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师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发挥育人途径的探索

2023-01-04 00:13沈鹏飞杨娴娴
华东纸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优势育人

沈鹏飞 杨娴娴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6)

0 引言

青年一代决定着国家的命运,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才会前途,民族才会有希望。要发挥思政教师在高校学生党支部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作用,承担起甘为人梯,甘为铺路石的育人使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现状及问题

发展党员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重要的部分,是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部分,也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发展党员的质量关系到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的有着严格的步骤和程序,但在部分高校发展党员的质量上就什么是成熟、怎样才算合格的标准识别以及实际培养情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重业务、轻学习、少实践。在发展党员上高校学生党支部严格按照 “五个阶段,二十五个步骤”的标准,注重发展党员的程序性业务,但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除了硬性的党校党课培训外,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相对较少且形式单一,没有形成时事性、常态性的、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在实践方面,高校学生在校的实践主要集中为参与班级、学生会社团等学生活动,在学生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作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阶段性选拔的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实践育人更多的是“放养式”的培养,即考察基于党支部之外的学生活动,培养亦是党支部之外的学生活动实践,党支部本身没有形成有常态性、系统性、形成性的实践培养体系。

二是身份意识不强,服务找不到突破口。一方面,高校党支部学生理想信念的理论教育不够,出现在发展党员不同阶段承担的责任认识不足,作用发挥不充分,导致高校党支部学生的身份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没找到更多适合高校党支部学生服务的实践活动来体现、发挥学生的价值,导致高校党支部学生的创造性和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高校党支部学生在身份意识、服务意识上出现与其他学生并无二样的状态。总而言之,高校学生党支部未形成能体现高校党支部学生身份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育体系,尤其社会工作的锻炼较少,高校党支部学生的服务意识不足,价值得不到体现,服务能力得不到提升,实践育人的效果不明显。

三是高校思政教师与高校基层党建存在壁垒。“正真的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上,还应该在师生交流的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环节”。[1]尤其是高校思政教师更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目前高校思政教师主要通过课堂的主渠道承担着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使命。但是,高校思政教师与高校基层党建还存在着壁垒,高校思政教师的教学优势没有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高校思政教师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高校基层党建的问题依然存在,思政教师教书与高校学生党支部育人合力不足。

2 思政教师和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突出特点

在高校学生党支部的探索中,我们不难发现高校思政教师和高校学生党支部各具突出特点。

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为专业性强,思想政治理论素养高,理论优势明显,在教学的内容形式比较丰富,方法手段比较创新,能更好的吸引、说服、感染学生,但目前思政教师主要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进行教学,育人途径较为单一,育人的面较窄。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党支部具有组织性、纪律性强的显著特点,党支部学生在知识、理论的学习上更加主动、高效,在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能更好的达到预期效果,但高校党支部学生“内功”的修炼不足,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

3 育人途径的探索

思政教师的优势正是高校学生党支部所不足的,将思政教师的优势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中充分发挥出来,牢牢抓住高校学生党支部阵地,把握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特点,不断挖掘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特色,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中利用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优势,打破思政教师和高校基层党建的壁垒,把二者特点充分结合,形成合力,构建高校思政教师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的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1发挥思政教师课程育人的多样化,使高校党支部学生内化于心。

(1)是发挥思政教师的理论优势,创新课程育人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的理论学习。在线下,重点突出高校党支部中学生的专业,紧密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专题讲座、系列讲座等,加强高校党支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真正让高校党支部学生将原著学懂,原文学透,原理弄通,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引导高校党支部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提高高校党支部学生的政治站位,增强高校党支部学生的“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线上突出“互联网+”方式,“将网络育人的被动性与主动性结合,解决信息传播中的最后一公里”。[3]利用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平台将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时事政治等及时的、有针对性的传递到高校学生党支部中进行教育学习。同时,利用麦客等新媒体技术对教育学习过程进行督查、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构建高校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的形成性评价,从而打破课程教学的内容、时间、空间限制,构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2)是通过翻转课堂的手段,高校党支部学生采用演讲比赛、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党员身边故事、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典型人物、引起学生共鸣的案例进行讲解、展现,引发学生的深入讨论和思考,同时提升高校党支部学生的身份意识,为高校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做好“旗手”,不断提升党支部学生党员的质量,构建信念坚定、作用突出的高校学生党支部。

(3)是发挥高校党支部在组织纪律方面的优势,通过到重要会议地址、革命烈士林园、博物馆等进行沉浸式学习,打破学在教室的常规模式,以鲜活的典型实际案例开展课程思政,让高校党支部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侵润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把红色基因渗入高校党支部学生的血液和心扉中,达到内化于心的目的。

3.2发挥思政教师实践育人的创新化,要不断发挥思政课教师在高校党支部的实践育人功能,使高校党支部学生外化于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在行动上。”[2]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专业或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实践育人格局。

一方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发挥思政教师善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优势,通过座谈、调研等方式了解高校学生党支部本身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实践功能,解决学生急难愁盼的问题。如学习精准帮扶,即高校学生党支部中不乏班级中成绩好的同学,但班级中仍然有不及格、学习困难学生,班级学习出现两端“一强一弱”的现象。抓住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发挥党支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采取学习“一对一”精准帮扶,解决班级学习两端“一强一弱”的问题,营造整体向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整体提升班级学习成绩。

另一方面,发挥思政教师对国家政策、方针敏锐性和准确性把握的优势,结合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自身优势和学生专业优势,积极引导高校党支部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如积极鼓励农业相关专业的高校党支部学生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鼓励医学专业的高校党支部学生的能动性参与到新冠疫情防治、大健康产业的相关工作实践等,在实践中发挥高校党支部学生的能动性,不断实现高校党支部学生价值,进而深刻回答高校党支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3.3打破壁垒,发挥思政教师在高校学生党支部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优势和作用,将理论学习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与高校基层党建有机融合,让高校党支部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第一,“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4]高校教师要承担起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既要发挥高校思政教师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人工作,同时也要发挥思政教师在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积极融入到高校基础党建工作中。

第二,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实现知行合一。通过发挥思政教师在课程教学上的理论优势,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指导高校学生党支部实践工作。同时,通过思政教师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中的育人实践,进一步提升高校党支部学生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身份意识,真正达到知行合一。

4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思政教师在高校基层建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中发挥思政教师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优势,打破思政课教学与基层党建存在壁垒,为高校学生党支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途径,构建思政教师在高校的三全育人体系,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培才。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优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矮的优势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画与话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