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治丹(宁夏:银川市阅海第四小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代表座谈会等多个场合中,都会引用这样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简洁隽永的古语,为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课程改革和教师队伍改革这条路上,青年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主动适应新时代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勇于迎接新挑战。
教师专业成长既不是被动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提升的过程,是教师自觉、主动地在反思实践中改造自我的过程。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究知识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整堂课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到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激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提高其创造力。因此,新时代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不仅仅是积累专业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还要在这种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并使自己一直处于自我更新的发展状态。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发展,教师才有能力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低水平重复性的工匠式教师走向成为专家型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如今,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队伍规模逐渐扩大,学历水平显著提高,已经成为一个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所以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甚至整个学校的发展。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青年教师正处于“育苗抽穗”的关键期,其专业成长之路上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在“互联网+教育”这个新时代背景下,青年教师对“教育”理解得不够透彻。他们简单地以为教育只是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是一种重知识、重结论的教学,常常以传授知识为满足,将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权威。这样的教育理念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忽略了教育的深层意蕴。
青年教师刚离开大学,任教时间短,教学能力有限,并对新课标的解读不够深入,对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了解得不够透彻,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也不够全面,课堂教学模式还延续着传统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单一,很多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比如AI 教学课堂、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等。因此,青年教师应思考如何迅速地转变教学理念,用更高的教育智慧和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在课堂中,如何结合学生学习环境的变化,创造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对课本以及课外知识的需求,从而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青年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各种继续教育学习平台等等。各种学习平台让青年教师应接不暇,加上没有优秀教师的指引,使得青年教师在专业成长之路上越走越慢。
第一,做到多“读”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可见多读书是青年教师发展的必修课。教师不仅要“读”课标、“读”教参、“读”教材,还要“读”相关学科的一些前沿知识,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等,培养自身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也要读一些有关历史、文化知识方面的书籍,拓宽自我人文素养。还要读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了解各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以便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从“教书”转化为“育人”,立足学生终身发展,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第二,做到多“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青年教师在成长的道路上,多和他人交流至关重要。首先要跟名师交流,虽然不能面对面,但是可以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观看名师教学、精品课程,认真钻研他们的教学设计,领悟他们教育思想的精髓以及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结合自身具体教学情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其次要跟同学科组教师交流,在备课时,一起研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和学情,预设课堂中可能生成的问题,集思广益,充分准备好教具、学具。只有精心备好课,才能上一堂高质量的课。在课后,结合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果、行为表现和师生、生生的交流,多听听其他教师是如何处理课堂问题的。通过这种横向对比,可以发现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不足,及时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最后要多参加培训,银川市教育局组织的推变课堂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特别好的学习机会,培训空间在教师发展机构和学校教师与发展教学现场之间不断切换。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教师通过参与听、评课活动,可近距离聆听教研员关于教学理念之“变”、学生参与课堂之“变”的想法,了解如何以“变”的方式创新课堂教学,形成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打破固有思考模式,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灵活变通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或品质。培训内容以鲜活、生动的教育案例和课例为主体,教师通过观摩、体验、实践以及与教研员之间形成交流与研讨等方式,获得实践性的知识。近年来的继续教育学习,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利用“互联网+教育”打破传统教师培训的模式,结合线上、线下培训,拓宽教师培训的道路,有效地为青年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及手段。
第三,做到多“反思”。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在备课时,教师要反思课中的各个教学环节能否实现本课教学目标,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能否调动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能否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在整堂课上都学有所获,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在课中,教师要反思能否关注到每个学生,提问是否合理、有效,能否引导学生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想、学有所问,能否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在课后,教师要反思所运用的教法能否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能否起到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作用,反思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巩固或改进。教师不仅应在教学实践中反思,还要在听、评课中反思,在培训中反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形成自己对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见解,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促使自己朝着创新型教师方向发展。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一个新目标就是要将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这不仅能革新教师的教学模式,还可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从利用PPT、教学助手、互动课堂、希沃白板到如今的中教云、宁教云数字课程教学平台等等辅助教学工具,再到生成翻转课堂、AI 教学课堂、智慧课堂等各种信息化教学课堂,都促使青年教师要在这样复杂的教育环境下,有更高的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融合能力。因此,教师在掌握基本信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获取、筛选、分析、整合、应用信息的能力,在合适的网络平台中找到需要的教学资源。批判性地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借助教学助手,形成教育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及时改进自身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打造具有创新性的课堂。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勇于变革传统教学方式,打破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地将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入数学课堂。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提出发散性或启发性问题,推动学生深入思考,激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具有创新性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探究能力以及思辨能力。同时,还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合理搭建“脚手架”,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条件。以小学数学为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猜想、验证分析、归纳总结等活动构建新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用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采用动手操作、高科技模拟动画等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打造开放式的教学课堂,为学生建立创新型平台,展现他们的创造力。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形成发现式、讨论式、启发式以及探究式等新的教学模式。
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体独立发展,团队学习更有力量。团队成员以“立德树人”这个共同愿景为导向,以创新为核心,通过共享各种优质资源,表达各自的见解,构建成学习共同体平台。以合作学习为本质特征的学习共同体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观摩研讨、交流对话、合作分享和广泛深入的学习空间和机会,这个平台被认为是青年教师培训中契合实践性和更具时代特征的一种新的培训模式。在这个以开放性、合作性、差异性和个体性为主的学习平台中,优秀教师分享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性教学方法就是整个团队的资源。在他们的启发、引领下,青年教师经历共同研讨、相互协作、集体提升、交流思想、集中反思、独立钻研等环节,通过对话交流,互相审视自己原有的认知,从而找到创新教学的突破口,呈现合作的果实。最终,使青年教师原有的认知系统更加完善,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从而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整个学习共同体就像一个助推器,推动教师在专业发展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专业发展是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立足点,不忘教育初心是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原动力。因此,青年教师要通过提升专业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新的教学模式产生。通过团队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平台,碰撞思维火花,突破教学空间的束缚和时间的限制,激发创新活力,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