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明
(山西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让人类社会逐步向智能化迈进,尤其受新媒体大环境影响,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改革、升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致力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在此过程中,广大思政教师和相关教育从业者逐渐意识到:当下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思政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曾经普遍适用的课程已经不能及时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同时,新媒体数字化、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也对新时期高校思政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对传统高校思政课程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之结合高校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发展的实际,对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善路径提出相关建议。
(1)具有多样化特征。追溯新媒体概念,最早可以退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愈发多样化。从纯文字的新媒体传播到如今图文结合、短视频风靡世界,人们的行为习惯正在多样化信息讨论和设备跟踪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新媒体的出现有效改变了传统纸媒体和面授的弊端,能够跨时空提供知识服务甚至帮助人们及时从各种角度获取新的资讯。
(2)具有交互性特征。近年来,新媒体逐步突破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知识和讯息的弊端,媒体和观众的交流壁垒也随之打破。以百度百科为例:若想查找有关思想意识的相关信息,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传统官媒所发布的相关文件,还能通过社交网站来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对思想意识定义、内涵的不同理解,这形成了媒体和受众人群之间的互动,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及时获取反馈信息。
(3)具有移动性特征。如今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充分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高校网络授课为例:受新冠疫情影响,学生通过新媒体工具能够随时随地开启网络听课模式,而教师也不再受时空限制,利用新媒体平台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和理论观念,这种设计也在无形之中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模式。
(4)具有开放性特征。当下,新媒体虽然未能形成学术界公认定义,但人们的日常生活早已受微信公众平台、短视频软件等知识分享平台影响,发生了很大改变。在高校课程教学方面,新媒体向我们开放了内容储存和检索功能,使基础公共课程甚至专业理论课程的交流、分享不再受时空、地域阻碍,师生能通过互动探讨来及时解决自己在相关知识层面存在的不足和欠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新媒体作为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其碎片化的知识和传播方式正在最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2]通过报告,我们很容易发现:当前网民普遍比较年轻,10-39岁网民占总体人数的一半以上。特别是进入与社会接轨的大学以后,互联网和新媒体对人们的影响愈发显著。可以说,高校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知识教育且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储备人才,正承担着祖国未来建设的重担。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便要在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及时利用新兴、已有的优势资源,在新的契机下对高校思想课程赋予新的内涵,以期实现新兴思政观念的传播,不断开阔高校学子视野。
(1)新媒体对学生思想价值观易造成误导,不利于思政课程的开展。十年来手机、平板电脑的产生、应用正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在无形之中改变了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昔日,通过传统的口头传授、纸媒报道,高校学生得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课程知识;而今,新媒体利用其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不断融入到高校学子的学习生活的教育活动之中。然而,人们在庆幸新媒体能有效了解学生深层思想内涵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作为一把“双刃剑”,信息真假难辨、负面新闻过多的新媒体也对学生自我道德素养的提升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和阻碍。例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意识的渗透让众多学子产生了金钱至上、个人主义高于一切的观念,传统思政课堂传授的“仁爱、家国情怀”反被其抛之脑后,这对新时期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困扰。
(2)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思维模式权威性下降。互联网作为新媒体发展的依托环境,正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程的持续改革、发展。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部分高校未能及时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工作形式要求,反而采用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思维模式,较为老套的课本知识和理论观念并不能吸引广大学生的兴趣。换言之,一切旧有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都可以从网络媒体上获取甚至全面复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乃至思政课程的权威性。在高校中,经常会出现“思政教育是水课”的错误观点,但在它大肆传播的同时,广大教育者也应该及时反思高校思政课程所存在的不足。显然,由于受年龄分歧和时代落差等重要因素影响,思政教师很难获得学生的尊敬和崇拜,没有了权威性所支撑的思政课程,也难以塑造大学生优秀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
(3)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大龄思政教师造成了思想困扰,课程改革发展难以持续推进。当前,新媒体凭借着其方便快捷、拥有大量信息资源的优势获得了高校师生的一致喜爱。在过去的思政教育活动中,时代局限性和技术断层影响了教育工作模式的形成。几十年来,我们国家思想深受古代传统观念和苏联模式影响,旧有的思政理论长时间处于固化状态。但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平台,既能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提供课程内容,也便于广大教师随时随地备课、及时获取相关课程资料。但是,在看到新媒体平台为教育工作者提供良好思维平台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高校教师体系中,部分大龄教师仍分布在思政岗位之上,他们很难通过新媒体平台来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获取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建议和意见信息;对网络技术的不熟练运用,亦让高校思政课程逐渐变成大龄教师的一种负担。
(4)受新媒体话语掌控者影响,高校思政舆论监控很难完美实现统一。在新媒体大环境中,媒体话语权和解释权受到资本和经济发展趋势影响,正逐渐从传统高校、官方媒体手中移交到规模较大的私营组织。时下,学生拥有众多的社交软件,以微博、豆瓣为首的信息分享平台正影响着学生三观思维的塑造。一些不良信息,带有渗透观念的功利主义观点成为了时兴甚至主流,这既不利于传统优秀思政思维的传递和构建,也对高校思政舆论监控造成了很大影响。据凤凰网调查,手机网民获取知识和咨询主要是通过碎片化分享来完成了。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网络信息繁杂、鱼目混珠的背景下,学生的舆论动向难以及时被学校所掌握;特别是刚刚成年的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较为规范的行为准则,但他们的情绪波动极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从而在短时间内丧失理性思考能力,听信、发布危害言论。
(1)新媒体增强了新型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对思政教育课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来帮助学生理解思政理论也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一大问题。有别于枯燥的传统媒体,新媒体强大的检索功能使学生能够充分从多方角度和多种形式来了解课程开设的相关内容甚至进行一定范围的知识拓展、延伸。[4]例如通过慕课、青年大学习等软件、公众号,其视频的连续性和幽默性能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有效实现知识体系的全覆盖。这也对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定启示: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考虑自身课程的片面讲解、传授,而是要让高校学子在趣味中不断获得学习动力。
(2)新媒体体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思政理论授课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和教师是处于一个不平等的状态。尤其是在具有明显思想意识的思政课堂上,学生很难发表自己对于理论知识和时事政治的观点和想法,只能被动选择接受教师灌输的理论框架,从而失去了自我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以往“填鸭式”“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让课堂逐渐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感;高校教师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还在平等、丰富的教学课堂中不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双方充分利用新媒体上的有效价值信息,实现优势互补。
(3)新媒体创新了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历史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落实党和国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5]特别是高校思政教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拥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传播媒介未能及时跟进时代思维观念,在深入贯彻落实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中起着阻碍作用;不过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教育行业也认识到了其对思政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教育模式理应适应个性化十足的学生需要,并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课程的观点和建议,令其在课堂讨论和新媒体工具应用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地展示自我,从而真正对思政课堂产生兴趣。
(4)新媒体使高校思政资源有所拓展。依据传统的课本和课件,高校思政教师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捉襟见肘”的问题,不仅未能及时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还对学生的全面培育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对此,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空间正从二维模式逐渐向“课堂+校园+媒体”的三维模式过渡发展。通过整合网络上有利的时政资源,学生能及时了解社会热点事件、现象,并在观察和思考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认识和道德观念。从某种角度来说,新媒体正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载体,两者能在思政课程上进行互补和更新,不断构建、发展适应时代的新型思政课堂模式。
(1)整合高校思政教育资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各学科和领域学者对资源整合越发重视,特别是在思政课程教育领域,人们也逐渐关注到网络信息对于课程理论体系完善、发展的重要意义。罗洪铁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系统讲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作用,并充分说明子相关资源可发的紧迫性。对此,广大高校教师理应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在授课过程中予以二者的有机结合,并在合适的时机帮助学生重塑适应时代发展和国家民族复兴的思政思想观;同时,我们也应采用师生共同观看线上直播课程、网络座谈会等方式,实现教师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来增强课程的紧凑性和趣味性,特别是在事关学生思想意识培育方面,学校和社会也应参与到整合资源的过程之中,有效帮助在校学生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趋势。[5]
(2)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作用,也点明了高校思政教师是其重要作用的发挥者。作为新时期思政课程教师,我们理应在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首先,在科研能力方面,思政课教师理应提升自己的科研意识和自我创新能力,不仅要吸收前人有关思政教育层面的观点、理念,还要总结自身实践经验,加强教育科研,从而实现思政课程对实际生活的引领作用;其次,思政课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仅要在课程中积极向学生灌输家国情怀、奋斗精神等主流思想意识,还要扎实自己的学术素养,在开阔视野的过程中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方法,以此提升教学能力,形成协同效应。
(3)不断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平台成为了高校思政资源整合的重要渠道,也成为高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红色思想精神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新媒体设备的实时性、交互性能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补,并有利于实现高校思政课程改革的巨大突破。因而,在思政教育改善路径过程中,广大从业者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来帮助学生获取其所能接受、掌握的学习资源,并不断提高自身思政修养和知识素养。首先,我们应该加强相关人才的投入,在招聘过程中引进网媒宣传人才,不断建设、完善属于自己本校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在扩大影响力的同时也加大思政宣传力度;其次,思政教育工作部门要主动询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解学生之所需,答学生之所惑。
(4)构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想要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利和选择意向。现阶段,网络平台的兴起虽能及时让人们了解时事新闻、互通有无,但对于不完全具备社会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校学生而言,他们难以完全分清网络繁杂信息中的“好与坏。”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此过程中,应该积极利用新媒体交流平台,通过匿名等方式轻松和学生探讨、交流实时信息,来了解学生对于思政事件和观点的掌握程度;同时,学校也应该通过组织系统性师生线上学习来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在共同思考过程中,双方都可以站在彼此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进行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判断和总结,以期满足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需求,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
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本,影响和决定着民族发展的趋势与未来;特别是思政教育课程,更能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与人格塑造,承担着“塑造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也体现着“铸魂育人”的历史担当。[6]实践表明,有思想,有见解的在校学生希望利用新媒体和网络传播平台来学习思政教育课程,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能指引实际学习的知识和本领。因而,身处经济快速发展和世纪变更的交汇点上,思政教育从业者和高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三观的塑造,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方案的完善发展。可以说新媒体时代下,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方案何其之多,如何筛选有效的传播信息,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多元性、即时性、互动性的特征来完成思政教育体系改革,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