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 杰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活泼好动的学生有自主学练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需求和运动基础,精心营造自主学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围绕体育学习任务开展自主学练。如此教学,可以充分唤起学生的运动热情,促进学生在自主自由的运动实践中发展体育核心素养。[1]
从操作流程来看,自主学练教学模式一般分为五个环节,即“准备——尝试——巩固——小结——评价”。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自主学练的目标和内容。小学体育教学尽管有教材内容,但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灵活应变,可以立足校本课程资源,也可以自主开发课程资源,进一步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在确定自主学练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兼顾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层确定目标,让全班学生都能在运动中提升自己。
从内容和形式来看,小学体育教学非常丰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遴选。唯有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训练效能,顺利推进自主学练教学模式。例如,在篮球运动训练中,学生热衷于游戏和竞赛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学情,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游戏或竞赛活动,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支架。可以这样设计竞赛:把学生分成几个六人小组,让他们自主开展篮球比赛,比赛形式可以分为三种:三人对抗赛、六人制小组赛、定点投篮比赛。可以这样设计游戏活动:1.两人一组协作运篮球,两个同学背靠背夹紧篮球横向行走,用最短的时间把篮球送到规定地点为获胜者;2.传接球投篮游戏,四个同学为一组,每两个同学之间间隔6 米左右,通过接力的方式传接球,最后一个同学完成投篮,命中率高的为获胜者。
和其他学科教学相同,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也应简明。所以,要通过分层设计来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在因材施教中提升教学效果。例如,百米快速跑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明确及格标准:男同学,甲组13.98秒,乙组14.98秒,丙组15.98秒;女同学,甲组15.98 秒,乙组16.98 秒,丙组17.98 秒。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商量决定如何分组,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引导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氛围中主动地开展运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担任评委,自主开展训练和运动测评。在明确学习目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运动练习中,并在实践中相互交流活动经验。
自主学练有了确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学生的运动训练就会更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就会进一步提升自主学练的教学效果。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运动的学习需求。只有围绕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确定好了自主学练的内容和目标之后,教师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多样化的自主学练平台,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练。体育教学有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教师要根据自主学练内容和学情灵活优化教法。在学生自主练习时,教师须仔细巡视,针对个别学生,相机传授一些方法技巧,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活动组织的优化策略,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练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要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聚焦学生和学习中心,为学生体育运动提供更多的教学支持,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2]
尽管精心预设了自主学练,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学情,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契合学生运动需求。在学生自主学练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观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法,因材施教。例如,在跳远训练中,教师可以先传授基本的运动技巧,再组织学生分组练习。由于学生的运动基础参差不齐,教师要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实施精准的、及时的教学指导,让全班所有学生都能顺利完成练习。还可以把体育素养高的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内,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提升训练,教师把指导的重心放在暂时落后的学生身上。这样教学,不但可以为学生示范规范的技术动作,还可以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在练习中呈现的独特问题,让全班所有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
学生的运动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共性问题,还要注重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例如,在长跑训练中,个别同学编造谎言请假,其真正用意就是对耐力跑训练有畏难抵触情绪。教师可以把这些特殊学生集中起来,适时向他们讲述运动员坚持长跑创造奇迹的故事。故事很励志。听了这个故事以后,这些学生改变了初衷,纷纷要求继续参加长跑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严厉批评这些意志薄弱的学生,也没有强制他们进行长跑,而是通过故事感化来激发学生的斗志。这种艺术化的教学策略非常成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预设和不断调整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指导的作用,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直面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的问题,创新问题解决的方法策略,比如调整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方法等,不断提升教师的助学作用。所以,教师要积极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围绕学生的体育学习学情,为学生的体育运动提供更多的载体,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来。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开展自主学练,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借助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围绕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答疑解惑,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确保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练。在学生自主学练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挥教学指导作用,从技术上帮助学生释疑解难,并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促进学生在反思评价中提升运动水平。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分解示范一些技术动作,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并准确掌握动作技能。[3]
和其他学科学习一样,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认知障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而专业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自主学练,自主建构运动认知。比如,在跳马练习过程中,学生普遍都有畏难情绪,不是缺乏动作技巧,就是胆怯心理在作怪。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认真倾听并了解学生在训练中的困惑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示范动作,分解呈现动作要领,指导学生自主确定训练计划。跳马训练难度系数不低,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放手让学生确定训练计划,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生喜欢投掷运动项目,但是在运动技巧方面经常出现一些瑕疵。例如,在投掷垒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练习,当学生找到这种运动感觉之后,再向他们重点讲解投掷垒球的动作要领。接着,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集中展示投掷动作规范的同学,再一次巩固强化投掷垒球的动作技巧,帮助学生自主建构清晰的动作认知。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在小组长的指引下开展自主学练活动。此外,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运动技能,在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运动训练效果。
小学生的体育素养是在不断发展中,教师根据学情实施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释疑解难,可以进一步保持学生的体育训练热情。此外,学生爱好运动,这是他们内在的学习需求,教师据此设计和开展教学,可以有效推进学生的自主学练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围绕学生学情设计训练内容,搭建了自主交流的平台,促进学生在反思评价中强化运动感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运动技能。
自主学练应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因此,教师要不断优化活动过程,从流程、形式、评价等维度进一步优化自主学练。例如,在自主学练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及运动经验,相机渗透传统体育文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同自主学练活动。所以,教师要考虑并尊重学生的体育学情,从多维度、多层面优化设计,不断提高自主学练的普适性。
此外,教师还要具备教学拓展意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运动基础出发,开发自主学练的体育运动任务。如此,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运动热情,鼓励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运动训练,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运动意识。比如,在练习跳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家中开展亲子跳绳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进来,帮助并评价学生的自主学练情况。教师可以凭借晓黑板、企业微信等APP,展示学生的运动情况,让家长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过程性评价。家长可以及时、积极地开展评价,主动地督促学生开展跳绳练习,并把运动的图片和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教师从中遴选优秀的学生典型,通过表扬激励更多的学生见贤思齐。
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多渠道搜集材料,把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发送给老师。在任务驱动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借助访谈、调查、上网等路径,遴选适宜的运动形式。教师可以提取整合学生的反馈情况,从中筛选出学生喜欢的运动内容。比如,居家亲子运动,很多学生都喜欢参加这个项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坚持和家长一起运动,并鼓励学生在班级中推介自己的运动故事。
自主学练强调学生训练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优化整合学生自主学练的内容,进一步延展学生的训练时空。但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制约着自主学练的训练效果,教师要做好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针对学情优化设计,不断提高自主学练的效果。同时,学生要能够自主选择运动形式,所以,教师在设计拓展性的自主学练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丰富学生运动体验。
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潜藏着不少运动机会,教师要通过任务驱动激起学生的运动热情,不断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例如,在亲子运动中,可以适度增加健美操、打羽毛球等运动形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情况灵活选择。教师可以及时地和学生家长沟通,实施家校合作,创新开展一些个性化的运动项目。此外,对于学生喜欢的个性化的运动形式,教师可以聚焦学生的个性需求,分配有针对性的任务,及时跟进指导,确保学生的训练常态开展。比如,健美操、太极拳等个性化的运动项目,完全可以居家练习。教师要在和家长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保证学生的课外自主学练顺利进行。
对于运动,学生有个性化的解读。比如,广场舞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群众性运动项目,现在,更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了广场舞的行列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群众体育运动中,在运动实践中提升运动素养,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此外,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辅助作用,助力学生的自主学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拍下自己运动的视频,鼓励学生在自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运动视频,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进一步提升其运动效果。教师可以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动员家长支持学生的运动展现,助力学生在网上开展互动,在线上分享自己的自主学练成果,丰富学生的运动学习体验。
在生活环境中开展运动训练,对学生的自律能力是个巨大的挑战。拓展学生自主学练的时空,教师要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比如,教师开发设计学生自主学练的流程、任务、要求,可以通过运动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练,尤其是良好的家校合作,可以保障和促进学生的自主运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此外,对于暂时没有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予细致的指导,优化运动项目的设计,通过因材施教的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