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照敏
随着我国卫生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中药材市场进一步放开,各地的中药材需求量增加。有利欲熏心者为获得不正当利益,不顾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将一些名贵中药用伪品或次品替代,影响了中药市场的规范化发展[1]。需要对该类中药材加强鉴别和监管,否则会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严重的还会对患者健康造成伤害。本文对几种常见名贵中药材的鉴别进展进行综述。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茎及根,人参多为薄片切制,主要通过鉴别横切面[2]。人参横切面为淡黄白色,有粉性,切面上有棕黄色环纹,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味道特殊,味微苦,略甘。人参颜色较淡,质地发干,皮部内树脂道较少,粉性大,具有特异香气,在皮部可见放射状裂隙。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主要产地为云南、广西。三七根为圆柱形、纺锤形、类圆锥形,表面为灰黄色或灰棕褐色,存在枝根痕迹和纵皱纹,顶部有根茎痕,有瘤状突起,体块坚硬,可分为木部和皮部,敲击二者可分离[3]。三七断面为灰黄色或灰绿色,皮部为棕色脂道斑点,筋条为圆柱形或类圆锥形,入口极苦后回甜,苦感不及喉[4]。显微镜下可见切片三七有栓内层和木栓层,栓内层层次不明显,木栓层有数列木栓细胞,皮布散落在树脂道内,形成波状弯曲环或层有环,木质部为径向排列的束导管,波比细胞有淀粉颗粒和草酸钙簇晶[5]。三七粉磨为灰黄色,呈点状黄色滴,有棕块状分泌物,螺纹和梯纹分布在导管内,含有较多淀粉粒,单个颗粒为类圆形,脐点为裂缝状,草酸钙簇晶少见。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主要以中南六省为主[6]。通常由肉眼可判断何首乌性状真伪,何首乌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团状,长度在6~15 cm,何首乌切片会呈现内卷曲形,中间以细横纹为主,纵皱纹为表现,折断后会有粉尘飘出,口尝后可发现味道微苦。何首乌质地较重,不易折断,质地坚硬,表面有云锦样花纹(异形维管束),中央木质部较发达,有木心,味道微苦干涩。为不规则块状或后片,外皮为红棕色,有浅沟,皱缩明显,有细根痕和皮孔样突起。显微镜下横切面木栓层有细胞排列,细胞内含有棕色物质,韧皮部外侧有异形维管束排列,根中央呈现环状,木质部导管较少,周围少数木纤维和管胞存在,薄壁细胞内含有淀粉粒和草酸钙簇晶[7]。粉末鉴别为黄棕色,其中草酸钙簇结晶较多,直径在10~80 μm,也有较大的方晶存在,导管为缘纹孔导管,淀粉颗粒为单粒类圆形,脐点为人字形、三叉状、星状,颗粒较大的可见层纹。粉末复粒多由2~9个组成,呈现椭圆形或类圆形,颜色为棕色、红棕色、黄棕色,内有淀粉粒随处散落大小不一。
酸枣仁为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呈扁椭圆形或扁圆形,表面为紫褐色或紫红色,长度5~9 mm,厚度3 mm,宽度5~7 mm,表面光滑有光泽,有效裂纹,在果核两面有圆隆状突起,一面较平坦有纵线纹,另一面稍微凸出,有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一端有细小的合点,胚乳为白色,种皮容易碎,叶子为浅黄色富有油性,气味微且淡[8]。显微结构特征,种皮外层存在细胞径向延长,外层被有角质层,细胞壁明显增厚,外侧有明显光辉带,上部存在纵向纹理,细胞腔内富含小颗粒物,周壁具有放射状孔沟。内种皮排列1列细胞,多为长方形细胞,为红棕色,连柱状增厚;栅状组织内细胞含有黄棕色色素,多皱缩,在靠近种脐处,细胞狭长,在远离种脐位置细胞宽而短。具有宁心安神、养心补肝、生津敛汗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惊悸多梦、虚烦不眠、津伤口渴之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降血压、抗惊厥的作用。
鹿茸为梅花鹿或马鹿雄性未骨化的带绒毛幼角,我国为鹿茸产量最丰富的国家,马鹿和梅花鹿的鹿茸为地道鹿茸[9]。鹿茸呈圆柱状,有多处分支,其中有1个分支为“二杠”,有2个分支的为“三杈”,外皮颜色多为红棕色或棕色,质地柔软有弹性,气味微咸有腥味,真品鹿茸较挺拔、粗壮、绒毛细软,颜色为红黄色,不易剥落,表皮为红棕色。家鹿茸质地较坚硬,气味较淡,溶于水。鹿茸锯口黄白色,上密下疏,新鲜鹿茸质地柔软有弹性。假鹿茸切片为圆形,外部颜色为灰褐色,切片呈棕黑色,外侧绒毛易剥离。驯鹿茸片呈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短轴为0.5~2 cm,切面长轴为1~5 cm,表面绒毛系数,外表为棕黑色,角质层较厚,无弹性[10]。通过对鹿茸片显微镜镜下鉴别发现,在鹿茸片中部直径为13~16 mm,有类似鳞片排列的复瓦状结构,髓质形状多为连珠状,在基底部有网状结构,髓质部分以梯轮状多见。鹿茸的理化鉴别,将鹿茸样品水浴15 min后冷却取滤液,加入茚三酮溶液,混匀后煮沸,鹿茸呈蓝紫色,再取滤液加氢氧化钠,混匀后加硫酸铜溶液,鹿茸为蓝紫色。
真品蛤蚧表面覆有光泽细磷,质地坚硬,有咸味,气味腥,躯干和头颈的总长度为9~18 cm,尾部长度为6~12 cm,头部呈三角形,眼内陷,无眼睑,口内有细齿,吻部为半圆形,左右2个各有1片鼻鳞,上唇鳞12~14个,腹部较薄呈椭圆形,四足五趾,趾间有吸盘指间有蹼[11]。蛤蚧尾部细长并呈现扁圆形,尾部上粗下细,中间有骨节,再生性尾部较尖细,短而粗,有明显结节瘢痕,覆盖有细鳞相对较短,赝品尾部较厚实无骨,存在不同程度的弯曲,再生处有结节,并有环带。蛤蚧粉末在显微镜下鉴别呈现淡灰色或淡黄色,鳞片无颜色,表面有明显隆起,排列为瓦状,有圆形空洞;其中皮肤碎片为黄色或淡黄色,覆盖有棕黑色颗粒,横纹纤维呈现碎裂状,侧面观察可见波峰状横纹,横断面多为类方形或类三角形[12];骨碎片形状不规则,表面有骨隙或裂缝,骨凹陷呈裂缝状,排列为同向横纹纤维肌,呈V字形。取蛤蚧样本加入乙醇提取液或酸水提取液,提取液中加入碘化铋钾、硅钨酸、碘化汞钾,出现沉淀物。
牛黄为我国传统珍贵药材,为牛科动物牛的干燥胆结石,具有豁痰、清心、开窍、息风、凉肝、解毒的功效[13],以牛黄为主要原料的安宫牛黄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症,为中医的急症用药。牛黄的鉴别以“分层”“乌金衣”“环纹”等特征为主,外形呈类球形或卵形,有破碎成瓣状也有完整成型的,直径多为2~3 cm,表面呈棕黄色或黄红色,颜色深浅不一,表面细腻有光泽,外面有黑色光亮薄膜,俗称“乌金衣”。表面也有龟裂纹,有裂纹的颜色较深,质地轻容易剥落,断面为金黄色或棕黄色,颜色深浅不一,但有明显光泽,有均匀整齐排列的同心层纹,中间有白色夹心,掰开后为结晶状白心[14]。显微镜下鉴别牛黄为不规则团块,多为棕红色或黄棕色小颗粒,放置后色素会快速溶解,表面为鲜明金黄色。
珍珠是一种贝科动物合蒲珠母贝、蚌科动物等双壳类动物受到刺激形成的珍珠。整体呈现球形,且表面光滑,在断面处会发现为同心层纹。如果用火烧会有爆破声,使用丙酮溶剂对其洗涤,发现其色泽不会褪色[15]。此外,有研究显示[16],光谱成像指纹图谱分析技术,可以快速辨别珍珠类产品真伪,且稳定有效。为鉴别工作提供借鉴。
近几年发现冬虫夏草中开始混有亚香棒、草石蚕以及淀粉等制品,所以需详细分辨。冬虫夏草是一种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一般会寄生在蝙蝠蛾科幼虫上。其组成部分为虫体以及虫头部长出真菌子座。整个虫体就像蚕一样,长度大约为3~6 cm,表面为深黄色,背部粗糙,有明显环纹。头部不明显,尾端就像蚕尾[17]。菌座呈现长条棒状,一般从虫体的头部长出,上部分比较小,为一种上大下细的形态,不容易将其折断。虫体比较容易折断,其断面平坦,为淡黄色,虫体越肥大,断面越充实。
羚羊角是牛科动物中赛加羚羊雄兽的角。一般产自于我国新疆和内蒙古地区,全年都能猎获[18]。得到的羚羊角需要阴干。羚羊角整体为圆锥形,稍有弯曲,长度大约为15~33 cm,表面为淡黄色,半透明性。如果是嫩角,会发现有血丝,角尖上存有乌斑,不会有裂纹。如果是老角,则比较枯黄,且发现有裂纹。
龙胆是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干燥根及根茎[19]。有研究显示[20],因为龙胆的类型不同,所以成分含量也是不同的,可能和药材的生长年限、采收时间、原药材生长环境因素等有关。如果是高质量的坚龙胆,生长年限一般在3年以上。龙胆以根入药,所以只需要将外表泥土清洗就行,不能过度清洗,以免使有效含量流失。在药材市场中,龙胆的常见掺伪品中多混入党参的细支根,这种仿制品整体和龙胆相似,但是,在破皮处会发现有黑褐色胶状物。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干燥根茎[21]。在苍术断面会发现有棕红色油点,如果长期暴露,则有起霜。起霜是指苍术折断面或者饮片切面放置稍久后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传统鉴定认为断面生“白毛”的苍术质量最优。正品苍术闻起来香气特殊,味道甘、辛、苦。在中药材市场上,最常见的伪品为关苍术,伪品关苍术的断面会发现纤维性,能够看见呈现网状裂隙或者小空洞[22]。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3]。在实际鉴定过程中,会发现表面有突起小点的环纹,从断面上看有纵向纹理,如果用热水浸后,会闻到一股马尿味。市场上的伪品有芭蕉芋,将外皮削去发现断面有散在的维管束,且相对比较杂乱[23]。紫茉莉根也是天麻的一种伪品,虽然表面上没有横环纹,但表面发现有纵皱纹以及须根痕,其味道会给喉咙带来刺激性。
临床常用的中药品种和数量均较多,给鉴别真假带来困难,特别是基层用药单位没有现代检测手段对中药真伪进行检测,也不能把要使用的每味药送检到药检部门进行鉴定,通常采用眼看、口尝、鼻闻,通过性状鉴别真假,也会通过水试、火烧等检验方法进行理化鉴别[15]。以上方法能够对中药材进行初步鉴别,比传统经验鉴别方法更加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基层用药单位对中药的鉴别。通过鉴定中药的真伪以保证中药的质量,确保临床治疗作用。临床上常用的名贵中药因为市场资源较稀缺,临床用药量却不断增加,市场价格较昂贵,故对其鉴别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