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提出四个策略:走进文本深处,在聚焦中渗透情感;强化主体参与,在共鸣中渗透情感;有效链接生活,在关联中渗透情感;搭建表达通道,在倾吐中渗透情感。文章旨在更好地助推学生语文能力的生长。
【关键词】情感渗透;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文本并非无情物。任何文本的形成,都是作者基于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具体事件的内在心境和情感的真实反映。只有真正融入文本之中,把握文本中所蕴藏的情感,才能与文本、与作者进行深入有效的“对话”,将文本中的丰富情愫深入有效地渗透进学生的内在意识之中。教师需要实施情感教育,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1]。
一、走进文本深处,在聚焦中渗透情感
(一)入境品味语言,从关键字词中体悟情感
部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往往只停留在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层面,他们仅仅从信息层面来理解文本内容,对关键性语言所承载的丰富情感及内涵体悟不够深刻,充其量只能“触及皮毛”,形成标签化的认知。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借助文本表达的情境,以聚焦式、品味式的思维积极揣摩语言、品味语言,将文本语言中的情感渗透给学生。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为例,五位壮士在峰顶与敌人交战,在枪弹用尽的情况下,搬起石头砸向敌人。文中的“砸”这个简单的动词,看似只是一个动作,却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五位壮士内心所涌动的情感。于是,有的学生结合日本帝国主义者侵略我国的恶劣行径,从“砸”字中感受到五位壮士对敌人的痛恨之情;有的学生则想到后方群众的安全,从“砸”字中感受到五位壮士对乡亲们的关爱之情。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充分运用了文本中的内在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关键的字词之中,通过品味、体悟、涵泳的方式,将丰富而真实的情感渗透进了学生的意识之中。
(二)巧妙转变角色,从不同维度渗透情感
情感的滲透,不应该是直接的告知,更不应该是机械的灌输,而应该是为学生搭建聚焦、品味的平台。体验是一种高效的策略,教师可以在学生整体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角色体验等多种方式走进文本,将自己转变成文本中的某一角色,或将自己转变成文本的作者,通过角色的转换,为渗透情感提供有效的切入口。
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为例,这首词以质朴、浅显的语言,展现了农村优美的风光和宁静朴实的生活。在教学行将结束之际,教师展示了辛弃疾的资料,并紧扣其戎马一生的经历,触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会对这种悠闲的生活充满无限向往。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学生转变角色,走进这位词人的内心世界,挖掘其表达的内在价值。此时,学生就能够与词人辛弃疾“对话”,了解到正是由于辛弃疾有着戎马一生的经历,并且目睹了常年战争的残酷,才对农村优美的景色和悠闲的生活流露出向往之情。
由此一来,学生不仅理解了这首词,还体会到了其中所蕴藏的真挚情感,并且能在巧妙转变角色的基础上,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情感的高效渗透。
二、强化主体参与,在共鸣中渗透情感
(一)融入真实体验,在感知中让情感融合
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体验,将学生的意识和身心情感都投射到文本世界之中,将情感无痕地渗透。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并不是机械的理解,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身的认知,实现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从而产生共鸣[2]。
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编者在这个单元中所设定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中的《天窗》一文描写了孩子们从屋子外被关进屋里时情感的变化。为了引领学生感受乡下的孩子们借助天窗看到外面景色时的心情,教师需要先从“关进屋里”入手,如在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时,引导学生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孩子们在雨中奔跑的快乐与兴奋,但是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还需要相机提出“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你的经历与课文中所描写的孩子们的表现相同吗?”的问题,让学生融入自身的情感体验,想人物之所想,更好地投入文本之中。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将自己在生活中所形成、蓄积的情感投射到文本之中,同时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强烈的共鸣,为学习后文的语段奠定情感基础。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对于文本情感的渗透采用了两种有效的措施:其一,以共鸣的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结合生活的体验去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其二,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情感认知的冲突,感受天窗对文中的孩子们所起到的作用,在前后关联中,使得人物内心的情感得到了充分展现。
(二)设置辩论平台,在争鸣中让思想交锋
统编版教材中的选文包罗万象,所涉及的地域跨度大,所关涉到的时代也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些都给学生进行感知和理解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不少课文内容受到地域和时代的影响,会让部分学生形成较大的文化冲突,甚至发现矛盾之处。鉴于此,教师不应将正确的看法全部传递给学生,而应设置相应的平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认知和感受充分、主动地表达出来,尝试以辩论的方式,将文本所蕴藏的情感悄然无声地渗透进学生的意识之中。
比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五位壮士最后选择了以跳崖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项壮举,可歌可泣。如果将五位壮士的做法置于当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是否也需要像这五位壮士一样奉献自己的生命呢?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展开了争鸣,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此时,教师既不能模棱两可,对不同的看法都统一采用表扬的方式进行评价,也不能直接将教师自己的观点和盘托出,而应该设置辩论的平台,组织学生对文本中的情感展开深度探究。
采用辩论、争鸣的方式,并不需要以具体的结果为主要依据,而要侧重于帮助学生在辩论中自然地运用文本语言,主动地关注文本内容,更好地推动学生语言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有效链接生活,在关联中渗透情感
(一)引入生活资源,理解情感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而对文本中情感的体悟,更需要与生活进行有效链接,这样才能让学生与文本中的故事、人物展开“对话”。因此,在阅读文本的内容时,尤其是在感受文本中的情感时,教师不能让学生始终局限在文本之中,而需要融入文本的价值,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全面发展他们的语言素养。
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开国大典》一文为例,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的盛况,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兴奋和激动之情。由于这一内容距离现在已经有70多年,当下的学生没有旧社会的生活经历,很难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民究竟意味着什么,教师如果仅仅凭借文本的内容和语言文字,是无法真正将文本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民内心的情感渗透给学生的。因此,教师可以融入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回想并表达自己在观看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时,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兴奋之情。在营造出鲜活而浓郁的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认知,走向文本,透过语言文字,站在课文中人民的立场,理解他们内心的兴奋和激动。
学生只有真正产生类同的感受,才能感他人之所感,想他人之所想,从而通过挖掘文本的内在价值,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
(二)走向生活,接纳情感
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表现在多维的层面,教师既可以将生活中的体验引入课堂中,也可以将课堂中的资源推向生活中去,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把握和接纳文本中纯真而丰富的情感。
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慈母情深》《父爱之舟》这两篇课文为例,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人世间最纯真、最感人的父母之爱,这是学生体会过的情感。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出发,体会文本中的丰富情感,还应充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关联。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探寻共性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自己的父母的哪些言行与课文中的描写是相同的;另一方面,可以从辨析不同点的维度出发,组织学生说说课文中的父母与自己的父母有哪些不同。这样设计并不是仅仅为了关注学生最终的答案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联系、对比生活中父母的言行,深入感知文本,提高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位,在文本情感和生活情感的对接中,将文本情感悄然无息地渗透到学生的意识之中。
四、搭建表达通道,在倾吐中渗透情感
(一)以己之心,揣人之情
对情感的体悟不仅是正向获得、理解与汲取的过程,还可以反向表达的方式深化对情感的认识。从语文教学的本质来看,理解的过程是对语言文字感知与解读的过程,而外显性的表达则是深化理解的过程。因此,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师可以从正向和反向两个不同的维度展开,紧扣学生形成、蓄积的内在情感,让学生以己之心,更好地揣摩文本中的情感,在倾吐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渗透和升华。
例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草原》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老舍一行人来到草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表达了“蒙汉情深”的主题思想。整篇课文流露出欢快、兴奋之情,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品味,同时为学生搭建好表达和倾吐的平台,让学生将内心所蓄积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以课文最后一段为例,这个语段描写了老舍一行人与蒙古族人民依依惜别之情。教师组织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有过哪些与亲人、与朋友分别的经历。学生交流的内容是相对零散的,他们大都只将自己生活中的感受以“你一言、我一语”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的交流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次,那么学生的情感体悟就会相对肤浅。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文本情感和生活情感之间的共生点,为学生搭建相应的平台,组织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思考:“如果我是蒙古族人民,我会对老舍一行人说些什么?如果我是老舍一行人中的一员,我会对蒙古族人民说些什么?”此时,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在生活中的共生情感体验,还需要让学生综合表达融合生活和文本的情愫,真正经历情感感知、激活和体验的过程,从而在学生进行倾吐和表达时将情感渗透落实到位。
(二)设置通道,直抒胸臆
很多文本中的情感并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以委婉的方式,借助具体的事物呈现出来的。教师要在学生品味、理解的基础上,搭建直抒胸臆的通道,唤醒学生内在的认知经验,提升情感的渗透效果。
比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丁香结》一文主要描写了不同场景中的丁香花,从表面上看,这纯粹是一篇写景状物类的课文,但从课文的最后一句話中可以看出,作者绝不是仅仅为了描写景物,而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以及感悟。为此,教师可以紧扣最后一句话,拓展资料,让学生在理解文本表面意思的基础上,思考作者所表达的相对委婉、隐晦的意思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用意和情感,进而了解作者创作这篇散文,旨在阐述生活中的挫折在所难免,只有学会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才能走出泥潭的道理。教师设置通道,将原本蕴藏在文本语言中的弦外之音展现出来,可让学生以直抒胸臆的方式,与文本进行深入有效的“对话”,在学生倾吐的过程中,悄然达成情感渗透的目标。同时,教师将关注点放在赏析看似简单、质朴的语言上,从中开掘丰富且有价值的资源,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度学习。
结语
总而言之,丰富而真实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润滑剂,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对话的纽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共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设置多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情感的途径,进而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生长。
【参考文献】
[1] 李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110-111.
[2] 罗启.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2):6-7.
【基金项目】本文系泰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立项课题“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编号:tzghyb2020-071)的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雪(1989—),女,江苏省泰州市高新(高港)区塘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