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滴灌”式课程思政研究

2022-12-31 09:50张秋山
关键词:工科学生滴灌工程技术

张秋山,王 耕

(河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国家在应对国际挑战、掌握发展自主权、提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托。因此,工科教育当以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教育目标。为扩充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储备以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教育部于2017年2月正式推出新工科计划,并先后奏响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工程教育改革三部曲。在这一有力的政策支持与有利的社会环境下,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改革逐渐成为工学、教育学等学科的重点研究对象。但是,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工科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并没有成为学理界关注的对象,这也导致了在工科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仍然只重视对工程技术本身的讲解,却没有对学生的科研观、价值观进行引领,未能形成一套有机的互动模式。新工科背景下现行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工科学生的思政工作在高校中应当如何开展? 进言之,在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过程中,工科课程本身应当发挥何种程度的作用? “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否运用到工科教育之中? 如果可以,其课程建设的路径又是如何? 为满足新时代优秀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学界当以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育课程思政的基本认知为基础,结合“滴灌”式思政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对上述问题进行基本梳理。

一、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育与“滴灌”式思政教育的基本认知

(一)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育的本质要求

如前述,工科教育以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优秀、充足的工程技术人才储备既是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直接体现,也是国家创新潜力的资源支撑。而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教育自然也应当坚定地朝着这一目标前进,但同时应当注意到,新工科计划是在国家进入新时代以后教育部所提出的工科教育改革计划,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教育应当首先满足新时代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所提出的新要求。前述业已说明,处在新时代的优秀工程人才应该能够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到来之际,提高工程技术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自觉将工程技术的发展成果应用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之中。另外,既然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则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意识自然是新工科教育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敢于突破、善于创新,才能为工程技术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知识动力。知识储备与创新能力具有直接的联系,正如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所言:“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的竞争,最足以决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1]因而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教育不仅要继续重视工程技术本身的教学,还应当包含创新知识的内容,将引导优秀工程技术人才认知创新的重要性与培养其创新能力综合贯穿于工科教育的全过程。最后,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正是由于工科教育系文化现象的一种,因此其本身不仅仅只承担工程技术教育的内容,其课程中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工科精神以及正确的工科价值观等内容,同样会对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新工科背景下的工科教育的本质认识同样应当看到其属于文化现象的一面,而且只有明确新工科教育属于文化现象这一前提,才能为后续继续探寻新工科教育课程本身的思政价值提供研究进路。职是之故,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育的实质系以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且具备创新意识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文化现象。

(二)新工科背景下传统工科教育的问题所在

在明确了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育实质的基础上,笔者对传统工科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工科教育下,工程技术人才只重视科研工作本身,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与市场转化率。即便新工科背景下工科教育的改革已经进行,但上述问题仍十分突出。《201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显示,2019年中国发表国内科技论文44.8万篇,其中高等院校发文29.7万篇,占比66.3%;研究机构发文5.2万篇,占比11.6%;而公司企业发文2.8万篇,仅占比6.2%。当然,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可能会投入市场,但这种转化毕竟是一种间接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上述数据最直观反映的便是公司企业本身进行科研工作的投入较少,科研工作对其本身的帮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全国科技成果统计年度报告》显示,2019 年登记的59 903项应用技术成果中,产业化应用的成果数达到27 219项,占全部应用技术成果的45.44%;而在不同类型单位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情况中,独立科研机构的产业化应用率为30.85%,高校仅为22.37%,企业的产业化应用率却高达58.13%。上述两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与高校和专门研究机构相比,企业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更具有市场针对性,市场转化率较高,而高校与专门研究机构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技成果转化对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传统工科教育下工科技术人才的问题意识仍有待提高。工科类研究中所需要的问题意识与社科类不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因果关系,通过论证的基本方式来对因果关系的成立进行证成,以达到阐释现象、发现本质、分析原因的目的,该研究成果的社会意义大多集中在上层建筑层面;而工科类研究更倾向实践性,即对现有工程技术或者科研理论进行观察,发现其中具有发展空间的问题予以突破,其实践导向明显,即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先进的研究成果投入到工程实践之中,其社会意义更多地直接作用于经济基础。质言之,传统工科教育下工程技术人才并不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欠缺发现能够回归于工科实践本身的问题意识。三是传统工科教育忽略了课程本身的文化意义,导致工程技术人才内心对工程文化的缺失。如前述,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工科教育由于过度强调对工程技术本身的讲解,忽视了对工程技术人才进行工科文化的传递。由于不了解工科文化的发展脉络,不知晓晚近以来工程技术的前进历程,导致许多工程技术人才不能真正理解其所掌握工科技能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这也是传统工科教育体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而针对前述两个问题,寻其根因亦是传统工科教育下工程技术文化的缺失。由于文化的缺失,导致一部分工程技术人才不能正确理解其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因此缺乏创新意识,未能努力追求将工程技术应用到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便自然造成了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率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的现实。因此,上述三方面问题相互联系,同时亦能突出传统工科教育与新工科教育的本质不同,明确新工科教育改革过程中,首先应当重视工科教育本身的文化价值。故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政工作不能仅依靠思政教师进行,而是应当充分发掘工科教育本身所具备的思政价值,对工科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丰富其内心世界,使其知晓新时代优秀工程技术人才所应当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与社会担当并为之不断前进。因此,新工科背景下优秀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滴灌”式思政教育模式。

(三)“滴灌”式思政教育的缘起

“滴灌”本系农学用语,意指一种新型的农业灌溉技术。滴灌式灌溉能够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将其所需养分直接送至其吸收器官,减少了养分在传输过程中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流失。因此,滴灌式灌溉的主要特征便是针对性、持久性以及有效性。而“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属借用语,是河北大学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探索中,于2009年凝练提出。在经过实践与推广之后,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育人效应日益彰显(1)河北大学“滴灌”式教育的做法和成效曾得到教育部和河北省委有关领导的重要批示,先后被教育部简报和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单篇推介,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报道介绍经验百余次,相关成果荣获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一等奖、第十三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滴灌”式思政教育同样是一种文化滋养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与滋养过程中,培育自身优秀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加之“滴灌”式教育自身的优势,即针对学生在思想政治层面存在的不足,及时地将正确的文化传递至学生,供其消化、吸收。因此,“滴灌”式思政教育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工科教育所具有的本质问题,即学生内心文化的缺失。故而,在新工科背景下,欲对传统工科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以培养新时代下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必须重视新工科教育课程本身的文化价值,采取“滴灌”式思政教育模式,挖掘新工科教育课程自身的思政价值,在讲授工程技术的过程中重视对优秀工科文化的传递,以优秀工科文化滋养工科学生内心世界,进而使得工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产生正确的认知,为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内心文化根基。

二、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的改革进路

(一)“滴灌”式教育下工科学生的思维变革

1.创新性思维变革。2017年,教育部先后在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大学召开工科研讨与工作会议,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等成果,在这一背景下,工科教育改革随之而来,但目前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仍有所不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高校系统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有效的创新教育模式,导致工科学生工科文化的匮乏和内心世界的缺失,进而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最终造成了工科学生创新能力有所不足的局面。而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便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新的尝试。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采取以第一课堂为基础,以第二课堂场域为主的教育方式来丰富工科学生的文化与内心世界,既促进了工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对于工科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与第一课堂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第一课堂大多是以专业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统一、系统的大班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但“‘滴灌式’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德育为先的品德教育理念、尊重差异的个性教育理念”[2]。相对于第一课堂较为系统固定的教学模式而言,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可以在第二课堂更有针对性地补充工科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与营养,更加有助于工科学生在第一课堂的学习,将在第一课堂学到的专业知识与其他相关性较高的因素结合,产生万物互联的思维方式,为工科学生适应新时代“物联”趋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且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将会引入时空的概念,强调当前所学习的工科知识与工程技术是动态发展的结果而不是静态的存在,这对于工科学生创新思维变革以形成更加成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2.爱国思维变革。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高校的部分工科学生在爱国思维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工科学生在高中时期基本上都是选择理科的学习方向,对于历史文化的学习尤其是工程技术发展史的认知不如文科生深刻,这就导致中国高校的工科学生时常会出现爱国思维不够开阔、家国情感不够浓厚以及对于国家历史文化不够了解的现象。其次,虽然绝大多数工科学生都有着较为浓厚的家国情感,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工科学生将“爱国”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将“爱国”付诸行动,这是中国高校工科学生爱国思维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并帮助其解决。最后,工科学生还普遍存在不知道该如何爱国的问题,导致有些工科学生不知如何将工程技术投入至经济发展过程中,这迫使我们必须要尝试一个新的教学模式来对工科学生的爱国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

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十分重视工科学生的爱国思维变革。首先,爱国思想不是简单地通过课堂向工科学生灌输,学习爱国思想更不是仅仅带着工科学生天天喊口号而不干实事。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十分注重潜移默化的环境育人方式,“既要注重课堂教育,又要注重课余时间;既要注重在校教育,又要注重离校后的跟进”[2],重点在于打造好工科学生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对工科学生进行熏陶,使工科学生将爱国思想深埋心底。其次,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如同农业领域的滴灌工程一样,十分注重针对性,根据中国高校工科学生基本上是理科出身的这一基本客观事实,逐步开展针对工科学生的国家历史文化教育活动,该教育模式致力于通过讲好中华故事、树立民族榜样的方式来加深工科学生对于国家历史文化的认识,培养工科学生浓厚的家国情怀。最后,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会要求高校教师时刻关注国家对工科行业的具体要求与期望,并将这份要求与期望传达给工科学生,引导工科学生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合理地为国家奉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鼓励工科学生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出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以中国青年的身份继承好大国工匠的精神。

3.学习思维变革。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工科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国高校对工科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合理的引导,提高工科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自2017年2月以后,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以及“北京指南”,在“北京指南”会议上审议并通过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同样明确提出要努力形成一批示范成果,这也就迫切需要中国高校大胆地进行一些新的教学尝试,解决工科学生在学习思维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中国高校工科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国际社会上属于较为突出的行列,但在学习思维上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典型的问题便是不能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有相当一部分工科学生的学习是属于被动的学习类型,即只专注于第一课堂的学习,课余时间只用于娱乐或是其他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第二,有部分工科学生在第一课堂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课余时间仍专注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与专业知识无关的学习活动置若罔闻;第三,有一部分工科学生对于较为枯燥的专业知识兴致缺失,反而以较大的热情专注于第二课堂学习的内容。由此可见,在新工科的建设下,中国高校工科学生的学习思维仍有待变革,学习能力仍有待提高。

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便是解决上述问题,努力形成一批示范成果的新的尝试。首先,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以第二课堂为主,以对症下药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对工科学生补充需要的知识与营养,同时教导工科学生应更看重知识的节点并引导学生善于在知识节点之间建立关联,形成去中心化的学习思维。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摒弃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用学生的“群体智能”和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知识更“系统”“完整”,对于工科学生养成系统性的学习思维方式和丰富工科学生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工科学生找到新的学习动力,将学习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在课余时间也会主动参与到第二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不再只专注于第一课堂的学习,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除此之外,“滴灌”式教育模式的个性化教育方式会给学生传授一种关照人的存在的思维方式,向学生们传达人道主义精神,对于工科学生形成健康合理的学习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紧扣习近平的讲话精神,在第二课堂上更具针对性地为工科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育人教育,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学习、榜样交流会等活动,将开放与共享的思维方式融入工科学生的学习思维当中,同时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工科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最后,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是以第一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以第二课堂场域为主的,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并不是思政课程,而是课程思政,这既保障了工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促进了工科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学习。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注重全方位增强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新工科的建设中变革自身的学习思维以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滴灌”式教育下工科文化的内化要求

1.全面性。习近平总书记出席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并发表题为《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主旨演讲,指出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4],这为工程教育变革带来了重大机遇。随着2017年“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的相继形成,中国高校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工科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尝试与革新。但无论工科教育模式如何革新,工科教育的全面性特征是工科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复旦共识”中就曾明确提出“促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天大行动”“北京指南”中也相继强调高素质、综合型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对于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性。虽然传统的工科教育模式也注重工科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注重对工科学生教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工科学生进行善的引导,忽略了对工科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引领,缺少对工科学生的全面性教育。“滴灌”式教育模式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的重要指导意义,以第一课堂为基础开设以第二课堂场域为主的“滴灌”式教育模式,在学习上给工科学生全面补充其需要的养分与知识,充实工科学生的内心世界与文化;在环境上抓住工科学生的课余时间,全面打造潜移默化的教学环境;在生活上时刻关注每一位工科学生的心理情况,适当地对其进行善的引导,使其内心始终存有关于真善美的遵循与追求。全面性既是工科教育模式必不可少的重要原则,也是“滴灌”式教育模式下工科文化的内在要求。“滴灌”式教育模式本着全面性这一要求,努力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新工科的建设提供更多的综合素质高的多元化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2.针对性。在“复旦共识”中,就曾对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和地方高校分别作出了针对性的规划和建议,在“北京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要进行分类发展,以促进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并明确表示,“我们将深入系统地开展‘新工科’研究和实践,建立中国模式、制定中国标准、形成中国品牌,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大业欲成,人才为重”,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的工科教育首要目标便是为中国的工科事业输送足够多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但目前中国高校的工科教育模式仍普遍采取大班上课的教学方式,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虽具有系统性、统一性的特征,却缺少对个体学生的针对性教育,不能充分激发每一位同学的潜力和才能,不利于每一位工科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不符合新工科建设对于中国高校工科教育的要求与期许。而在“滴灌”式教育模式下,要求工科学生对优秀工科文化进行内化吸收的要求之一便是教学当具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是对每个工科学生的针对性教育,以自由的教学风格对工程技术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滴灌”式教育模式以“重个体,促发展”为宗旨,以第二课堂为主对工科学生开展差异化、个性化且具针对性的教育,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将自由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树立“个”字理念,即“一个顶一个,个个能成才”的自由教学风格,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每一位工科学生的个性,促进每一位工科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激发每一位工科学生的潜力与才能,努力为新工科的建设输送足够多的新时代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3.时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3]。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进行,综合国力竞争愈加激烈。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支撑。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框架下,新能源、新材料、数字制造与互联网等新技术交融的新业态,以及社会生产和组织方式、商业制造模式、社会治理结构及全球政治地理分工等变革,共同推动人类进入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社会,多学科知识、技术整合与原始创新作用日益突出,中国高校对于工科学生的教育变革更是新工科建设过程项目中的重中之重。“滴灌”式教育模式便是中国高校工科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该模式紧扣工程教育改革三部曲的指导意见,本身就具有时效性的特征,同时时效性也是“滴灌”式教育模式下工科文化的内在要求之一,即在“滴灌”式教育模式下的工科学生,不仅能在第一课堂上学习到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也会在第二课堂中了解到当前工科行业发展的最新消息、中国对于新工科建设的最新政策与指导、对工科教育的最新支持与建议以及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最新需求等一切工科的最新消息,并借此不断更新工科学生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国工科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潮流、洞悉工科行业前沿信息的可行性。

4.创新性。工程教育改革三部曲中都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其中“天大行动”明确指出,要进行“探究建立工科发展新范式”“问产业需求建专业,构建工科专业新结构”“问学生志趣变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等行动,在“北京指南”中更是直接给出要“更加注重模式创新”的重要指导意见。“滴灌”式教育模式本身就是一种超越传统教育模式的大胆创新,属于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是超越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创新也是工科学生进行超越自我、超越现实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滴灌”式教育模式注重将创新融入当代工科学生的思维当中,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不断地剖析新技术、新产品背后体现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完善工科学生的文化与精神世界,引导工科学生将工科知识与工科技术看作一种动态的发展而不是静态的存在,鼓励工科学生以批判性的思维来对待日常的学习与学术交流,培养工科学生敢于超越自我、打破技术藩篱的态度与决心。

(三)“滴灌”式教育下工科学生的专业素养

1.学科文化。随着新工业革命的加速进行,新工科建设势在必行,中国对于有效的工科教育模式和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发迫切,对于工科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科学生学科文化水平的高低已然成为评判一个工科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而“滴灌”式教育模式十分注重对工科学生学科文化的培养,并把学科文化大体分为学术文化和课程文化两种。在工科学生学术文化方面的培养上,“滴灌”式教育模式以引导工科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和正确认识时空观的教育方式,来养成工科学生敢于质疑权威、追求真理的学术态度和将现存的工科知识和工程技术看作是动态发展的结果的学术思维,同时不断提高工科学生对于学术论文的兴趣,鼓励工科学生主动阅读工科相关领域较为前沿的学术论文并加以讨论,营造自由浓厚的学术氛围,进而提高工科学生的学术文化水平。在课程文化方面的培养上,“滴灌”式教育模式以工科学生和工科教师两个角度切入,切实提高工科教育的课程文化。就工科学生而言,“滴灌”式教育模式是以第一课堂为基础的教学理念,强调第一课堂对于提高工科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作用,加强工科学生对于课堂文化的认知与重视,通过举办课堂学习方法交流会等方式来丰富工科学生的课程文化并切实提高工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正确引导工科学生对于每一堂课的正确态度,有效避免部分工科学生由于自身学习习惯的缘故从而忽略课堂学习的现象;就工科教师而言,应不断采取多种教育方式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工科学生在课上的积极性,应不断研究最新前沿知识来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应不断关注政府关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各项要求与政策来丰富课程教学的重点与内容,进而丰富工科教育的课程文化。

2.工程文化。“课程思政与工程文化表明看似不关联,实则工程文化与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二者同向同行,‘不可须臾离’。”[5]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工科建设,工程活动与文化的结合日趋紧密,逐渐形成与工程种类相对应的环境工程文化、设计工程文化、机械工程文化、电子工程文化等工程文化体系,甚至工程文化本身也成为了近年来人们日益关注的一门新兴学科,用来专门研究与工程文化相关的知识、规律以及技巧,工科学生工程文化水平的高低也成为“滴灌”式教育模式下的重要教学指标。“滴灌”式教育模式通过对关照人的存在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对工科各个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工程文化教育,张波的《工程文化》一书中曾明确指出:“‘文化’是基础,‘工程’是平台,而在这个‘平台’上,不同的产业现象又不断演绎着文化的发展与变迁,有必要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研究。”将工程与文化两大领域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加深工科学生对自身工科专业的认知与认同感,丰富工科学生的文化与内心世界,为工科学生将来投身于中国的新工科建设事业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3.工程意识、工程伦理。工程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思维过程,包括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安全意识、成本与效率意识等,如质量意识是工程设计师在设计工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工程质量的高低,在工程施工时,施工工作人员也应当注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团队意识则要求工程团队里的工作人员要有对团队的认同感,以团队的利益为主,在团队内互帮互助;安全意识是工程意识中比较重要的意识,它要求工程在设计、施工和以后使用的过程中以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中心;成本与效率意识则是本着力求节约、杜绝浪费的态度,寻求以成本最低、效率更高的方式去完成工程任务。“滴灌”式教育模式则将这些工程意识逐步地融入工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通过了解工程设计方案、参观工程施工现场等教学方式来培养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工程中来加深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

工程伦理是工程与伦理两大领域的结合,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中国高校工科教育不可忽略的教学内容,主要研究工程与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如在处理工程与自然之间关系时,应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处理工程与社会之间关系时,应本着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在处理工程与人之间关系时,应本着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则。“‘新工科’建设中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必须承载这些现代工程伦理,实现工程技术教育与工程伦理教育的相互贯通。”[6]“滴灌”式教育模式将工程伦理融入对工程学生的教育内容中,正确引导工科学生形成对待工程技术的正确态度以及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合理思维,帮助工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工程伦理观,对于提升工科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合理避免了将来工科学生在工作中因不正确的价值观而产生负价值结果的问题。如在处理工程与自然的关系时,若违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基本原则,忽视工程对自然的影响则极有可能导致工程对环境、生态的严重破坏。

4.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最早出自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这种精神。后因时代的发展和国家产业、教育战略调整的需要,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7]。在央视推出的《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中,讲述了不同岗位劳动者用自己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节目中的管延安、高风林、周东红等同志更是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内不可或缺的人才。“滴灌”式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耐心加细心的工匠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正是一个工科学生走向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甚至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内具有一定乃至突出贡献人才的必要条件。“滴灌”式教育模式将会采用组织工科学生观看诸如《大国工匠》等纪录片、参与工科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向工科学生展示“国宝级”技工身上的创新、耐心加细心的工匠精神,帮助工科学生树立起自己的榜样,进而提升工科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工科学生将来投身到国家新工科建设当中奠定坚实的文化根基。

三、结 语

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以为国家提供优质工程技术人才为出发点,通过促进工科学生的思维变革、丰富工科学生内心的工科文化认知和提高工科学生的专业素养这三个切入点,实现对传统工科教育模式的突破与创新,是解决传统工科教育模式下工科技术人才问题意识不足、优秀工科文化缺失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转化率这三类问题的大胆尝试。同时,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改革是工程教育改革三部曲的应然要求,是推动工科教育改革和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和国家硬实力的重要依托。最后,我们应当看到,新工科课程思政“滴灌”式教育模式的建构与推广,既需要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有利的社会环境,也需要工科教师的积极响应与配合,因而对政府与高校之间的联动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种新要求,政府应适当发挥领导作用和支撑作用,以对高校工科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高校亦应履行好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大胆突破传统工科教育模式,以回应政府政策导向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猜你喜欢
工科学生滴灌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水防渗工程技术实践
试析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
不同滴灌管网系统特性、成本和效益的对比分析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工科类毕业生就业违约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