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迪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长春 130000)
在“三全育人”重要理念的指导下,整合高校各方资源,将育人工作覆盖到各部门和各岗位教职工身上,将育人工作贯彻于高校工作的全过程,凝聚全方位育人力量,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辅导员与思政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二者的协同与发展不仅是思政领域的发展与创新,更是高校“三全育人”背景下的探索与进步。“三全育人”视域下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是新时代提升育人合力、提升育人针对性和全面性的重要教育模式。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更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政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者虽然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上有所差异,但教育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全育人”视域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需要整合高校各类教育资源,而辅导员、思政教师两支思政队伍的协同育人是大思政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补齐育人短板的内在需求,是新时代全面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201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若干意见》中就强调要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到思政课的教学中。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强调新任教师等应在工作期间从事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诸多的政策导向已经将两支思政队伍的共同育人使命加以明确。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不仅是育人理念的融合,更是育人方式的践行,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育人融合体系,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可持续性。“全员育人”是指学校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教师的积极参与,明晰育人队伍在育人工作的角色定位,强调整体性和协同性的有机融合。“全过程育人”具有育人过程长期性、复杂性的重要特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是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和离校继续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全方位育人”是指凝聚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等多层面多维度的协同育人,通过不同资源、不同载体的联动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演变,同时也有时代所赋予的改革创新。作为思政工作的主导者,思政教师和辅导员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二者的协同育人不仅是育人工作的时代召唤,更是现实社会需要的迫切召唤。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诸多良莠不齐的文化混迹在学生身边,所以,新时代的育人工作不仅需要思政教师在课堂主阵地进行教育教学,同时更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全过程全方位教育。而现实育人环境中,两支育人队伍的“各自为战”成为普遍现象,职能边界越清晰越会影响二者的联动育人发展。通过两支队伍育人“侧重点”的有机融合,能切实提高“三全育人”实效性,为高校育人教育的多方开展提供重要的方向指引和重要参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多元文化价值等情况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有效提升育人实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更是高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具体路径指引。辅导员与思政教师队伍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主体,他们在更细致、更紧密、更实际地协同培育,充分发挥教育合力的同时,将有效助力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
目前,针对高校辅导员的招聘和选拔,并未对所学专业类别进行要求,同时缺乏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指导,导致辅导员们在理论学习等方面有待提升,影响其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与此同时,思政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但针对“00”后等思想活跃、三观未形成的学生们,思政教师缺少与学生们的日常交流和沟通,从而影响其教育的实效性。而“三全育人”视域下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不仅可以提高育人实效性,同时也可间接助力两支队伍的职业发展,促进两支队伍的互补互助,达到共进步共发展的最佳职业发展模式。
大学生成长成才不仅是指学业的进步和专业的发展,培育具有“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大学生更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点。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其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的辅导员和思政教师,更应该遵循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结合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思想动态、心理状态等情况,从理想信念、爱党爱国、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联合培育。从“小处”、从“心处”着手,两者的协同育人将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学生们学习、生活,从而全方位全方面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更新进步、学生进入自媒体时代后的教育方式变革,均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深化“三全育人”视域下各方资源的整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要厘清辅导员与思政教师两支主要思政队伍的协同育人困境,并将其主要概括为协同育人理念不深、协同育人精力不多及协同育人经验不足,这也是根据“困境”探索“路径”的重要突破口。
当前,通过文献查找和实际调研可知,各高校关于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协作的研究较少,不论是政策要求还是交流学习,均存在“各自为营”的现实情况。“三全育人”的理念虽已深入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思想中,但具体到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却模糊不清,表面理解为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兼职协同,而非从理念、机制、路径等方面对两支思政队伍的协同育人进行剖析,从而导致针对思政队伍协同育人的认识的不深,造成认识不到位,理念不清晰的局面。
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肩负着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统计等工作日渐便利化,但互联网上的各种文化价值繁杂,大学生心理状态较为复杂多变,导致辅导员在日程管理和思想教育中难度有所增加。由于长期侧重于日程事务的处理和解决,导致理论宣讲和自身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滞后。同时,思政课教师普遍课时较多,教学之外的比赛等活动也随之增多,繁重的教学任务影响其日常思政的融入和探索。两支队伍的本职工作都很繁重,严重影响二者的育人融合探索,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均难以有效促进协同育人的进度。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发展,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学科专业性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也随之增强。但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和日常管理仍集中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方面,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而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的同时,也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日常思政”的育人方式,弱化了日常“教育者”的身份,是现阶段“三全育人”育人理念下二者协同育人的重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人”。“三全育人”理念视域下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应在遵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基础上,一方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两支队伍育人特点关注教育者的培养与发展;另一方面,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从问题源头出发,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成长成才标准育人育才。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重要教育理念。作为人民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并非仅是“解惑”“授业”,更应该在“传道”前“信其道”,在内心深处铸牢坚定的理想信念,饱含育人情怀,在主观情感上明确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坚定两支思政队伍协同育人的重要意义。
高校辅导员和思政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们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解惑。为促进两支队伍协同育人更加专业化,两支思政队伍应树立协同育人的正确理念,在客观层面上真正理解协同育人的重要理念,进而有目的、有计划地协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
全面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完善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工作,两支队伍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合作是基础。搭建两者交流学习的平台,不仅可以提升辅导员育人的理论与科学性,同时也可加强思政教师育人的问题导向性和实用性,二者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在交流学习中促进协同育人的有效推进。
交流学习应不断拓宽、深化线上、线下平台的完善,通过两支育人队伍的资源共享、集体研讨等模式,开展丰富多彩、开放共享的育人活动,将育人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时交流、讨论,通过日常管理和理论课堂“双管齐下”,更好发挥育人实效;与此同时,不断提升两支队伍的可持续化发展,不断增强“三全育人”合力。
两支思政队伍有效协同育人,不仅需要内在动力的激发和育人理念的坚定,同时需要外部因素的保障环境。通过完善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激励保障机制,为协同育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此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思政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需要高校结合实际完善各项制度,为两支思政队伍的协同育人提供保障。因此,高校应在经费投入方面给予支持,为两支队伍的交流学习、培训研讨等活动提供良好平台和机会,为协同育人的有效推进奠定良好物质基础。
为思政队伍协同育人的可持续化发展,高校应不断完善两支队伍协同育人的组织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制定相关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细化考核内容,强化考核奖惩制度,将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协同育人评价完善至职称聘任、年终考核等各方面,以此调动思政队伍的协同育人积极性,不断增强思政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断提高二者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因此,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落实到辅导员与思政教师队伍中,通过将两支队伍优势互补、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探索构建新时代思政教育新格局,切实有效提升育人实效,不断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应将两支队伍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中,“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辅导员与思政教师协同联动育人,应通过实践与理论的不断深化,共同促进“三全育人”的实效性提升,共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