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霞,李晓芳,李 慧,简蓉蓉
(上海健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上海 201318; △通讯作者)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教育,即教学及人才培养。教学质量保障对高校自身建设、教师教学水平的改进,或是人才培养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校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评价扮演着教学质量监控者的重要角色。它既能有效反映和反馈课堂教学质量波动,也能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检测,更能从多方面产生影响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1]。
病理学是各医学专业的骨干课程,学好病理学对学生后续学习专业课程、提高职业综合及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病理学知识复杂晦涩、琐碎难记。如何打造病理学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一直是教师关注的课题。长期以来,病理学课程的学习评价多采用总结性评价,即课程结束后,教师依据平时、期末成绩各占一定比例核算分数。该评价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且操作简单易行,能够快速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弊端亦很明显:通常教师主导评价、缺少学生参与;偏重理论知识考核、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综合成绩只呈现过去学习的最终结果,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未对教学过程做出及时反馈;很难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本研究以学生自建题库为抓手,进行过程性评价,以期助力本校教学发展及学科进步。
本研究选取上海健康医学院2021级医学影像学专业124名学生,提前告知具体实施事宜及可能的后果。所有学生均表示自愿参与并知情同意。
研究设立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为2021级医学影像2班,共61人,设立8小组,7-8人/小组,其中男生23例,女生38例,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67±0.83)岁。研究组为2021级医学影像1班,共63人,设立8小组,7-8人/小组,其中男生21例,女生42例,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19.62±0.95)岁。
两组学生起点相同,均通过全国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录取,入学成绩无显著差异,均未系统学习过病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相同。教学统一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病理学》(第9版)教材。授课教师相同,且经教务处持续督导检查反馈,教学水平稳定。
研究组及对照组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平时成绩及期末卷面分数各占比综合成绩的50%。平时成绩主要取自课堂测验成绩的平均分。
研究组负责组建题库,设立题库管理专职课代表1名。全体学生自愿报名,教师鼓励全员参与建设题库。参与学生自由组合成立病理学自主命题小组,每组推选组长1名。学生通过文献检索、网络查阅及相关新技术应用进行学习命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或线下学校图书馆,融合所学知识,尝试自拟试题。学生可以采用已有成题,亦可创新试题,课后5天内将试题资料的电子档呈交各组组长。
教师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主体评价方式,形成评价反馈,闭环管理模式进行题库的建立、改进及提高。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2.2.1 组长评价 各组组长对小组试题全面负责,初次核查、筛选、删除重复或不恰当的试题,并将整理完善的试题上交专职课代表。
2.2.2 专职课代表评价 专职课代表对试题进行再次评价,通读全部试题,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加工;如试题之间的组间重复,以先上交小组为准。专职课代表负责将试题库上传至超星平台。
2.2.3 学生评价 针对学生自建的题库,每一位学生均是“专家”,都可以在试题下方评论,有责任及权利评价试题、删除重复试题、改编试题内容、建议该试题能否入选试题库。每1题得到5位学生推荐即可收入正式题库。
2.2.4 教师评价 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评价方式并不是忽视教师评价。教师负责全面评估试题,进行可行性审核,实施质量把关。审核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教师给予学生合理化建议,并将意见上传超星平台,督促学生进行修改及完善,以确保每一道入选题库试题的质量。
2.3.1 课堂测验 研究组及对照组均开展课前5 min测试。考核范围为上次课内容。测验试题选自学生自建题库,考题数量为20题左右。影像专业病理学课程共48学时。学期结束,每一位学生均会积累23个课堂测验分数,构成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式增加了平时成绩的客观性,较好地体现过程性评价。
2.3.2 期末考试 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与学质量的检验。主课教师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增加应用能力型考题的比例,并甄选题库中部分优质试题纳入期末考卷,完成总结性评价。
研究组共有41/63(65.07%)位学生参与自主命题,命题总数1 094题。
平时成绩为百分制,两组学生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t=3.946,P=0.000。研究组平时成绩(92.83±6.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6.10)分,P<0.05,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末卷面为百分制,两组学生成绩比较采用t检验,t=4.146,P=0.000。研究组理论测试成绩(84.97±7.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28±7.10)分,P<0.05,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教师制定教学效果评价表[2,3]。每项问题分别有满意、一般及不满意三个选项。研究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发放调查表63份,回收63份,有效问卷率100%。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普遍认同学生自主命题,认为该教学方法能够改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及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自主学习能力(见表1)。
表1 研究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人(%)
学生自建题库是复习、巩固、提高的过程,对于知识的主动获取、加深理解及熟悉程度,训练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更加深入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有益,同时帮助学生培养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调控学习及训练过程,提高综合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知识的全过程。在题库建设过程中,既有个人分工,也有组员间的互助合作,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提高沟通技能,共同进步。小组评价,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更好地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展[4]。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评价等多种教学方式改革,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能够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工作,为实现“因材施教”打下基础。该评价方法要求学生对课堂投入更多的热情,学生需要课前准备、查阅资料,从而促进学习能力提高、学习习惯的养成[5]。
运用题库进行课堂测验及期末考试,完成过程性评价,实现了理论知识的考查和对学生日常教学的督促,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氛围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创新的教育理念[6]。该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一段时间能力变化的对比,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知识掌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充分挖掘不同学生的内在潜力,评价学生综合技能与素质的自我增值,鼓励学生在增值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内心体验,从而使多元反馈得到充分的发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激励学生实现自我不断超越[7,8]。过程性评价改变了单一的评价方式,打破传统的常规考查模式,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与此同时,该评价方式对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教师应加强集体备课,做好大量的课前准备,准确把握大纲,洞悉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出题内容和层次做到心中有数;需发挥整合资源、引导学习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也给自身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学习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学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