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2022-12-31 12:10:34佘秀琪宜昌港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26期
关键词:经济带港口集群

佘秀琪 宜昌港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是指从业港口相关服务、相互之间独立的公司,出于各自发展规划考虑,以港口为核心载体,聚集在港口附近,通过共享港口资源,开展有关港口的业务活动,并在工作上产生相互协作与竞争的物流企业及有关机构单位所构成的产业机构形态。港口物流活动主要包括装卸、仓储、船货代理、报关报检、多式联运和供应链服务等多种内容,不同业务的开展需要多家企业或机构进行合作。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腹地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关联性,产业集群对于整合资源、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建立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1]。

二、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现状

(一)长江经济带概况

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覆盖包含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要加强长江流域的合作与内河航运作用,2014年指出要加强统筹协调,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2016年全面阐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强调打造长江黄金经济带。2017年十九大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2018年习总书记在武汉隆重召开深层次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趋势交流会并强调了重要信息,注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趋势是中共中央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与国家发展全局相关的重要发展战略,2020年南京市座谈交流会又进一步明确了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铸就绿色生态为先、绿色发展的新的篇章。

(二)“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2021年9月,我国发改委施行了《“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趋势实施意见》,作为支撑点引导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管总计划方案,在“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趋势“1+N”规划政策体系中处于“1”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于9月份印发执行的《“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综合性道路运输体系规划》,是长江经济带发展“1+N”政策规划体系“N”中第一个印发的配套设施政策,是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通畅中国国际性循环主要动脉、推动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平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与强力支撑点。

《“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建设任务:第一,提升交通网络通达能力;第二,提高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第三,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运送体系;第四,推动综合性交通枢纽高效率连接;第五,提升综合运输服务水平;第六,推进交通绿色低碳发展。《“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别的交通规划对比,关键有下列五个特性:一是突显长江轴带引导;二是突显多式联运发展;三是突显对外开放安全通道基本建设;四是突显枢纽高效率对接;五是突显交通出行绿色发展。

(三)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长江干线航道从云南水富起,至长江入海口止,全长2838公里,途径云南、四川等七省二市,连接长三角、长江中游以及成渝三大城市群,是目前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内河水运通道。自201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有关借助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趋势的意见和建议》至今,关键强调要加强长江经济带的基础建设和联通,其推动了长江经济带航空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生产制造用港口泊位数整体呈现小幅降低的发展趋势,而万多吨泊位数却显著提高。与此同时,长江经济带内河运输里程数呈现小幅提高趋势,但等外航道公里数却有些降低,这也在一定水平上表明了在我国级别航道构造日益升级,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航运条件较好[2]。港口泊位及航道条件的持续改善,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支撑,由此形成了下游以上海港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中游以武汉港为中心中部地区、上游以重庆港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圈的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三、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港口物流产业集群顶层设计有待加强

构建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模式将是推动我国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首要是做好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顶层设计。加速创建有利于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已成为危害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软约束能量。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通过颁布多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文件,从顶层设计方面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但长江经济带涉及省市较多、跨度较大,不同地区的政策落实情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均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不同地区的市场机制差异较大,彼此之间又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便会弱化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优势,不仅无法整合优质资源,还会制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因此,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顶层设计有待加强。

(二)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规划布局有待完善

当前,长江经济带各地港口及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机制,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明显,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规划布局的动态完善,导致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以及港口的发展差异显著。2020年,长江上、中、下游区段港口货物吞吐量之间的差距较大,下游港口货物吞吐量远远高于中上游港口。2020年,长江干线主要内河港口实际达到亿吨吞吐量的港口有12个,但同处于长江下游的苏州港和镇江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为55408万吨和35064万吨,两港之间的差距明显。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形成了各地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差异,以均衡发展为目标,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规划布局有待完善。

(三)港口物流市场全产业链发展有待优化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更好地适应物流业务运作全球化的趋势,港口物流企业将通过发展多式联运及延展物流产业链等方式,实现传统经营范围的有效拓展。但现阶段港口物流销售市场全产业链发展趋势过程落后,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内的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同质化,造成物流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无序化[3]。同时,港口物流与上下游其他运输方式之间的业务协同不够、资源融合不深,其依旧采用相对独立、互不干扰的运营策略,不但不能合理充分发挥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优点,还会阻碍全部长江经济带货运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

四、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顶层设计

港口作为现代的货运物流服务站,在港口辐射源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愈来愈关键的角色,而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又促进着港口货运物流的迅速发展[4]。因此,在《“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引领下,长江经济带涉及各地省市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产业发展引导职能,积极借鉴国内外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经验,并结合长江经济带各地港口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国家和区域政策规划等内容,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做好港口物流产业集群顶层设计,创建有利于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从外部政策环境与内部经营机制等各个方面,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奠定基础,全面提高港口间协同发展水平,提升物流运转效率。

(二)优化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规划布局

新时期,为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各地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港口区位特点,优化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规划布局,并持续加强各港口间的整体协调力度,转变因产业布局、通航条件、货物进出口不平衡及物流资源匹配度不高等因素造成的各地港口经营发展差异较大的局面。同时,各地省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港口物流产业整体开发力度,通过结合长江经济带区域位置优势,规划建设重点项目,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以全面提升港口能级,拓展综合性服务产业链,丰富物流服务内容,从而为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推进港口物流功能协同产业集聚

随着对外贸易往来的频繁,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港口物流的内涵和外延正在逐步扩大[5]。在构建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过程中,为切实提升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功能实效,各地省市政府要以国家宏观政策为指引,结合各地区实际发展状况,持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港口集疏运保障能力,进一步推进各地区港口物流功能协同,以此推动产业集聚。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向着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方位不断进步,以最大限度弱化长江经济带不同省市、不同港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积极推动港口物流功能协同,促进功能协同产业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建立相对稳定、可靠的集群内合作与信任关系,从而以港口功能协同推动产业集聚再上新台阶。

(四)推动港口物流市场科学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在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具备前瞻性管理意识与思维,可以遵循因时制宜、有效开发设计、科学整治的标准,以海港当然优点为基础,依托长江经济带附近销售市场,在保证港口物流传统式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港口综合物流功能,以提升港口物流产业经济效益。同时,最大限度利用港口资源,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带动港口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激发长江经济带市场经济活力,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提供和谐、有序、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推动港口物流市场科学发展[5]。

(五)加快港口物流全产业链发展

“十四五”阶段是港口转型升级发展趋势的关键节点。长江经济带涉及省市港口总数多、分布广,且各港口的区域、货类和资源都不尽相同,为加快港口物流全产业链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港口作为核心枢纽和物流产业链桥梁纽带的作用,构建港口物流园区,形成前港后园的产业生态,通过加强港港、港园互通互联,提升港口物流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水平,以不断延伸港口服务业态。地方政府要科学制定外资引进政策,提升地区对外开放水准,进而为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趋势产生愈发充分的资产贮备、国际性领先技术性与管理经验,以丰富多彩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产业链条。同时,建立港口产业物流联盟伙伴合作机制,实现各方资源互补与共享,提升港口物流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全过程、各环节的便利程度,以吸引船舶、货物在此集散,推动港口经营业绩提质增效。

(六)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

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充分利用港口作为交通物流枢纽的优势,在“双循环”政策的指引下,积极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格局,全面整合集疏运体系,推动水路、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方式有效衔接,组织实施多式联运,着力构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立物流产业集群的网络体系[6]。各地省市政府要做好港口转型升级、临港产业聚集和港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政策指引,营造有利于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外部环境,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同时,港口物流业可以与临港工业公司创建战略联盟,进而充分运用联合自主创新的优点,使港口物流产业园与临港工业产业园区产生相互配套、互利共赢,完成以货运物流推动临港工业、以临港工业带动港口货运物流的正向循环[7]。

五、结语

长江经济带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特殊的产业组织形式,其不仅能够提升港口产业经济效益,还能带动周边地区实现产业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长江经济带各地省市政府要认真研读国家宏观政策,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加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顶层设计,优化港口物流产业集群规划布局,推进港口物流功能协同产业集聚,加快港口物流全产业链发展,从而为港口区域内物流产业提供良好的资源共享优势、外部经济优势和内部市场环境优势,切实推动港口物流市场科学发展,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猜你喜欢
经济带港口集群
聚焦港口国际化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金桥(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22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法人(2021年2期)2021-03-02 07:12:46
港口上的笑脸
当代工人(2019年20期)2019-12-13 08:26:11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当代陕西(2018年9期)2018-11-18 07:26:13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40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惠东港口
海洋世界(2016年12期)2017-01-03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