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菲菲,杨积顺,李喆
军事飞行员的身心健康是其航空作业能力和战斗力保障的重要环节。随着武器装备的迅猛发展,飞行员面临的航空环境将日益复杂。由于飞行职业的特殊性,如高认知负荷、高心理应激、高加速度、严重的飞行疲劳等职业暴露,导致飞行员易患气压损伤性疾病、颈腰椎疾病等职业病,严重影响飞行人员的身心健康[1]。有研究表明,因飞行员平时生活行为方式所诱发的相关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和神经心理性疾病的发病率已呈逐年上升趋势[2]。因此,研究军事飞行员的健康管理对促进和保障空军战斗力及提升航卫保障水平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现代健康管理兴起于20 世纪60 年代的美国。近年来,健康管理学科发展迅速[3]。健康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是以改善人群健康状况和控制医疗成本为目的,采用持续、积极、主动的健康促进,健康危险因素管理,疾病管理等手段,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或相关行为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和干预,从而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达到最佳的健康效果[4−6]。健康管理研究在我国主要集中于健康促进、慢性病防控、健康服务和健康教育4 个方面。健康管理研究在部队官兵的健康维护实践上也有一定的探索,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干部体检、离退休干部慢性病防治等方面[7]。
军事飞行员健康管理是以军事飞行员为对象的健康管理,其内容既与普通人群的健康管理具有一致性,又具有特殊性。其核心任务是维护和促进飞行员的身心健康,此举关系到空军战斗力的生成与飞行员的安全和健康。空军新型作战力量的战略转型,对新型军事飞行员的身心健康及胜任力都提出了更高、更特殊的要求[8]。军事飞行员作为海空作战中核心战斗力的维护者,应合理搭建军事飞行员健康管理学科体系,促进健康管理优势资源深度融合,实现飞行员健康管理策略的突破创新,提升能打仗、打胜仗的精准航卫保障能力。
军队健康管理对战斗力的保障作用不言而喻,美国、英国、德国等军事强国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飞行员健康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在政策方面,外军制定了详尽的系列层级标准,并不断充实和修订各类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技术方法。例如,美国空军在航空航天医学院设立了由专职人员组成的航空医学咨询部,重点研究飞行员的健康管理,围绕“人的因素”进行专项研究。美国从1980 年代提出的“军队健康促进”战略、“军队健康全面保护”构想[9−10],到如今的“军队整体强健”新思维[11],使得其军队卫生系统完成了由“伤后急救型”向“健康促进型”的转型[12]。英军通过政策法规、行动计划、评估、回顾、审计等核心策略,成功调动了个体和群体参与健康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了健康管理策略的全局性和可操作性[3]。加拿大为做好精准化的军人健康保障,制定了《健康强军计划》,同时不断关注健康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施健康策略效果反馈机制。
高新技术在外军战斗机飞行员健康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常态,各国均在飞行员健康保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研究,以促进与飞行员职业相关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例如,美国采用先进的高像素远程医疗技术应对紧急伤情处置[13]。同时,研发高保真视觉综合系统来模拟真实的飞行环境,用于评估飞行人员的视觉功能[14]。
目前,国内飞行员健康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飞行员常见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初步实践研究及相关探讨上[15−16]。从部队调研的实际情况看,飞行员健康管理研究尚停留在健康体检、健康鉴定及健康登记的层面,健康管理意识淡薄,健康管理方式、手段陈旧,缺乏对军事飞行员系统性的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模式构建评估及贴近实战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研究。文献报道显示,战斗机飞行员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及住院疾病谱研究的数据来源仅局限在本单位、本医疗机构、本区域等,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无法为决策层和管理者提供循证依据。
现阶段,我军航空武器装备得到飞速发展,但在装备发展的同时,航卫保障水平却并未以相应的速度发展。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都面临着一场巨大的考验。而对于军事飞行员这一特殊群体,生活中人群聚集性高,训练中操作难度大,对身体极限的挑战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开展针对军事飞行员系统的疾病预防、诊疗、健康管理及科学研究,全面提高航空卫生保障水平。
3.1 制定科学的健康管理标准,保障生理心理耐受极限下的飞行安全 针对飞行员执行任务特点,按照飞行准备、实施、讲评3 个阶段,根据各阶段工作内容和飞行人员活动特点进行健康管理相关研究。在飞行准备阶段,应当及时更新飞行体检标准,在了解飞行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将具体情况记录在飞行人员健康登记本或飞行健康许可证明的基础上,明确健康保障重点,研究如何合理安排飞行强度和作息时间。在飞行实施阶段,可以进行多维度的飞行员健康管理调查研究,观察和了解飞行人员身体情况,对新调入、进入新飞行课目、间断时间较长、连续飞行和伤病痊愈后恢复飞行的人员,进行重点观察和询问。对主诉不适、飞行中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发现身体状况异常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医疗措施。同时做好餐前食品尝试,对飞行人员的进餐、饮水等进行卫生指导和监督,研究飞行人员合理膳食的相关策略。在讲评阶段,重点观察飞行人员飞行期间的身体适应情况,了解飞行人员飞行后的身体反应,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并进行总结和记录飞行日健康管理状况,对飞行员的生理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研究。
3.2 加强军事飞行员健康管理研究,减少飞行员的职业损伤 结合航空部队飞行员现实需求,从不同方面加强军事飞行员健康管理相关研究。包括生理机能、心理品质、疾病矫治、营养卫生、健康促进、环境支持等。组织开展高原、远海、长航时飞行航空卫生保障措施研究,形成相应的保障规范和技术指南。修订完善《飞行员健康指南》丛书等科普资料,为飞行员提供学习内容,普及飞行员的医学防护、科学训练、心理健康、营养卫生等各方面知识,提高飞行员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管理部门应真正做到医防结合,积极采取改善飞行职业环境、提高航空疾病诊断水平的措施,持续性、全程化地保障好战斗机飞行员的身心健康。
3.3 规范军事飞行员健康管理保障策略,解决新机种面临的系列航卫保障问题 随着无人机、预警机、大型运输机等新机种陆续配备至军队,飞行员健康管理保障模式需要确保空勤人员身心状况更好地适应新机种及新任务的要求。同时,新作战任务的提出,对特殊环境特殊任务下飞行人员、空中战勤人员、转运人员的生物效应、生物节律及战斗力维护也是一种挑战。因此,研究建立规范的军事飞行员健康管理保障策略,不仅是新任务的需要,也是新时代的要求。
综上所述,军事飞行员健康管理研究必须立足于“人”这个战斗力生成的第一要素,加强新机种研发过程中健康管理研究的介入程度,加大“人的因素”研究力度,促进人机整体作战效能提升。按照“大健康”理念,将飞行员健康管理的各功能任务模块分别进行研究,统一汇总研究结果,进而实现飞行员健康促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