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娟
(延安大学 学术期刊中心,陕西 延安 716000)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5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对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历史与时代影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先后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和理论意义的文化观表述,并与时俱进和审时度势地推动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在这一发展历程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认识、观点与看法,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1)本文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理解与解释,参考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这一说法。所谓“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基本观点和看法,表现在党的文化政策、文化方针、文化战略、文化制度等方面,体现了党对文化的内涵、价值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参见邢红梅《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观的演进逻辑与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3期。深入分析和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演进历程与逻辑,准确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科学把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2]14的发展战略,对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对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新文化运动这一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中至为重要的事件,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带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侵略与苦难,中国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与爱国人士,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个维度上奋发图强,以救国家危亡,图民族生存。当此之时,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一大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过程中,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反对旧文化旧道德和提倡新文化新道德等思想文化主张。比如,鲁迅就在1925年1月给《京报副刊》“青年必读书”启事的回应中明确谈道:“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3]251这是因为“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3]250据此亦可看出,新文化运动之后,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一个大致态度。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大多以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有待进步和革新的旧文化。这首先体现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伦常与政治观念的激烈批判。比如,《北京共产主义组织报告》里就批判了中国传统政治观念对当时北京居民“莫谈国事”的思想影响,即牢记了所谓“搞政治不是下等人的事”的古代宿命论观点。[4]11又如,陈独秀在《妇女问题与社会主义》等演说中批判了中国妇女的“三从主义”信条,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女子在家从父,可以谓之全然没有人格”。[4]435还如,瞿秋白就整个批评了传统文化,主张要“打倒孔教、佛教、道教等等的迷信和一切宗法社会的思想上的束缚”。[5]其次,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意区分社会主义与传统儒家大同说、佛家慈悲说之间的差异,并主张改造中国与世界。毛泽东在1921年提出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主张,并认为“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4]401而李季则在《社会主义与中国》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与“孔教的大同,佛教的慈悲”等有着根本性的不同。[4]406再次,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还十分注意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那些与社会主义理想和革命精神有关联的学说主张。比如,蔡和森在比较先秦墨家的革命思想与列宁领导的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时说道:“只计大体之功利,不计小己之利害。墨翟倡之,近来俄之列宁颇能行之,弟愿则而效之”。[6]显然,这也就是在强调一种为了大众和民族利益而不怕牺牲自我利益乃至生命的革命精神,并为之寻找到了传统文化的思想渊源。最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乃是从其“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7]3的初心使命出发而进行的一种后果论分析。这也就是说,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批判儒家等传统文化时,多是从其能否有利于当时的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角度入手的,而非一种单纯的文明论断定。这一点可集中体现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其时的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反对,转而主张中华民族“必须力求经济文化的进步,以谋完成自己之解放”[8]319“反对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经营的任何文化事业”。[8]319同时,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看来,即便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时,也应当要去把握“中国人所最缺乏的”实际研究和实际活动的精神。[9]总之,建党初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重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来把握传统文化的实质,认为中国文化是农业封建社会的文化,是相对落后和有待进步的文化形态。
随着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的逐步深入,中国共产党人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观。相较传统文化来说,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一种新的具有革命色彩的文化形态。就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界说而言,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尤其重要。《新民主主义论》首先提出了旧文化与新文化的区分,并主张要用新文化来代替旧文化,“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0]663显然,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看来,旧文化带来的是中华民族的愚昧落后,而新文化带来的则是文明先进。因此,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要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形态。其次,《新民主主义论》还阐释了这一新文化的具体内涵,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10]708-709这也就突出了新文化的革命性与人民性。再次,《新民主主义论》还将新文化引申为一种革命文化,即“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10]708这也就进一步突出了新文化所具有的革命性特质。最后,在建设新文化的过程中,还必须注重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加以批判地继承。事实上,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研究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同时,还认真研究了孔子、墨子、老子等中国古代先贤的哲学思想,并改造旧文艺、创造新文艺。比如,毛泽东就先后评价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孔孟有一部分的真理,全部否定是非历史地看法”,(2)关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参见杏贝男《“两个结合”视域中的“马”“儒”关系探赜》,《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并评价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椅子”。[11]毛泽东还简明扼要地概括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0]534总之,通过上述论述不难看出,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既主张新文化对旧文化的替换和改造,也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内容的批判地继承。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3)“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在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正式提出的。毛泽东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参见《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这也就标志着“双百”方针正式成为了党提出的第一个文化建设方针。的文化建设方针。按照这一文化建设方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哲学、文艺等各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造就了空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与大创造。但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态度而言,党仍然承袭的是批判地继承的态度。这也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来分析和整理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古为今用”,并以此来提振民族自信,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也才不会丧失民族信心。”[12]由此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和观点出发,通过阶级分析法等方法,中国共产党人还研究了传统文化中儒、法等不同学派的阶级性质、历史贡献及其思想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文化建设要坚持“二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双百”方针。在这一文化建设方向和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的性质、意义与作用,作出了更为深入、更为系统和更为全面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第一,党将优秀传统文化视作是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比如,邓小平在1990年的《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谈话中指出:“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13]357-358这里所说的广义上的中国历史,也包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邓小平还特别强调要用中国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13]206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人还认识到,“弘扬民族文化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文化的兴衰,还具有政治上的重大意义”,[14]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成为“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顶住一切外来压力的一个重要条件”,[14]也可以成为促进祖国统一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力量”。[14]第二,党在提出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概念时,还十分注重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资源。比如,江泽民在论述先进文化时就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15]278“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积极继承和发扬”;[15]278同时,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时,还要不断继承和发展以“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15]400为突出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并“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15]401又如,胡锦涛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尚和合”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文化”这一重要文化哲学范畴,而建设和谐文化则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16]539第三,党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更为系统和更为深入地阐述了认识与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比如,江泽民指出,面对我国丰富文化遗产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15]278同时还要结合时代与实践的要求及其人民的需求,实现“文化创新”。[15]278-279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旗帜鲜明地阐述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6]640还“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6]640-641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上述认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进一步总结了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17]2这一重大论述,这也就为认识和把握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奠定了全新的政治与思想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注重挖掘和总结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意蕴与时代价值,形成了一系列立场鲜明、立意高远、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思想深刻的全新传统文化观论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8]在此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等重大战略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两个结合”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涵养源。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9]5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19]7因此“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9]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0]13同时,他还提炼和总结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19]7等诸多价值观念,准确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19]8其次,对待传统文化必须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21]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1]另一方面,还要立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21]等诸多价值观念的时代价值,“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1]26对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1]为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进群众对中华文明的认识与认同提供传统文化资源。再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还是文化自信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文化自信是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深层次依据,是更具基础和根本地位的自信。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2]13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22]13和“独特的精神标识”。[22]13最后,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有机结合。习近平指出,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时,“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23]13而建设社会主义也应当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24]27由这种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观点与方法出发,中国共产党人继而明确提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7]13的重大命题。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更是将“两个结合”写入了党坚持理论创新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25]总之,新时代以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全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品格、价值内涵与时代意义,全方位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明确提出了“两个结合”这一重大命题。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百年传统文化观经历了一个从“旧文化”到“两个结合”的演进历程。而这一演进历程,又是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要承担的时代使命、所要面对的主要矛盾以及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同频共振的。但无论在哪个演进阶段,党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21]的认识与实践原则,从历史视角、时代需求、人民立场和民族意义等多个维度出发,不断深化着对传统文化本质与功能的认识,并在不断地历史探索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中国共产党百年传统文化观的演进,在根本上还是内生于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7]3的初心使命之中。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24]13-14的百年奋斗征程中,围绕不同历史阶段所要着力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来分析、评判和把握传统文化的理论、实践与时代价值,进而形成了环环相扣、逐步深入的传统文化观,体现出了理论与实践两大维度上的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24]15同时,党还在领导全国人民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6]12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26]12而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分析,显然就是与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共产党找到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但马克思主义在深刻改变中国的同时,中国也在极大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因此,党在百年来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变迁历程,在根本上还是处于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与中国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双向交互的变奏之中。习近平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26]11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激活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党对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既有批判也有继承,既有扬弃也有创新。一方面,党对传统文化中影响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观念、学说、文艺与制度,给予了科学、无情而又充分的批判;另一方面,党又对那些能够服务于和有益于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思想、学说、观念,予以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并使之不断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创造中去。质言之,若从“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26]12的角度说,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诸如女子“三从”等不合于人民幸福和现代文明的观念与制度,都已被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理念所彻底批判和扬弃;而若从“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26]12的角度说,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小康”“以民为本”“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等诸多有益于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价值理念,在成为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的同时,还被融摄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话语建构之中,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人民为中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这也就使得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与中国话语,上升为了党推进理论创新和进行理论创造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理论话语源泉。
党在推进理论创新中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其理论上的必然性。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理论创造,所遵循的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同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24]7“人民的”[24]8“实践的”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24]9理论,并不提供任何现成的教条,而只是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也正是从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的马克思主义观出发,党才能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一次又一次飞跃。从这一意义上说,党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碰到的既有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实际,也有从历史中继承下来的传统文化。而从大历史观来分析和看待传统文化,就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其中的优秀成分,使之转化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也就意味着,党在推进理论创新与进行理论创造的同时,也就必然要继承、发展转化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共产党百年传统文化观的演进,还有其实践维度上的必然性。这主要体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让传统文化中有益于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要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激活和转化,成为践行核心价值、凝聚精神力量、实现民族认同、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重文化建设工作,并围绕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来制定文化路线、文化战略、文化方针和文化政策,来开展理论研究、文艺创作、宣传教育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党既引进和创造了一些现代的新形式新载体,也继承和改造了一些传统的旧方式老办法,这也就使得传统文化中那些贴近人民生活、具有积极价值的内容与形式得到了肯定、继承与弘扬。另一方面,党在领导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工作时,也都有研究和运用传统文化的需要,这也就使得传统文化中那些合乎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时代需求的内容,得以被创造性地诠释、继承和弘扬,并使之不断地融入进党所领导的文化建设事业之中。
党的百年传统文化观的演进,是与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实践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也十分注意研究传统文化的思想实质。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看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建设能带来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新文化;而建设新文化势必离不开对旧文化的批判。因此,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重新整理传统文化,形成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史方法。特别是在全民族抗战前后,党更是创造性地运用了诸多传统文化理念与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来宣传抗战主张和教育民众,提振民族自信。比如,通过创作《屈原》《三打祝家庄》等取材于传统文化题材的文艺作品,来宣传爱国主义精神,鼓舞军民抗战斗志;通过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文艺改进会等方式,来改造传统的戏曲、歌舞等文艺形式,使之用来表达革命文化内容,等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为了巩固和发展新生的人民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提出了“双百”的文化建设方针。党一方面严厉批判了传统文化中诸如愚忠愚孝、男尊女卑等封建糟粕观念,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婚姻法、教育法等新制度,来破除旧文化建立新文化;另一方面,党又十分注意吸收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文化元素,凝练出了热爱祖国、热爱劳动、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崇高的民族精神品格,使之成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党十分注意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元素,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这一时期,党尤为注意抓住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建设这一重要突破口,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并积极探索了在新的历史机遇期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做法与经验。同时,党还在认真总结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17]2这一重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更是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振文化自信、推进理论创新和创造等重大时代主题,通过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来推广和宣传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善品美德和人文精神,形成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新高度。总言之,党百年来领导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史深刻表明,党对传统文化的本质与功能,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认识与省思过程,进而实现了自近代以来国人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飞跃,使得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不竭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提供理论、文化与历史等多个维度上的自觉与自信,能够有益于广大青年“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7]21
中国共产党百年传统文化观的形成与演进,在根本上仍是党的百年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党的百年文化观的理论品格,又可以被总结为文化立场的意识形态性,文化价值取向的人民性,文化格局的开放性和文化理论的创新性。这些理论品格得以形成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党在认识和处理文化问题时,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具体到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分析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集中表现出了科学性、人民性与民族性等理论特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科学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24]7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集中体现在其主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重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来改造世界。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南,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实际,采取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传统文化的本质与功能。
党在认识和看待传统文化时,始终坚持从文化立场的意识形态属性出发,来把握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具体内容。一方面,“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8]故而,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分析,都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29]848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29]848另一方面,党自始至终都十分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无论是建设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还是理解和把握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元素。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最终还形成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之根本和精神命脉的科学认识。如此一来,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分析,就表现出了文化立场上的科学性。
党还十分注意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来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要“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23]11科学对待传统文化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23]11的原则,依据“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23]11而不能只是简单和机械地照抄照搬、照套照用;还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23]11的原则,而不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23]11这一方法论阐述的真谛,就在于其牢牢坚持了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理论品格,来看待和把握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质言之,中国共产党百年传统文化观演进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党始终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23]11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和智慧力量,并使之能融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之中。而这又体现出了党的百年传统文化观在认识论与方法论上的科学性。
中国共产党百年传统文化观突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价值立场。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24]8“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24]8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建设工作时,都将“为什么人”视作发展文化事业的一个首要问题,并始终坚持文化要站稳人民立场,为人民服务,要以人民为中心来进行理论创新和文艺创作活动。而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分析,也就坚持的是这样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为什么人”是党百年传统文化观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思考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时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29]857党的历代领导人对此一问题的回答从来都是明确的和一贯的。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的文艺乃是为了“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29]855-856党始终坚持文艺要“属于人民”,[20]7要“为人民服务”,[20]7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20]7新时代以来,党还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2]7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是极为明确的,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之相应,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分析,都在回答“为什么人”这一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无论是对“旧文化”的批判,还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党都坚持从唯物史观和人民立场出发来回答这一问题,即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要依靠人民和为了人民,而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与成就也应当由人民共享。
党始终坚持以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立场来看待和分析传统文化。一方面,党依据不同时代的人民需求,对传统文化中那些有碍于人类的解放和人民幸福的思想观念与文艺形式,予以最彻底的否定与批判。另一方面,党又始终将那些讴歌人民的爱国主义与革命、劳动等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文艺和思想学说,视作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予以改造、继承和发展。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批判了那些带有封建主义糟粕的伦常观念,改造了那些只注重表现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的旧的文艺形式,使之能真正服务于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能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适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通过“改戏”“改人”“改制”等形式,来改造和发展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因此,党在百年来对传统文化的观察、认识与分析,始终都是以满足人民对民族解放和幸福生活的需求作为基本的价值导向。
中国共产党百年传统文化观还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质。这一特质集中表现在党是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来看待和理解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正所谓“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23]12因此,谋求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就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党在领导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时,都始终坚持着“不忘本来”[2]14的文化建设方针。所谓“不忘本来”[2]14,主要指的就是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3]1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也是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站在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高度,来看待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并提出要建设新文化与革命文化,但新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民族性,也就是要总结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积极研究、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等民族精神。又比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主张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人,共建精神家园,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提供智慧和经验。由此观之,民族性也就可以成为党的百年传统文化观的又一个重要理论特质。
从民族复兴伟业出发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必须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只有正确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意义,才能自觉到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复兴伟业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发展又是继承的必由之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要回到“尊孔读经”的旧思潮旧时代,而是要依据理论发展和时代条件来为其赋予新的含义,让优秀传统文化能更好地服务于“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23]11通过源源不断地引入时代精神来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力,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文明”体系相协调、相适应,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势必就可以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的重要构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文化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也十分注重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时代、民族与世界等多个维度,来研究和分析传统文化的本质、功能与时代价值,形成了一系列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和看法。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传统文化观,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重点,其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旧文化”的批判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再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演进历程。而此一演进历程,又是与党学习、理解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进程同频共振的,具有理论与实践维度上的必然性,并体现出了科学性、人民性与民族性等理论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