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国军,牛殿庆
(1.齐齐哈尔大学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浙江 宁波 315100)
“和谐社会”是指一个井然有序、和乐祥和的社会发展过程的目标诉求,即体现在全社会全体人民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的社会。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细胞的和谐家庭建设自然不容忽视。“和谐家庭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家庭模式。”[1]一言以蔽之,就是对民主平等、学习求知、创业致富、道德高尚、环保节约的家庭追求。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浓厚的家庭伦理观念,“建立在儒家学说基础上的传统文化始终影响着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和日常行为规范,所以‘家庭伦理剧’始终是中国电视剧作品的主题之一”[2]。“家庭伦理剧”就是在中国悠久历史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蕴含着儒家文化强调的“忠、孝、礼、义”兼及“修身及家国天下”意蕴的深刻题材,经过剧目创作人员精心打造、通过电视及网络平台等大众传媒娱乐形式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体现,进而引导观众更加重视对优秀传统道德价值观的秉承,对于普及大众道德教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庭伦理剧”从家庭视角出发,全景式地展示中国普通老百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蜕变与发展,对于社会转型期的现代伦理道德建设具有文化观照意义。从价值取向层面来看,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传统与现代价值观念也在这一时期相互交锋。“在当下的‘家庭伦理剧’相关剧目创作中,充分体现了继承传统道德精华并进行现代性价值‘转换’的趋势,也表现了转型期社会传统伦理与现代道德之间的碰撞与冲突,以及现代道德建构中的某种困惑与艰难处境。”[3]可以说,在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政治文化与非意识形态的多重背景交织、碰撞与抉择中,“家庭伦理剧”的艺术表现和叙述张力也随之凸显。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体现在《周易·同人卦》中的“同仁于郊”“同仁于宗”“同仁于野”,它讲的就是人类的“大同精神”,共产主义与西方民主的不同内涵表述最终都不能脱离这种精神诉求,它的实质就是“广施德政”和“为人民服务”。
儒家的“仁义”思想和“忠恕之道”,正是推己及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克己为公的“大同思想”,“君子和而不同”,既尊重独立人格,又倡导“大同思想”。“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和而不同”的“大同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为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关注到了“人伦”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各自边界,这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所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一脉相承,也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和为贵”(《论语·学而》),“仁”是“和”的道德基础,“和”是“仁”的表现形式,所以叫“仁和”,要求“和睦相处”“和气生财”,其目的是成就“仁德”,这便是古人的道德养成教育。体现在《论语·阳货》中,孔子说能成就“恭、宽、信、敏、惠”这五种美德就达到了“仁德”标准;孔子进一步解释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样做就成就了“仁德”操行,也处理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把一个人的个体道德修养提到了顶峰的位置,只要“仁德”修养完善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和谐了,社会也就发展了。
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儒家文化崇尚“合群济众,守望相助”。《周易·师卦·彖传》说:“师,众也。”这里的“师”就有聚集民众的意思。接着说:“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能够以“正道”顺从百姓的“意愿”领导百姓,就可以“王天下”,从而达到社会治理顺利发展的目的。
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强不凌弱、富不侮贫”。《尚书》提出了“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想。要做到“国与国”之间和睦友好,必须“不以兵强天下”(《道德经》),这需要每个国家都要以“以无事取天下”“不敢为天下先”的道德自律,切不可穷兵黩武,干涉别国内政。“习近平总书记以‘和平、发展、治理三大赤字’指明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时代方向。”[4]这是符合老子战争辩证法哲学思想的英明论断,21世纪世界各国必须拉起手来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才会避免战争享受和平带来的红利。
《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说感情得到节制,人的情绪就会和谐,这是从人自身出发身心平衡对和谐的阐释,做到了和谐就找到了万事万物的根本,人与万事万物就会通达繁育。
中西方对和谐有过许多不同阐释,和谐理念在中国出现得比西方要早。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周易·乾卦·彖传》有这样的表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保合太和”就是太极图展示的阴阳两极宇宙万物和谐共生的大和景象。《易经·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进一步诠释了太极图上的乾天坤地阴阳和合的和谐状态。老子认为太极图中的“和谐”在于阴阳调和,在于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及六十四卦的演变,所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即阴阳平衡谓之和谐。山南曰阳,山北谓阴;水北曰阳,水南谓阴;夏季主阳,冬季主阴;男性曰阳,女性谓阴。男人和女人组成家庭,日子过得幸福就是和谐家庭;男人和女人组成的家庭,选择山南水北阳气旺盛的地方安家,过幸福的时光,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幸福。阴阳是辩证的统一体,缺一不可,调和阴阳,使阴阳平衡和谐,是自然和谐之道,也是人类和谐之道。
与孔子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5],这是从宇宙意义上对和谐的理解;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这是从辩证的意义上对和谐的阐释。“文艺复兴后,许多思想家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马克思真正把握了‘和谐’理念,提倡社会和谐。”[6]
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这与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和谐思想就是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即不同事物之间和谐共存。和谐思想发展分化为不同的领域,比如政治“和谐”,就是一种社会政治安定状态。胡锦涛同志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12条目,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条目就是和谐,可以说和谐是核心价值观中的核心。当然,和谐还包括我们今天倡导的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生态文明。
只是理解了和谐的意义还不够,怎样才能达到和谐做到和谐才是目的。单从社会和谐和家庭和谐的意义上说,要达到和谐的目标,必须具备几个条件,这一点管子讲得十分具体:“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管子·兵法》)其意思是说:第一,必须满足人的自然属性需求,就是食、衣、住等人之所以为人应该具备的物质基础条件。这是“和”的基本条件,正是当今脱贫攻坚工作要解决的问题,是一个政党的民心德政工程,脱贫致富一个都不能少。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第二,要满足人的社会属性需求,即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只有具备了认识社会分辨是非的能力,才会完善自己的独立人格,维护自己的尊严,进而维护集体利益和保卫家园。第三,做到了“和”与“合”,才能让民众产生凝聚力,上升到和谐层面。“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外部因素就很难破坏这样的和谐局面。
儒家倡导“男主于外,女主于内”,“男尊女卑”,农耕社会的家庭结构维系中国乃至东方2000 多年的家庭模式,以至于今天还根深蒂固。伴随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社会职业以及家庭成员尤其是夫妻角色的分工,“全职太太”现象也屡见不鲜出现在东方社会家庭关系演进中。“家庭伦理剧”《双面胶》中东北农村的公婆到上海儿子家,婆婆肩背手提大包小包,跟在空着手的公公后面。这个细节说明传统家庭男人的身份和地位,男人都是在外面风吹雨淋出大力的,这种“琐碎的小事”都应该是女人来做的观念,是千百年来农耕社会的自然分工的观念遗留。
家庭要树立榜样,要提倡先人后己的利他主义,做家长的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上有老下有小,凡事多为他人考虑,要负得起责任,要无私奉献。孔子在这方面有很多阐释:“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家庭伦理剧”《家有大姐》中有继父郝有财到学校门口堵着儿子抢回学费去洗头房“泡”寡妇的无耻行为,这样的父亲非但不会让孩子敬佩,还会产生上行下效的不良后果,“上行下效,淫俗将成”(《旧唐书·贾曾传》)。大人做什么孩子也跟着做什么,学好不易学坏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不要让老爸老妈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多做自我批评,批评自己是勇敢者的行为;爱面子,不敢面对自己的过失或错误,是懦弱者的表现。“家庭伦理剧”《家有大姐》中的雅梅母亲死后父亲酗酒不管家,雅梅就放弃学业到街道工厂上班挣钱养家,父亲死后她咬紧牙关抚养四个弟弟妹妹,大弟弟看在眼里就想辍学挣钱帮大姐养家,被大姐拒绝了。这就是作为大姐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榜样展示。
“家庭是个体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体人格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家庭这第一个社会环境是人身心成长的地方,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性格养成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1.“家”重于讲爱,爱大于理
说儒家经典《论语》就是一部关于“仁爱”学说的著作绝不为过。孔子提倡“仁者爱人”“爱众亲仁”,这种“爱”从家庭的“孝悌”之道开始,进而延伸到社会的一种博爱、泛爱。“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就是说做人一事当前,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要推己及人,这是完美人格形成的根本。“家庭伦理剧”《养父的花样年华》中的农场机务排长郎德贵就是一个“仁”人。他替知青顶包揽下“未婚生女”的“罪名”,却让自己的婚事告吹了,母亲也因此意外去世。本来“单身父亲”已经日子艰难,不料节外生枝,一个寡妇又将三个孩子丢给他。一个“父亲”担起了把四个孩子抚养成人的重任。后来小女儿小雪患上了白血病,养父不离不弃。郎德贵的仁义虽然演绎的是家庭伦理,但是他的义举超越家庭亲情伦理,他没有养育的责任却承担了连亲生父亲都不肯承担的责任。小雪的亲生父亲逃避了父亲的责任,后来小雪找上家门他都不敢相认;寡妇何满香也逃避了母亲的责任,找上门来要和郎德贵一起生活,她利用了郎德贵的善良,为了钱财跟公社卫生所田医生抛下孩子回了老家,郎德贵收留了饿昏在马棚里的三个孩子。本来他和连月枝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为了照顾四个养子女的感受还是放弃了。郎德贵的家庭伦理,就非一般意义上的“爱”,而是“仁义之举、人间大爱”。孔子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论语·季氏》)郎德贵就是孔子未见过的“行义以达其道”的“义士”。
2.“爱”不是盲目的,要有是非观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说要“爱人”,而且还要“恨人”,是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憎分明。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有道德素养,就必然会有正确的是非观,有正常的爱和恨。所以就连交朋友选择邻居,都要考虑是否有仁德仁爱。孔子提倡“里仁为美”(《论语·里仁》),传其衣钵者孟子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庭伦理剧”《养父的花样年华》中的郎德贵就是一个胸怀大爱又嫉恶如仇的男人,郎德贵告诉即将进城上大学的知青杨建功:“白慧生的孩子是你的。”但杨建功为了“前途”违心不认,郎德贵就打了他。没有大爱就没有大恨,敢爱不敢恨是小人懦夫的表现。子曰:“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孔子把这种人称为“乡愿”,就是那种不分是非,同于流俗,言行不一,伪善欺世,处处逢迎拍马的“老好人”。孔子指责他们是一群“似德非德而乱乎德的人”,乃德之“贼”,这类人都是“乡愿”。
《礼记·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顶重要的事,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寻常百姓都要修身,这也是和谐家庭建设的根本。那么家庭成员该如何修身呢?
1.“走正道”教育
“孟母三迁”,以及杜甫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都说明了榜样和环境育人的作用。孔子还要求:“(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多做事小心说话,向那些有修养、有学识、品德高尚的人学习,从而对自己的不当言行加以改正。《养父的花样年华》中的郎德贵对养子女的教育从来没有放松过,他想方设法把大儿子从学徒的师傅身边领回家送到学校,大儿子又因叛逆打架、给校长的自行车放气而被开除,他又找团长说情,大儿子回校后他建议校长让大儿子当纪律委员,用责任感来约束他。后来他想方设法地将几个小的孩子转到县城里的学校,为的是今后能考上重点大学。大女儿志平到一个地下歌厅打工,险些被坏人侮辱,郎德贵及时发现志平旷课的事儿,把她带回了家。郎德贵对养子女的“仁德”教育走的是“正道”教育。在他看来,读书是立身之本,考上一所好大学是当今社会的普遍价值观,读书、上大学才是人生正途,这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2.内省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还不够,孔子教导:“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促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要从坏的榜样中吸取教训,不要跟坏人堕落下去。孔子进一步阐释格物致知的重要性,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学而》)孔子所谓的修身就是学习、自我认知。“学习”包括学习书本知识和学习好人好事。这种“自我认知”包括自省,就是见到坏人坏事你要自我检查:我干过这样的事没有?以后我会不会干?也包括自查:今天都做什么事了?每件事是不是都符合道义?“家庭伦理剧”《继父》中老关头记日记,就是自省,是内心真诚、勇敢的表现。老关头的日记记在日历上写了满满一工具箱。上面记着他理发、买茶、买烟等日常生活开销,记日记的过程就是深刻的自省,每一次为什么打孩子、怎么打的、用什么打的,都记得十分清楚。他去世后儿女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读到这些文字:“我是为他们好呀,我不愿意打他们,我自己没有孩子,我能不喜欢他们吗?”儿女们感动得都哭了,他们跪在了继父的遗像前,终于叫了一声“爸爸”。这是自省的教育感召力量。
1.“礼”的修养
礼,即恭敬、谦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儒家的“礼”目的是使人养成“谦谦君子”之风,“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目的,“礼”,它对人们的行为习惯具有约束作用。《孟子·滕文公上》曰:“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五伦之礼,具体分化为十义之礼,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五伦十义即从家庭到社会人人都要奉行“礼”的准则和道德规范,下一步就是行为上“礼”对人的约束,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就是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的规范。
家庭伦理剧《继父》通过展示继父承担父亲的责任,这是儒家“礼”的规范,也是“位”的坚守,这样社会才会有秩序,家庭和社会才会和谐。20世纪60年代末,高秀兰领着一女三男四个孩子过着寡居的日子,日子过得艰难想再嫁,可是男人们一看到她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就都退避三舍了。有人把锅炉工老关头介绍给她,老关来家的那个晚上正赶上大儿子宝金惹事,秀兰管不了,老关眼睛一瞪,宝金就害怕了,秀兰就觉得老关可以“依靠”,就同意和老关结婚了。孔子说:“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无论大小事一味地按和谐的目的去做,为了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约束可能适得其反。高秀兰和老关头婚后感情很好,就是那几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总是和继父对着干,老关头经常动手管教他们,甚至打着自己的嘴巴发誓再不管了,可是高秀兰一直到死都没法让孩子们叫老关一声爸爸,一直到老关死,也没得到和解。上文提到的《礼记·中庸》的“和”是把感情调节到恰到好处,这就是“礼”的作用。
《论语·学而》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礼记·曲礼》曰:“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总之,“礼”可以使社会人之间、可以使家庭成员之间处于一种有序状态,从而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即“礼之用,和为贵”。
2.“位”的坚守
礼的修养其目的是为了“位”的坚守。《论语·颜渊》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的就是“位”,就是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继父》中的老关头就是想摆正自己父亲的“位”,在其位、负其责、名正言顺,认认真真地担负起父亲的责任,可他又是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大老粗”,虽然懂得为父之道,但是缺乏为父治家的“礼”的修养,对孩子的教育不懂得按“礼”的约束循循善诱,还停留在简单粗暴上,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论语·宪问》载:“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里的“位”都是职责范围的意思。继父老关头虽然是继父,继父也是父亲,既然在父亲这个位置上了,就要履行父亲的责任,给孩子以教育,让儿子像个儿子样、女儿像个女儿样。因为正直的继父履行父亲的职责对孩子们进行严厉的教育,23岁的张宝金浪子回头终于当上了兵,第二年22岁的张宝银远走哈尔滨考入大学。到了1981年孩子们都各得其位,28岁的张宝金已是部队连长,26 岁的张宝银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城出版社,24岁的张宝玉也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进了公安队伍。《养父的花样年华》中的养父郎德贵、养母连月枝,为了养别人的孩子,却打掉了自己的孩子,这样无私的父母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位置上坚守,才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根本。
3.人与自然各得其位而“和”
礼的修养和“位”的坚守,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人和”,而《中庸》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修养已不局限于人与人的和谐了,而是人与自然各得其位而“和”,也可以说作为自然的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的和谐,钱逊用“使万物无不各得其所”[7]来表述人与自然之和的状态。
李睿珺导演的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2014年),展现一对裕固族的兄弟、两只骆驼,七天六夜、五百公里,是对这部电影最高浓度的概括。爷爷临死时说他们的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两个孩子就坚信,家在水草丰茂处。爷爷弥留之际的话近似呓语回光返照,更多的是自己想回到童年水草丰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草原,是人类回归的最后梦想,然后才是提醒我们现实中人类要注意的是什么、应该追求的是什么。因为草原不断地沙漠化,无水、无草,爸爸只能在草原更深处放牧,两个孩子带着爷爷的梦想,坚持“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信念,一直往更深处寻找。人与自然各得其位,才能共生共荣,人类对自然不断地巧取豪夺,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水草丰茂的地方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追求和梦想。
《论语·阳货》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子路》曰:“子曰:‘刚毅木讷,近仁。’”“恭”“宽”“信”“敏”“惠”,以及“刚毅”“木讷”等都是“君子”要不断修养的重要“仁德”。《继父》中老关头对继子的教训重在道德教育,就是如何教育孩子们做个“正人君子”,他说发现孩子们抢军帽、打架、偷铜丝、用火药枪打人等顽劣行为,就忍无可忍地动手教育他们,教育孩子们每天干活、背唐诗,说出大儿子宝金假见义勇为的真相,撵走找宝玉玩的小混混,训斥宝玉。尽管方法有悖于形式上的礼,但他的内心是火热的,是一心想教育孩子们做个正直的人、做个有“仁德”的人。
这是人的内在修养,如果把人的内在修养放在平常心的位置上,也就是“中庸”的位置上,放在家的温馨环境中,那么,这种内敛素质的修养就有了不一样的内涵。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在家有个在家的样子,尤其是作为家长,要给家人一团和气、幸福健康的形象,就是休闲也要作出榜样。《小别离》中方圆在家时性情温和,笑容满面,举止文雅,衣着得体。方圆夹在女儿和妻子之间,不仅做到了“洁身自好”,性格极好,还做到了方法得体、治家有方,一边满足女儿的需求,一边不管自己是对是错都主动认错,消除妻子的怒火,能够主动道歉,而且在其中当了良好的母女关系的润滑剂。方圆努力把家营造成一个温馨的港湾,成功地维系了现代家庭关系的和谐,树立了现代意义上的“三好丈夫”的典范。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意思是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坚守“正能量”的喜好,摒弃不良嗜好就建构了自身和谐的根本。“家庭伦理剧”《小别离》中的方圆就是这么一个有“三乐”的君子。在剧中他是妻子童文洁的丈夫,负责做饭、接送女儿上学和包揽一切家务,称呼妻子“老佛爷”;在妻子为成绩跟女儿吵架时,他左右逢源两边灭火;妻子非要和他离婚,他百般妥协、不温不火;不得不离,他又想方设法地把前妻追了回来。在父母身边他是个好儿子,在女儿面前他是个好父亲。面对有损友成分的老板张亮忠时,方圆给他的恰恰是“正能量”影响。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周敦颐教程氏兄弟:“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照周敦颐《太极图说》的解释,由此可以知道,“孔颜乐处”就在于“仁”的修养。程颢说:“自再见周茂叔,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吾与点也”出自《论语·先进》,讲的是孔子与学生讨论人生志向,唯独曾点的人生价值观让他由衷赞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因此孔子赞叹说:“吾与点也。”就是人在生活中可能得到的最大幸福,由人自身的和谐,经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1.流着眼泪的“笑”
“家庭伦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张大民的“嘴贫”、张大民的笑对生活,就是“孔颜乐处”的苦中作乐,乐在其中,不改其乐,因此说该剧具有悲剧色彩,属于那种流着眼泪的“笑”。
“家庭伦理剧”《满堂爹娘》(2009 年)中的曹端午和“家庭伦理剧”《老大的幸福》(2010 年)中的傅吉祥都是“张大民类型”的人物,甚至连演员梁冠华、姜武和范伟都属于憨厚、笑容可掬、肥胖一个类型的。曹端午热心肠、幽默又饶舌,因为生父生母离异后,分别再婚又再婚,所以无形中曹端午有了14 个爹娘。曹端午为几个爹娘和他们儿女的事儿操碎了心、跑断了腿。范伟饰演的老大傅吉祥在父母去世后,靠自己的足疗技术独自把三个弟弟一个妹妹抚养成人,靠一己之力让弟弟妹妹在北京读了大学,毕业后又在北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他却经历了婚姻失败、下岗和不孕等一系列人生遭际,但他始终用憨笑迎接着生活。
2.苦中作乐,乐在其中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生活的苦难改变不了人对幸福快乐健康生活的追求,苦中作乐,乐在其中,自得其乐,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应该是儒学的精髓。张大民一家兄弟姐妹五个人加一个妈住在窄小的两居室北京胡同内,就是孔子说的“陋巷”,现代的“蜗居”。房子的烦恼纷至沓来,因为说话间都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龄。大民结婚无法安置新房,三民结婚与哥哥大民的隔板作邻,五民因为房子狭小选择到西北读大学,二民因为房间狭小的客观因素导致性情古怪,四民在弥留之际对新房充满了憧憬,这反映了那个年代都市人的生存环境中的普遍心态。面对房子,有的选择了逃避,有的迁就,只有张大民以一个长子的身份去解决房子所带来的系列问题,他把家里的房子接到院子里,无法绕过的是一棵树,只好将这棵树盖在床中间,儿子的名字因此叫“树”。生存如此困难,面对这个新屋,张大民感到幸福生活又重新开始了。
3.不改其乐
张大民面对生活的磨难,总是保持着乐观。锅炉厂爆炸事故后父亲没了,家落在了他还很稚嫩的肩上。先是工作的暖瓶厂工资开不出来,自己去卖暖瓶代工资,后来就下了岗,后来母亲得了老年痴呆,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脆弱与无助,在喋喋不休的絮叨中,练就了一张贫嘴,排解了自己的郁闷,苦难改变不了他的快乐。在他的道德观念中充满了儒家精神,人活着就是最好的,尽管生活充满痛苦无奈,活着就该满足。剧的最后,一家3 口在屋顶,儿子小树问:“爸爸,人活着没意思怎么办?”大民回答:“没意思也别找死,除非有人拿枪枪毙你,你再死,否则就好好活着。”大道至简,正是极其朴素的儒家思想,好死不如赖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儒家孔颜之乐”的精神渗入国人的灵魂中,正是这种伟大的精神千百年来塑造了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体现的百折不挠的韧性,面对苦难他们不是悲天悯人,而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开发出一线生机。
以传统美德为道德基础,顺应时代的呼唤,建构和谐家庭应注意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孔子曾对宰予“昼寝”大发感慨:“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所以在家里很重要的人际沟通是“听其言,观其行”,不能听之任之。《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家也要有君子的修养,干什么活都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家里人外面的亲戚朋友交往尤其是对待长辈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般的融洽情感。《小别离》中方圆教育女儿朵朵张弛有度,不会像朵朵妈妈那样过度紧张于朵朵的分数,用朵朵的话来说,有点“神经质”了。教育要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时主要做什么,交往的人是些怎样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视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发表意见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说“小孩子懂什么”。家中大事应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设家庭民主化,即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儿童在家中的权利、地位,不是一味地宠爱娇惯孩子,将其置于“小皇帝”地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是尊重,是溺爱。
《论语·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好恶必察”一针见血直指人性的弱点。家中也不能姑息养奸。人都有从众心理,容易下意识地人云亦云。教育孩子不能被溺爱遮蔽了双眼,不能因老人对隔代人的袒护而放纵包容以养恶习。孟子所谓的“四端”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具备了“四心”的修养,仁义礼智的道德就完备了。关键在于“四心”到仁义礼智的养成教育,不仅对孩子的教育要及时,对大人的教育也要时时警惕,因为社会诱惑太多,比如“黄”“赌”“毒”等违法社会行为,一不小心交个损友就给你引向歧路了,到头来悔之晚矣。
《小别离》中,方圆教育朵朵,首先能做到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循循善诱,多加鼓励,尊重引导。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下,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中成长的,家长对待人生、事业、生活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童文洁下班回来后第一时间询问了女儿的考试情况,朵朵偷偷地对方圆说自己英语考试没及格,并哀求他不要让妈妈知道,方圆听后答应先帮她保密,并想办法阻止妈妈去开家长会。在饭桌上方圆成功劝服童文洁让自己代替事务繁忙的她去开家长会。其次,给孩子自由。面对朵朵受朋友之托领养的狗,方圆坚决反对,因为童文洁对动物过敏肯定不会同意。在童文洁发现狗狗恼怒不已的情况下,方圆劝她说朵朵处在青春期,希望能改变教育方法,并提出两人互换红白脸角色的建议,在这之后他拉来朵朵让她向童文洁道歉,朵朵表示如果让她养狗的话她将提高自己的成绩到全年级前三十名,童文洁听后表示希望她在做事情之前先对家长交代清楚,最终妥协同意女儿领养这条狗。这就是教育方法的胜利,也是家庭中妥协和循循善诱的力量,是简单粗暴的死敌。一边是“考不上重点初中就考不上重点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的升学压力;一边是“我也想做一个尊重她自由发展的随和妈妈”的感性思考,不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在体制的压力和情感的诉求中挣扎。
比如说苦口婆心地劝说,这是《小别离》中方圆惯用的技法;比如说行动胜于言教的榜样力量,方圆周旋在妻子和女儿之间,做饭洗衣收拾屋子,无所不能;比如说旁征博引典型案例,等等。
1.注重谈话的方式
首先,角色定位准确机智。《小别离》中方圆的角色是弱势配角,其实他是个隐藏的主角,因为男人需要担当,就是要向妻女退让,在家总是要讲奉献嘛。其次,真诚、诚信的品质佐以善意的谎言。真诚、诚信不是简单的实话实说,家庭中总是有善意的谎言。《小别离》中,家长会后方圆在与琴琴妈吴佳妮交谈时,吴佳妮询问朵朵成绩下滑的原因,方圆听后请求她不要将这件事告诉自己老婆,然而童文洁却在听微信群聊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件事,之后又接到了班主任关于这件事的询问电话。再次,公平合理,站在对方和中间想问题。童文洁知道自己被蒙在鼓里后大怒并立即打电话向方圆质问。在回到家后方圆对她说自己是怕她公司事情多太累,不想让她操心太多,而且朵朵现在的压力太大了,在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后成功地让童文洁放弃追究这件事。
2.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形象,做到“恭而有礼”,“致中和”
《小别离》中方圆即使在出现医疗事故被开除后,还是在家中一脸平静一团和气。你是个男人、家长、靠山,“打碎了牙要往肚子里咽”,在家里一定要给家人一团和气、处乱不惊的好形象。因为看房方圆父亲抱怨童文洁办事毛糙,童文洁生气地表示这件事情不能赖她。回家后方圆特地煮了绿豆汤来讨童文洁欢心,童文洁生气地说自己好心好意地给他父母找房子,好心却被当成驴肝肺。方圆让她适应自己的父母,童文洁生气地表示自己已经迁就他们很多了。这就是夹在父亲和媳妇之间的儿子和丈夫的良好心态,“恭而有礼”“致中和”的形象。
3.恪守诚信,努力做到“仁以为己任”
和谐社会是一种诚信社会,诚信是融洽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元素。在家庭人际交往过程中,要使对方信任自己,必须自己恪守诚信。《小别离》中前女友陈洁带着方圆来到医疗养老地产项目的地点,想要请他帮忙当她的总经理助理,方圆表示自己再考虑一下。方圆在家里偷偷地在网上找工作,童文洁过来后他马上换了网页。之后,他面对求职网站阵阵头疼,无奈之下打电话给陈洁答应了她的求助。陈洁代表公司欢迎他的到来,方圆说自己现在是穷途末路了,陈洁问他是不是因为自己以前与他的关系而怕遭到妻子的猜忌和外人的风言风语,方圆承认了这一点,陈洁说自己看中他并不是因为旧情,他的职位工资这么高,自己是因为看中他的医疗背景和真诚守信的人品才请的他。这说明要赢得尊重,改变命运,必须有品行素养和道德坚守。
4.讲究提意见、建议的方法
孔子叫“几谏”,心理学有一个说法叫作“汉堡法”,软批评。“陶行知先生提倡要培养‘人中人’,不要做‘人上人’。这首先要求家长对孩子进行成人教育,指的就是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其次才是成才教育,不要本末倒置。”[8]《小别离》中张亮忠面对叛逆的儿子和新娶的小媳妇之间的矛盾无计可施,约方圆喝酒,向他抱怨儿子对自己的态度,方圆说他没有好好地陪过自己的儿子,换成自己也会恨他。可张亮忠却采取了简单的方法想把儿子送出国一推了之,这让儿子小宇觉得要被抛弃而恼怒不已。这张亮忠对孩子做一个普通的健康的“人中人”都没有教育好,就想着推卸责任让孩子出国做“人上人”,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小别离》中吴佳妮想卖了房子供女儿出国,喝醉酒的金志明想也不想地答应了她,吴佳妮立即给童文洁打电话通知她来看房子。不明真相的金志明回家后与方圆一家讨论起了房子的优点,直到吴佳妮让他拿出房产证后才惊觉夫妻俩的意见不合。在争吵后金志明对方圆一家表达了对此次乌龙事件的歉意。吴佳妮恼怒地斥责金志明,告诉他卖房这件事本来是说好了的,他是一家之主,没有他的同意自己也不会擅自卖房,金志明见此故意以胃病为由使出“苦肉计”,成功转移了吴佳妮对此事的注意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9]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百善孝为先”“孝悌之道”“忠恕之道”“信义之道”自古就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家庭和谐的根本,这个传统为“家庭伦理剧”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土壤。“家庭伦理剧”有着广泛的收视群体,如何承载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今“家庭伦理剧”的应有担当。
儒家提出了和谐之道:诚,身心和谐的保证;孝与礼,由人与人和谐,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位,人与万物各得其位,万物并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尚书》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先修身,再齐家,然后才能使天下协和。家庭和谐化育人自身的和谐,经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即孔子所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正如汤一介描绘的关于儒家和谐的路向:由自身之“安身立命”,而至“推己及人”,再至“民胞物与”,而达到“保合太和”而与天地参[10]。可见家庭和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