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传染病报告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3-01-02 20:47肖丽塔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

肖丽塔

各级卫生机构属于传染病发现、报告的前线,而医院不仅是收容、治疗患者提供相应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院内的传染病管理工作也是一直以来国家管理相关工作的基础路线,尤其传染病类型的增多,其工作重要性更加突出,传染病具体情况不仅关乎群众的知情权,并且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更为有效地对院内传染病信息进行管理,笔者所在医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条款对院内传染病管理工作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有效地减少了出现的问题[1-2]。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随着流感多发时期的来临,在传染病报告卡的管理中,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报告工作不能够准确、及时对真实的情况做出反应[3]。为此,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医院传染病报告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增强传染病报告卡的有效性,以下为详细报告。

1 传染病报告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医务人员对于传染病报告卡信息的填报工作不到位,出现部分信息填写不准确或信息空白等情况,并未能够及时进行修改,其中地址填写不准确、身份证号码填写缺失等出现的次数最多,省市区、门牌号等未填写完整,身份证号码出现多位、少位的情况,导致传染病防护工作无法进行落实[4]。

(2)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卡的意识以及习惯不够充分,出现了发现传染病的事件却未能第一时间进行登记以及上报的情况,多数工作人员会选择向后拖延时间,认为报卡的工作无关紧要,未能认真对待分内的工作[2]。

(3)确诊后未能及时填报报告卡,对于已经转院或死亡的患者未能及时更新信息,对于初诊为传染病,而后续详细诊断后否定的患者信息未进行修改,或填写错误,出现与电脑系统或门诊日志书写的诊断不相符的情况。

(4)虚假姓名、虚假地址,多发生于性病以及结核病中,为后续的复查工作带来不便;散居与幼托辨识不清,“现住址”与“患者属地”不合逻辑,所属地又为“本县区”等[5]。

(5)患者患病日期、初次诊断时间填写不准确,同一患者患两种及以上传染病时却只有一张报告卡。

(6)不同传染病病种的报告卡合格情况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2 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规则方面

医务人员的工作分配不到位以及不科学,多数医务人员需在进行患者的救治、查房、病历确认等工作全部都完成后,才能够去填写报告卡,并且还要等待患者的具体检查结果,因此常常在工作中出现迟报、漏报的情况[6]。

2.2 工作方面

传染病少发期间,出现传染病报告卡管理失误的情况较少,比例尚且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但是对于传染病多发期,院内的患者人数较多,医务人员工作量较大,多数人员常常选择把治疗患者当成更为重要的工作,而忽视了传染病卡的填报。

2.3 人员自身方面

责任传染病报告人对麻疹、猩红热等较为少见且不多发的传染病报告质量较为重视,故报卡及时率、合格率较高,而对于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常见且多发的传染病报告有一定疏忽、懈怠,故报卡及时率以及合格率均不理想。

3 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引起重视

不管是对于管理层面还是工作人员层面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管理层面来讲,引起重视从而使其关注到院内传染病报告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随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制度的调整,如配置专门负责填报工作的人员或者增加医务人员数量,减轻每位医务人员的工作量[7]。

3.2 强化管理

明确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属于管控传染病的基础路线这一原则,加大对于传染病管控的力度,明确与传染病报告卡管理有关的奖励与惩罚措施,根据院内实情,制定详细的规则,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的原则,在首次诊断或发现法定传染病患者、疑似者以及病原携带者时,无论地区、省份,均必须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规定时限和相应程序通过电话等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病情,将报告卡交给专管员,便于及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对于出现填报不全、漏报、迟报等情况给予处分[8]。

3.3 强化训练

邀请市疾控中心的相关专业人员前往院内,并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向医务人员进行重点讲解,使其加强对于传染病防控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的认知[9]。在进行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讲座后,组织涉及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相关防控人员,前往疾控中心采取针对性训练,包括对报告卡的填报、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相关培训,尤其是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应引导其在培训中学习各种报告卡的质量管理知识与技能,并在后续工作中形成正确的自主学习习惯,以此增强自身的报告卡质量管理能力,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

3.4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

借助计算机网路系统实时化的进行传染病报告卡的查询以及审核,打印报告卡进行网络报告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完整性。针对日常工作中到门诊部门就诊的患者,可利用报表查询系统,详细查看,可预防报告遗漏;在电子病历系统中,亦可全面了解新入院及出院的患者,同样可预防报告遗漏发生,针对部分患者在就诊中发现并诊断出传染病的,可利用电子系统进行审核[10]。同时,建议工作人员在报告卡管理过程中,必须认真核对各项信息,预防误差与遗漏。此外,需对系统进行不断完善,传染病报告卡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可促使各方面工作的严格实施与仔细落实,进一步改进报告卡的质量。

4 讨论

在我国,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就目前较为常见的有水痘、肺结核等经由呼吸道感染所致,以及通过血液途径感染的病毒性肝炎,还有通过性途径传播的艾滋病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搜集的全球死亡数据表明传染病是世界主要致死疾病,故做好传染病的相关工作意义重大[11]。传染病报告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技术指南》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并且属于各个相关医疗部门、各级传染病防控组织、各级采供血站、各级卫生检疫组织、教育机构、托幼机构、农业部门、林业部门、劳动教育部门以其内所有的具有执业能力的医务人员、检验人员、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等负责与传染病相关责任的人员,在出现法定传染病时必需填写的相关证明,具有时效性,需及时填写,以保证信息同步[12]。将其上报至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疾控部门即可正确的统计传染病情况,以便尽早了解,并编制出相对应的控制计划,预防大范围传播的问题[13]。

对于参与传染病管理的相关人员必须严格地对《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其他与传染病防控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进行学习,并且按照规定要求严格、无纰漏的对所管辖区域的传染病进行报告[14]。报告整体系统呈以下步骤:(1)方式:将所在区域的传染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2)程序:由相关责任人填写报告卡→传染病的管理人员收卡并进行相关登记→进行网络直报。(3)报告的时限要求:①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于2 h内进行上报[7];②其他乙类以及丙类传染病在24 h内进行上报;③对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传染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对于不明原因的突发疾病也及时上报[15]。

能否及时并且准确的对传染病信息进行报告,不仅对于一个机构的管理能力、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能够有较为直观的评价,并且还关乎政府以及决策部门能否在第一时间对传染病防控工作下达准确指令,使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阻滞传染病的传播。对于传染病报告中出现的问题,不仅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并且要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对相关制度进行改革,并正确将改进措施应用于日常工作中,遵循科学化、与时俱进的工作原则,在实际改进的过程中,详细研究电子系统的应用特点与规律,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要求工作人员的报告卡的管理环节中,与各个科室的医师相互沟通交流,在受到传染病报告信息之后,如有疑问,可再次与科室医师确认信息,如果发现有错误操作的问题,需立即整改,以免出现报告卡内容错误或遗漏的问题[16]。医院还需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以使其正确的处理传染病报告,增强其传染病报告的工作意识,并充分认识到报告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亦需要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和工作能力。将上述措施具体落实、不断改进,才能够有效地解决传染病报告中所出现的问题[17]。

综上所述,传染病作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具有较高传染性和死亡率,严重威胁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以及财产安全,该病的预防与控制依赖于社会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对于医院而言,需针对传染病报告卡中的薄弱环节以及问题所在,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并不断完善,提升医院各阶层人员对传染病报告卡的重视度,才可有效提升传染病报告卡的规范性、有效性,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有效辅助,更好地预防、管控各种传染病。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报告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