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仁巴图 伊兰琪
(1.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2.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各民族都根据自己所处的生态环境创造了独特的生态环保知识和理念。这些珍贵的文化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一些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中,人们靠着口耳相传共同创造了神话、传说、史诗和民间故事,其中蕴含了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间知识。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提出万物有灵信仰。他认为人类在文明发展初级阶段由于认知能力的不足,将自然界的万物拟人化来解释客观现象。万物有灵是许多民族信仰的基础,鄂温克人曾经长期以狩猎生产为主,他们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全都依赖自然资源,这种和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使得鄂温克人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这种自然崇拜的信仰从远古时代一直延续至今,是鄂温克族信仰体系中最古老、内容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的信仰。
“神话以内容丰富的逻辑,对社会组织的道德、荣誉、情感,进行规范与评价,以幻想的现实性安慰与激励人们的精神,神话还过宇宙与现实关系的确认,起到维系现实状态与秩序的功用。”[1]鄂温克人创造了很多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的神话,这些神话的背后蕴含着鄂温克人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观念,影响和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在远古社会,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局限性导致了人对自然客体的人格化认识。自然崇拜是人类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虚幻反映,自然界中出现的一切自然现象、宇宙天体、动植物及其灵魂和保佑这些灵魂的神灵共同组成了自然崇拜的信仰体系。鄂温克族自然神话对天地的形成、人类的诞生、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形成等诸多世界万物的来源,做出特有的推源性解释和说明。[2]在鄂温克族神话中,神用泥土创造了人类,[3]地是母亲,天是父亲,[4]太阳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是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姑娘。[5]鄂温克人非常尊敬火,每年的小年和丰收季都要祭祀火神。[6]
在鄂温克族自然神话中体现了他们对人与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自然给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然而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和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也会给人的生命造成威胁,在自然面前,人类显得渺小无力。鄂温克人认为,是天神创造了大地、创造了生命,人们面对自然万物和他们的神灵,必须用虔诚的内心和神圣的仪式感恩自然、礼遇自然、崇拜自然,感谢自然寄予他们的一切,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对自然和自然界神灵不敬,否则就会遭到神灵给他们的惩罚。
图腾崇拜是初生氏族的宗教,它表现在相信氏族起源于一个神幻的祖先——半人半兽、半人半植物或无生物或具有化身能力的人、动物或植物。早期的人类氏族为了避免野兽对自己的伤害或希望得到动物身上的某种特性,往往以图腾动植物或无生物命名自己的氏族。他们相信自己是由图腾物的后代,能够得到图腾的保护和力量。因此,他们用各种形式表示对图腾的崇敬,对图腾动物或植物实行部分或完全的禁忌,这是图腾崇拜观念的基本核心。[7]人类早期生产力和认知水平较低,难以区分物我关系。鄂温克族祖先认为,人最初和动物是一样的,[8]在很久以前,世界还很小,人类和动物差不多都居住在洞穴里以草为食,后来神通广大的萨满出现后,世界才变大,人类也和动物逐渐分家了。[9]
鄂温克图腾神话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熊图腾神话和蛇图腾神话。
在森林中,猎人经常会和熊相遇,熊能站着走路,会像人一样用手遮着眼睛看前方,从远处看熊与人的形态十分相似。在鄂温克族神话中,熊曾经也是人:很久前人群中有个叫勒普的人,他力大无穷十分凶猛,一生气就把人打残打死。天神知道这件事后,将勒普的拇指砍掉,从此他没办法像人一样拿东西,就变成了熊。[10]再有,猎民巴特尔桑在森林里被一头母熊掳走,他们在一起生活后生下了两个小熊孩儿,后来巴特尔桑找机会逃跑,母熊一气之下将两个孩子撕成两半扔进了河里。[11]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以蛇为自己的图腾。蛇的动作灵敏迅速,神出鬼没,毒蛇十分危险,蛇毒能迅速致人死命。人们对蛇的不解和恐惧形成了对蛇的图腾崇拜,希望能以这样的方式避免蛇对人造成伤害。鄂温克族源神话《拉玛湖》中,在拉玛湖的日出方向有一河口,水很深,水中有长着两个角的大蛇,是从天上下来的,这个蛇就是鄂温克人的祖先。[12]
在图腾神话中除了动植物与人类结合的母题外,还有一种神话母题是祖先恩人,既指祖先在危难之际收到了某种动物、植物帮助而摆脱了危险的困境,或者某种动物、植物给人以极大的帮助,获得人类难以得到的东西,造福于人类,因此人们感激它们,将它们视为图腾。[13]舍卧克神不仅是鄂温克人的祖先神,还帮助人治疗疾病:年轻的猎人古尔丹在湖边遇到了长者犄角的大蛇舍卧克神,舍卧克神从嘴里吐出了一块闪闪发光的东西,救了古尔丹母亲的病。[14]
还有一则神话故事中,鄂温克族士兵们被敌人围困,正当这时传来了一阵浩大的“给咕、给咕”的声音,似有千军万马来到,敌人以为是鄂温克族援军到了,便仓皇撤退,没想到这竟然是一大群天鹅飞过发出的声音,鄂温克族士兵因此转危为安。鄂温克族从此视天鹅为神圣的鸟,在节庆活动中还会跳天鹅舞并发出“给咕、给咕”的叫声模仿天鹅,每年春秋两季鄂温克人还会举办祭祀天鹅的仪式,祝福天鹅在迁徙中一路平安。[15]鸟图腾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除了鸟类可能对人的帮助以外,鸟类飞翔的能力是人类望尘莫及的,人们希望能通过以鸟为图腾的方式,获得鸟类飞翔的能力。
在原始人的认知中,狩猎对象和猎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力量,狩猎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这种神秘力量的作用,因而把这种神秘力量转化为猎神。[16]以狩猎为生的鄂温克族每日在大兴安岭中穿梭寻找适合的猎物,他们认为所有的动物都归山神百纳查管辖,自己狩猎成功与否全是山神百纳查的安排。有一则山神神话中说到:鄂温克猎民们围了几天的猎,行猎长问大家谁能说出一共围住了多少野兽?猎人们纷纷摇头,人群中有个老头站出来,精确地说出了猎到的各种野兽的数量。大家都不相信,结果第二天统计的时候发现他说的丝毫不差,人们才反应过来,原来那个老头就是山神百那查。[17]他们认为,山林中的一切飞禽走兽都是山神的财产,猎人得到了猎物要感谢山神的赐予,狩猎要有度,不可以过度捕杀掠取。猎人们在狩猎前会举行祭祀山神的仪式,首先要选定一棵粗壮的大树,把朝阳那面的离地面约一米的树皮削下来,露出光滑的表面,在上面雕刻或是画出山神的头像;然后大家一起向山神头像敬烟敬酒,感谢山神对鄂温克人的保佑,并祈求山神赐予人们足够的猎物。在猎人心中,险峻的高山、参天的大树和神秘的岩洞等奇险处都是山神生活的地方,每当路过这些神秘又危险的地方,一定要特别小心,要从马或鹿背上下来牵着马或鹿走过,不能吵闹打扰到山神,更不能对着这里放枪,否则就会激怒到山神,遇到危险和灾难。
这些神灵被宗教学家埃利雅德统称为“兽主”, 他把兽主崇拜作为萨满教的典型特征之一,这些兽主按其在狩猎民族信仰生活中的功能来说是主管猎获的狩猎神。[18]山神不仅保佑了鄂温克族得到猎物,也教给人们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哲学法则:捕猎时要适度,不能滥捕滥杀。山神信仰和他们的游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鄂温克猎人生活的大兴安岭地区,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经验的猎人往往外出一会儿就能带回来猎物,大自然像一个可以随时取用的天然仓库。另一方面,他们在狩猎时要频繁迁徙,有时候几天就要搬一次家,太多的物品会给搬家带来负担,因此他们的生活物品非常简约实用。
除了山神以外,另一个与鄂温克族生产相关的神灵是牲畜神吉雅奇。在呼伦贝尔草原进行游牧生产的鄂温克族中流传着《雪羊和吉雅奇》这样一则神话。神话讲述了鄂温克族是如何来到呼伦贝尔草原进行畜牧生产,体现了自古以来鄂温克族对牲畜对自然环境的爱护之情。鄂温克族祖先神舍卧克神的第十个儿子吉雅齐爱护雪羊的行为感动了达背女神,女神将女儿嫁给他,并且让他们来到呼伦贝尔草原进行游牧。[19]达背女神是女性神,当达背女神生气时,牛的乳房就会肿胀,因此人们在宰杀牛羊时要把小肋骨祭给达背女神。[20]吉雅奇神是家畜的保护神,鄂温克族认为他们的家畜都是吉雅奇神给的,因此在每年正月十五或是五、六月牲畜膘肥的时候举行祭吉雅奇神的仪式。在祭祀吉雅奇神庆典活动中,人们要进行烙马印、剪羊耳记、剪鬃毛等生产活动,还要准备丰盛的食物来庆祝节日的到来。鄂温克族认为,吉雅奇神知道天气的变化,控制着牲畜的繁衍数量,所以在这一天一定要把吉雅奇神请回来,和大家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
从事牧业生产的鄂温克族有许多保护草原的生活习惯和约定俗成的禁忌。例如,不能在一片草场过度放牧,以免草根遭到破坏,羊群多的人家,在一片草场放牧十天半个月就要搬迁去下一片草场。在离开前,他们会带走所有物品,清理好留下来的生活垃圾,连烧剩的灰渣也会埋到土里遮盖起来,搬走以后完全看不出来这里曾有人居住过。在禁忌方面,不能拿着尖刃的刀子走进牲畜圈,严禁用带刃的生产工具或者用火吓唬牲畜,不能宰杀或卖掉还未停奶的母畜,禁止孩子在牧场玩火以免失火,牲畜再怎么不听话也不能对它们破口大骂或使用棍棒使劲打牲畜。这些都体现了鄂温克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牲畜的爱护之情。
鄂温克族的环保观的形成源于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狩猎和游牧都高度依赖自然环境,自然给予人们生产生活所需的一切条件,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基础。神话中的神祇不仅是人精神的依赖,同时也对人的行为产生了制约和规范作用,从鄂温克族神话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
人类起源于自然,人的衣食住行都依赖于自然。地球的存在已经有45亿年,与其相比,人类的历史只有短暂的几百万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在日益加深。鄂温克族神话对自然的认识虽然处于蒙昧阶段却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耕地面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森林的采伐,人类越来越多地侵占了动物栖息地。我国在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以后,动物数量逐渐回升,在一些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交界地带,人与动物如何相处是我们面临的新的挑战。如今人类活动很少受到野生动物的威胁,但是仍要对动植物抱有敬畏之心,尊重生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伤害野生动物,也要避免受到野生动物的伤害。这不仅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减少人与动物之的矛盾和冲突。
鄂温克族神话不断强调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要取之有度,不能滥捕滥杀,只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做到不奢侈不浪费,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在狩猎和游牧社会里,动物的全身都是宝:肉可以食用,皮毛可以制衣,内脏、骨头甚至粪便都可以找到合适的方法再进行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也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神话反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世界,是人类最本真的精神需求。在物质文明愈发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重读神话,可以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鄂温克族神话是先民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珍贵的知识,是每个人心中对自己行为的衡量标杆,其中蕴含的生态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都具有高度的教育和警示意义,值得我们不断挖掘其深刻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