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陈晓雨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近年来ICT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也需要大量ICT人才为ICT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由于ICT行业从业人员技能更新较快,使该行业发展过程中现有人员在数量和技能等方面无法满足需求,这也对ICT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ICT人才过程中,需要与市场上ICT人才需求特点相结合,加快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变,重视与企业的合作,推动课程、教学模式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创新,打造更为完善的ICT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借助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等,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新岗位取代了传统的工作岗位,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每个人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新形势下,ICT技能成为数字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当前特殊社会环境背景下,软件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促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也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再加之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改革等,都对ICT人才提出了大量的需求,但由于人才供给落后于行业增长,这也导致ICT行业人才缺口呈现出持续扩大的态势。再加之产品和装备数字化改造及各领域智能化增值过程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成为关键带动技术,这也导致当前对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人才需求更为迫切,而且随着行业加速精细化,也导致在一些新兴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特别是一直以来ICT人才培养的方向主要以平台开发和应用层为主,缺乏对应用型人才的针对性培养,这就使当前各行业在升级转型过程中ICT复合型人才缺乏,这对各行业数字化的有序推进带来较大的阻碍。而且在当前ICT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具有行业背景的ICT人才。
当前ICT产业发展过程中,其人传统的单向链条模式加快向“产品—平台—生态应用—用户”的平台生态模式转变。这也使ICT人才需求结构加快分化,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ICT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ICT人才要具备行业性知识能力、业务研判能力、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计划及项目管理能力、综合团队能力等。在ICT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以需求为导向,并基于ICT技术基础上加强对行业的了解,并深入理解客户所在行业的发展情况、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换位思考,针对客户业务流程及需求的合理性、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判断,提高自身对客户业务的熟悉程度。由于ICT项目具有延续性的特点,这也要求ICT人员需要针对项目全生命周期持续跟进,并具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控制措施,保证项目能够按照计算执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另外,随着产业的细化,这也需要ICT人员要面对更多类型的合作人员,这也对人才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高职院校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高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专业建设,积极提升自身的师资队伍质量。在信息技术领域,高职院校教师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ICT技术存在迭代速度快的特点,这也使其专业课程体系需要与最新技术标准紧密对接,课程更新速度较快。因此对于ICT专业教师而言,在技术学习和储备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每年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再加之长期的面对新课多及新技术密集的工作要求。ICT相关教师在ICT技术领域的不断累积,这也为高职院校培养ICT人才有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具备相对完善的实验实训环境,可以用于培养专业技能。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基地通常也会随着专业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造升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始终保持技术先进的状态。完备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器材,为ICT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对于ICT人才培训而言,通常需要依托于具体的项目建设而展开,需要连续课时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其具备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无论是针对本校学生的培训,还是组织社会ICT人才技能的培训都具备良好的条件。
当前高职院校ICT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但大部分高职院校ICT人才培养过程中都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于宽泛的情况,涉及到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这也导致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由于ICT行业中对专业人才一定的工作和实践经验更为看重,特别是随着行业应用的加深,这一要求日益凸显。另外,行业新人往往只具备技能型基础学习能力,在团队协作、跨界思维和企业文化理解等方面的应用能力仍有所欠缺,无法满足行人用人需求。
目前ICT人才开始由技术驱动型人才需求向业务驱动型人才需求转变,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培养出即懂业务又懂技术的ICT人才。虽然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科规范性方面要求十分严格,但各个职业高校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ICT行业前沿技术课程,这也使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与ICT行业前沿技术接轨。但由于应用领域自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体现的行业领域的相关课程也很难制定规范的形式要求,这类课程的建设通常取决于各高职院校对该行业知识重要性的认知及学校自身的行业背景。但大部分高职院校不具备特定的行业背景,这也导致课程同质化现象严重,过于强调学生ICT技术的培养,对学生特定行业“软实力”的培养重视不足,当前的课程体系无法满足企业对ICT人才的需求。
在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过于看重学历和学术成果。虽然高学历的教师能力较强,但通常缺乏行业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这也使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不具备明显的优势。在当高职院校ICT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即具备高水平学术能力又具备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ICT人才培养中较为重要的制约因素。
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ICT专业人才,当前高职院校需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培养ICT人才时要加强对产教融合的重视,打造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产教融合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将ICT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融合,具体需要双向整合高等教育和产业之间的资源,即高职院校应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行业企业也要介入到高校办学工作中来。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入,可以打造出一批更具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职业院校。在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模式中,供需双方需要统一ICT人才需求和培养方向。高职院校和企业需要持续性跟踪了解ICT人才需求,即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需要针对基础性ICT人才重视应用培养,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再加强对应用层面团队协作和沟通等技能的培养。针对高端ICT人才则要突出技术突破,在充分获取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要强调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ICT人才培养时需要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作为重要举措。由于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对ICT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但基于人才需求质量方面一些院校仍存在争议。基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在构建ICT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需要重视结合ICT行业发展标准,将其与ICT课程相结合,重新修订教学内容,并在实际教学中引入企业的最新技术、产品和管理等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素养。而且ICT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即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可以在步入社会后快速与企业岗位相适应。
高职院校ICT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要充分结合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时刻了解和掌握ICT行业的最新技术,并积极对接区域经济和行业的发展,积极对学科专业进行优化布局。通过对特色学科方向进行整合,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在重视新兴学科培育的基础上,还要针对ICT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扶持,实现学科的深度融合,以此来构建以专业学科为主,以行业应用和产业发展为辅的学科布局。同时高职院校还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和地方进行合作,实施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策略,加强对一些地方急需及具有突发优势的技术领域实施产教融合专业群的建设,从而使培养出的ICT人才能够与区域经济和行业等的发展需求更具契合性。
高职院校在ICT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与课堂教学效果息息相关。但一直以来ICT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都存在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由于专业课程十分繁杂,这也导致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针对ICT课程体系才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打造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将校内学习与企业学习相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优化对课程课程与组织,创新教学内容。具体可以增设课程,通过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一些课程也可以适当的删减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形成综合性的课程体系,以此来助力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相较于其他专业,ICT专业更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学科专业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学生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则需要重视实践。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重视课程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案例式、项目驱动法等方法的应用,打破传统教学思维和方法的制约。同时还要对课程考核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重视综合评价法的应用,转变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加大对教考分离的探索。并通过优化ICT专业课程教材选择机制,积极与协同育人企业进行合作,开发新的课程教材,使其与ICT实际工作岗位相适应。而且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还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具体还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学习方式,强化课程学习和与实践的融合度,以此来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另外,高职院校还要打造专业的实训环境,积极与业内前沿需求进行对接,具体要通过实操平台建设,使实训平台与行业应用平台对接,这样学生借助于行业应用平台完成综合实训,能够更好的与企业应用场景适应,助力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ICT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对自身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积极开展对外合作,重视引入一些优秀的企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更具实效性的ICT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还要对区域经济结构情况开展深入研究,结合区域发展及行业发展中对ICT人才的需求,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打造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从而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ICT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要通过引入企业资源,打造更高端的实验室。相较于学校自身的资源而言,很多企业在ICT专业方面具有丰富的资源,将这些资源与学校进行有效共享,可以助力于ICT专业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通过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并与行业企业需求相结合,以此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ICT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ICT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在当前高职院校ICT专业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相较于企业掌握的先进技术,高职院校与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需要重视与企业进行合作,依托于企业技术资源来提升自身ICT专业的师资水平。利用企业技术资源强化对ICT专业教学的培养,提高教学自身的实践专业技能,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引导专业教学参与企业科研项目,这样使专业教师能够掌握ICT行业的最新动态,并通过深入企业一线,从而更好的掌握企业业务技术的整个流程,进一步强化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高职院校还要为教师到企业培训和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ICT专业教学整体水平。高职院校通过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以为ICT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各行业发展过程中对于ICT技术人才需求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由于一直以来ICT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也导致当前社会上ICT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需要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构建ICT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基于课程体系、学科专业结构、课堂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及师资力量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积极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高职院校ICT人才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为ICT产业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