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应龙 _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
“华应龙名师工作室”是2012年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挂牌的第一个名师工作室。“第一个”对于我而言,是荣誉更是压力。慎思之后,我确定室训为“天圆地方”,并邀请顾明远先生题写了室训。
我的工作室成员有180多位,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是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选配的,有的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名师工程”分批委派的;有的是当地教育局领导推荐的,有的是所在学校校长恳求的;还有20多位已然是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还申请加入的。我不时自问:何德何能?我告诫自己:厚望莫负!
北京某名校校长多次推荐一名优秀青年教师加入,未果。可当我无意间听说这位小伙子心无旁骛,只想做和孩子们天天泡在一起的一线教师时,便欣然吸纳其加入。因为我工作室的成员都是这样有情怀、有抱负,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热爱数学的人,都是为了“让天下没有难学的数学”这一共同目标,愿意将“化错”进行到底的志愿者。
化错,是自1992年以来,我们一直探索的研究课题。从起步阶段的“容错”,到发展阶段的“融错”,再到提升阶段的“化错”。人生自古谁无“错”,错若化开,成长自来。化错,不仅是方法,更是思想、是情怀,是“以人化人”。我的导师、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尚志先生说:“化错教育值得做一辈子!”2022年,多家专业杂志开设了“化一”教育专栏。化错,已然是我们的标识。
怎么带领志同道合的工作室成员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呢?我说:“好老师是写出来的。”有的老师可能要说:“好老师,主要是上好课。”我说:“好老师有不同的层次。要成为‘大先生’,非会写不可。”
写作,是不少教师的弱项,更是大多数学教师的痛点。写作,便于抓拿。读了没读?做了没做?思了没思?一写就知道。写作,便于激励。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何以见得?公开课教学,一学期能安排几次?参加教学比赛,哪有那么多机会?也不能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吧?写作,压根不存在这些问题。
写作,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我抓住工作室建设的“牛鼻子”,一引其纲,万目皆张。我们以写促读、以写促教、以写促思……我们把工作室“写”成了自己的家。半亩方塘一鉴开。在“华应龙名师工作室”微信群里,隔三差五地就会分享伙伴们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好文章,30多位工作室成员已先后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等专业刊物的封面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