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百年回顾与基本经验

2023-01-02 20:53李玉竹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建设

彭 陈, 李玉竹

(1.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2.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在今天的中国,“美好生活”已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和价值向往,也是中国共产党向全体人民庄严承诺的奋斗目标。随着国民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已经不再局限于温饱的物质生活层面,而是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也更为具体的、多层次的、全面性的要求。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目标要求来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成为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基本维度。从这意义上说,美好生活需要内在地包含精神文化需要。因此,要想推进人民美好生活建设,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文化建设不可缺位。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美好生活求索的重要路径,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之源。回顾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历史实践,把握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基本经验,这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历史脉络、促进文化事业建设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百年回顾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起点,回顾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1921—1949年:创立新民主主义文化以推动美好生活建设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美好生活追求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并为此付诸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中国几十年的种种运动,实际上都是一个文化改造、民族自救的过程”[1]。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导致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根脉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思想条件。广大知识分子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和认识中国的救亡图存和文化发展等重要问题。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此后,中国共产党便开始带领人民对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探索,新民主主义文化崭露头角。

1.以反帝反封建为文化革命目标。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文化入侵,加之长久以来的封建文化阴霾,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文化束缚和文化奴役日益严重。在革命运动中推翻“三座大山”不仅是政权独立的诉求,更是解放精神世界的文化运动目标。为此,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将报刊视为向全社会进行发声的无产阶级喉舌,通过举办《红旗》《斗争》《向导》等杂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构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舆论阵地。

2.建立文化统一战线以凝聚革命力量。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统一战线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样态,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毛泽东同志提倡以多元文化方式达到凝聚人心、改造思想、统一战线的目标,即“不但要有新式学校,而且要利用旧的村塾加以改造。在艺术工作方面,不但要有话剧,而且要有秦腔和秧歌”[2]。此外,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等举措,大力培养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专门人才[3]。

3.创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直面铸造民族新文化的时代课题。针对近代以来文化存在的问题、本质特征和当前趋势,毛泽东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4]。中国共产党通过文艺创作、兴办书刊等方式在工人、民族资产阶级等新兴社会阶层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开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运动中领导文化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中国仍然处于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破除旧文化,创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使得中国人民在文化上日益摆脱“三座大山”的精神压迫和思想控制,全面提高了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知识,有效推进了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地为人民提供较为多元的文化供给。

(二)1949—1978年: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推动美好生活建设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发展必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化为社会主义社会,文化概莫能外,也必然要实现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和跨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而又卓著的接力探索。文化现代化问题自然也成为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所要解决的独特问题。中国共产党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视为经济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条件,并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全面把握文化的能动作用。在这一过渡时期,民主革命的继续完成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使思想文化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5]。

1.马克思主义导向的文化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临着文化过渡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科学,在哲学和历史观点上都遵循了唯物主义,能够以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指导国家治理。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都较缺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也不了解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成为当务之急[6]。具体而言,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在全社会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批判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从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提升广大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知和科学认识。

2.移风易俗运动和知识分子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为此,中国共产党大力提倡改善社会风气的移风易俗运动。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力军,其思想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改造运动也随之进行。具体而言,移风易俗运动主要通过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妇女合法权益、革除社会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三反”运动等方式来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1951年9月29日,周恩来向北京、天津高等学校教师学习会的教师作《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报告,勉励一切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努力“从民族立场进一步到人民立场,更进一步到工人阶级立场”[7]。同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知识分子改造通过政治学习、自我检讨等方式审视自身存在的缺点,深入体会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主动增强无产阶级立场。截至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职员已基本完成思想改造工作,这表明教育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基本结束。

3.“双百”方针的提出。文化具有多样性,不能局限于一种模式当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鼓励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发展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文化。这需要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尤其是科技和文艺领域的积极因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的提出不仅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还推动了文化领域的民主自由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对于推动艺术创作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通过上述举措巩固和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充分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明确把满足人民文化诉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新风尚。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制于革命时期成功经验的“惯性思维”,过分强调文化建设要服务于现实的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使得文化方针受到了严重破坏,部分知识分子被污名化。此后,为了纠正文化建设领域出现的失误,中国共产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致力于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制定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文艺工作等领域的工作条例,带动了高等教育事业和文化建设工作态势持续向好。

(三)1978—2012年: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推动美好生活建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迅速,举世瞩目。改革开放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社会革命,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一次文化觉醒。正是这个文化觉醒,成功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不懈探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高度重视。物质生活的逐步提升促进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化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1.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进入了新的时期。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原理同时代特征和发展实际的结合,党和政府提出了系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等,指明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等。总体来看,这个阶段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实践成效,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重视人民思想道德建设,并把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依靠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正确引导和高度重视,人民的道德生活有了明显提升和改善,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逐渐形成。总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其不仅有助于巩固共同思想基础,还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3.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创新公共文化事业。文化是一种深沉、广泛、持久的隐形力量,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文化滋润和文化滋养。只有依据时代现实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样态,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可以从方式、载体、渠道多层面入手,以文化育人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具体而言,可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文化事业的新路子,创新文化市场的管理模式,探索建立新的社会文化激励评价机制,从而全面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总体而言,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等一系列现实举措,有效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发展。这一阶段的文化建设已落实到较为可控的微观层面,切实提升了文化产品的影响,能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人民美好生活建设。

(四)2012年至今: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推动美好生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8]这一重要论断不仅表明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当代文化建设有了新的时代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性问题日益加剧,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领导国家各项建设工作都面临严峻考验。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中国梦”“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一带一路”等理论和实践成果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生动实践面貌和广阔文明前景,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启了文化建设的新征程。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凝聚社会价值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9]人生需要信仰推动,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若是失去了精神信仰,丢失了价值共识,其结果是民将不民、国将不国。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还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质而言,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还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因此,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这不仅需要通过思想教育、实践养成等路径加以推动,还需要构建长效机制,才能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夯实中华文化发展根基。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利益关系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态势。在这种环境下,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的完美结合,发挥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成为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令人欣慰的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领域,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已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性战略,这不仅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视,还显示了领导集体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决心、信心。

3.加强文化法制建设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现代化。法律是现代社会的科学治理方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加强文化法制建设,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文化机制和法律法规,构建新的文化机制和法律法规,从而实现文化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近年来,在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一套指导文化发展建设的文化法律体系框架。

总体而言,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法制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文化建设的新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工作不断改善和细化,不仅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还注重结合现实文化需求,协同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这反映出党对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高度重视及对人民文化权益的全面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百年历史进程中,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基本经验,为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工作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现实启迪。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10]。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能够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进程的根本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不仅是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政党思想的重要标志[1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为我国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解决文化问题和推进文化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导。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无论在党内,还是在思想界、文艺界,主要的和占统治地位的,必须力争是香花,是马克思主义。”[12]在由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在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上,主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世界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同志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进入新时代以来,针对一些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言论和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在以文化建设推进人民美好生活建设进程中必须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增强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感召力、增强意识形态话语领导权的主导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力”[13]。因此,在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过程当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保持开放心态,鼓励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生机活力,积极推进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和文化投资的全球化和国际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与时俱进的方针战略。

(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的方向保证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社会生产力大发展,人们思想观念大变化,人们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纵观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百年历程,坚持党对于文化建设的领导权是方向保证。要想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时代进程,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是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重要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仅是无产阶级人类解放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担负人类先进文化大业的主体自觉。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确立了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以法规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划定准绳。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同物质生活一同增长,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推进了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进程。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这一过程中,党逐渐意识到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内容。尤其是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无疑体现了党对文化建设所抱有的战略定力和雄心壮志。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是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根本宗旨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被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可以说,中华民族几千年取得的丰功伟业离不开人民群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更是离不开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在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过程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追求,为民谋利。这不仅是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和价值旨归,也是党推进文化创新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源于人民的选择,只有立足于人民立场,将文化建设实践厚植于人民群众的坚实土壤中,把人民群众关切的小事当成大事,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国共产党才能在以文化建设推进人民美好生活建设进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进人民美好生活建设的价值旨归在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推动文化建设工作的良好发展。回望历史长河,无论我国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文化建设方案的制定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始终重视人民的中心地位,坚持把人民文化权益作为初心和归属。只有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凝聚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以实现文化建设对于推进个体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14]。总之,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价值旨归,始终注重发挥文化独特的方式和作用,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不懈努力。

(四)秉持求实创新精神是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科学态度

文化在当今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统合“古”与“今”,“虚”与“实”,做到求实创新、推陈出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求实创新精神,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文化事业的推进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体呈现出在曲折中发展的艰难历程。幸而我们党能够不断根据时代变化以及人们需求来调整以及更新思想内涵,开拓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社会和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提出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就必须摒弃封建愚昧思想,实现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牢牢把握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中国共产党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高度肯定文化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郑重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新要求,这为文化创新指明了发展方向。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求实创新精神是其引领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求实创新精神,就失去了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资质,更无法掌握文化领导权。换言之,要实现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秉持求实创新精神,促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三、结语

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人民美好生活建设的成就是瞩目的,经验亦是突出的。从辩证发展的角度看,既要重视正面经验的积累,也不能忽视负面问题的教训,如此才能行稳致远。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之根,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更是滋养人民美好生活建设的重要源泉,对人民美好生活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的时代进程中,要充分尊重和保障知识分子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地位,鼓励其创作出富有吸引力,能引导人,能给人以思想启迪及精神洗礼的优秀文化作品,从而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的精神状态,激发人民美好生活建设的内生动力。

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世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国情,以及滑坡思想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新党情,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到2035年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标志着我国对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规律认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回顾中国共产党以文化建设推动美好生活建设的百年实践,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文化需求,这种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既不是一步到位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且艰巨的发展过程。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的绝对领导,深度推进美好生活建设的文化实践,坚持落实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满足人民对于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而推动人民美好生活建设的时代进程。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建设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