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丽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考察依据,其设定对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云南师范大学谭晓云教授所言:“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状态的提前确认,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定向指标,具有指导与选择教学策略的功能,也是评价教学是否达成的重要参照点。它是对教学内容达成度的描述,是教的起点,学的终点。”因此,教学目标设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高低。然而,笔者对内蒙古地区民族中学语文课堂观察发现:民族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难点不明确、“教学一切走着瞧”的现象。基于此,笔者梳理了内蒙古地区民族中学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现状,并结合具体案例试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为内蒙古地区民族中学语文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提供借鉴,也期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提供参考。
笔者一方面查阅了中国知网相关的论文和学术期刊,另一方面走进了内蒙古地区部分民族中学的语文课堂。通过梳理归纳和进行听课观察,发现民族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上有如下六种表现: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标编写敷衍了事。这部分教师丝毫没有意识到设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不重视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只是将教学目标的设定挂在嘴边。备课时,他们只备“教材”“教法”,却从不备“目标”,教案中“教学目标”一栏也只是依据讲课重点寥寥写上几笔敷衍了事。例如,某教师执教《桃花源记》一课时,将教学目标设计为:“(1)解决生字词,准确朗读课文并背诵;(2)积累文中常用文言句式及重点字词用法;(3)赏析桃园美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设计明显是应付了事,没有凸显“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以至于教学随意性较强。二是目标抄袭现象严重。这类教师为了应付考核和检查往往直接抄袭语文教材中的教学提示语和课程目标中的统领性表述。如某语文教师执教《再别康桥》时,将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诗歌的美,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欣赏诗歌的美,体会作者对康桥的深情。”显然,在这里,教师误将教学目标当作课程目标,直接抄袭课程目标的语言来编写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混淆了二者的概念。
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独特魅力,教师应该依据具体的教学科目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在编写教学目标时,为了省事就直接套用所谓的教学目标“万能模板”,而这类模板往往是是一些“假大空”性质的话语,毫无语文学科的特色可言。
如某教师执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将其教学目标中的一点设定为“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德心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然在这样的教学目标里,中学语文的学科特色并未体现,让人看了反倒像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又如另一教师执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课时,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了解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养成敢于奉献的精神。”无疑这与前一位教师犯了相同的错误,都把语文课当《道德与法治》课来讲,未能体现语文的学科属性。
语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于是“体验”“探究”“合作”等字眼频繁的出现在专家学者的口中和各类培训课程中,也理所当然的出现在民族中学一线语文教师的教学中。诚然,新课改旨在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让语文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即化理论指导为实践。然而,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理解不到位,直接“拿来主义”,大量套用教材或参考书中的提示语,目标表述假、大、空,无法起到教学目标指导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的作用,操作性和可测性并未体现。
比如,某教师执教《鱼我所欲也》时,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设定为:“(1)探究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3)品评孟子的思想价值,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及审美品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难发现,在上述三点表述中“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及审美品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语句是该教师直接套用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表达,虽然这一表述本没有什么错误,但这类表述过于泛泛,显然没有考虑具体教学活动的操作性。不考虑课文内容的“拿来主义”式教学目标设定方法是没有根基的浮萍,无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抓手,更无法达到检测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语文教材是教学和学习的工具。语文教材中课文选取的都是经典名家之作,每篇文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内容和情感体验,往往具有“这一篇”的性质,即无法使用其他主题相近的文章替代,同时,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精神品质不单单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更是他们学习的对象和榜样。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语文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从中提炼教学的内容、重点和难点,依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但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没有提炼出有效信息,导致教学目标“偏离”了教材内容。
例如讲授《背影》一课时,某语文教师将教学目标的一点设定为:“体会本课中传统的民族美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这条教学目标虽涉及了本篇课文中父子情深的思想,但这样的描述对其他描写父子情的课文也同样适用,未能体现《背影》一课“这一篇”的特性。仔细体会不难发现,这一描述对本篇课文并不适用,因为没有准确把握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只是泛泛而谈,教学目标的设定脱离了中学语文教材。
众所周知,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包含四个要素:一是教学的对象,即学习的主体;二是学生的行为,指学生在学习后的结果成绩;三是确定学习行为的条件,这里指学习者学习的方式;四是学生的学习程度,即学习者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要达到的程度。然而,有些语文教师编写教学目标时却常常忽视教学对象和确定行为条件这两个要素,出现了目标拟写不完整的现象。
如某教师执教时,将《社戏》中的一条教学目标设定为“使学生感受作者的童真童趣,以及劳苦人民善良纯真的美好品质。”显然,该教师尚未清楚设定教学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的意义,轻视了教学对象,未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大量运用使动性质的语言进行描述,并且缺少学生达到这种目的方式手段的描述,不符合撰写规范。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教师脱离学生学情制订教学目标的现象。例如某教师在教授《再别康桥》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在七年级的学习中了解过诗歌的“三美”,但该教师在撰写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时,仍将“使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三美’”这类表述编写在内,不考虑学生的学情,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如果把教育工作比作是盖楼,那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就是地基。教师如果缺乏职业道德素养,便不会热爱教育事业,不会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就会产生职业懈怠,不能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对语文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要求:一是在国家政策方面,提高教师的社会职业地位,加大对教师行业的帮扶力度并改善教师待遇,做到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二是在教师培训与选拔方面,要在教师职业培训上多下功夫,努力选拔出真正优秀的师范生从事教师工作;三是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方面,应多开展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活动,在教职工人员间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四是在中学语文教师个人方面,语文教师要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感,多向优秀教师讨教学习。
撰写教学目标所需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师的必修课,各教育部门要加以重视并积极组织教学目标拟写培训工作的开展。针对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民族中学语文教师编写教学目标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基于内蒙古地区民族中学的实际,一方面可以聘请同地区普通中学的优秀教师或教研员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另一方面也可以推选校内优秀教师带领其他教师学习新课标,真正贯彻落实好课标的指示,提升教师的专项知识与能力,为语文教师能够撰写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提供理论保障。
二是厘清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混淆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因此培训时,应让语文教师清楚:课程目标是对语文这门课程的规划,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教学目标是教师编写的学习计划大纲,是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其作用在于揭示蕴含在语文课程目标中的学习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语文课程目标中学习结果通常较为隐蔽,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关键作用,加强专项知识培训,厘清二者关系。在设定语文教学目标时,要从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包括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语文策略和语文态度等方面考虑,指导学生发现课程目标中包含的知识,点明课文中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其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
三是明确正确教学目标书写要求。语文教师要掌握正确的教学目标书写规范:(1)教学目标要包含四个要素,不可随意忽略;(2)教学目标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不得使用被动类词语;(3)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应是指向“听、说、读、写、思”的语文实践活动;(4)教学目标的学习程度要具体明确,具有可行性和可检测性。如某教师执教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上册第七单元中第16课《赤壁赋》的一条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分析句子“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和“天地之间,……,虽一毫而莫取”,品味主客体问答式传统“赋”体手法的魅力,并感悟作者苏轼悲苦忧愤的情感韵味及放达豁然的人生哲学,领会课文情境理三者相互交汇融合的特点。显然,在此目标设计中教师抓住了教学目标设计的四个要素,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用了主动性的词语,抓住了文章的教学要点,凸显了“这一篇”的教学特色,目标的操作性较强,能够使学生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策略和语文态度这四大层次上有所发展。
每一阶段的学生,甚至是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情感技能都不同,因此掌握学生的学情状况对设定教学目标尤为重要。西南大学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魏小娜老师在《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一文中谈到:“教学目标是学生在经历教学活动之后能够做什么具体明确的分类表述。”可见,教学目标服务主体是学生,教师在撰写教学目标时要采用主动性话语,阐明学习行为条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点对内蒙古地区民族中学的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使用母语进行学习的环境,而对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学习的环境还不够适应。因此,设计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准确估量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期”,设计能够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目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调查问卷以及班会等多种渠道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例如有教师在讲授课文《安塞腰鼓》时,将教学目标设计为:“(1)感受文章语言的气势,发现句式以及用词上的特点。(2)初步懂得民间艺术形式与其地方特点息息相关的道理。”虽然目标简短,但教师“引而不发”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她从诵读入手,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语言、句式和描写手法的运用,最后带领学生感受陕北作家的独特魅力,可谓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余映潮先生在《教材研读的美妙世界》曾谈到:“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是读出课文的味道。”可见,解读教材是设定合理教学目标的前提,语文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会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设定,因此提升语文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势在必行。无疑,这一点也恰是民族中学语文教师亟待提高的关键能力。
语文教师解读教材是一个“先进后出”的过程。教师首先需依据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走进”课文、解读文本,然后凭借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组织语言编写教学目标“走出”课文,而在这一进一出之中不仅要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和目的,还要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那么,民族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解读教材呢?2016年推行使用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方法。众所周知,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包括单元导读、课前提示、思考与训练、积累与拓展、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补白等模块,这些是教材精华的凝炼,是教师讲课中的要点、重点和难点。这一点对民族中学语文教师而言,不失为快速且有效提高教材解读能力的良策。
例如,某教师在执教《狼》一课时,目标的设定考虑到了学生由简到繁的认知结构,充分研读了教材,结合书本中的课前提示、思考探究、积累拓展和单元导读部分“走出”课文。首先选择从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回答课前提示和思考练习中的提问;然后通过解决基于课文内容但寓意更深的单元导读和思考拓展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应如何相处的单元主题,从而增进他们对大自然的理解。基于此,该教师将教学重难点目标设计为:“(1)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揣摩屠夫和狼的动作及心理描写,领悟语言的精妙。(2)联系生活,多角度阐述对文章的看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其职责就是要把自己的智慧奉献给学生,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教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帮助学生转变不恰当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学生自己的价值判断。因此,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在核心素养上求取创新发展。如某教师在讲授《祝福》时,这样设计了教学目标的呈现和内容:第一,以一道课后练习题作为本节课的结尾。习题为:“电影《祝福》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了门槛,仍然被禁止参加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你觉得增添该情节合适吗?写一篇短文,说说你的看法。”第二,引导学生发表见解。面对这样一则练笔,这位教师的课堂就出现了分歧:有同学认为合适,因为这样可以更加生动地刻画出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而且能够在故事结局处营造更多的悲凉气氛,起到引人深思作用。而有些同学认为不合适,因为不符合祥林嫂的人物设定,祥林嫂本就是一个由时代悲剧造就的劳苦妇女形象,本文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剧,所以如果增加这种给予生活希望的场景会破坏结局的悲剧氛围。第三,教师展示教学目标。该教师没有分定胜负,而是呈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点词语。(2)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3)通过分析小说环境,思考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认识封建思想与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最后,教师点评、总结升华主题。该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夸奖,理由是学生们都有自己的思考,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概括提炼了本课的主题思想。
在经历过这样一节课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学生对分析文本有了感兴趣,思考也更加深刻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做出如此改变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首先,该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很清楚教学目标不只是教师具体陈述的那些,还有很多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挖掘,所以她在教学设计中更多的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思考直至解决问题。其次,教师明确写出来的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达到的关于“这一课”的学习结果,而教师最希望的是让学生在掌握本课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进行更深入研究分析,获取“这一课”之外的知识,超越教材本身进行“创新”。因此,试想如果学习者“超脱”于教学目标之外,能够在应有的知识上再上一个台阶,有所“创新”,就等于形成了学生自己的价值判断,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真正达到了学有所用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