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吉
(武汉音乐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在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涉及大学生这一特殊集体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还牵动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是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全国各高校极其重视的重大任务[5]。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扩招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给大学生带来了挑战,让大学生时刻感到压力的存在,甚至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是为处在迷茫中的大学生及刚刚走向独立生活的大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发展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连接学生与职业选择之间的桥梁,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积极融入思政理念,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是时代之趋。当前,虽然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了改革创新,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提及“课程思政”问题,导致教学成果不明显。因此探寻《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融入思政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虽然该课程是一门通识教育课程,但相对于专业课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投入而言均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课程地位明显处于“边缘化”。课程地位不高造成当下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以及教学实践不足等诸多问题
课程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导致课程教学几乎变成了简历撰写与如何应对面试的培训了;忽视了对学生自我认知、择业观及职业生涯内容的规划,造成学生自我认知、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及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等类的内容明显偏少。而良好的自我认知、积极向上的择业观与未来的职业规划等对学生认识自我价值、发掘自我潜力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人生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当前课程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教师授课时,往往以PPT讲解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模式进行。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会导致师生之间交流不够,互不了解,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主观能动性较差,课堂气氛不活跃,难以达到个性化的教学效果,进而会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并且基本以大班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加大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化指导的难度,难以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这种形势使得课程教学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主要导向,强调求职实务知识传授,侧重于如何尽快地帮助大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对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择业观教育以及责任感教育等缺乏足够的重视,弱化了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2]。
另外由于学生课堂参与度低,表现不够活跃,使得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例如只有学生课堂的出勤率、简历撰写、面试模拟等,如此单一的评价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课程产生一定的误解,导致课程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课程思政”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教师,课程思政开展的实效如何取决于任课教师的能力水平,因此学校要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要开展“课程思政”就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培训、教学课时安排、精品示范课程打造等方面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推行课程思政提供支持和保障。其次,通过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明细各教学模块的德育目标,注国内外的时事政治,在课程方案设计和思政元素挖掘上下功夫。最后,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将学生感兴趣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不应只是存在于大学的某一个学期或某几次班会,而应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始终,以便学生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习能力下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例如大学一年级,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制定班级一览表,全方位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校中的整体状况,由辅导员在每个学期对班级状况以及所有学生各个课程优良予以统计,根据相关信息填写班级一览表,并将其发放到各个任课教师手中。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对每位学生状况做到了如指掌,从中对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同时将那些学习能力有待提升的学生作为重点及时给予帮助[4]。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材料。如果学生使用的教材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和完善,就会使教学过程缺乏合适的支撑,给“课程思政”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改变当前的状况,相关部门要通过组织思政教学团队对传统教材进行更新和完善,深挖课程知识点可能蕴含的思政元素,再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政内容融入各个知识点,从而实现思政元素和课程知识的无缝对接,实现全程育人。
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使得《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且更加合理。教学内容为预期目标服务,例如为了达到让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这一目标,可以设置心理测试、自我认知测试等内容,从而检测学生能否达到相应的目标。在性格测试中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当学生对自我认知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在职业选择方面才会更具针对性。学生可以对所测结果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活跃课堂气氛,这也使得学生的课堂反馈更具真实性[1]。
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比如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建立相关资源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观察身边的社会现象,讲解自己对思政内容的想法。任课教师也可以结合专业知识组织开展课堂讨论、辩论等,课后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目标人物访谈,让思政教育在实践中发挥作用[3]。
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除了包含出勤率、简历撰写、面试模拟等之外,还有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及用人单位的评价。比如课堂活动可以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之间互评,为教师评价学生提供参考,使教师评价更全面和公平。用人单位的评价则为课程提供了直接性的实际指导意见,对课堂效果有着更加直观和更具指导意义的作用。
课程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期末考试不考核相关的思政内容,就会使“课程思政”难以开展。因此,《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考核标准可分为四个环节:课后作业、思政主题讨论、课堂汇报和职业人物生涯访谈。将思政教育纳入课程考核,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能力,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也让思政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科学的择业观,帮助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定位,形成正确的人生规划,摆正就业心态,顺利地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