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翠平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前西小学,山东 枣庄 277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能具体明确的、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需求,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并不是小学所有阶段的文字表达都称为写作,也许这是很多人认知错误的一点。小学低年级的写作称为写话,因为低年级的孩子们仅有写出几句完整的话的能力;小学高年级的写作才可以称为写作,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都较活跃,头脑都比较有想法,可以用文字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事实上比写作更有难度的是习作,写作是初级阶段,而习作是学习写作和联系写作。虽然我们将来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闻名的作家,但是最基本的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还是要有的。
兴趣,很简单一词。何为“兴趣”,就是心情愉悦,快乐的去做一件事。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快乐地书写和表达。这样的写作是“快乐写作”“兴趣写作”。在我看来,写作就应该是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而不是痛苦、折磨的,更何况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正是培养兴趣最佳的时期,当他们对一件事情或是一个事物感兴趣了,他们才会喜欢去做这件事,才能做好这件事。那么,写作兴趣该如何去培养:在接触写作之处,老师要降低写作的难度,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尽量少接触写作命题,先从最基本的写日记来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渐渐激发他们的兴趣。
小学时代,令学生们最头痛的作业也许就是“写作文”了,因为学生们总认为写作是一个很枯燥,乏味的任务。但是,写作在小学阶段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写作能力一定是每个人必备的。兴趣,是培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没有兴趣,就等于没有源头的水流一样,是没有办法提高写作能力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时,首先就是要克服学生对于写作的排斥和畏惧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是对自己生活中的人或事的描写,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情景法是也一个不错的方法。比如可以给学生们准备一些活动,看图演小品,讲故事比赛等。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情景,引导学生将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跟他人表达、分享的快乐,通以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
比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题目是《心愿》,对于这个题目,课本上为了帮助同学们写作,给同学们画了一个图,表达的意思是,心愿有很多种,关于个人的、关于家庭的、关于社会的等等很多种。对于这个题目,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先写,写完之后不需要写名字然后交给老师,在保证每一个同学都知情的情况下,一一读出来,然后给予评价。在写之前,学生们好好想一想,到底该选择哪一种写作方式将自己的“心愿”表达出来合适。这种方式是十分有趣的,不仅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写作变得有趣,不在枯燥、无味,老师还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举两得。
写作教学不仅是小学阶段的重难点,在中学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在接触写作初期要学会如何去写,写作不也是没有技巧,随意写几句话就可以称为写作。往往在小学课堂上,有些老师为了完成写作的教学而完成写作教学,上完一节写作课,并不会教给学生们写作方法和技巧。这就导致了许多小学生在面对作文课时,投机取巧,学着“借鉴别人的作品”,也就是老师口中所说的“模仿”。写作的目的本来就是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要说的意思。
学生之所以觉得写作文很痛苦的原因之一是不知道写什么,无话可说。小学生的作文素材往往来自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教会学生多去观察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做一个有心人。另外也可以读一读类似题材的文章,可以从中学会写作的一些经验。
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本中,当老师讲完第五单《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之后,有一个习作练习,题目就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不难看出这一单元是景色描写的文章,这就要求学生们一定要熟悉自己周围的环境,包括人和物。在习作之前,有两篇习作例文值得学生去关注,《我家的小狗》与《我爱故乡的杨梅》。对于这种文章,老师最好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回家后去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让每一个同学思考自己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去看两篇例文,看他们是如何写好一篇文章的,值得强调的,不是去模仿他们,而是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大作家。作家是如何炼成的呢,他们不只是写,还有读。这里的写就是练习写作,读就是阅读文章、读书。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并且优秀的文章,也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为了能够达到最终好的阅读效果,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所读书刊、文章进行好词、好句的积累,日积月累,积累的多了,运用的熟练了,这些东西就成了自己的,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就可以选择恰当的词和句子使用了,让写作变得更容易。
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和下册语文课本中,在上册第四单元和下册第二单元后面均设有“快乐读书吧”,它的设定是推荐学生们阅读《山海经》《十万个为什么》,从读书过程中学习知识,积累词汇、好句、写作技巧。读书可以让一个人心静,多读书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在以后遇到一个作文题时,不会两眼一瞪,一头发蒙,头脑里会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见解。学生最好养成积累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好词好句的习惯,并将他们记在本子上,因为有句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以读写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采,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语文,这个学科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学生平时多读,多写,多背,多积累的,日积月累,才能学好这一科,而且需要学生一定要细心并且有耐心。要善于观察,善于阅读,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有一双善于书写的手。最终目的都是想让学生积累更多素材。
生活处处充满着学问,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老师们要多多引导学生学会将学习融入生活,热爱生活,知识不仅来自教科书,生活中好多地方也充满着知识。现在科技发达,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先进,种类也越来越多,记录学习的方式不再只是传统的纸和笔。就拿人人都了解的手机来说,学生可以采用拍照,录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生活中有趣的、美的瞬间,然后将自己的感想形成一篇文章,回到学校与大家分享,这也是一种提升自己写作能力的方式。还有更多积累写作素材的渠道,比如众所周知的《我是演说家》《朗读者》等栏目,学生看这些节目,能学到不少的东西,比如一些好的句子就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所以说,生活处处都是学问,一定要学会从生活中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为提升学生自己写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即使当今已有了一些新颖的积累素材的方式,但是传统的从书籍中,通过读书积累素材的方式也不要摒弃。虽说在生活中也能积累知识,但是真正的经验证明,传统的从书籍中积累的方法是更为广泛的。通过一些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学生90%的知识来自书本,大多都是通过阅读课本或是课外书。读书不仅可以积累知识,还可以修身养性,因为读书肯定是要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这样才可以读进去,知识才可以进脑子。读书多了,素材积累的多了,文采提升了,自然而然,对于写作也就可以“信手拈来”,不再畏惧。
倾心指导,用心评价,因需而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角色,不是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又老师来主持,一味数学家曾经说过,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的再教,教的前提是需要老师的教导。教师应该渐渐从一些教学环节中脱离出来,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主人。在习作上,为了能提升,改善写作能力,老师应当对学生的写作成果做出一个合理的评价或是让学生互相评判,彼此学习,互相交流。写作互评是写作教学过程中还是十分重要的,从互相评价,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应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习作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过于死板,顺应时代的进步,满足学生的需求,能够引起或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是,让习作生活化,让习作变得容易,有趣,这样才可以让一节习作课程变得更有效,达到提升学生写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