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亚莉,黄伟军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安徽 合肥,23001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精准扶贫,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简称贫困生)资助工作也同样需要精准,但是,在资助工作中也曾出现认定程序不合理,资助方式较单一,资助与育人脱节,资助队伍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找出症结,对症下药,深入研究资助育人的内涵,完善资助育人体制机制,加强资助育人平台建设,努力研究出一套契合中医药院校特点的资助育人工作新模式。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根据《2020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政府、高校及社会累计资助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学生资金达1243.79亿元。其中,财政资金653.04亿元,占2020年度普通高等教育资助资金总额的52.51%,比上年度提高2.58个百分点[2]。不难发现,国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资助困难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高校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3]。资助工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举措,也是展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彰显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贫困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贫困生的帮扶和教育管理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而将资助育人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大局中谋划和推进,高校资助育人新模式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资助育人工作是对精准扶贫战略的有力践行。2021年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之年,而资助育人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高校进行精准资助育人工作,不仅关系到贫困生本人,还关系到贫困生家庭,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会有部分原本不贫困的学生成为贫困学生,这部分学生就更加需要进行精准识别和帮扶,同时要注意加强心理疏导。如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在此期间摸排班级因为疫情导致贫困或临时困难的学生,并为这部分学生单独建立档案,申请临时困难补助。
资助育人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资助育人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育人上来。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是党中央、国务院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教育公平公正。资助育人工作的贯彻落实有助于提升贫困生自豪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关心关爱的具体体现。长久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已基本形成了国家资助为主,社会和学校资助为辅的多方力量汇聚的多元资助体系。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已从确保贫困生上得起学走向了资助育人”[4]。如何将资助与育人有机融合起来,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贫困大学生资助需求也从单一的追求经济物质层面转变为追求个人全面发展上来,与此同时,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还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为先由学生自愿递交书面申请,再由班级评议小组依据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和相关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进行综合评议。从程序上看,综合了个人陈述、生源地和周围同学的信息,似乎很全面、很客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助学金的名额一般都是按指标分配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一般按照学生人数等比例切块到学院,学院再按照班级学生人数进行二次分配,看似公平,实则忽略了院系、班级之间现实存在的生源差异,从而容易造成指标分配不精准。二是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一方面,认定的关键材料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目前此表不需要民政部门或所在地村委会(居委会)盖章,只需要家长签名,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生诚信,这就容易导致部分学生虚构或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从而骗取助学金。另一方面,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愿意让班级同学知道自己家庭状况,碍于面子或自尊心,从而不去申请助学金,这就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增加了难度。三是在评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标准制定上存在主观因素。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各个助学金测评小组成员之间对贫困理解认知的不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材料详实度的不同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评定结果。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等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社交已经从面对面的社交更多地向“面对屏幕”的社交转变。一是大学生的价值观日益受到各种各样来自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更喜欢通过手机、互联网了解外面的世界,而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功利思想、享乐主义、炫富现象等错误的价值取向。部分贫困大学生将现实中的不如意寄托于网络游戏、二次元、网络交友等,久而久之不愿意面对现实,而虚拟的网络世界也成为他们宣泄情绪的主要平台。另一方面,网络上也充斥着诈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思想单纯,容易被网络不法分子诈骗。二是资助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高校片面认为资助工作的重点是资助对象的确定和奖助学金的发放。由于资助工作量大,时间紧,资助工作人员少等原因,导致资助工作人员将大量时间精力花费在物质资助层面上,缺乏精神层面的帮扶。“扶贫”与“扶智”“扶志”脱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迫切需要的感恩教育、挫折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和心理辅导没有在资助育人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未能彰显。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发挥身边榜样作用,资助育人典型事迹宣传不够,榜样宣传渠道不够多元化。
一是部分高校举办的线下资助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更多地停留在宣讲报告会这样的“老一套”,从而无法提起大学生兴趣,部分大学生参加活动的动机不纯,为了学分而参加。即使来参加此类宣讲报告活动,也是换个地方继续“刷手机”,没能够真正激发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资助体系不完善。部分高校在资助工作中缺乏资助监督管理队伍,没有制定或落实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缺乏刚性制约,同时,学生申诉渠道不畅等问题屡见不鲜。三是资助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高校资助工作人员对资助政策的宣传仅仅通过将上级文件转发到QQ群,而未做到深入学生中进行宣传,这样“一转了之”的工作方法使得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资助政策不了解,并未将党和政府对贫困大学生的关心关爱传递到学生中。
1.党建引领资助育人方向
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践行党的宗旨的前沿阵地,坚持党建引领资助育人,能够保证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避免资助育人工作跑偏方向。从而深层次拓展和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更加全面、更高质量的人才。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党委以党员服务站为依托,成立党员先锋队,以学生党员为核心,将家庭困难学生涵盖其中,针对学校组织的“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大赛和学院自行组织的“药苑之星”科技创新等重要赛事,学院鼓励党员先锋队积极参与,并对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以期为有想法、想作为的贫困大学生群体打造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为其专业性素质的提升开辟绿色通道。
2.文化引领资助育人品牌
培育以文化人,创建资助育人品牌。重构育人资源,按照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的育人机制驱动运行。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创建了“党史学习教育本科生宣讲团”,吸纳贫困大学生加入宣讲团,从党史宣讲中体悟丰富人生哲理,特别从党的成立到夺取全国政权的奋斗史以及国家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的发展史这两段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如中国共产党不畏强权的勇气,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定力等。药学院悉心打造“沁馨药苑”文化品牌,创建了“沁馨”中医药文化节,以贫困大学生共参与的“嘉年华”式活动,感受中医药文化之美,实现以文化人。打造了“沁馨”中医药文化社区,形成“药苑一品”。
3.榜样引领资助育人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榜样是一个时代的标杆,是鲜活价值观的体现,是有形的精神力量。对于贫困生来说,打破固有思维,找准奋斗目标,树立理想信念尤其重要。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着力培育、收集、遴选优秀典型,做好对优秀毕业生的跟踪和关注,及时凝练贫困学生的优秀事迹。学院从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资助的在校生中遴选在自强励志、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榜样示范作用的同学组成宣讲团,线下开展“感动校园”系列宣讲活动,旨在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力量,进一步推动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线上利用团学公众号“中西医团团”和党建公众号“先锋杏林”等先后推出“中西医学子返家乡实践活动”和“榜样的力量”等系列节目,更新工作理念,在内容形式和宣传手段上持续地改革创新,尽力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将先进典型承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地发散和传播。
1.聚焦“精准识别”阵地
依托大数据,建立资助信息管理系统,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度。一方面,制定科学的认定指标体系,精准认定。利用大数据广泛收集、监测、比对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信息,结合学校收费标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制定科学的分级认定指标体系。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学校根据户口属性、学生健康状况、劳动力情况、家庭患病经济负担情况、实际在校生活消费等情况建立三级指标认定体系,同时设置减分项目,如经常有吸烟、酗酒、沉迷网络者,有QQ会员、黄钻等VIP项目,以及其他视频会员者均有相应减分。根据量化分值,评定困难等级。另一方面,建立资助信息管理系统,精准建档。将资助认证指标体系对接校园卡、移动支付平台、地方政府相关认定机构等,实现数据联通,全方位监测,防止弄虚作假、“人情”资助,并将受助学生的个人学习生活、心理变化等情况登记造册,安排专人定期维护,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2.聚焦“理论宣讲”阵地
打造“理论宣讲”品牌。政策理论宣传教育以理论授课为主,学生系列活动为辅,教师层面,组建由学院党政领导,思政课教师、党支部书记、辅导员担任主讲教师,运用课堂主阵地,开展主题班会和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深入剖析党和政府的资助政策的历史背景、发展变革、实施路径,不仅是让贫困生了解贫困补助的申报流程,更重要的是通过政策解读,让学生知晓党和政府对贫困学生的关怀和期盼。学生层面,积极探索创新,发挥朋辈教育效果。安徽中医药大学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教育微宣讲”“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大学生讲思政”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同时,深入挖掘中医药蕴含的育人元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强化思政教学设计,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推进课程思政质量工程。如《药用植物学》教学中,以“七叶一枝花”为例,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充实自我,全面发展,厚积薄发,将植物形态拟人化,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3.聚焦“社会实践”阵地
针对家庭贫困带给学生的不仅有物质上的缺失,更为凸显的是精神的贫困和能力的贫瘠,学校和学院应积极搭建平台,给贫困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对于贫困生竞选学生干部岗位,学院适当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如为贫困学生预留名额指标,确保学生干部中的贫困生比例等。此外,学院也加强贫困生实际工作过程指导,严格要求,制定勤工助学岗考核办法,对于贫困生要适当加任务、压担子,给予更多的锻炼机会。贫困生学习更积极,战斗力更强,是一股强有力的管理力量。同时,学院积极拓展有偿资助方式,提供尽可能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如安徽中医药大学为贫困大学生开设中药资源中心标本馆解说员、人体科学馆解说员,实验室助理和办公室助理,学术报告厅及大学生活动中心管理员等实践岗位,让贫困学生通过自身劳动获得资助,并积极推动受资助学生参与糖医社和中医药宣讲团定期举办的义务服务活动,增强受资助学生服务他人和感恩意识。
1.构建“载体创新机制”
在创新资助育人载体平台的工作中,要明确工作重点,创新构建“线下+线上”平台有机结合的机制,吸引贫困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线下”平台搭建要结合专业充分发挥学校和学院特色,如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大学生中药资源科学考察队”(简称科考队),吸纳贫困大学生加入科考队,利用暑假,通过为期半个月的野外中药资源科考,增长学生专业知识,磨砺意志,锻炼团结协作能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和普及医药卫生知识,切实提高大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针对大学生群体屡次被诈骗,安徽中医药大学联合所在地派出所成立“杏林警钟”防范诈骗平台,聘请贫困大学生担任班级反诈“宣传大使”,运用课间十分钟宣读诈骗案例,创新性推出“十分反诈”活动,有效降低了学生被诈骗率。“线上”平台融合心理咨询、榜样引领和志愿服务为包含贫困生在内的大学生群体提供全过程服务,如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运用“欢欢悦心”心理辅导工作室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重点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因家庭贫困而产生的自卑、抑郁、仇富等心理问题。
2.构建“项目领航机制”
为做好资助育人工作,二级学院可以采取问卷调查、走访贫困生家庭、外出调研学习、实证分析等多种方式,找准学院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矛盾的关键,明确完善和努力的方向,构建“项目领航机制”,解决二级学院资助育人工作“开花结果”,扩大辐射力。通过设立资助育人相关专项研究课题,解决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如依托校级教科研项目申报,专门设立“三全育人专项”“资助育人专项”课题,面向全校教师发布,吸纳全校力量为资助育人工作献智献策;在校级及以上“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会年会”上做专题报告,鼓励教师撰文就资助育人问题进行研究;另外,鼓励教师依托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等社科项目,设立资助育人相关子课题。构建“项目领航机制”,很好地为资助育人工作找到了“抓手”,使资助育人工作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上都能更上一层楼。
3.构建“反馈评价机制”
一方面,要建立资助工作管理评价反馈机制,经常性听取学院对资助工作管理的意见建议,加大对各学院助学金评选工作监督审核力度,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资助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出现不公平、不合理的事件发生,不断规范基层学院的资助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建设贫困大学生成长追踪库,给每一个贫困生编制人才培养路线图,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的每一个阶段,通过活动打卡记录、辅导员观察记录、学生学业成绩评定记录、自我评价和用人单位评定,进行成长记录追踪,分析资助育人成效。通过对贫困生整体记录分析,不断修正育人措施、方法上的不足,以达到更好的资助育人效果。
安徽中医药大学坚持一切教育工作的开展都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在资助育人工作上已取得丰硕成果:资助资金持续加大,吸纳更多社会资金来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资助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贫困大学生“上不起学”成为“过去式”。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重心也由原来的物质资助更多转变为资助贫困生全面发展,而这当中正确的政治思想引领是核心,紧跟时代的资助育人内容建设是载体,完善的资助育人体制机制是保障,“333”缺一不可。因此,在资助工作中坚持育人,需要不断加强研究,积极探索适应高等院校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进一步凝练资助育人工作特色,打造“样板间”,形成辐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