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3-01-04 19:47邹正娟
科学咨询 2022年22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学科

邹正娟

(青岛市即墨区第一中学,山东青岛 26620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应树立全新的育人观念,将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其他综合能力也能得到全面发展,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尽快实现。可见,加强对高中物理教学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核心素养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其主要是指公民立足于生活和自身发展必须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质,当人具备核心素养后,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能够获得持久发展。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这一概念越来越受重视,并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学科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就是在某一学科学习中,获得的学科基础知识、思想以及方法等。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后,即便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也能得心应手。学校能够传授给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是非常有限的,只有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让学生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才是最为重要的。

(二)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从整体角度上来说,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如下:一是物理观念,具体就是说学生在具体学习中,能够基于物理视角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1]。其主要包括物质观念、相互作用、运动观念等核心要素;二是科学思维,即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并能基于现实依据,提出新的科学观点,其主要包括模型建构及科学论证等核心要素;三是实验探究,即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所学学科知识对所提出的各项物理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并通过设计实验、实验操作等过程,验证自身猜想,得出完整结论的能力;四是科学态度,具体就是指学生在学习中秉承的学习态度,这是学生物理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可以说是必备前提。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

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依旧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一味地灌输。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着主要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并机械式地记忆和消化所学知识,学生缺乏对知识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学习自主性无法得到体现,进而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水平。

(二)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就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最常见的几种教学方式为“口述+板书”“演示实验”“课堂问答”等。因为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所以很难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长时间下来,便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2]。另外,由于高中物理教学任务重,教师会将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新课讲解上,留给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和练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得到巩固,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度学习。

(三)重理论,轻实验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都需要通过物理实验进行验证。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度认识和理解的有效途径,只有学生亲自实验,他们才会对物理知识形成更为清晰和深刻的认知[3]。不过就实际情况来看,当前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实验教学并不是很看重,在面对实验的时候基本都是自己演示,很少会让学生动手。即便让学生动手,往往也会设置很多的条条框框,使得学生难以充分发挥,阻碍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还会限制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高中物理教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在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重心往往放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点、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上,对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发展、阶段特点等方面相对忽视,这显然与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是相悖的。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遵循以人文本的原则,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都是围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促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二)启发性原则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此,教师则需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并通过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促使他们对学科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推理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三)生活性原则

物理学科与生活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如果与生活相脱离,教学将很难达成理想的效果。所以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教师必须严格遵循生活化原则,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和欲望,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并应用自身所学进行分析与处理,实现良好的发展与提升。

四、高中物理教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往往是以知识为线索开展的,教师所制订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都是以教材知识为基础进行设计的,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为让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对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相对忽视。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高中物理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观念,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当作导向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还能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科学态度等,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不仅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入分析,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将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贯彻落实[4]。例如,教师可以将物理模型建构的思维方法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建构相关的物理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目的。在对“电磁波”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授课时,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征的基础上,将物理模型建构的思维方式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利用物理模型建构的方式,将整个章节的知识点分解为几个要素进行研究,并将问题的几个要素合成一体,对这一部分的物理知识形成一个综合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综合分析能力也能得到全面提升。

(二)强化学生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而言十分重要,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物理观念素养后,在物理学习中才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有着深刻的看法和认知,并更加深刻地把握课本上的相关物理概念。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注重学生物理观念的强化,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从物理角度分析和审视问题。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多引导学生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和看待问题。例如,在对“分子间的作用力”这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授课时,教师就可以先通过课堂导入的方式,引出新课内容,让学生对分子运动及分子间的作用力有着初步认识[5]。然后教师可以设计相关实验,利用米粒演示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分子之间存在吸力和斥力。最后,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分子间作用力的真正内涵和相关定理,教师可以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并告知学生分子间的作用力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要求学生利用分子间存在的吸力和斥力的物理观念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此强化学生的物理观念。

(三)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

就高中物理知识而言,较于初中物理,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着很大的增加,而且存在显著的抽象性,进而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并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各个方面,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分析的机会。例如,在对“功”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授课时,教师就可以适当的科学探究方法渗透到教学活动中,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目的。教师可以让一位力气较大的男生和一位力气较小的女生,分别移动一个较重的物体。这时力气较大的男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将物体转移到指定地方,而力气较小的女生则需要借助滑轮对物体进行拖拽才能将其转移到指定地方。通过这样的演示,既可以调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也可以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自主进行功的计算方式的推导。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使得他们能大胆地发散自身思维。接着,教师可以让几位学生上台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主要推导过程,台下的学生则可以对他们的推导过程提出问题。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还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四)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在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才能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一定的发展。物理实验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非常重要,是学生深度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的必要之处。所以,教师需要对其给予充足的重视,发挥其作用。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对相关问题提出合理猜测,并寻找相应的证据,最后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当学生得出不同结论时,教师则可以让学生通过协作交流的方式,最终得出正确结论,进而对物理知识形成更全面的了解[6]。例如,在“向心力”这节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所学大胆猜测,提出影响向心力的可能因素。这时有的学生会认为小球质量会对向心力的大小产生影响,有的学生则会认为绳子的长短会对向心力的大小产生影响,还有的学生会认为小球转动的速度也会对向心力的大小产生影响。学生做出不同的回答后,教师则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并通过实验获得实验数据,最终通过数据的分析验证自己的观点。这样,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

(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具体就是说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应该具备的良好态度,这一素养对学生目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助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这一点,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使学生能时刻秉承着严谨的态度与精神。比如,在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物理科学史,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人生经历及其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从他们的身上学习到不畏艰难、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等科学精神。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研究结论的得来不易,让他们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研究成果,进而对物理知识保持一份敬畏心理,并更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例如,在对“牛顿第一定律”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向学生讲解第一定律的相关概念和内容时,还可以适当地将牛顿的人生经历引入其中,让学生知道牛顿如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发现和验证第一定律,从牛顿身上学习敢于挑战、积极探索、不畏困难等科学精神。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不仅是教学发展要求,还是学生学习进步需要。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和研究,并针对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实现对物理教学的优化和创新,落实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物理学科
只因是物理
【学科新书导览】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超学科”来啦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