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聪
(中原工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在社会急剧数字化、信息化的“后真相”时代,新一代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信息与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升级,被称为“Z世代”。当下,教育主体逐渐被淹没在情绪泛化、信息异化、真相故事化的信息洪流之中,如何守住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亦是高校课程思政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潮”是中国步入新时代以后由青年力量和设计市场共同构筑的文化品牌,兼具民族文化、国货品牌与流行时尚三大基本属性。尽管国潮作为一项文化IP与设计风格的历史并不久远,但是其自身蕴藏及衍生的文化内涵却是十分雄厚的。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和审美哲学经过当下时尚潮流的激活和赋能,使国潮文化自兴起之日起便独占鳌头,引领本土行业潮流。
“国潮”一词缘起于2018 年电商平台天猫的商业营销策划活动,代表着一种新兴的消费观念在日常消费领域的大规模崛起,故2018年亦被誉为国潮元年。2019年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以国学、国艺、国乐、国货、国漫为主题在北京三里屯中心打造“有间国潮馆”快闪店来讲述中国文化,增进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以时尚、创意的方式激活传统文化。同年,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在博鳌文创论坛上发布的《国潮研究报告》指出:“‘国潮’的‘国’即中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强调国潮需要有中国特色,需要符合时代前沿审美和技术趋势,需要有世界视野,展现中国自信。”“国潮”由最初的文化消费行为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借助社交媒体、国产品牌、国货产品等媒介在文化输出、经济消费等领域将以时尚、个性的符号语言为特征的中国本土文化加以活化、重构,通过文化再生产获得社会与经济效益。2021 年10 月《中国青年研究》《装饰》杂志相继推出国风·国潮文化特别企划专题,11 月《艺术评论》杂志主办“‘古风’出圈与当代国潮”学术论坛,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国潮这一文化现象。
“国潮”作为一种文化风尚、流行趋势、时尚哲学,代表中华民族对本土文化的自然选择和对文化符号的统一性认同,也体现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整体感知和全球视野[1],是各种圈层文化效应叠加,主体之间相互流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国潮文化之所以在Z 世代群体迅速流行开来,在于缺乏话语权的他们将“国潮”作为自身鲜明的标签与符号,形塑彰显自我的“国潮”亚文化空间,试图通过建构自身风格标签来抵抗主流文化的统摄[2]。这种既能满足青年群体个性张扬、追逐时尚的情感诉求,又增强其华夏文化归属感的文化现象,高度融合传统与创新,源于人的身份认同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身份归属,即社会成员对共同体文化的承认,进而产生的归属意识[3],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体现了青年一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于构建多元、鲜活的文化强国有积极意义。国潮文化背后蕴藏着文化基因的创新、审美语境的回归以及时尚符号的诠释,造就了观念、身份认同、文化消费、传播、国家形象输出等诸多层面不同方式的呈现,从“国潮文创”“国潮时尚”到“国潮网游”“国潮动漫”,再到“国潮文娱”“国潮品牌”,国潮文化不断开疆拓域,从线下的真实生活到线上的虚拟世界,从有形的物质载体到无形的精神内涵,集政府、媒体、企业、民众共同助力,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日常生活,成为时代风尚中不容小觑的文化现象。
国潮文化的发展恰逢其时,是中国科技、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飞速发展耦合的必然结果,其本质在于中国国力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跃迁。国潮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准确地反映出当代风貌,传达时下社会文化状态,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数字原住民的Z 世代青年群体自主意识觉醒,他们关注自我话语权,喜欢新鲜且充满挑战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消费诉求重视文化、创意和情感附加值,追求个性、自我和圈层,热衷于打卡、分享、“种草”、“拔草”[4]。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迭代,探寻并以符合自身语境的方式加以表述是青年群体从时尚维度彰显自我,以符号赋权诠释传承文化的途径,代表着他们在思想上或情感上的诉求,创造了一个符合青年群体内心渴求的虚实相生的文化体系和文化世界,寄寓其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国潮文化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展开文化创新,着重围绕着文化符号的提取与重构、国货品牌的创新与转型、科技赋能等层面展开。文化符号的提取与重构作为国潮文化创新中常见的策略,一方面围绕着文化基因的外在特征如造型、结构、细节、色彩到肌理、纹样、工艺技法等方面展开信息提取,通过复刻、借用、转译等手法加以创意表达,如各大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衍生品、美妆品牌“花西子”以苗银工艺为切入点打造的“花西子苗银典藏”系列等;另一方面针对文化基因的内在精神气韵加以视觉物化、动态化呈现,如二十四节气插画系列、河南卫视“奇妙夜”系列节目以及李宁品牌的“悟道”系列鞋款注入国人“自省、自悟、自创”的文化内涵等。国货品牌的创新与转型是国潮文化创新赋能品牌焕发生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联名跨界、视觉营销等方式实现文化与精神场景链接,在塑造文化符号过程中选择国潮设计风格已成为重要规律[5]。国货品牌本身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与情感,在保持品牌自身文化符号的前提下将国粹元素拆解、重构后与潮流、时尚风格相糅合融入日常生活,更易获得年轻群体的情感认同,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国风包装设计、晨光文具的京剧风产品视觉形象等成为其彰显自我个性的绝佳方式。国货品牌、产品在视觉营销的基础上跨界联名,通过合作实现双赢,如故宫IP 与彩妆、饰品等领域品牌的联名,意味着青年人对国潮品牌商品自身价值的关注转向为其背后所蕴含的符号意义。技术在国潮文化的崛起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故宫与腾讯联合主办的“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借助裸眼3D技术放大文物细节,以全新方式诠释故宫纹样之美。
物象的审美属性折射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东方美学关注审美与生活之间所具有的“不即不离”的亲密关系,注重在日常生活当中体味到生活本身的“美感”,百姓日用之内[6],大到城市、建筑,小到针线、食器,从有形的物到无形的仪式、生活方式,日常物象之美以润物细无声之态浸透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进而形成美学的分支——生活美学。彭锋教授在探讨《什么是中国美学》一文中指出:“中国美学的核心问题不是发现形式美的规律或探讨艺术创作规律的问题,而是人生境界的问题。”事实上,无论是孔子“游于艺”抑或是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皆为生活审美化的表现,其中,是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以达“天人合一”理想状态。如江南地区民间荷包上变化多样的造型与主题,多是制作者所关心的人与事物以及思想情感的外在表现,是情感的一种宣泄与寄托,具有民族或民俗特色风格,与服饰、社会生活更加贴切与融合,增添了生活审美情趣。
国潮文化追求物象的审美价值,强调中国审美话语体系的构建,归根结底是根植于华夏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审美回归的表现,亦是青年群体精神追求的一种外化表现。借助感官知觉的感知有形或无形的国潮产品造型、色彩和装饰,以及所包含哲学的内容和深度,体现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所崇尚的生活方式及秉承的价值观念加持国潮文化,由此产生舒适感、满足感、愉悦感等,亦即国潮文化的美感。长沙博物馆在2021 年7 月根据“地宫宝藏:法门寺唐代宫廷文物精粹特展”推出的“法门重影”剧本游活动,让参观者以沉浸式人物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唐朝烹茶焚香的文化生活。国潮文化逐渐由小众事物演变为青年拥趸的文化现象,不断“出圈”走进大众的审美视野,通过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审美和实践不断积淀形成,是渗透到Z 世代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更是中国美学话语权的回归。
与此同时,国潮文化的中国审美回归带来相对应的美学经济生产力,年轻人愿意为文化和审美而消费,并愿意用消费表达态度、收获社群认同和归属感,就像在音乐、电影、游戏领域找到“同好”一样[7]。国潮文化消费品作为载体从衣食住行玩乐角度寻找青年人审美的切入点和情感的认同感,深入其日常生活,“美”是其必备感性符号,“走心”消费这些产品的背后,源于对其所携带的文化符号的憧憬与审美趣味的肯定,同时也建构了“美感的自我”,借助消费的商品所附着的象征符号功能,区分自我与他者或不同或相同的圈层。从小众圈层到大众文化,中国审美感回归随着中国智造的崛起将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主流,并推动着国潮文化走进国际视野,向世界讲述华夏民族自己的故事。
时尚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关注物质与精神福祉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是国潮文化推广的重要驱动力,亦是青年群体重塑民族身份、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与德国哲学家西美尔关于时尚自上而下的“涓滴”理论所不同的是,国潮时尚传播的建构是自下而上的萌芽、生长,由青年大众自发自觉推动。立足国粹以时尚为传播渠道的国潮文化,借助青年群体对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应用进行广泛传播并迅速使其成为时尚圈的一分子,进而作用于更多的Z 世代群体的审美趣味与自我建构,形塑其情感结构、生活方式与价值取向,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成长。不可否认,国潮文化应时代呼应而生,伴青年传播而兴。
时尚为人们提供了人、物与环境之间在时代语境下的融合,使得时尚媒介呈现领域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载体设计化等特性。国潮文化作为时尚展演的重要场域,在时尚的赋能下其领域日渐扩大,从服装到饮食,从居所到交通方式,从娱乐到社交媒体等领域无处不在地撰写和强调时尚潮流信息。时尚加持下的国潮文化符号转化成大量形式多样的物化消费品,如小家电、服饰品、家居软装、文具、饮食产品等加以视觉化呈现,或者以隐性且含蓄的方式通过游戏、视频、数字媒体等视听方式故事性塑造国潮文化生活景观,从而打通创意、生产、营销、消费等环节,加速国潮文化的传播。创新、创意作为时尚赋能国潮文化呈现的重要途径,具有积极的经济创造与社会应用价值。通过这一主观能动行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觉醒,中国审美意识回归,在时尚的运作下国潮文化借助创意之力为日常生活的现代性与民族性及其体验赋予了文化创新、秩序重构的活力与生机,地方技艺与新技术的关联、个人经验与集体经验的关联、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联,也可以感受到当代时尚设计师希望从乡土记忆中获得情感依托,从地方经验中获得技术支撑,继而通过现代转译在全球时尚中获得文化认同的渴望与决心[8]。
国潮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创新、审美回归、时尚赋能的观念与意识,在持续的转化、传承、互动、融合、演化、迭代的进程中,成为发展国潮美学经济生产力的关键抓手和重要途径,在构建中国“大国形象”的过程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再生产与符号化消费相互作用的全新范式。
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青年自身出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实现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国潮文化作为一个恰逢其时的切入点,与课程思政教育交汇于专业课程教学中,二者皆聚焦于青年群体,根植于文化认同,着眼于美育化人,这些共性有效提升了课程思政的亲和力,使得作为国潮文化主力军的青年群体更易接受,借助专业课程的桥梁实现思政教育、国潮文化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
2021 年11 月25 日,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会上的报告《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中指出,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因而,专业课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专业课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课程思政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应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将思政元素穿插融入专业教学中,引导青年人思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体现思政元素在专业课中的创新运用,或以思政元素作为创新表达对象,如旅游管理专业以红色主题为契机展开地域性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梳理、整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9],或深入梳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寻觅通过专业课程的内容、特点、思维方法及价值理念转化思政元素的表达,如水利工程专业可借由古籍《天工开物》的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南水北调”工程对于当今“生态中国、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充分发挥总书记强调的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
国潮文化作为一种表现青年群体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生活哲学的现代社会文化现象,它的消费与传播、时尚与创新借助年轻力量的介入不断推陈出新,通过诠释、重构文化符号,激活中式美学,使得国潮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群知晓、传播。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国潮文化作为切入点,本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有机融合传承与创新的表达方式,生成国粹与时尚的协同运作。如近期“破圈”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打破现代艺术观念书画与乐舞的界限,以《千里江山图》为背景,诗意化提炼古典舞蹈的气蕴,动静相宜地将舞蹈艺术与诗画融为一体,创造性转化中国文化瑰宝。这对舞蹈专业教学从历史典籍、传世画作中寻找中华舞蹈的文脉丰姿进行舞蹈语言的再现、重构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也是推进专业思政教学时可以展开思考的着力点。
总体而言,课程思政与国潮文化二者交汇于专业课程教学,青年学生既是课程思政的受教者与国潮文化的消费者,又是二者的传播者与生产者,这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精神联结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需要施教者认真梳理、分析,探寻融合点,根据专业课程的形式、内容、方法等教学要点提出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元素与国潮文化融入的方式、方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驱动社会飞速发展,社交媒体的普及与社会创新浪潮逐渐交汇融合,社会生产方式、时空关系、运行模式、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在不断急剧变化,复杂的社会结构必然对青年一代的使命和担当提出新的要求,课程思政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实现中国梦为理想追求的新时代青年成才观”的指导下,凝练极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人生价值观的精髓,对教育的本质展开思考,载道于课堂,将一定的道德规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观念意识以隐性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担当使命,努力成长为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然而一个不争的现实是,伴随着信息洪流而生的青年人一方面个性、自由、多元,自主意识较强,渴望自我话语权的建构,通过言行和外表标榜自我的生活趣味、消费态度和价值观,既想融入周围环境,又希望保持一定自我个性的复杂心理呈现;另一方面,大数据、算法构筑的信息茧房与信息圈养加剧了青年群体与师长之间的代际区隔,偏见与固化如鲠在喉使二者沟通不畅,“你不懂”“你不知道”是其面对师长时的常见心态。
如何将课程思政这一理论命题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化整为零融入青年群体价值观引导与塑造的教学工作中,从青年群体易于接受的兴趣爱好——国潮文化着手,可谓是行之有效的切入点。一是课程思政与国潮文化的受众趋同,作为课程思政受教主体的青年群体是国潮文化的主导力量,亦是国潮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与消费者,更是国潮文化发展壮大的重要推手和深度参与者,他们富有活力且具创造性,无论是课程思政还是国潮文化,都需要他们主动投入和参与,为课程思政的实施与国潮文化的繁衍注入生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二是将国潮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施教工作中,亦符合教育的本质,根据受教群体的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生活方式等成长背景展开学情分析,将抽象的课程思政理论与生活化的国潮文化相契合,为其提供更加融合更加匹配的思政教学环境、资源和案例等信息,引发其学习兴趣,发掘其潜能,使其在习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实现思想的升华、价值观的塑造和意识形态的构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0]对于中华文化的自知、自觉与认同是新时代文化自信之本,是构建中国自己的文化话语体系和价值理论体系的基础,更是课程思政的构成要素之一。正如跨文化学者霍夫斯泰德所言:“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价值观,比如人们头脑中的价值、信仰等,虽然不被人察觉到,但确实是在头脑中存在着的,随时随刻影响着人的行为。”[11]因而,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立德树人的元素,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目的在于帮助新时代青年人自明华夏文化,知其源,理其程,明其向,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下加强对本国文化价值的认知与认同,守护本土文化基因及意识形态领域,获取文化转型的自适应能力。
国潮文化作为青年群体形塑其话语权的主阵地,对于本国文化的自觉与认同是其精神内核与情感共鸣的基础,国潮文化流行多是青年的自发行为,这种自发行为和自组织模式能够增强青年参与者对国潮文化的认同和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文化—行为之间的联系,焕发出更多的生机与活力,青年对于国风文化潮流的追逐实质上是其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日益提升的现实表现[12]。国潮文化扎根于文化认同,借助诗词歌赋、服饰、国画、书法、生活方式等文化符号回归青年群体的生活,融于日常的种种物象,在与现代时尚、消费需求的磨合中不断转化、迭代,如中国历代服饰的形制与元素作为当代时尚服饰的重要创作灵感源的同时亦是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标识,而海内外皆具盛名的中国生活方式博主李子柒,她的生活方式短视频富有诗意和田园气息,浓郁的烟火生活传递出中华文明的生活观和情感观价值所向。可见,无论是课程思政抑或是国潮文化均根植于青年一代对于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与民族自豪感之中,这种植根于文化认同的共性发挥磁石效应,以国潮文化为媒介打通课程思政建设与青年群体沟通的渠道,为坚定文化自信与推动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实施助力。
美育作为审美教育的简称,是感性的教育,亦是人格的教育。民国大家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将美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以感性的方式培养青年人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品格,它从青年人日常生活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着手,着眼于促进个体的审美(感性)发展,激发生命活力,提升情感境界、培养创造力,最终与其他教育一起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13]。将美育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呼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指示,表明美育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一分子”,其社会责任感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至关重要。因而将审美教育嵌入学科体系、专业培养、课程建设中,强调在轻松、愉悦、自由的氛围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将青年群体所抗拒的严肃说教借助青年日常生活的物与境传道于无形,在“美”的滋养中提升修养,颐养人格,这亦是美学具体化的落脚点。
当然,青年人的审美经验是需要被引导、被“训化”的。国潮文化以日常生活种种物象为载体,将抽象的审美认知转化为具体的物化载体融入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审美的理论化、距离感,借助青年人的审美语境将生活美学的理念从学术殿堂映照至青年群体的现实生活,从而实现美育的具象化、泛在化,以物载道,最大范围地参与到青年的审美意识培养中,增加其审美经验的累积,促使其审美观念潜移默化地转变。如通过对诗词歌赋中传统色彩文化的解读从视觉上引导青年人对于色彩、图形等方面的审美感官体验与认知,从情感上激发其对中国美学的向往与热爱,从《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的“暮山紫”到《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中的“东方既白”,中国传统色的背后蕴含着先人的世界观与生活观。国潮文化中的中式美学回归在一定程度上激活青年人的审美动力,影响其审美偏好,其美育的影响力亦不容小觑。此外,美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传统,要发挥其润滑剂的作用,看到思政教育与国潮文化在审美育人中的共性关系,“以美为媒,以美会友,以美聚群”,有意识地对青年人进行美育认知引导,培养其审美经验,建构其美学品位,让美育融入生活中,发挥其影响力,这更是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工作指示。
“思政+国潮”作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结合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根据不同专业内涵和外延,有效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培养出具有中国文化认同意识和熟练掌握专业领域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以笔者执教的纺织产品设计专业为例,该专业从生活出发,服务于社会方方面面,强调创新思维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更要求设计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审美与鉴赏、想象与表达等综合能力。在探索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嵌入与渗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以设计的方法“化点、构线、设面、筑体”循序渐进地立体化推进思政教育,从国潮文化着手,“以文化创意化点融入,以创新思维搭建构线嵌引,以思政教育融入设面推进,以师生从游共学筑体育人”全面推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思政+国潮”的专业教学改革从二者均根植于文化认同的价值观出发,首先,针对专业特色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络与框架,挖掘传承至今的文化基因,采集文化符号信息,迭代“教”与“学”双方文化认知与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展开文化创意设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展开不同文化元素融入,如“设计概论”课程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为例,分析其从兵器设计到度量衡制度建立的设计之道,秦王嬴政的设计观有效地巩固其统治,促进不同地区的贸易流通与经济发展,由此帮助学生树立“大设计”的观念,增强文化认同;而“图案创意设计”课程将石榴古时“多子多福”的寓意转向为当下“五十六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的当代寓意融入课程教学中以启发、感染学生形成民族凝聚力。
其次,将文化创新设计这一宏观议题化整为点,以点融入教学改革过程中,一方面从国潮文化创新优秀案例着手展开分析文化基因与创意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设计表达的方法,使学生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认同民族文化。如中华瓷器复兴者、陶瓷设计大师王侠军先生设计的茶器或将云纹巧妙地转化为茶壶把手,或将葫芦元素联合形成新的器型,瓷器则将青铜鼎、尊等器皿运用菱角、尖角、直角与扣环等现代设计语言加以诠释,“寓道于器”赋予瓷器当代美感。另一方面则围绕国潮文化创新设计实践展开,深入分析文化符号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等特点,运用联想与想象思维将其进行符号化、解构化、视觉化的提炼加工,重组构成符合现代审美意识的设计作品。在纺织品纹样设计课程中从河南博物院的馆藏文物着手,以“文物的新生”为题展开创意设计,在学生的想象空间中,妇好鸮尊或呈清新淡彩风,或呈趣萌可爱态,或呈赛博朋克范儿,直观地传递着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信息,使观者感知文化设计带来的亲和力。以“思政+国潮”的教改思路赋予设计一种文化的责任和担当,文化成为设计之本,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文化创新的设计策略在第三届明远杯·国际家居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斩获金奖、佳作奖;在2021年“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上取得银奖、网络人气奖,在2021年“景德镇浮梁杯:第20届全国设计大师奖田园艺术创意暨生态设计主题大赛”上获优秀奖等佳绩,专业课程演变成为“思政教育+国潮文化”的代言人。
习近平总书记以科学认识创新创造为逻辑起点,从青年成长成才的视角,紧紧围绕“青年一代为什么要创新创造”“青年在创新创造中应该怎么做”等议题,提出了以创新创造为“新引擎”的成才观[14]。创新思维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强调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加工、重组而后推陈出新实现思维迭代。“思政+国潮”的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以创新思维穿针引线贯穿教育教学始终,将其作为价值体系植根于具体工作中,围绕着“创意如何生成?观念如何引导?思维如何搭建?能力如何培养”等命题展开思考。
原创性开设“设计观察”课程,从认知心理学着手探究设计者如何从无到有逐步构筑设计知识信息生成的认知过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由观察生活与设计着手,理解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用批判的意识和审美的眼光去审视、思考,洞察事物的本源,伴随着对事物本质的(即原有事物客观规律)且全新的理解展开发现与创新提升其创造力;继而通过“设计思维”“设计心理学”“生活方式与设计”等课程帮助学生建构创新思维,探索“以学科为基础”转向“以问题为基础”,强调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探索新方法的能力[15],以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前提强调“设计,为人民服务”,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
以创新思维构建为线嵌入教学的改革效果一方面促使学生充分认知自我,迭代批判性思维与设计思维,完成创新思维塑造,从“可持续设计理念下库存衬衫再设计研究”到“多功能夏季外出哺乳连衣裙”再到“青春Π”大学生生活教育平台App等,从教育方面加强可持续服装设计方法的实践与运用[16],学生在创新思维的引领下针对日常生活中所察觉的问题不断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教师“以教学促科研”完善教改工作的整理总结并推进相关研究,《设计观察》获批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十四五”部委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相关研究“以设计观察构建设计认知——设计认知本体研究”获批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设计思维引导纺织服装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项目等。
“思政+国潮”的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由顶层育人体系着手,分层面逐步推进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编写、课程教学等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落实,将思政教育、国潮文化和设计专业有机结合,实现全方位育人。
首先,以“大思政”观指导纺织产品设计专业育人格局,注重思政教育的系统化、体系化建设以促使设计人才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现状和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教学改革通过走访、学习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优点,积极研讨、反思专业现状,实施重构人才专业培养计划,加强对理论前沿的把握,破旧立新开设“设计观察”“设计思维”“民艺传承与创新”“生活方式与设计”“新媒体传播与设计”等一系列新课,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开放、多维、动态思维方式的,能够在纺织产品领域从事设计、研发、管理、自主创业等符合多元化社会需要的具有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其次,以课程为抓手,注重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通过充分发挥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等各类课程中的德育功能[17],从大纲编撰提炼聚焦课程思政纲领,到备课环节学习诠释思政元素,再到授课过程中结合实时案例灵活展开思政教育,设计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刻板印象,以“新文化运动”——国潮文化为突破口,将中式审美、文化基因与时尚潮流有机融合于日常生活之“物”与“象”,使固化的理论、政策、方针融入实时案例分析从而变得生动、鲜活。如在课程中以项目制的方式与河南博物院文创部展开定向文创产品开发,围绕着省博九大镇馆之宝展开文化元素抽离与再造,运用故事化、场景化的设计构思展开丝巾、团扇等产品开发设计,并深化为“鼎天立地”国潮品牌,获得学校“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立项。
再次,针对纺织产品设计专业教材内容同质化、形式化、案例陈旧化等现状,深入挖掘专业教材的思政元素,结合国潮设计案例,使渴望在世界时尚演进中构建本国文化话语权的设计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以春风化雨之势形成课程思政、国潮文化与课程教材深度嵌合,既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精准贯彻,又引导和提升其设计能力,三者并驾齐驱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精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
“思政+国潮”的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以师生从游共学筑体育人的观念推动教师主动求变,激发教育本体重心产生转移,由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转为双向互动式从游共学的模式,注重启发式、对话式、体验式教学,教师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而是以发展学生致力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和技能技巧为焦点,并和学生一起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而非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和消费者,师生成为学习上的合作者、学习体验的设计者、教学变革的推动者和领导者[18]。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在从游共学模式中,教师不应止于师长之观,应主动转变观念进行自我身份重构,与学生从游以相互滋养,形成师生间教学相长的人际互动关系。
这种从游共学的模式一是打破以往师生沟通方式单一的现状,多渠道运用信息化媒体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进行知识分享学习,尤其在设计专业教学中如何从瞬息万变的行业资讯海洋中打捞出瑰宝,单凭教师一己之力难以面面俱到,学生作为信息的捕捞者,而教师则扮演信息的过滤者,筛选出适合教学内容拓展的信息,拓宽学生的专业维度与视界[19];二是,教师以培养其持续、主动学习的能力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通过组织课堂发问、小组研讨、案例分析、信息分享、调研访谈、展览观摩学习等教学活动,增加学生的互动感和体验感,在课堂中通过互动知识转化为能力,激发其创造力与创新力;三是,推动导师(大鱼)负责跨年级流动小组学习,研究生(中鱼)与本科生(小鱼)、高年级(中鱼)与低年级(小鱼)组建学习“传帮带”梯队,形成“从游”式学习群落。在这个过程中,大鱼前导,中鱼传感,小鱼尾随,学生在相互濡染中成才,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具有知识探究精神的人[20]。师生从游共学从本质上而言,是教师切实守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将立德树人的思想以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学生,使之学会如何以严谨、认真、努力的态度做事情,求真、向善、尚美,以健全且理想的人格做社会主义可靠的接班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
国潮文化作为新兴文化潮流并被当代大学生逐渐认可和接受,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手段,将国潮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中华文化根基涵养大学生思想文化建设,引导培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专业课程应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挖掘国潮文化及其背后蕴藏的匠心、审美理念,不断树立和提升“文化自信”与“民族责任”;专业课教师,更应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和示范,构建以文化创意设计化点融入,以创新思维搭建构线嵌引,以思政教育融入设面推进,以师生从游共学筑体育人的四位一体育人格局。通过师生的协作与“从游”,在国潮兴起及其繁荣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推进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