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01-03 08:31黄鹏程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郴州423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24期
关键词:切牙种植体合力

黄鹏程(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口腔正畸也就是牙齿矫正,其借助各种矫正装置对面部骨骼[1]、牙齿、颌面部神经和肌肉之间的协调性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有助于确保口颌系统维持平衡,使其稳定又美观。目前,口腔正畸的主要因素与牙齿排列不齐、牙齿缺失、牙齿形态等有关,故选择口腔正畸的方式需结合患者牙齿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口腔正畸患者来说[2],临床往往选择正畸技术治疗,该技术过于陈旧、传统,在治疗时,患者的口腔内部需应用多种矫正装置,患者口腔清洁不到位从而破坏牙周组织、影响牙根吸收等,治疗效果欠佳,故寻找新型的治疗方法是提升疗效的关键。微型种植体支抗是一种新型的强支抗技术,其可借助种植体与周围骨的骨结合,为牙齿各个方向的移动提供有效的支抗,且微型种植体本身体积小[3],对口腔卫生的影响较小,对口腔正畸患者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能确保矫正效能的稳定性。鉴于此,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分别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与口腔正畸技术治疗,旨在对比两种矫正技术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期望为口腔正畸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n=9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口腔卫生良好;②牙齿存在不同程度畸形;③患者依从性好;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肝肾功能重度障碍者;③既往存在口腔正畸治疗者;④牙周炎者;⑤牙齿部分松动者;⑥恶性肿瘤者;⑦妊娠期女性;⑧哺乳期女性;⑨免疫系统严重病变者;⑩血液系统严重病变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12-49岁,平均(42.36±6.38)岁;对照组患者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13-50岁,平均(42.37±6.48)岁。组间上述数据存在可比性,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同意本研究,自愿加入。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单纯接受正畸治疗,方法为:应用直丝弓矫正对患者进行磨牙,颊面管给予贴合,将患者的前排牙齿给予压低,压低工具可借助奥丝进行,牵引工具为橡皮链,对牙周组织进行检测,嘱咐患者一年后来院复查,根据其复查情况,将患者的正畸力度给予加大,复查过程中,患者若引发不良反应,应给予对应处置。

观察组:在接受正畸治疗的基础上,本组患者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法为:为患者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处理,待患者漱口完毕后,标记需要植入的地方,对牙根部位、内部结构、牙根具体状态给予认真检查,以为术中提供参考。对应检查完成后,在牙槽黏膜位置处,需要把黏膜切口,植入种植体,需要注意软组织,切勿混入其中。微型种植体的植入部位向牙根处偏向,角度略微倾斜,与骨面需要维持垂直状态。植入后,应用橡皮圈对种植体和牵引钩之间进行加压,同时进行逆向旋转,从患者口中取出钛钉,对患者创口进行消炎处理。术后,应用根尖的专用仪器进行拍摄,根据拍摄情况确认位置是否合理,要求患者在医生的嘱咐下服药,同时注意保持个人口腔卫生。嘱咐患者定期复查,发生松动等情况要告知医生,注意饮食,勿食太坚硬的食物,按时配合医院完成各项检查工作,及时将菌斑、结石给予清除。

1.3 观察指标 ①矫正效果:指标包括上颌中切牙凸距差、上颌中切牙倾角、磨牙位移。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咀嚼效率及咬合力。③不良反应:包括牙周组织破坏、牙根吸收、牙齿松弛、牙髓反应。

1.4 统计方法 数据分析工具为SPSS22.0。各项评分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相比应用t检验,总有效率、并发症以[n(%)]表示,组间相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矫正效果比较 治疗前,上颌中切牙凸距差、上颌中切牙倾角、磨牙位移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颌中切牙凸距差、上颌中切牙倾角呈现增高趋势,磨牙位移水平呈现降低趋势,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矫正效果比较

2.2 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咬合力、咀嚼效率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咬合力、咀嚼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96例患者经治疗后,共有17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牙周组织破坏者5例,牙根吸收者4例,牙齿松弛者为5例,牙髓反应者3例;观察组、对照组两组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25%、29.1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口腔正畸治疗属于临床常见口腔治疗方法[4-5],其对患者预后情况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在治疗时,支抗技术是决定治疗是否成功的关键。传统正畸支抗技术要求患者具备较高的配合度[6],治疗时需要提供支抗肌肉、牙齿,其会被植入方向、支抗施力所影响,治疗缺乏稳定性。同时该技术会使患者佩戴不舒适,异物感强,对患者的口腔功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矫正技术,其能借助种植体与骨组织的机械力的作用使移位牙齿和骨骼逐渐恢复至正常位置[7],能完全矫正口腔畸形。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上颌中切牙凸距差、上颌中切牙倾角更高,磨牙移位更低。说明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能提高口腔正畸患者的牙齿矫正效果。分析原因在于,微型种植体的体积较小,手术过程简单,患者仅需局部麻醉[8-9],避免了损伤牙周和牙周神经,术后恢复更为有力,植入牙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牙科专家表明[10],患者的牙菌斑是引起牙龈炎症的主要原因,正畸治疗时,往往需要在牙齿上放置各种矫治件,牙齿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后果为良好的口腔环境改变,牙菌斑大量聚集,牙周炎发生风险较高,最终破坏患者口腔的咬合力,咀嚼效率大幅度下降。有研究[11]表示,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能改善患者的咬合力,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这与本研究结论相似。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咬合力、咀嚼效率与治疗前相比大幅度增加,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原因可能在于微型种植体体积较小,植入部位较广泛[12],创伤小,且不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能促使患者的矫正作用得到稳定发挥,患者更舒适,咬合力进一步增加,咀嚼效率大大提高。

本研究还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总不良反应率更低。说明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可提高口腔正畸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微型种植体具有较小的体积,对牙周组织的损伤较小;第二,种植体支抗取出操作简单[13],无需麻醉,对其进行局部消毒后,即可旋出,患者无不适感[14];第三,种植体支抗取出后,其留下的空洞会被血液快速填满,并形成血凝块,阻碍细菌和微生物入侵,有助于伤口愈合,降低感染发生风险。此外,在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时,需要注意微型种植体与拉簧衔接部分可能会残留食物残渣,患者未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15],就会导致种植体周围炎症等并发症发生;种植体植入后,需要口服预防性抗生素,还应嘱咐患者保持口腔清洁,饭后需要漱口,应用冲洗器械对种植体支抗外围给予清洁。

综上所述,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矫正效果,改善咬合力及咀嚼功能,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切牙种植体合力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种植体折裂的临床分型与临床治疗方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芪”心合力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