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冰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新可能。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形式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形式单一,教师的主观认知对学生的审美影响较大,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集中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这违背了室内设计专业个性化的特征。作为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需要依靠大数据技术,分析海量的教学信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制定精准的教学措施,保持设计的创新力,从而更高效地培养人才。
大数据指的是海量的信息,它摒弃了传统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形式,信息结构更加多样、全面。大数据所需要分析的数据量,颠覆了传统数据的储存方式和统计方式。大数据的深层价值在于对海量信息的深度挖掘,探究数据的内在联系,做到精准定位,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大数据带来的是时代的变革,也影响着高职教育。就教育层面而言,大数据不仅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收集和分析学校运行、教学管理等信息,帮助学校完善日常建设,还可以通过借助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成绩、教学评价等微观数据,横向对比,总结学生群里的学习规律,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和总结,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课程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新型教学形式的诞生。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大类中的一个门类,以实际就业需求为教学导向。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与实际工作场景相接轨,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目前大多数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艺术素养教育,包括设计素描、设计概论等艺术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包括室内设计基础、人体工程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三阶段是专业模块课程的学习,包括建筑室内设计制图与识图、住宅室内设计等。这种金字塔式的教学模式,以设计师的成长轨迹来安排课程学习,有利于学生从基础开始稳扎稳打,为后期的设计做好准备。
高校室内设计教学培养的重点应该秉持“职业”二字,以“实际”为教学导向,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室内设计专业包含众多实践环节,如实地考察、空间结构测量等。但基于目前高职院校的现实状况,无法给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实践的场所,因此大多数高校还是将重点放在内容的考核上,注重图纸能力、设计表现力,一度以空间效果图是否逼真写实,构图是否美观为评判的标准。然而室内设计绝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的美观上,它是功能与美感的有机结合。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养成“纸上谈兵”的习惯,只关注形式而忽略使用功能,缺少实践经验,不能够完整了解到室内设计实际的工作流程,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设计出质量低下,不切实际的设计作品。
许多高职院校的室内设计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学校教书,常年不深入工地,空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经验,只能通过侧面渠道接触到设计的前沿资讯,然而设计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滞后,课堂上就很难将最新的知识教给学生。再加之缺乏教学经验,教学形式常常拘泥于传统,授课内容以教材为主,课堂大都为讲授演示文稿,任务驱动的方式,设置虚拟项目背景,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这样的模式看似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则是陈旧的书本理论知识远跟不上设计的脚步,滞后的理论自然难以指导出与时俱进的设计作品。同一门课,不同班级、不同专业,采用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照本宣科,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轨,没法适应不断更新换代的设计环境,“学院派”设计屡见不鲜,导致学生毕业之后,一时之间很难融入实际的工作中去。
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教学形式多为理论讲解,教师以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对行业的理解作为教学内容的设置点,以“自我为中心”地设置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将主观的思想传递给学生,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式,做出具有标签化的设计。依靠教学大数据支撑,课堂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分析学生在教学软件平台上留下的大数据信息,能够及时了解其在这门课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参与、学习成绩、设计思维等动态变化。如学校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在该平台建立课程内容之后,学生视频的浏览情况,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课后讨论的积极性和作业的上交情况都可以被记录下来,一个阶段之后,大数据可以精准地分析出该学生在这门课学习过程中的动态表现,从而帮助教师寻找到学生对于课程学习上的难点和兴趣点,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甚至可以针对个体学生,制定更加简单高效,灵活个性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让教学变得更加个性化。
教学不局限于线下课堂有限的时间,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有机串联搭建一个具有完整学习流程的互动式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教学形式的创新。
课前教师可以收集和整合网络平台中的大量课程教育资源,并通过多种交流软件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留下心得体会,教师课前根据这些数据信息,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教学重点,调整教学方法。基于此,在实施线下教学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强调课程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线下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拆分小任务,将复杂的实际项目单元化、多发布讨论、投票等与课程有关的学习活动,留下数据信息,不让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在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以步骤的方式上传到云端,由于每个学生的设计思路不同,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通过横向对比每一位学生的设计方案,在讲评方案的过程中,学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完善设计方法。课后,根据课堂教学的数据反馈,教师通过视频讲解、框架分析等方式带着学生有重点的回顾课堂知识,在有效的时间内践行理论和实践成果。教师通过线上作业批改汇总情况,统计常见的错误之处,全面地知晓学生的差异性,通过数据的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环节串联,建立起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平台,师生的每一次交流动态都会留下数据信息,最终通过数据的分析,为常见问题提供适合的解决方案,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提供可靠强大的数据支撑。
虽然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但是不难发现,大部分的教学形式还是专业教师先通过演示文稿讲解理论知识,再虚拟一个项目,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偶有教师会提供一些视频资料。因此,主要的教学信息来源还是通过教师,教学资源相对闭塞单一,若只局限于课堂,导致学生知识的涉猎不够全面,常会出现遗漏且重复的教学形式,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不能很好地区分出不同课程的特点。坐拥大数据的今天,教学资源的公开程度超乎想象,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的形式就是大数据变革教育的成果展示。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完全可以借助电脑、手机,通过网络来获取专业知识,学生们可以依托慕课、微课的形式来更加详细地学习相关单元的知识点,更多的教学数据和有质量的教学资源、教学素材都可以用来共享,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大数据时代的受益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不能停留在校园闭门造车,而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与企业合作。就企业而言,为的是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就学生层面来看,可以快速融入职场,这是一个双向交流,互惠共赢的状态。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和企业导师根据学生个体出现的问题,学习差异,合理分配小组任务,展开重点教学。企业利用大数据,建立大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反馈平台,记录追踪学生的状态,记录学生的成长,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情况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可以根据这些数据的反馈,明确目前市场对人才的能力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让教学与实际接轨。
大数据时代的蓬勃发展给教育模式的改革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其背景下的室内设计教学改革仍存在一些困境:一方面需要等待青年教师的成长,另一方面需要老教师有突破的勇气。除此之外,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意识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专业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们一直不断的在为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而努力,大数据背景带来的是更加个性化、互动性、全面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借助大数据,更加客观全面地利用数据分析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合理改善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重新定义“教”与“学”,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打造一个开放活跃又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环境,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时代给教学开了个好头,但是真正实现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学改革,还需要走一段路,未来不远,仍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