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 郝宁 陈宁宁 王瑞 孙新勇 杨洁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如其来,难以预测,由于其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容易造成公众恐慌或焦虑情绪的传播,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1]。随着21 世纪20 年代的到来,我们有许多事要做,也有许多事要思考,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变得不容忽视。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大多是“90 后”“00 后”,年龄18~24 岁,处于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的阶段,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人的保护下长大,他们的心理特点:热情、开放但又沉默孤独、具有较强独立性却又保持着对家人与朋友的依赖、喜欢追求新鲜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心理承受力较弱、不善沟通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2]。正处于身心发展转化重要阶段的大学生面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例如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抑郁与焦虑、道德缺失、压力过大等心理问题[3]。因此,积极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是21 世纪20 年代高校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遇到重大突发应激事件时在人群中会引起大规模的心理、社会连锁反应,使人处于焦虑、不安、恐惧等情绪状态中,同时产生退缩和逃避等行为,应激源导致的心理创伤会严重影响个人心理健康并导致心身疾病[4]。目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但心理阴影并没有完全抹去,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新时期大学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群体容易接受新事物,情绪情感较为丰富,因其心理尚处于未成熟阶段,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绪易产生较大波动而出现两极性,即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情绪高涨或消沉[5]。长期的居家学习导致大学生较少外出接触人群,从而减少与他人的交流,难以适应外界生活与工作节奏,或者担心感染病毒而拒绝出门复学,回避与人交往,从而会出现社交退缩,与室友、同学、教师的交流障碍。
调查研究显示,目前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检出率普遍偏高[6]。线上教学成为各大高校主要的教学方式,由于陌生的教学场景、没有互动的教学形式、较差的网络信号、自我控制能力的欠缺等因素,学生的学习效果普遍不高,研究生因为无法进行实验研究,亦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担心、烦躁等负面情绪。伴随云招聘时代的来临,毕业生面对网络招聘不能实地考察工作单位、与面试人员沟通困难、网络信号不稳定等缺点,极易因缺乏信心和难以接受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焦虑、烦躁、无助感和消极情绪等,如担心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或下意识地认为竞争对手更具有优势而选择自动弃权。
网上学习不用点名签到,部分学生躺在床上穿着睡衣上课,对学习没有足够的仪式感,容易产生消极懈怠心理,也没有教室里面大家相互学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教师通过镜头无法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封闭单调的居家学习方式,容易让大学生产生厌烦、无聊等负面情绪,造成学习态度松懈以及消极悲观的生活态度等问题。
大学生长期居家打破了以往的生活作息规律,昼夜颠倒的睡眠节律容易出现入睡困难、多梦、睡眠期间容易惊醒且难以再次入睡、睡眠时间缩短、日间疲劳等问题。
随着高校的复学,大学生的群体生活也将会重新拉开帷幕,宿舍、餐厅、澡堂、图书馆、教室等场所人口密集流动性大,部分大学生过度恐慌,因害怕疾病的传播不愿意外出与人群接触,觉得到处都会有病毒,接触之后就会感染,他们变得紧张、焦虑、敏感。此外,长久的居家学习使得大学生很难轻易地转移到对学业的关注中来,学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这种不适应容易产生对开学的排斥与不安感。
注重专业课程教育是部分高校的主要教学方针[7],未能充分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仅在师范类,医学类院校开设。部分学校开设此课程的学时较少,多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致使学生不能系统深入的了解心理健康问题,掌握的知识比较片面[8]。此外,很多学校未给学生订购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课件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很难去深入的了解这门课程。
尽管各大高校正紧锣密鼓地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仍是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主要难题[9]。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主要包括取得心理学专业证书的心理教师、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低,导致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稳定性不强、不善于处理紧急心理问题[10]。教师们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单调陈旧,只能照本宣科的按照课件灌输式的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使得有真正心理问题需求的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会逐渐加重[11]。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也不是单纯的传授心理知识的课程。部分高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100 多人的大班教学,单纯的传授心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差,教学缺乏针对性,难以做到深入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实际的心理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多以消极的案例为主,容易给学生带来一种负面的情绪,同时也增加了心理负担。高校的心理咨询室也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并未给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教师不能将心理咨询和谈话聊天混淆,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劝解说教,不去倾听学生的心理问题,更难以做到解决大学生实际面临的就业、情感等问题[12]。
当前大多数心理学研究仅从调查问卷开展,较少探讨其机理,反而注重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所撰写的论文往往也是浅尝辄止,很难达到更深层次,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从而导致了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理论水平偏低,难以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更深层次的指引。
大多数的大学生群体有着人际交往困难、学习与生活的不适应、网络依赖严重、就业压力大、不会正确的处理感情问题的困惑[13],但是他们并不认为这属于健康问题,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认为心理问题是一种疾病。大部分学生不能足够的重视心理健康,只是为了单纯的取得学分而学习这门课程,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其学习与生活的重要性,不认真听讲、玩手机、睡觉、聊天已成为学生上课的常态。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目前传统观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咨询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预防以及干预心理问题已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学校应该建立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寝室五级防控机制,以寝室为单位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如有问题逐级汇报,可以避免忽视某些有心理问题需求的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年龄较小、女性、现所在地农村及近郊、非医学背景大学生的较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应重点关注上述学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高校应从制度、师资力量、课程、硬件设施等方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制度方面,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检查机制以及可操作性强的随访机制,例如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密切追踪,随时掌握其心理状态;教师方面,招聘有心理学教育执业证书的教师、推进原有师资力量的继续教育工作、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养,鼓励他们参加省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术会议和培训,力求组建一支高水平专业性强的教师团队;高校应该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通过多样性教学形式和方法,例如案例分析、心理游戏、角色扮演、集体讨论,心理情景剧等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并增设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高校应当设立心理健康教室、心理健康咨询室、心理健康治疗室、心理健康宣传网站等,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健康服务;通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资金,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14-15]。
校园是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丰富的课余文化活动有助于调节自身情绪,高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将五月定为心理健康主题月,开展“5·25”心理健康主题情景剧比赛、演讲及诗文朗诵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缓解学习竞争中的焦虑,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降低压力、缓解紧张抑郁的情绪、增进人际交往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也出现在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信息和相互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各高校应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对于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可采用“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和活力,促使他们多渠道、全方位、宽领域获取更多知识。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探索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互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模式,可采用翻转式课堂、PBL 教学模式、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方式教学,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显著提高教学成果。在新时期,高校可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建立心理健康微信群或者QQ 群,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制作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网站,开通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及时推送卫生防疫知识、利用网络匿名进行心理咨询等。
21 世纪20 年代,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适当开设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健康和应对技能课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去,顺利地完成学业。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组建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团队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