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丹丹
(皖南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具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1]《大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是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教育等思想的高度概况,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责任伦理的视角梳理《大学》“修己安人”的责任担当思想,立足时代价值,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提供重要启示。
《大学》的核心思想是“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八条目”。“三纲八目”以其独特的道德教育哲学体现了“修己安人”的责任担当思想。“修己安人”出自《论语·宪问》:“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修己”体现的是慎独、自省的道德自律和向善为仁的自我责任。“安人”较“修己”意蕴更为深远,旨在实现达济天下、厚德载物、博施济众的社会责任。“修己安人”阐释了君子养成路径:由己出发,达济天下,追求为圣之道。孔子强调“修己”是起点,以不断的“修己”达成“仁”的标准,最终实现“安人”的目标,这也开创了“修己安人”的儒家思想传统。
《大学》重视“修己”之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明明德”就是通过加强自身修养来彰显天赋美德,属于“修己”范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敬,则有时而昏”[2]3。朱熹认为人的“天地之性”被“气质之性”所遮蔽,唯有通过“修己”做到“明”德功夫,以“复其初”。《大学》强调“修己”不分阶级,从天子到庶民“皆以修身为本”。但是儒家的君子不仅属于伦理学范畴,更属于政治哲学范畴。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其行义也。”[3]2529儒者认为君子“德”性修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成为政治治理的主体,胸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大学》“修己”的目的不仅在于“修个人之己”,更是“修社会之己”,所以《大学》“明明德”之后便以“亲民”而向外。关于“亲民”的解释一直存有争议,比较典型的观点如:朱熹认为“亲民”应作“新民”有教化百姓、革旧图新、改变社会风气之意;王阳明的“亲民”意指亲近百姓,为民服务。不管是“新民”还是“亲民”都是由己及人、由内向外,体现的是对社会的责任,属于“安人”的范畴。“止于至善”是“修己安人”的终极目标和价值追求。朱熹注解“明明德、亲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2]3“明德”和“亲民”的功夫做到了极致就到达了“至善”的最高境界。“三纲领”中“明明德”必至“亲民”,“亲民”必先“明明德”,“明明德”和“亲民”又以“止于至善”为终极价值追求,这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八条目”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明明德”范畴属于“修己”之法;“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亲民”范畴属于“安人”之途。至此,《大学》“三纲八目”由己及人、由内而外、由家至国阐释了“修己安人”的责任担当思想,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能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5]。《大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囿于中国古代阶级社会认识的局限性,在对“修己安人”责任担当思想学习过程中需要因时而异,因事而化,鉴别分析,剔除其阶级局限性成分。
《大学》蕴含的责任担当思想以其优秀传统文化形态沉淀下来,对今天人们的精神状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都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把《大学》责任担当思想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相结合,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理论,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有助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大学》“修己安人”的责任担当思想从传统文化视角,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理论提供了源头活水。不管今天大学精神如何定义,“育人”乃根本,儒家传统文化的《大学》之道依然可用。《大学》从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途径等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理论。从育人目标来看,《大学》围绕“修己”和“安人”两个维度阐释了育人之本。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技能以外,更要有德才兼备,自觉践行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大学》从“个人成长”和“服务社会”两个方面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提供了理论之基。从育人内容来看,《大学》之道蕴含着丰富的责任教育资源,其中关于个人、家庭、社会的责任论述较为详细。“明德”“修己”强调完善个人修养,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格;《大学》“传”文有:“齐家治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成员之间应各尽其责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治国、平天下”又体现了达济天下、博施济众的社会责任担当。从育人路径来看,《大学》“修己安人”的责任担当是在循序渐进中实现的。这给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路径带来了重要启示:从责任认知到责任行为,从自我责任教育到社会责任担当,在循序渐进中加强大学社会责任教育。
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在四大文明古国当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其原因就是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的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和沉淀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滋养着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它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处世方法、仁义道德、家国情怀等思想观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一个国家民族对自身文化成就充分认知而产生的自豪感及尊崇的态度就是文化自信。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了解先秦儒家独特的“道德-政治-教育-责任”的哲学思想,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如《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方法;“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弟友恭”的家庭责任观;“絜矩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交往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变革,勇于创新的思想观;“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义利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责任担当思想等。这些皆为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让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学》用其高尚情怀、优秀精神感染着大学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6]新时代的青年人正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力军、建设者。我们可以看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90后”“00后”的青年人战斗在这场无硝烟战场;我们感动于戍边英雄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的。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异常艰巨复杂的。如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建设美丽中国等等。这就需要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具有责任担当勇气,“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敢于担当的意志。责任担当勇气需要有创新思维,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打破常规才能解决问题。其次要具有责任担当的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学生要踏实学习增强才干,扩展视野,践行“格物、致知”的学习理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探索事物发展的真理,让增强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最后,要具有责任担当的使命。“修己”目的是“安人”,大学生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理想之中,让青春之花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得以绽放,让个人梦想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中得以升华,不负韶华,在艰苦奋斗中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价值观和社会思潮激烈碰撞,部分大学生出现了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倾向。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缺少应有的责任担当。重读《大学》经典,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解决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困境提供重要启示。
第一,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核心。《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指出“明德修己”是君子修身的根本。孔子在《论语》中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概括了人生四件要事,指出道德是做人做事的底线。《大学》载“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在德与财辩证关系中凸显了道德建设的根本地位。“立德树人”就是以德为本,以学生道德建设作为高校各项育人工作的核心,其出发点就是使“得乎天”的德性得以激发,这与《大学》“明德修己”的理念相契合。现代大学重“术”而轻“道”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高校把就业率高低作为办学好坏的直接标准,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这样的土壤上“利己主义之花”在大学生群体中悄然盛开。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需要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重视道德认知的培育和道德行为的践行,彰显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公共精神。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道德遵循就是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青年时代筑牢人生的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第二,以“为人民服务”为教育的落脚点。“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最早是毛泽东在悼念张思德同志时提出。毛泽东批判地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民本”思想,以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阐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为人民服务的内涵演绎离不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大学》“修己安人”责任担当思想中“安人”是传统文化“民为邦本”的体现,告诫君主要安民、爱民、养民、乐民、不与民争。“民本”所体现的“仁爱”思想给“为人民服务”提供了道德责任动机,这是一种关爱他人、无私奉献、达则兼济天下的责任意识。[7]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不断发展壮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才开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绚烂花朵。[8]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以服务人民报效祖国为己任,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落脚点理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一,加强自我教育,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大学》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2]5通读《大学》,“修身”是贯穿全文的核心思想。《大学》指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前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加强大学生人格修养的自我教育是社会责任教育的前提。结合《大学》修身方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一是“格物”“致知”,从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上挖掘责任教育的价值源泉,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明辨是非的内在能力,从而获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知行合一的人格修养。二是“诚意”“正心”,以修身自律来激发大学生责任担当的自觉性,具体途径是: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大学生要以诚待人,不自欺欺人,做到表里如一,遵守承诺;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关键就是引导大学生理性分析看待问题,摒弃杂念,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做到对自身行为负责的道德自觉;慎独修身。慎独是儒家君子修身的最高境界,是个人道德自律性的体现,以“慎独”引导大学生道德责任的自律自觉。
第二,以加强社会责任教育,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
首先,加强大学生家庭责任的教育。家是最小国,家庭责任的教育有利于家庭稳定、社会和谐。《大学》认为家庭关系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亡,所以有“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这是把治国之道伦理化,是儒家“家国同构”思想的重要体现,虽然夸大了伦理道德责任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大学》重视家庭成员各自的责任义务,主要体现在“父慈子孝、夫义妇贞、兄友弟恭”的责任规范。在此基础之上后世不断的丰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注重家教家风的优良传统。[9]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啃老族、攀比风、甚至有杀害父母的现象见诸报端,归根结底是家庭责任教育的不到位。家庭教育首先要教会大学生感恩父母,这是家庭责任教育的基础,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义务;其次要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未来家庭责任中的角色,大学生成家立业后会面临婚姻中的夫妻责任、养育子女的抚育责任、赡养父母的责任等。家庭责任教育目的就是激发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使大学生在享受家庭给予温暖与爱的同时,也意识到自身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其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与其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分不开的。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其不同的内涵,但包含在其中的爱国精神力量是持久永恒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国古代社会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更多的是忠于君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到了近代中国,爱国主义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指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爱国主义又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目标,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社会政治经济基础。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开启了迈向强国发展的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全社会最具有朝气的力量。我们需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厚植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号召广大青年听党话、跟党走,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大学生要努力学习本领,将奋斗之志转化为报国行动;大学生要胸怀忧国忧民之情,为新时代的中国梦而奋斗。
由“修己”到“安人”《大学》社会责任教育路径体现了“认知-情感-践行”的内在逻辑。运用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中就是“责任认知的提升-责任情感的升华-责任行为的践行”,只有三者相结合才能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知行统一。
第一,以高校教育为主阵地,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看需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以良好的校风学风引领师生向学乐道,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一是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二是要加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与学校“三全育人”相结合,实现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社会责任教育。从教育者的角度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案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导大学生对道德责任问题进行思考。从大学生的角度看,大学生要勤学善学,要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来提升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对社会责任的认知。
第二,以道德自省的运用,升华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升华的关键在于道德自省。只有深刻的自省和反思才能做到精神境界和道德涵养的升华,这也是“格物、致知”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道德自省教育,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定期开展“榜样事迹”“劳模精神”的大讨论大学习,让大学生产生情感共情,达到洗涤心灵的教育目的;二是通过失德违法案例的展示,引导大学生在问题批判中进行自我反思,达到警示教育目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道德自省教育,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主导,促使大学生从责任认知到责任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第三,以完善社会实践管理,落实大学生社会责任实践。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终极指向是责任行为的践行,它是把内在的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外化为责任行为的一个过程。反观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暑期三下乡、学生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等。尽管这些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流于形式的现象。有必要完善高校社会实践管理,让大学生社会责任实践落到实处。一是丰富实践活动类型,搭建高校、政府和社会多方主体的协作实践平台;二是建立动态评价监督机制,从实践“过程-评价-反馈-问题纠正”等科学地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做到全过程的监督;三是利用“朋辈教育”进行典型示范,以大学生身边人身边事为榜样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发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感叹,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担当总是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立足时代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大学》“修己安人”的责任担当思想,让大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中感悟家国情怀,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这既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又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更是我们今天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