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硕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a.马克思主义学院;b.红色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杭州 310018)
《礼记大学》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自古以来,家与国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生动地阐释了“家”与“国家”的关系,形成了融个人、家庭、国家、人民为一体的丰富的新时代家国情怀。这些论述既是严以修身、优良家风熏陶的结果,也是承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主张,更是在新时代下对家庭建设和国家发展的破题与解题。总体上看,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包括严以修身、注重家庭建设、以国为重、人民至上等完备表达,赋予了家国情怀鲜明的新时代特征。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1]《礼记大学》指明,齐家之要在于修身,修身是齐家的前提。“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2]“修身”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过往经历。在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严以修身”是排在首位的要求。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当天,习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对北大师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3]只有先修身立德,涵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才能以身示范带动家人效仿,形成良好的家庭风尚,为家庭建设打好前站。严以修身是齐家之“要”,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前提。
习近平指出,“要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4]赓续优良的家风,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将正向助力个人的修身立德、家庭的和睦美满、社会的风清气正,促使民风淳、国风畅、党风真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础。
家庭建设要注重童蒙养正。“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5]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潜濡默化、润物无声的,其在启蒙养正上的“首位度”是其他任何教育无法替代的。
家庭建设要注重优良家风的赓续。“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5]优良的家风感染熏陶着家庭成员,维系着家庭和睦,将中华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以家风的形式世代传承与发展,对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产生重要影响。习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家庭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6],在严以修身的同时,管理好亲属子女。重视家庭建设、带头树立起新时代良好家风成为了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程。家庭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更是国家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对于以家风为基础的党风和民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形成,离不开一个个文明型家庭的建设。
习近平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7]“国”是“家”的主心骨,只有国家富强,才有家庭与个人的幸福。习近平道出了国家这个“大家庭”的重要地位,彰显了侠之大者,以国为重的新时代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建设者的见证与参与,只有人人不当局外人、不做旁观者,兼顾小家与大家,把个人前途、家庭利益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才能凝心聚力,真正实现国家的复兴、人民的幸福。习总书记号召全社会的奋斗者树立新时代家国情怀,以“为大家舍小家”的无私奉献、“功成不必在我”的朴实纯粹、“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同向同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小家的幸福和谐贡献力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最首要的就是要有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尚书》载:“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政治智慧,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民本思想转化为“人民至上”的新时代治国理念,注重民生、尊重民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共出现203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8]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为民情怀。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145次提及“人民”,强调了人民群众的立场、盛赞了人民磅礴的伟力、着眼于人类发展的未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对生命敬仰的最好印证,是对传统家国情怀的时代升华,也是习近平家国思想的生动诠释和实践旨归。
习近平“家国情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指明了成长成才的前行方向,为其奠定了“拔苗孕穗期”的价值定位基础,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于青年民族意识的增强、民族复兴力量的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意义重大。
为科学了解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现状,破解家国情怀培育的现实困境,增强培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课题组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实证研究。选取长三角地区10所本、专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涵盖理工、文史、师范、医学、艺术等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年级和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问卷内容的设计充分把握了当代青年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争取被调查学生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问卷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调查中发放问卷1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45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是97.13%。在对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严格的统计和校对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已成为国家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和涵养新时代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助力当代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兴趣盎然,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够了解,缺乏正确的认知。当大学生被问到“您是否愿意参与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活动”时66.7%的学生选择“愿意、很有兴趣”,22.9%的学生选择“对节日的习俗不是很了解,随大流就好”,10.4%的学生表示“对传统节日兴趣不大”。对“您认为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优秀传统文化是否还能发挥重要的教化作用?”63.5%的学生认为“很重要,仍然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16.2%的学生回答“作用减弱”,12.7%的学生表示“作用已经很小,关注的人将越来越少”,还有7.6%的学生选择“不去关心,不了解”。
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高校和社会要依托多种形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把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致力于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国情社情教育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新时代伟大复兴路上“追梦人”的客观需要。调查结果表明,仍有一部分学生对国情和国家大政方针缺乏了解,一部分学生只愿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国家政策。比如,对“您关注最新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相关信息吗?”只有12.7%的学生选择“定期关注”,18.9%的学生回答“只关注网络上热议的消息”,46.8%的学生回答“只关注与自身相关的信息”,21.6%的学生选择“被动接受”;对“您在了解新闻后会深入思考以及和周围人相互探讨吗?”22.8%的学生表示“立马会去探讨并理性客观分析”,18.6%的学生表示“思考后会加入探讨”,32.9%的学生表示“会思考但不会深入,且很少交流”,还有25.7%的学生表示“一般不会,一掠而过”。
对国家时政缺乏关注和思考、对政治生活漠不关心的现象应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追梦人”,绝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于“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中国国情和历史?”(多选),58.4%的学生选择“网络”,46.2%的学生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14.5%的学生选择“电视”,18.9%的学生选择“其他”。在“信息爆炸”的全媒体时代,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的渠道和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但主要渠道还是思政课堂和网络。这就要求高校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要坚决抢占并站稳网络舆论阵地,提升意识形态的网络引领力。
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才能更好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从而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在趟险滩、触礁石时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关联。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9]从调查结果看,高校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较高。特别是自2020年开始的战“疫”期间,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广大青年学子亲身参与、亲眼见证了这场疫情阻击战,从而极大激发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但也存在部分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淡薄的问题。如被问到“您对自己国家是否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75.8%的学生坚定地划了“有”的选项,但仍有15.3%的学生回答是“无所谓”,8.9%的学生回答“没有”。对“如果有机会,你会选择移民吗?”有58.1%的学生明确回答“不会考虑”,23.5%的学生认为“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考虑”,18.4%的学生表示“愿意,国外的发展前景更好”。
由于经济全球化及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大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革新教育方法,丰富教育手段,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强化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教育,守好教育阵地。
从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中,可以整理出一些较为显性的问题,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缺乏主动关注、思考国情、社情、民情的人文情怀,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仍需提升等。由此看来,滋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入思考其实现理路。
习近平关于家国情怀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在新时代下对家庭和国家发展的破题与解题,对滋育大学生家国情怀有许多有益的启示。下面以习近平的家国思想为指导,从青年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网络等方面探讨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并非是一个单一、简单的过程,它需要青年自身、家庭、高校、社会、网络媒介等各方面共同发力,形成协同效应,从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收获育人实效。
“立德修身对一个青年来说至关重要,它是青年健康成长、全面成才和走向成功的前提与保障。”[10]立德修身必须把牢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坚定铸牢理想信念这根“主心骨”,既是习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立德修身必须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情操要真正扎根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落实到个人身体力行的具体实践中。要自觉找寻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点,恪守向上向善的社会公德、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幸福和谐的家庭美德和坚韧不拔的个人品德,追求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善良低调的道德情操,凝聚向善的精神力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习近平指出,“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广大家庭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1]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的熏陶。家庭作为每个人受教育的原始场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国家社会的微观缩影。厚植家国情怀要以家庭教育为起点,重视其童蒙养正、浸润心灵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在街道社区、乡村部落宣传正能量的家庭故事,使家的氛围如沐春风般温暖。同时,家长要起模范带头作用,注重言传身教,以前辈的示范、榜样的力量激发青年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的内生动力,进而引导青年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眷恋转化为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挚爱,将“小爱”化为“大爱”,用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践行家国情怀。
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是培育青年家国情怀的重要阵地,要在这个阵地挖掘家国元素、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要把握重要时间节点,精准实施家国情怀主题教育,提升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一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时间节点。比如,2020年的战“疫”中,既有“民族脊梁”钟南山院士国士无双的感人事迹,也有一大批“95后”、“00后”医护逆行者们奋不顾身的英雄行为。前辈榜样力量的感化、朋辈责任担当的鼓舞,都应及时转化为涵养家国情怀的重要力量。二是重大纪念日的时间节点。近年来,伴随网络上沉渣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一些污蔑英雄烈士、歪曲国家历史的现象不时出现,对新时代青年的影响不容小觑。在重大纪念日的时间节点,利用理论课堂对大学生适时开展正本清源的“四史”教育,提升青年的民族集体自尊和国家认同感,是深度涵养家国情怀的关键路径。同时,通过课堂小组讨论、观看英雄人物优秀事迹纪录片、交流观后感想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深度挖掘英雄精神,以英雄人物的精神力量感召青年、滋养青年、发展青年。三是一些社会话题登上网络热搜的节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回应青年在网络上发生的困惑,帮助青年及时解开思想疙瘩,适时开展爱国思想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担当教育等。对于一些网络谣言带给青年价值观的冲击,教师要及时发出理性之声,以正视听,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专业课教师也要立足学科视角,善于发掘、汲取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家国元素”,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将爱国教育之“盐”融入专业教育之“汤”,从而形成与思政理论课的协同育人效应。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12]青春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熠熠生辉,人生在投身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凸显价值。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厚植家国情怀要始终坚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践行原则,通过建立有效渠道,搭设实践平台,使广大青年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使命、涵养情怀、彰显担当。一是以文化人,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高校要加强引领、主动谋划,在“第一课堂”之外开辟根植家国情怀的“第二课堂”,充分依托学生党员之家、学生自治组织、兴趣社团等,结合社会热点,把握重要纪念日、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以诵读经典、主题辩论、主题演讲等活动形式,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英雄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家国情怀。二是身体力行,深入一线开展社会服务。通过寒暑期社会实践、支教助学、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关注国家、关注社会,激发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让青年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检验所学、丰富阅历,增强认同感,这是培育新时代家国情怀的终极要义。在2020年开始战“疫”中,无数青年学子在学校倡议下,既带动家人积极做好自我防护,又主动参加社区、乡镇组织的防疫劝导等志愿活动。他们奔走于城市社区、乡村部落,逐家逐户科普防疫知识、承担排查任务,笨重的防护服下是当代青年赤诚炙热的家国情思。
家庭和学校在培育青年家国情怀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社会和新兴网络媒体的育人功效亦不容忽视。伟大时代对于伟大精神的呼唤、崇高事业对于精神引领的需求,决定了在社会的前进、发展中需要各行业英模人物的榜样引领。在众多正能量被激发后,社会也成为了育人的大课堂。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是一位具有高度家国情怀的中国企业家。他很少空谈爱国,而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中国创造”提升“中国制造”。任正非等一批当代企业家身上的家国情怀,从社会层面向新时代青年展现了如何践行爱国担当和培养世界眼光。此外,在街道社区、乡村部落开展“德孝之星”、“最美抗疫志愿者”、“最美家庭”评选,对践行家庭美德、帮扶孤寡老人、捐资助学的“孝义之士”,和在抗“疫”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网格员、青年志愿者,以及崇德向善、明礼诚信的文明家庭进行表彰宣传;将义行善举和英雄事迹以美术、摄影展等形式在城市美术馆、博物馆设展展示,在城市标志性建筑物显示屏、公共户外广告位、乡村的宣传栏和广播里滚动播放,有效激发青年群体共鸣,涵养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
当今社会下,新媒体的燎原和传统媒体的厚重并行,新媒介和传统媒介深度融合,网络新媒体的诞生和普及逐渐影响和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新兴网络平台日益成为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阵地。在“融媒体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在网络传播中掌握话语权、主动权,实现媒体融合的立体效应,是滋育大学生家国情怀、增加家国情怀生机与活力的重要路径。一方面,要在大学生观看使用率较高“B站”、“抖音”、“快手”、“知乎”等网络媒体开设官方媒体账号,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地完善涵育“家国情怀”的信息传播渠道,将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受众对象。信息推送要突出“权威”和“新颖”。对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和“家国情怀”的经典案例,要利用官方媒体及时权威发声;同时,综合运用文、图、声、像等新媒体手段,以大学生熟悉的“快闪”等表达形式,让信息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推送中脱颖而出,达到使受众愿意看、能思考、受启发、忘不了的效果,提升大学生的家国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传播的监管力度,对有辱国家形象、英雄形象的负面消息要进行有效过滤,对散播网络谣言的网络用户要采取必要的法律惩戒手段,以净化网络空间,为家国情怀的滋育营造一个向上向善、健康阳光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