位于骐山书院东边,云樵轩位于达观园的东北,披梅村堂室位于村子南边的汤家塆,文昌阁则位于村子东边通往邑治的路口。

《礼记·曲礼下》有云:“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17]云川王氏大祠修建于明中叶。明嘉靖年间曾下诏,允许民间聚族而居者建立始祖祠。于是云川王氏先是在荷花塘卜居,做准备工作,至嘉靖二十二年,遂创建大祠。据载:“乡人有梦巨厦自天际翼云而下,鼎于斯址峨然,一坊牌上书‘孔光’二大字。梦卜神圣所不废,谓之积而发也。”[4]卷4于是王氏族人在“梦”的指引下,寻得此地。族人王炜圭、王时用、王炜灱、王炜桂、王时魁、王德槚、王德仕、王德芳、王元玫、王德恕等赞助经费,王昌盛、王时建、王元璟等先后负责建造事宜,大祠最终得以建成。大祠为五间两进建筑,有叙伦堂、议事厅等。

骐阳书院位于大祠南边,其西边为善山和恶山,是为本村水口,并有洗心泉等胜迹。王云裔孙王允恭曾有诗称赞洗心泉:“心珠本圆明,昼夜光闪闪。赴感沙界周,退藏一毫敛。世俗多外驰,中甚山川险。不误客尘侵,刚被迷云掩。直需鉴此泉,方熄三毒焰。洗濯见灵源,自然无污染。”[4]卷4根据族谱记载,宋代熙宁年间,有僧人在此修建寺庙;绍兴年间,王云九世孙王昺归隐后刻石立于此;宝庆年间,斌公与黄公湘在此“拥皋讲《易》”,并请寺额于朝廷。到了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甘泉学派”的开创者湛若水在此建立书院,并为“六邑讲学之所”;万历年间书院毁,后族人王登三、王作霖、王廷桂相继讲习于本里文阁中。清代,乾隆十五年合族重建书院,并祭祀关圣帝君和文昌帝君,安徽掌教太史喻炜题额“骐阳书院”。在光绪《婺源县志》中,丹阳司训王作霖季子王求宷建造的明经书屋、王钜建造的达观园、王尚衍建造的西园、王尚玘建造的桂苑等,也被列入书院一类。

桥梁、假山、溪泊、树木等景观,也被赋予了生命,从而得以承载历史记忆、寄托情感。达观园位于骐山书院以东,原为方氏所有,后转卖给王氏,王钜遂对该园进行了翻修。达观园东为月山,西为云林,南为同山,北为骐山,即坐落于四山之中的山间平原。达观园西门为小门,这一带绿树成荫,阴气袭人。北转而为中门,有石鼓两面,勒铭一章。中门外有月池一曲,崇七尺、广四尺,既可养鱼也可养荷。月池上行五十余步至复室,复室后为学山仰海台。东有春郁亭,西有秋馥轩:春郁亭前为藏书竹房,藏书竹房前为骐山书院,骐山书院前为切切庵;秋馥轩前为揭虔室,揭虔室前为龙泉祠堂,龙泉祠堂前为恋恋所。东西两隅各有房屋三楹、田若干亩,收租所得可供祭祀、训读、修葺之需。达观园虽名为园,但是其内部包含祠堂、书院、藏书阁、庵堂、荷池、公田等,可称蔚为大观。《秋日达观园即事》一诗评价说:“幽谷平台小阮深,穿云背日此登临。连天叠巘涵秋色,引露繁枝带晚阴。风送蝉声醒野梦,石浮池影动微吟。地偏心远浑闲却,细把遗编静处寻。”[4]卷4可见达观园之幽雅宁静。

云樵轩位于骐山之上,是王云十七世孙王仲渔隐居之所。王仲渔曾祖王松庄、祖王儒一、父王巨川都是文士,王仲渔生于元末,精通风水,为乡邑所重。因值乱世,群雄并起,于是独入山林,隐居云樵轩,取“担云束雪,樵以供炊”之意。及朱元璋“扫除腥膻”,平定海内,王仲渔回到原来的住所,以耕读为务,并著有《云樵轩诗集》。滕以静的诗对云樵轩有具体描述:

骐山耀晴翠,乔木清阴踈。前朝奉文宅,夏屋何渠渠。闻孙尚修洁,端服戛鸣琚。雅意剧追古,云樵目其庐。瞻云意何远,会此心神舒。养疴北园中,乐趣诚有余。经笈宝遗墨,有子令劬书。畴平便观稼,溪清可窥鱼。虽云逼孔道,俗子宁回车。佳哉悟宴息,陶然慕清虚。既非烂柯仙,又匪桐江渔。悠悠念尔祖,所志求其初[4]卷4。

从“骐山耀晴翠,乔木清阴踈”句可知云樵轩的地理位置,从“畴平便观稼,溪清可窥鱼”句可知王仲渔的生活环境,从“经笈宝遗墨,有子令劬书”句可知王仲渔的日常生活,从“虽云逼孔道……所志求其初”可知其不慕名利的高洁品质。

《孔子家语》曰:“祖有功而宗有德”,后世学者谓:“祖一而宗无数,朱子深然其说。苐此为王礼,非士庶所得,议然。”乾隆八年,云川王氏在后门塘墓园之后,创建了云川环溪公祠。该祠“负乾亥面巽巳,门庑堂寝,有严有翼,奇峰秀石,四列环拱”。相传傅闻璇公在汤家塆时,每日早晚远眺,辄见此处间有光气腾上,王氏族人遂于此建祠。“始之殖储公库,王蕴、王节等八人相继捐输,王信盛、王兆祉、王兆祥等六人总理,王成、王并、王芬、王颖四人助工膳匠,均敷于丁力绌者”,春季开始建造,秋季落成,其额曰“本仁”。

古人常以虚构的物质空间来表达精神理念,而“披梅村堂室图”就是这样的精神理念表达,即所谓“纸上园林”。纸上园林是一种特殊的园林形态,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园林的虚拟性,更在于园为表象,实为作者之心印[18]。披梅村位于骐山南边的汤家塆,汤家塆原为汤氏所有。明嘉靖时,王炜耀以父王汝良之命,结庐而居,更号披梅村,披梅村堂室就修建于此时。王炜耀应是恐后世不能知悉披梅村堂室的构造,于是绘有“披梅村堂室图”。堂室外,紫阳山脉和梅岭南来西折,蜿蜒数里,而回陵和骐山则呈对峙之状。如果由北向南俯瞰,则金盘之山、横曲之水都可谓披梅村堂室的屏障。左边麓石如印,横当溪流,游鱼不时可见,其间有大马石;稍右有自海眼流出的水流所形成的桐坑陂,其侧则为一片沃野。其间粟稼于田,鱼蓄于水,蔬灌诸园,薪萃诸山;溪旁有梅数万株,高低向背,错落阴翳。完全可以和中云八景之一的“槐岭清阴”相媲美。后世王德洪总领家政,依照术士的指点,对披梅村堂室进行了扩建。门以内为前廊,杖戟可容;东西两庑,较之原来有所加长。历阶而升为厅堂,以内为奥室,供奉高明神像。东偏石磴下有井,其下有泉注入,清澈可鉴堂室;西南隅有道通及园,园中有大活石,长二尺、横五尺,“戒勿伐”。披梅村堂室南北长四丈八尺有三寸、东西长七丈三尺有五寸;路四达中缘堂,入后基后南折向抵园,合六十二步一分有奇;墙以及畔路之侧皆有梅树护持。“披梅村堂室图”可以说是汤家塆归属于王氏宗族的明证,更反映出王氏宗族对于生活空间的集体记忆。

此外,《婺源县志》也记载了中云的山房、亭子、祠堂、牌坊、桥梁和塘堰等。山房有王敏中修建的种积山房、吴士晃修建的积翠山房、王在文校书的东璧书斋;亭子有王尚玘建造的燕翼亭;宗祠有中云王氏宗祠、祀王学六的锡永祠、祀王学八的存著祠、祀王观奴的泽远祠、祀王文亨的敬爱祠、祀王敬辉的裕远祠、祀王昌盛的崇礼祠、祀王昌华的崇德祠、祀王爱春的雅言祠、祀王逢瑞的笃庆祠、祀王炜章的德馨祠、祀王炜浩的惇大祠、祀王德茂的本仁祠、祀王德礼的守和祠、祀王应诏的孝友祠、祀王同一的世贤祠、祀王武成的礼序祠、中云黄氏宗祠、吴氏绍德支祠;牌坊有旌表王元悌妻程氏和王尚瑚妾徐氏的节孝坊、旌表王钜的秋官坊;桥梁有王逢瑞、王相玉倡建的上洋桥,王昌恒、王敬春等人修建的大洋桥,王琼、王汉修建的远庆桥,王炜耀建造的海澄桥、南新桥、彩云桥、潘村桥、丁坑桥,以及吴士英建造的承志桥;塘堰有拦路塘、漫塘、枫树塘、后门塘、荷花塘、玉印塘、桂林塘、王文亨所建的冷水塘和王昉昌疏浚的旱塘等。这些公共设施的建造,使得人们有机会进入到公共领域之中,彼此之间可能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以及发生交往,衍生出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并进一步形成复杂的社会网络。

除了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还有精神空间的营造。不过,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精神空间三者之间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往往互有重合。比如园林,既是生活空间也有可能是生产空间,当然也肯定是精神空间:人们可以在园林中生活,但是也不妨碍闲适的文人雅士在园林中种植瓜果蔬菜,同时园林又是文人精神世界的寄托。再如祠堂,作为村落中最为重要的建筑,它当然是生活空间的一部分,不过祠堂的田产可以出租生息以供支用,同时祠堂也寄托着族人对祖先的记忆。限于篇幅,关于中云精神空间的营造以及所产生的相应社会关系,笔者拟另文讨论。

小 结

聚落作为人类居住的重要场所,其营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往往经过长时间的累积。云川王氏对于生产生活空间的营造,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营造对象主要集中在各种水利设施以及园林上,如水碓、井、塘、桥等的修建,又如在“中云八景”中有四个和水有关——“海眼呈波”“龙井丼泉”“玉塘奇石”“横水来朝”,可见水对于中云的重要性。其二,对于生产空间的营造经历了从山麓到山间小平原再到山区的动态过程——后门塘→荷花塘、三槐岭→冷水塘→旱塘,呈现出从西往东、从小平原的边缘向中心发展的态势。其三,人口的增加是中云村落规模日益扩大的重要因素,而为了不占用耕地,生活空间的营造主要是集中在山麓地带,如达观园、桂苑、云樵轩、种积山房、骐阳书院等。而且,把居所建在山里还可用于避难,如“时值元季,(王仲渔)结云樵轩于骐阴以避乱”[4]卷1。

“人不虚生,应地而生;地不自显,因人而显。”[4]卷1王氏不遗余力地对中云的生产生活空间进行营造,带来了一定的相应“收益”。人居环境的优化,吸引了来自各方的文人雅士休憩、讲学于中云,比如前文提到的明代学者湛若水、户部尚书汪应蛟、吏部尚书余懋衡、兵部郎中汪秉元等,一时“福山之间,杖履秩如”[4]卷4。文人雅士的到来,使中云本地人开阔了视野(云川王氏中有多人跟随湛若水、洪垣等人学习,如二十一世孙王时厚、二十二世孙王元德等),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云,扩大了中云的影响力,从而为云川王氏发展为地域望族打下了基础。中云为县邑赴乐平之通衢所经,其自然环境的优越、物产的丰富、水利设施的完善,也使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由村发展为市镇。

传统聚落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每个村庄、每个乡镇、每个县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特征,乡村聚落的研究最终将指向乡村民众的生活方式及其变化[15]22。有着“婺源粮仓”之称的中云,宗族的发达促成了集聚村落的形成与扩展,同时也强化了村落内部的集聚效应,从而有了对村落景观进行持续改造的力量;云川王氏对于生产生活空间的营造也体现出了徽州地区宗族生活的基本样态。宋代以后,徽州地区逐渐成为文化之区,人们也十分注重对于自身的“安顿”,因此对于生产生活空间的营造显得格外重视,显示出徽州作为“文公故里”的独特之处。

猜你喜欢
王氏水塘书院
水塘
朵云书院黄岩店
江南书院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算命
梦里梦外
梦里梦外
荒漠水塘
梦里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