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实践的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2023-01-01 02:20:55吴杰
教育与职业(上) 2022年12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摘要]基于循证实践的社区教育,引导我国社区教育健康发展新方向,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新范式。循证实践从“证据—决策”“理论—实践”“居民—社区”等维度,引领社区教育研究范式创新;从改变拿来主义传统、构建本土化理论框架、加强理论与实践融合等层面,推进社区教育理论创新;从构建社区教育大数据库、建立社区教育整体模型、准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打造专业高效工作队伍、推动社区教育循证资源整合等方面,实现社区教育路径创新。

[关键词]循证实践;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吴杰(1981- ),男,江苏泰州人,江苏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处副处长、江苏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协同创新基地,副教授,博士。(江苏  南京  210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攻关课题“2021年江苏省社区教育发展报告”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2022-166)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23-0062-07

如何在新时代开创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新局面,精准掌握并引领社区居民学习需求,借助新媒体有效推进社区教育发展,提高社区教育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成为社区教育工作面对的新课题。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EBP)肇始于医学领域,迅速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催生学科发展新理念,推动学科发展新范式,引领科学发展新潮流。循证实践强调决策与证据、经验与科学、理论与实践、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紧密结合,借助科学化决策、最优化证据以及专业化措施,提升社区教育的专业水平,促进社区教育在理论内涵、研究范式、实施路径等方面不断创新,朝着更为科学、专业、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循证实践与社区教育

循证实践是基于最佳证据构建有据可循的实践操作模式,将依赖个体经验的传统决策转向依赖有效证据的科学决策。循证实践坚持“证据为本”的理念,将证据分成若干等级,依据证据质量进行决策分析,引导客观证据嵌入决策过程。一切用证据说话是循证实践的金科玉律,其对科学的追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基于实践对象的基本情况,结合实践环境的复杂性,强调实践效果的评估,循证实践体现出民主性。循证实践是基于实践对象基本情况,充分依托相关政策管理者制定的标准与研究者提供的最佳证据,用来解决实践对象存在问题的一种实践探索。因此,循证实践具有明显的科学性、民主性以及实效性。

追求科学、民主、高效同样是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通过梳理和剖析社区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发现实践性是社区教育的最基本特征。《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是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社区教育政策文件,在社区教育政策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文件提出,“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省市级的社区教育实验区和普遍开展社区教育的城市,创建一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彰显社区教育的普惠性,促使每个居民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是社区教育的基本信条。作为近些年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又明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需求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内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意见》还提出,“科学制订社区教育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统计制度,加强对社区教育发展状况基本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但实际情况是,“針对社区教育开展的评估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组织力度还不够强、评估体系还不够细,一旦有关的评估和激励方式做出转变和调整,各实验区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很难长期地维持社区教育的政策关注和实践热情,给社区教育发展带来一定影响”①。因此,科学规范是社区教育的本质追求。基于上述分析,循证实践与社区教育在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实践路径等方面存在耦合关系,将循证实践理念及其操作模式引入社区教育是科学可行的,可为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二、社区教育范式创新

由于社区教育的教育对象富有鲜活性、教育内容倾向生活化、教育方式侧重体验性、教育场合具有情境性、教师群体缺乏专业性等原因,社区教育长期依赖个人经验,忽略科学依据,缺乏科学决策,以至于社区教育领域未能形成一种公认的工作模式。库恩提出的“研究范式”为科学研究、科学决策以及科学工作提供一种共同认可的研究纲领。“研究范式”是指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时所遵循的一套基本规则和行为标准。社区教育工作者基于各自经验、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对社区教育获得感性认识,这种基于个人经验的体验性认识难以形成有效的视域融合,未能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和对话平台,更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社区教育缺乏相互对话的公共平台,各种社区教育论坛热衷于工作汇报和总结,缺乏用科学数据进行分析说明,缺少对科学规律进行总结提炼。要切实推动社区教育的科学化发展,就必须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构建出一种基于社区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实施路径、具体措施等在内的整体系统。基于循证实践的理念,社区教育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研究范式的创新。

1.基于“证据—决策”的范式。遵循证据做出科学判断、进行科学决策、推进科学实践,已成为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金科玉律。那么如何搜集、遴选、分析以及运用证据加强科学决策与实践,是进行循证实践的核心问题。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证据分为多种类型。根据性质来划分,可将证据分为描述性、分析性、评估性以及预测性四大类。结合社区教育的属性,描述性证据用以综合概括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社区发展、社区教育活动项目等;分析性证据揭示引起居民需求问题相关因素的关联程度;评估性证据能够对社区教育教学活动、社区教育项目开展、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社区教育平台建设以及社区教育工作者等进行有效评价;预测性证据可把握和预判事情的发展走向,掌握并引领居民需求,开创适合社区居民学习的新活动项目。“循证教育秉持研究证据支持教育政策的原则,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证据在教育决策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②

当前,社区教育工作者往往根据工作经验和个人偏好,就不同的教育对象和不同问题采取灵活的个性化处理方法。这种缺乏科学诊断、分析以及实施的做法,并未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社区教育政策的制定、计划的拟订、内容的安排、模式的选择以及方法的采用,需要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并基于一定的社会现实,根据实际的发展需要进行总结、归纳和调整,以此开展切实可行的教育活动。”③如何寻找一条道路既能展现社区教育的差异化特征,又能很好地推进社区教育体系的整体化发展,成为社区教育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循证实践给社区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范式。基于“证据—决策”的社区教育研究范式,重视社区教育建设指南、建设标准、操作手册等的科学依据,培养社区教育工作者运用证据的意识和能力,强化有关机构对证据实施效果的监督和评估。

2.基于“理论—实践”的范式。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几乎是困扰所有学科发展的顽疾,社区教育表现得更加明显。我国社区教育理论知识的形成大多通过移植或嫁接西方社区教育理论,理论构建和实践经验存在较大的脱节。社区教育并不是形而上学式的理论学科,而是要求通过大量实践探索提炼为某种理论,然后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项目的开展。因此,社区教育理论并不能以知识获取和搜集信息的方式形成,而是需要借助实验探索、项目建设、活动开展、课程开发等获得。

长期以来,社区教育的实践总结缺乏理论指导,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对实际操作关照不够,这一情形制约了社区教育研究的整体发展。故而,形成一种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新研究范式,能够拓宽社区教育发展视域。社区教育需从实践研究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利用实践研究提供的经验素材,形成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的理论知识,进而构建起科学的理论体系。由对社区居民和社区发展的完整理解描述到实证分析的研究,再由实证分析到对社区居民和社区发展的完整把握,是社区教育理论建构所遵循的基本路线。基于循证实践的社区教育理论的构建、发展、修正以及完善,应契合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内在精神,符合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适应社区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满足社区居民的内在需求。

3.基于“居民—社区”的范式。社区教育不是社区居民和社区之间表演的二人转活动,而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社区教育工作者、社区居民、社会相关机构以及社区教育研究者之间共同演奏的交响曲。当前社区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往往偏重宣传政策和开展活动,缺乏对社区居民的内在情感和潜在需求的关照,社区居民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在制定社区教育相关措施时缺少灵活性和人文关怀,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实践操作缺乏指导力。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的生硬说教、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照搬照抄、社区居民的疲于应付、社区教育研究者的脱离实际等因素,致使社区教育系统内部相互牵绊、相互掣肘,未能形成合力推动社区教育有序发展。为改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社区教育研究者在社区教育中被弱化、被边缘的现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应在形成社区教育政策科学化、操作手册实用化、教育过程规范化等方面扮演管理、监督以及考核角色。教育内容富有生活气息、社区居民需求体现时代声音,以及教育活动体现情境因素、教育活动项目恰如所需、教育效果科学评估、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等方面,都有待社区教育研究者进行深入研究,为社区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科学指导。循证实践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社区教育工作者、社区居民以及社区教育研究者纳入社区教育整体框架中,构建基于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社区居民、社会(有关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媒体、网络等)的整体系统,整合各方资源,发挥协同作用,才能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

三、社区教育理论创新

循证实践强调政策制定的科学性、理论支撑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的黏合性,为建构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社区教育理论提供良好契机。要构建本土化社区教育理论,就要改变过去的拿来主义做法,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相关社会教育思想,适当吸收西方社区教育的理论精华,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和社区居民教育需求,形成适合我国发展的社区教育理论体系。

1.改变拿来主义传统。社区教育是舶来品,最初来源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这一思想。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长期采取拿来主义做法,照搬照抄西方社区教育基本理论。我国现代社区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后经历了辅助青少年校外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助力社会治理等阶段。从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社会治理等先后成为社区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

終身教育是基于个体成长、发展以及生活需要而提出的,提倡学习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把学习看作个体生命周期的持续性活动。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就内在属性而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开展的全员性、全方位、全过程的各类教育活动,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从纵向上看,社区教育覆盖所有居民群体,包含从婴幼儿早教到老年教育的所有教育类型;从横向上看,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社区教育借助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对父母开展家庭教育,辅助青少年校外教育,从而大大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效果。

“学习型社会”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在其著作《学习社会》中提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多次强调这一概念,深化社会大众对学习型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型社会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获得学习机会的社会。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地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由此衍生出的外资企业员工、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待业人员等成为社区新居民。社区成员的异质性日益增大,社区居民的素质状态呈现多样化特征,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希望借助良好社区环境和优质社区教育来提升生活技能和综合素养。社区教育向所有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学习资源和教育机会。社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是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重心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教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总的来看还不能满足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的需要。探索社区教育在社会治理與社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为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社会治理是对社区事务的协商与民主管理,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制度、文化、道德、法规等社会契约的遵循与维护,实现居民共享、共赢、共存的社区环境。”④通过项目建设、课程开发、教育培训等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活动,促使社区居民形成共同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是促进我国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

一直以来,借鉴吸收西方社区教育先进理论,促进我国社区教育理论发展,但也因此具有浓厚的西方社区教育色彩,而缺乏原创本土化社区教育理论构建。因此,形成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社区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当下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最为重要和极为紧迫的工作。

2.构建本土化理论框架。我国社区教育的本土化实践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面对科学发展的专业化要求和社区居民的旺盛需求,社区教育的发展还不令人满意。我国社区教育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区域文化差异、社区居民需求差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等因素导致社区教育发展不均衡;另一方面在于社区教育缺乏原创理论而使学界并没有真正构建出一套本土化社区教育理论体系。

构建本土化社区教育理论框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关社会教育思想,二是从现时社会发展中整合有关社区教育信息,三是从已有工作中拓展社区教育视域。首先,我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社会教育思想,如“乡约”“乡校”“社学”倡导勤俭持家、正风澄俗、睦邻友好等观念,带有社会教化、社会建设的色彩。基于本土化的社区教育理论体系不能与传统文化割裂,而要沿袭传统文化脉络,吸收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其次,与当代国情发展的结合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社区教育在我国的生成与发展离不开社区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构建本土化社区教育理论体系时,必须考虑社区教育理论与社区理论的相互关系。最后,我国社区教育理论主要源于西方,只有在吸收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社会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现有社区教育理论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符合当前社区教育的发展需求。

3.加强理论与实践融合。社区教育既注重社区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更强调从实践中生成理论形态。考虑到区域发展的差异性、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社区教育需要借助丰富多样的项目活动来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加强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从而不断提高社区教育的成效。目前,社区教育所开展的各种活动趣味大于韵味、形式大于内容,往往活动场面热闹而社区居民所获甚少。社区教育活动项目开展往往缺乏明确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难以让项目建设科学可循,不能促使社区居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社区居民形成全面系统的有关生活的知识和技能。“任何教育活动或决策,绝不能只是基于实践者的某种哲学或信念,而是必须基于科学证据。在大规模应用具体的教育策略、干预方案之前进行科学评估,是基于有效的最好证据进行教育实践的一种哲学。”⑤循证实践通过证据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为理论生根提供肥沃的土壤,也为实践操作提供清晰的路径。循证实践基于“理论—实践”框架,为社区教育提供一种包括专业建制、专业标准以及专业评估在内的新范式。

四、社区教育路径创新

社区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生成,要依靠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基于循证实践的社区教育路径创新,应构建一个由多维度的子数据集合构成的社区教育系统数据库,建立包含政府有关机构、社区、社区居民以及有关社会机构在内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型,强化社区居民、社会力量以及第三方监督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打造一支内化循证实践理念、外循最优证据的专业高效工作队伍。

1.构建社区教育大数据库。基于专业背景、个人特质以及工作经验等因素,社区教育工作者虽然能够了解部分社区居民的学习信息,但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社区所有居民群体的多样化需求,难以推动社区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由于社区居民群体的复杂性和流动性,社区教育工作者往往难以对社区居民的需求做出全面及时的调查,未能形成系统的数据库。基于循证实践的社区教育,建构系统的社区居民需求数据库,为科学诊断、制订方案、有效实施以及事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大数据时代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社区教育的发展依赖大数据对社区居民需求的准确捕捉,对社区教育的发展目标的积极构建,对学习过程的针对性优化,对学习结果的形成性评价,通过数据支持政府和社会深入参与社区教育,支持其他组织参与社区教育。”⑥大数据由文本、图像、视频、影像等多种形式构成,从静态、动态两个层面及时掌握政府政策导向、社区居民和社会各界的需求变化。在大数据背景下,社区教育大数据可从数据来源的组织(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社区教育中心、社区、社区居民等)、数据来源的主体(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区教育工作者、社区居民、社会相关机构等)、数据来源的工作(包括培训活动、项目开发、课程建设、资源整合等)等不同渠道获取和建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社区教育参与主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居民、社会相关机构等,因此收集社区教育信息数据、建立社区教育数据库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做好统筹工作,对财政、民政、人社、文化、体育等相关部门以及相关社会机构做好协调工作,做好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工作,以显示数据的公信力。社区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形不断更新数据库,真正做到数据具有信度和效度,为寻求最优证据的检索、判断、分析以及运用提供有价值、可使用的信息。发布、分享、解读以及纠正数据的社区教育平台更好地推动数据库的发展,从科学决策的角度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社区教育研究者对数据进行监督和评价。

2.建立社区教育整体模型。社区教育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社区教育中心、社会相关机构、社区居民等不同主体。社区教育要对政府决策进行优化,对社区居民需求进行调查,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的社区教育模型,全面覆盖社区教育对象。首先,社区教育成效如何关键在于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社区教育覆盖所有居民群体,从婴幼儿早教到老年教育,从提升生活品质到满足继续教育需求,社区居民群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社区教育的魅力所在。其次,社区教育发展依赖政策推动。从辅助青少年校外德育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从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到助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社区教育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政策推动。最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灵活性和专业性,以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为建立社区教育发展模型,就要构建社区教育政策数据库、社区居民需求数据库以及社会力量数据库。各地政府机构在健全社区教育体系、搭建社区教育平台、拓展社区教育领域等方面,可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发挥服务和监管的职能。基于上述分析,只有建立集社区、社区居民、社会力量、政府有关部门于一体的社区教育模型,才能从源头上了解社区居民需求,从数据中发现需求,从机制上进行强力监管,从效果上进行有效评价。

3.准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高社区教育的科学性,促进社区教育科学规范发展是社区教育的当务之急。循证实践理念的盛行为社区教育科学化之路打通任督二脉。社区教育政策制定者应遵循科学决策的理念。“社区教育政策对我国社区教育实践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从社区教育政策变迁历程来说,其价值取向从单一走向多元,内容中的主体地位逐渐人本化,实施过程的保障机制不断完善。”⑦科学决策要以坚实的科学证据作为支撑。基于循证实践理念,社区教育证据可分为社区教育建设指南、社区教育建设标准、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社区教育评估依据等。从建设指南到建设标准,从实施方案到评估依据,社区教育工作越来越科学、规范且具有操作性。不同类型的证据给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循证实践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遴选证据过程中,要注意证据与问题之间的关联度,从责任主体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实施主体社区教育中心、实施对象社区居民、参与主体社会组织、实施过程活动项目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所选活动项目的证据和解决社区居民学习需求之间的匹配度越高,意味着问题得到解决的可能性越大。由于社区教育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所以还应考虑证据的可迁移性问题,尽量避免时间、情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干扰。社区教育中心作为实施主体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对与问题相关的证据进行更新、删减、修正,以期做到证据最新和最优。

4.打造专业高效工作队伍。当前社区教育由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领整体工作,由社区大学或者开放大学指导策划相关教育活动,由社区教育中心开展具体活动。就整体发展现状而言,社区教育队伍还存在外行充当内行、人才梯队不合理、专业化程度偏低等问题。一项针对社区教师队伍的调查发现,“某县大约有56名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其中多数由幼儿园和中小学转岗而来,有76.3%的社区教育教师不具备社区教育专业的学科背景知识,更多还是依靠原有小学教育工作经验指导现在。社区教育工作具有多种角色属性,且彼此间界线模糊,管理岗位的比例达51.59%”。⑧这项调查表明,社区教育工作者自我要求不高,专业素养发展滞后,缺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基于循证实践的社区教育,要求建立一支勤于思考、善于研究、勇于探索的工作队伍。这就对社区教育工作者提出较高要求,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显得十分必要。社区教育工作者要成为能够搜集社区居民学习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形成相关证据、采用最佳方案的循证实践教师。一方面,社区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过去过度依赖既有经验的个人习惯和思维定式,加强对循证实践理念的理解和应用,学会从已有证据、个人价值、现有数据中寻找最优、最适合的社区教育活动方案。另一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专业培训,引导社区教育工作者改变单兵作战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指导社区教育工作者在发挥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弘扬团队合作精神,组建一支工作经验丰富、专业基础扎实、管理运行高效的工作团队。

5.推动社区教育循证资源整合。当前,“社区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缺乏完整、系统的设计方案,资源审核门槛低,对资源建设需要什么内容和媒介及如何衔接缺乏统一规划和设计标准,没有统一的资源分类标准和方法”⑨。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有效认证和准确评估是保障资源真实可靠的有效路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应从浅显的信息收集和发布走向深度的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简单整合利用到深度共建共享。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具有流动性和再生性强等特点,具有循证实践的优势,能够有效弥补政府资源禀赋的局限性。因此,应在社会机构与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实现证据生产者与证据实践者之间的功能耦合。一方面,要拓展信息来源渠道,提高信息资源的精准度。综合政府政策信息、社区教育机构运作、社区居民需求、社会组织诉求等不同管道的信息,对社区教育信息数据进行整合,以形成社区教育初始证据;通过实地调研、信息传媒、座谈访谈等方式收集潜在信息,核对初始数据,研判社区教育发展走向,以形成有效证据。另一方面,要依托社区教育或者终身教育信息化平台,提高民意民情收集的效率,有效整合民意民情,挖掘公众诉求,畅通诉求的渠道。

[注释]

①马丽华.公平取向的社区教育:政策影响因素和实践改进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9(9):58.

②周加仙.走向循证教育决策与实践[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6):13.

③吴杰.社区教育的生活化向度[J].成人教育,2021(1):27.

④李宜芯,李盛聰,李瑞雪.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治理:意义、问题及路径[J].职教论坛,2018(3):116.

⑤杨文登,叶浩生.缩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基于循证教育学的视野[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3):14.

⑥邓红学,范文亚,付小菊.大数据时代社区教育治理的图景、模型与实现路径[J].成人教育,2020(5):40.

⑦丁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教育政策发展的梳理、评析及展望[J].教育与职业,2018(24):70-71.

⑧程仙平,潘冬艳.专业化赋能框架下社区教育教师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7(6):72.

⑨李可.智慧学习环境下社区学习资源整合模式探析[J].成人教育,2019(12):37.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3:27:14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1:38:31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职教论坛(2016年24期)2016-11-14 08:55:38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职教论坛(2016年24期)2016-11-14 08:51:34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11:01:32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1:39:40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0:52:33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