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 袁红霞 杜思曈 刘盛鑫 王伟
“专业思政”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是在2018 年教育部的《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一流科教育》的报告,其中提到“课程改革亮点频出,推出了一大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学科思政体系正在形成。”[1]。专业思政能够立足专业特点、整合课程体系思政元素,从而更加综合全面地实现思政教育目标[2-4]。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适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应运而生,助力于国家建设健康中国及发展健康产业等战略目标,天津中医药大学自2018 年开设该专业,以中医药健康管理为特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该专业为特设专业。研究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医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层面,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要素分析专业建设的思路和实践,从而与同处于医学院校的管理类专业进行交流。
邀请社会、行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适应国家战略和社会行业发展,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中健康产业分为13 个大类,分布于三次产业结构中,健康服务产业是实现居民从出生到死亡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发展迅速且核心人才缺口巨大,正应是我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出口。所以,在多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先后邀请该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和修订,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践体系构建。
基于此,本专业着力于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思政目标:(1)专业教育方面:培养学生在健康服务与管理领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具备“大健康观”的理念和思维,树立专业自信;(2)意识形态和爱国教育:增强学生对国家在健康领域相关政策的认知和理解,加强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等方面的意识形态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吃透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对专业内各类课程进行梳理归纳,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进行分类整合,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作为公共管理类的特设专业,基于中医药院校的背景和中医药健康管理的专业特色,健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了医学、中医学和管理学类课程体系,兼具管理类和医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特点:作为管理学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知识点适宜地贯彻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通过课程实训、实习和专业实践等活动,培育学生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于提高我国人群的健康水平,提升健康管理专业素养;作为医学类、预防医学类相关专业课程,则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着力培养健管专业学生“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及贯彻“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大局意识和家国情怀;作为中医药院校的中医药类课程,则注重融入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等。各类课程间做好协同配合,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
在医学院校背景下,管理学科的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都要将医学课程思政内容与管理学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融合,既要体现“医德”“大医精诚”中的医学思政元素[5-6],也要结合管理学在医学中的定位进行探索,将培养方案目标对接到课程目标。以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社会医学》作为抓手,组建课程建设团队,在集体备课的教研活动中,利用《社会医学》课程中的思政结合点,主要聚力于健康领域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健康中国战略”相关内容与各课程知识点进行融合,分别向上游和下游相关课程进行辐射:《社会医学》课程第二章《医学模式》内容中的思政结合点为: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分别分析我国“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中所体现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各包括哪些内容?利用此结合点向上游课程《预防医学》进行辐射,在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分别与哪些政策进行对应?并分析其科学性;同时,向下游课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进行辐射,根据所学健康教育不同场所的传播途径和方式,以学校健康教育为例,给学生展示有关材料,如在学校场所中关于“肺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在社区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管理策略中健康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等相关内容。在此思政内容的延伸上,可让学生体会到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医护人员,我们本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在相应的领域和工作中有所作为,培养其专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专业教育的目标。
在第三章《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章节的讲授中关于“卫生事业的社会属性”,涉及到“大健康观”理念的体现:习总书记在卫生与健康大会及十九大健康战略中提出的“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系统全面介绍“三全”健康理念的内涵、外延及其重要意义。在关于《健康公平理论》的讲授中,结合我国“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中的指导思想之一——公平公正。即:“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同时“对老年人、流动人口、妇幼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关注体现出我国政府对国民健康公平的关注和责任感,加深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思政与专业课知识点内容的讲授和分析中,教学设计中注重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取而代之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遵从“师生共建”课题思政内容[7]。采取小组课堂讨论、课后小组作业、小组抢答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地思考、讨论和表达,并进行同伴学习和教育,更好实现专业、意识形态和爱国教育效果的内化。同时,组织本专业教师参加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和一流课程建设项目,一是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二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其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利用到课程思政建设中。
在健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思政建设中,要立足于社会和行业的需求,从而避免知行不一的问题。在知识运用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在过程中反思思考提升创新能力[8-10]。实践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精神动力,从而有助于学生人生价值塑造、社会责任感培养和能力素质提升,这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做出的“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重要论述的根本要求[11]。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实习实践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主要围绕专业建设背景,适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和中医药等战略目标,服务于专业教育、意识形态和爱国情怀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12]。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设,健全政府、学校、企业、行业联动平台与协作机制,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包括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项目开展、专业竞赛组织等,深化产、学、研交流合作方式,共同探索共赢的合作模式。
实训室的设计与建设理念主要围绕习主席提出的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基于健康管理思维,从健康检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的流程进行布置,并与相关课程《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老年健康服务与管理》《职业健康服务与管理》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内容进行紧密衔接,将知识、能力和课程思政目标进行融会贯通,为学生投身“健康中国战略”建设打下基础。
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先后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中心、天津市卫生健康促进中心、民众体检公司、海思普瑞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颐泽养老机构、康护老年健康服务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签订实习实践协议,为学生提供暑期、毕业实习实践平台,并聘期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前景和产业现状的相关讲座,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和专业自信。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指明了方向,专业思政是课程思政的一种延伸,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的顶层设计与全方位实施。作为年轻的新兴专业,天津中医药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已探索出一条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实践实训建设”等维度进行专业思政的路径,未来还需在这条路径的广度和深度上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