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征
(广州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410)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直面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要求各高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多措并举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深度学习原本是人工神经网络领域研究中的一个新方向,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延伸到教育领域并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深度学习具有“关注批判理解、重视信息整合、注重知识建构、强调迁移应用、面向问题解决”等特点[1]。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更为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在“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获得感”等教育观念已然成为一种普遍共识的新形势下,深度学习理论在新一轮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价值更加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系统回答了未来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深度学习与立德树人密切相关,缘于立德树人所关注的“信念追求、创新精神、关键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与深度学习的价值归向不谋而合。只有在推进学生深度学习方面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把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深度学习的教育目标不仅是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是站在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教育问题。它更强调学生能够作为主体“参与”人类的伟大历史实践,在体验、领会的基础上认同并接受知识所传达的价值观念和意义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与文化素质,最终成为具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社会人[2]。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让学生在深度学习情境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才能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自2005年高校思政课改革新方案实施以来,很多高校对思政课课堂教学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样态升级和手段创新,并取得良好的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也出现了诸如“教学模式僵硬化”“教学形式综艺化”“教学内容随意化”的异化现象。从表面上看,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但是喧嚷过后,学生对知识的本质依然一知半解,思维肤浅而无法举一反三,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不容乐观。
当前,中国的发展已进入新时代,高校的思政课建设也步入一个稳中求进、强化提升、整体突破的新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推动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亟需破解的一个难题。深度学习,“关注知识学习的充分广度、充分深度、充分关联度”的核心理念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深度契合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新一轮思政课改革创新理念。通过实施深度学习,能够推进课程内容的有效整合和教学关系的深度调整,推动思政课教学理念、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等的创新与变革。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人类信息获取方式,“碎片化”学习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碎片化”学习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挑战。碎片化信息往往是复杂知识的简单化表达,无法深刻、系统地解释知识背后的基本原理及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3]。此外,碎片化信息中还常常混杂着一些虚假性言论、低俗性内容和错误性观点,如果学生不能够用抽象的思维去剖析、判断深层次的问题,就容易陷入焦虑无法自拔甚至误入歧途。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将思政课学科知识“串成线、织成网”,通过高度的情感投入和深度参与,积极应对碎片化信息并对其进行联系、归纳、提炼等深层加工,不断地把学习到的知识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在取舍与整合中合理判断,领悟、生成或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自觉地运用到新的学习任务中去。可见,深度学习的实施推进,不仅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碎片化”学习挑战的主动应对。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是,就目前思政课师生教与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内部动力。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化倾向日趋严重。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动机过于强调学习结果的物质意义,很难让学生时刻保持充足的学习动力。从高校思政课教学来看,很多学生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等政治理论形成一种完整的、正确的认识,未能意识到思政课在塑造人格品质、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家国情怀等方面的作用;有些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对思政课抱有抵触情绪,认为政治理论的知识与专业知识没有太大的联系,学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今后的求职就业没有帮助,所以他们更加看重专业技能的学习而轻视思政课的学习。学习动机的功利化使得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积极性降低,从而也不可能真正投入时间去深入学习、深刻把握思政课的内涵。
学习材料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良好载体,离开了学习材料,深度学习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有些教师为了增加思政课课堂的趣味性以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和抬头率,随意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加工讲解,而对这些知识背后隐藏的逻辑关系、结构框架和意义体系未能进行深入挖掘,导致学生无法进一步理解和领会学科知识的深层内涵,难以系统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4]。有些教师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或教学经验不充足,对所教学科知识缺乏全面细致的把握,授课时对自己擅长的内容滔滔不绝,对自己生疏的内容缄口不言,忽略了各门思政课之间以及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理论联系,导致学生较少能够注意到学科的基本结构,难以通过“树木”见到“森林”。学习这些表象知识,不仅无法帮助学生丰富理论素养、提高认知水平以及完善知识结构,甚至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思维是深度学习的表征。只有让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层含义,掌握知识的内在本质,他们才能在深度思考中联结已有知识,进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价值认同。然而有些教师漠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味地灌输而没有深入到知识的本质,其后果是不仅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养成被动性的接受型思维;有些教师表面上重视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提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所提的问题缺乏思维含量和探讨价值,且往往不是学生真正关心的问题,其解决的过程也多有固定的流程,无法引起学生的深层思考,阻碍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削弱了思政课堂的生命力。
身临其境的体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接触信息的记忆和理解。随着体验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记忆越牢固,理解越深刻,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越强烈。然而有些思政课教师并没有把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片面地追求互动的形式和活动的趣味,创设的情境缺乏挑战性,既不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也不注重趣味里面的学习内涵,导致学生的体验并不深刻。有些学生学习态度较为消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积极思考与主动探究,要么默不作声,要么游离话题,降低了思政课的实效性。一些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思政课采用“大班授课”,诸如社会调查、参观实习、座谈访问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开展受到很大的制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学生感到思政课的内容对现实生活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淡化了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减弱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获得感。
学习评价是新时代思政课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是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思政课教学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分注重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的评价,基本依靠量化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5]。尽管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发展概况,却无法全面反映思政课“立德树人”“关注人的终身发展”这一课程目标,也无法有效反映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交流合作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等。在这种学习评价体系之下,学生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慢慢地就失去学习的动力。如果不改变这样的考核评价方式,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就成为空谈,深度学习更无从谈起。
学生的深度学习是在教师深度引导下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的过程,其发生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策划、组织与引导[6]。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探索深度学习视域下改进思政课教学的策略,寻找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将深度学习在思政课中落到实处,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深度学习是一种高度沉浸、不断持续深化、不断扩展延伸的学习方式。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学生才能走出“虚假学习”“浅层学习”的困境,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向主动的“我要学”,最终走向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和终身学习。
与一般理论课程不同的是,思政课不仅要向学生传输理论知识,还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高校思政课的最终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思政课教师一定要传达正确的思想导向,这在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拔节孕穗期”显得更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客观规律、生活常识和历史经验等理性分析学生的思想困惑,找出学生的认识误区和知识盲区,在开课之初,讲深讲透每一门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及教学要求,纠正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偏见和错误认识,使他们明确学习思政课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要深入了解学生关切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思想动态,通过对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剖析和评论,教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要讲清楚学好思政课对学生就业创业和未来发展的帮助,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专业技能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提升综合素养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勇于奋斗的动力,实现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共同提升;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学习生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同思政课的重要价值,从而在认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向着深度学习的目标主动前进。
促进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既能自主操作又能帮助学生获得发展的学习资料。教材作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基本资料。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潜心钻研教材,深挖细掘,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内容和建构知识的学习活动,助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一是吃透教材。思政课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的总体结构,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据教材内容的层次结构和逻辑主线,梳理和重塑教学内容,使之真正融入到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以“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例,这一条目的重点是“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在教学中可以以“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逻辑链接点,简要回顾“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和“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中向西方学习的有关历史以及本节第一条目中的“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把教材内容整合成“向西方学习的屡次失败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进行新的探索”“欧洲的衰落和列强的争霸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怀疑”“十月革命使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新曙光”3个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尊重了教材的基本内容,又对教材内容有所超越,不但帮助学生内化了知识,而且促进学生进一步联结和整合新旧知识,培养了逻辑分析能力。
二是活化教材。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丰富完善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案例,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与现实中形象的事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践发生联系,实现“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以“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为例,可以引入“中国和西方国家抗击疫情的不同表现”这一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疫情下“中国之治”和“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突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用现实来回应学生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好在哪儿”的思想困惑。这不仅保护了学生求知欲望,锻炼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进一步坚定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投入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整合、重建、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思政课的深度学习必须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进入一种锲而不舍、欲罢不能的学习状态。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基于学情搭建问题的“支架式教学”是其中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以问题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围绕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任务设计,为学生提供具有争辩性、启发性、梯度性、开放性的学习任务[7]。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探究和理解,有助于更深刻、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如“重庆谈判”中的问题设计:
问题1.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国内形势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问题2.面对蒋介石假和平的伎俩,毛泽东等人为何还要深入“虎穴”参加谈判?
问题3.重庆谈判对处理当前海峡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留下哪些历史启示?
以上3个问题的设计以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为话题,学生首先要分析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及其对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的影响,并发现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逐步意识到只有把中国的历史事件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考察,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认清中国革命的必然性;通过问题2的争辩,学生比较了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期间的不同表现,从中不仅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坚持独裁、发动内战的本质,同时也感知到和平来之不易,增强了维护和平民主的自觉性;在讨论问题3的过程中,学生结合国共两党此前分分合合的历史,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命运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党派的利益是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切政党都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台湾回归,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也是不可阻挡的。借助这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设计,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脚手架”,促使他们在深度思考和分析中,将材料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实现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有效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达成需要聚焦深刻的学习体验。只有通过不断的体验和感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里、在人际交往关系中增强自我认知与获得感。思政课的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回归生活,以“参与性”和“实践性”为主要特征、强调“在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显然是一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学习方式。
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需要创设真实的、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辨析和选择亲历价值冲突,增强情感体验,引发认知与建构,从而理解和掌握更深层的复杂知识,进一步实现深度学习。例如在“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情境体验课堂上,创设这样三个情境体验场景:“日出东方红胜火”的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在冥思中一帧一帧回放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年以来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的历史画卷;“我为‘一大’献计策”的情景模拟,每一个学生都作为代表被安排到“一大”的会议现场,且都要提出自己的议题,然后将这些提议与真正“一大”议题进行比较,让学生加深对这些史实及其历史意义的记忆与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全场大合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情境设计,触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亲身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得到了成功的体验,从而强化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思政课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同时,还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到思政课“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把思政教学融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挖掘实践活动中的思政教育资源,让学生感悟乡村振兴战略所承载的思想内涵;要组织学生赴校外爱国主义基地开展现场研学,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学生家国情怀;要结合学生实习实训,把思政课教学要点融入到实习实训场景中,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搭建思政教育实践育人平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碰撞中坚定自己的信仰,增强他们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知,提升认同感和获得感。
开展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明确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便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思政课教师必须转变考核观念,积极研究、优化评价内容和方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一是改革评价内容。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主要途径,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应更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要把学生的平时作业、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实践活动等日常道德行为纳入学业评价,在内容设计上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度发展,建立层级递进又相互融合的“知、情、意、行”四维一体的考核维度。二是改革评价方式。要改革传统单一性、终结性的静态评价方式,建立新型多样性、过程性的动态评价方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定量定性相补充、理论实践相促进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记忆式学习转向思考式学习,切实提高学习质量[8]。三是改革评价主体。要摒弃“小思政”思维,树立“大思政”理念,将教师评价、辅导员评价、小组评价、社会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行为,不断优化自我,完成思政课深度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
总之,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功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应该主动顺应这一改革潮流,积极探索提升思政课获得感的实践路径,深入研究实施深度教学的有效策略,努力帮助学生在质疑、探讨、争鸣、反思的氛围中实现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从理解掌握知识向创新运用知识转变,从而实现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