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潇
224300南通大学医学院2018级临床188班,江苏南通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为心律失常常见类型,指的是房颤持续时间在7 d 以内(多数患者持续时间≤2 d),是治疗难度最大的一种心律失常,属于严重心房电活动紊乱,是指患者心房规律电活动丧失,出现的是无序、快速的颤动波。心房颤动和年龄之间有一定关联,年龄越大,心房颤动发生风险越高[1]。房颤防治指南提议,将房颤划分成永久性、持续性与房颤三种类型[2],且可自行终止、易反复发作疾病。统计显示,在初诊房颤患者中,房颤占比为35%~45%。对此类患者,应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实施积极治疗,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病情,避免进展为永久性房颤而导致治疗难度加大。
很多房颤患者并无典型临床表现或明显不适感,多是在体检或实施心电图检查时发现。目前,关于房颤的发生机制,已有一些研究进行了论证[3]。房颤和局部电位兴奋性发生变化,以致出现微折返异常触发有关,其中异常触发的来源包括右心房、左心房两种,前者主要是冠状窦、三尖瓣瓣环、界脊,后者主要是环肺静脉。一旦这些电活动进至心房,就可对心房电活动造成影响,从而引发房颤。通常情况下,房颤病程的发展表现出持续进行性特征,其发作次数日益频繁,患者脉率慢慢加快,这是因为房颤后期出现心房重构,导致房颤进展、加重[4]。
在对阵发性房颤治疗时,应对以下三方面加以考虑:①对房颤发作加以预防,长时间维持窦律;②对患者发作时心室律进行控制;③预防疾病相关合并症,如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脑卒中等。
抗凝治疗:在房颤患者急性发作时,抗凝治疗是必然之举,这是因为若房颤持续>48 h,左心房中形成血栓,造成栓塞[5]。一般而言,若患者房颤持续的时间为<24 h,转复之前不必实施抗凝治疗;若患者房颤持续时间不详,或房颤持续≥48 h,且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实施紧急复律,在确定患者不存在抗凝禁忌证时,应在复律之前以口服抗凝药(如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等),在复律之后应继续口服至少4周的华法林;若患者房颤持续≥48 h,血流动力学稳定,需实施择期复律治疗,转复之前应先实施3周的抗凝治疗,复律之后应实施4周抗凝治疗,之后根据有无脑卒中风险来决定是否继续实施抗凝治疗,若无脑卒中风险,可将抗凝药停用,否则延长抗凝治疗的时间[6]。在抗凝药物选择上,华法林是应用最早的抗凝药物,属于维生素K拮抗剂,其可对肝脏中需维生素K介导的凝血因子合成过程进行抑制,进而发挥抗凝效果。华法林可使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降低,预防脑卒中。然而,华法林的治疗窗较窄,易被药物、食物所影响,不同患者用药后效果差异较大,在治疗中需对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进行监测,以此来调整药物剂量。非维生素K拮抗剂为针对特异性凝血因子的抗凝药物,包括依度沙班、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等,可阻断凝血链中的关键环节,发挥抗凝效果。这些药物的抗凝效果并不比华法林低,且出血风险更低,可固定剂量应用,且不用监测机体凝血功能,不会和食物、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将成为抗凝治疗的新型药物。
药物复律:当房颤患者处于急性发作阶段,且出现明显症状时,通常应用Ⅰc 类(索他洛尔、氟卡尼、普罗帕酮等)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维纳卡兰、多非利特、伊布利特等)进行治疗[7]。国内目前选用的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决奈达隆、索他洛尔、普罗帕酮、多非利特、胺碘酮等,若患者无心力衰竭或器质性心脏病,可予以普罗帕酮治疗;冠心病、年轻患者可予以索他洛尔治疗,有心力衰竭或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选用多非利特、胺碘酮治疗[8]。在维持窦性心律中,决奈达隆可作为胺碘酮的类似物应用,但对于永久性房颤、NYHA 心功能分级为Ⅲ级以上者不适用。①胺碘酮:胺碘酮是现阶段临床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房颤患者复律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预激综合征心房颤动并快速心室率患者而言,可发挥显著疗效。王能[9]的研究发现,大剂量应用胺碘酮,可改善房颤患者血流动力学,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胺碘酮中含有碘元素,若长期应用可能会对肺间质、甲状腺功能、肝功能造成影响,因此治疗期间需对患者肺功能、甲状腺功能、肝功能予以监测。②多非利特:多非利特属于新型抗心律失常药。房颤以折返激动为发生机制,多非利特可将动作电位延长,延长有效不应期,促使折返激动终止[10]。对于房性扑动或房颤患者,静脉应用多非利特可取得比静脉应用胺碘酮更显著的效果,多非利特治疗的患者3 h 内窦性心律转变率高达35%,而胺碘酮同一时间的测定结果为4%。③维纳卡兰:维纳卡兰可在房颤急性发作期,对心房钾离子、钠离子通道予以选择性阻滞,进而快速实现房颤转复的目的,同时还可避免影响心室肌电生理特性,不易引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显示,与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氟卡因、普罗帕酮、胺碘酮相比,维纳卡兰可发挥更显著的转复房颤的效果,且这一药物转复房颤时间为8~14 min,平均时间11 min,比传统药物快[11]。然而,维纳卡兰对于心房扑动或长时程的房颤可能难以发挥理想效果[12]。④伊布利特:伊布利特是对心房扑动、急性房颤安全、有效的转复药物,该药物可对复极时机体的快速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离子外流予以抑制,促使平台期钠离子缓慢内流,对L型钙离子通道引导的钠离子内流有促进作用,可促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同时延长有效不应期[13]。
药物控制心室率:控制心室率是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治疗的又一思路,常用药物主要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 受体阻滞剂和洋地黄类药物等。洋地黄类药物主要能够对静息状态下的心室率加以控制,对运动时的心室率难以控制,因此这一药物对伴随心力衰竭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而言十分适用,对其他患者不宜用作为一线治疗药物。β 受体阻滞剂可促使交感神经张力降低,降低患者心室率,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心室率予以控制,可用作一线治疗药物。现阶段,临床应用较多的β受体阻滞剂主要是索他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普萘洛尔等,其中索他洛尔对心房扑动、房颤患者均有显著、安全的治疗效果,用药剂量以每次120 mg,2次/d为宜。
现阶段,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尚未明确控制目标,而对心室率严格控制,未必会比宽松控制效果更好,因此对于房颤患者,在实施心室率控制时,应将控制症状作为首要目标,若患者左心功能正常,未表现出相应症状,则可快速控制心室率;若患者出现相应症状,则应对心室率严格控制。
电复律:对于存在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或是在发作中出现心绞痛、晕厥及低血压等房颤患者,或是经药物复律无效的患者,可尝试应用直流电复律。一般而言,若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首选电复律;若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先实施药物复律,再实施电复律。
导管消融治疗:已有研究显示,肺静脉为房颤主要的触发灶,若能将异位触发灶消除,即可将房颤治愈,因此,导管消融疗法逐渐在房颤治疗中得到应用[14]。近年来,导管消融对房颤治疗的效果得到了临床验证,导管消融的适应证已不再局限于房颤,对于持续性房颤,该方法也能发挥理想疗效。因房颤触发、维持机制有所不同,故而导管消融策略的种类较多,且不同消融策略可取得不同结果。现阶段,临床常用导管消融术式包括环肺静脉口或前庭实施电隔离,或另外实施额外消融,也有部分实施神经节丛消融。晁鹏等[15]通过临床分析发现,射频导管消融术可用作房颤患者首选治疗措施,且与药物治疗相比,这一疗法能够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年龄因素:房颤患者实施手术后,最为常见的一项高危因素便是高龄。对于老年患者,其机体老化程度较高,致使心肌纤维缺失,而心房纤维化以及胶原沉积有所提升,特别是在患者窦房结构处,上述情况均使患者心房电生理特性出现转变。患者由于年龄等因素导致的生理变化,会使老年人在采取急性手术后因创伤或炎性反应诱发房颤。查阅相关文献可知,患者年龄与房颤发病率呈现非线性趋势,>55 岁患者出现房颤的概率显著提高,而>72岁患者其出现房颤的概率比55 岁以下患者高5 倍之多[16]。
心血管因素:房颤患者心血管高危因素主要包含心律失常、房颤史、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等。患者若存在房颤发作史,或电生理异常情况,均被认为是房颤的诱发因素,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该类患者已存在出现心律失常的生理性因素。
非心血管危险因素:除上述因素外,以下几类因素也是患者出现房颤的高危因素,如男性、高胆固醇、慢阻肺、糖尿病、肥胖以及体表面积较大等。其中体表面积较大患者,其一般情况下心房较大,因此胸内压力异常,这可能会使患者心房电生理特性出现变化,对房颤的敏感度提高。除此之外,房颤发生与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患者线粒体功能下降存在直接关系。因此,目前在对实施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进行观察时,常将线粒体功能作为预测房颤发生的一项指标。
房颤为心律失常中常见类型,对患者身心健康威胁甚大,其临床治疗为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临床实践显示,房颤的治疗是长期、综合性的管理过程,在对其治疗时,应对伴发疾病进行上游治疗,同时从控制心室率、复律、预防栓塞等多层面展开综合治疗,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