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琼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出现教师单方面进行片面化的评价,从而造成评价结果具有较强主观性。在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对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课堂表现纳入评价当中。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互评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学会倾听,接纳和听取意见,懂得取长补短,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著名的教育学及与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评价身为一种反馈与矫正的方式,要确保在教学中的运用每一步骤判断过程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就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从而保证过程的有效性。”在多年的发展中,我国各级医学院都在教学中积极地应用评价,但是因为形成性评价的引进,导致诊断性评价有所忽视。因此,当下以真菌性皮肤病教学为例,积极对诊断性评价进行研究,从而落实诊断学评价的可行性。
真菌性皮肤病教学是皮肤性病学这门课程的重中之重,关于教学方式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教学的效果并不尽人意,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评价环节。因为注重对学生实际教学的训练,由此忽视了在课堂开始之前,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产生原因,这样才能针对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1]。教师始终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由此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可能的发展水平。诊断性评价所指的就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有计划的实施。诊断性评价通常是在学年初或者学期初进行,当然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诊断性评价具有两个特点:一方面是重诊断,这里的诊断需要掌握被评价事物的两种状况:症状诊断以及原因诊断,不仅需要找出其中评价的事物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重治疗,不仅要发现问题,同时还需要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采取有效的措施[2]。
诊断性评价主要就是在教学实施前或实施过程中的评价,是为了教学过程顺利进行,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结果做出的评价,开展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选拔出少数的优秀学生,而是使教师掌握学生具体特点,为教师教学中“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因此诊断性评价是一种双向的发展活动,不单单是对学生的个人行为,还可以促进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在真菌性皮肤病教学中开展诊断性评价应当得到高度的重视,积极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使后续的教学内容以及方式得到全方位的调整,满足当前真菌性皮肤病教学的实际发展需求,保证课堂教学的发展质量。
在新形势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当前的真菌性皮肤病教学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真菌性皮肤病教学的教学质量。其中,真菌性皮肤病教学形式单一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更热衷运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虽然这样的方式会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纯课堂讲授,过于单一的教学形式,导致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十分薄弱,不利于学生素质对职业岗位的对接。
基于新课改时期,真菌性皮肤病教学期间,教师需要结合时代需求转变教学理念,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从根本上解决灌输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师生情感沟通,在实际教学期间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过在实践教学中存在众多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真菌性皮肤疾病的学习,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很多教师对真菌性皮肤病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将重点主要放在理论知识的上,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用来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对于真菌性皮肤疾病的具体诊断和治疗反而是一带而过。从实践情况分析,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带领学生去了解和掌握真菌性皮肤疾病,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能力层面的提升。基于此种情况学生也会失去学习兴趣,丧失学习积极性。
真菌性皮肤病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应当结合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进行全面分析。但是从当前的教学质量评价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主要是期末考评的方式。学校所设计的期末考试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下,教师很难掌握学生学情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这样反而会限制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影响学生整体的发展。
学习属于连续性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之前,明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掌握学生知识储备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活动设计提供有效的基础。针对《甲真菌病》来说,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诊断性的评价:主要包含了成绩记录、摸底测验、智力测验等等相关的内容。
教师在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差异化,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在评价中同样要分层进行。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能力,制定不同的作业完成标准,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的进步,就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使学生能够在作业完成中,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发展,知识储备得到提升,彰显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例如,对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而进步较大的学生也给予同样的奖励,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努力得到认可和尊重,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拥有更大的动力。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中必须突破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以分数作为考核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对于课后作用的评价也是同样的,教师要结合作业完成的进度、内容、细节、态度来进行作业评价,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鼓励的方式完成学生作业的评价。例如,在学习《甲真菌病》过程中,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有的学生可能掌握度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有些许学习进步的学生教师应当运用鼓励的方式进行评价,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鼓励的词语能够使学生更加自主投入到学习中,对今后的学习充满自信和信心,学生也会更加容易接受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积极进行改正,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运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学习,围绕案例学习主要就是围绕一个疾病的典型的临床案例,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探究的方式,并且这些方式在国内的医学院校都得到了有效的运用。学生已经在临床见习阶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及求知的欲望,因此在临床课程的讲解中教师应当善于运用PBL与CBL的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呈现较为良好的效果。真菌性皮肤疾病的教学中,可以从附属医院相关疾病的患者中挑选出典型的患者作为典型案例,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位置,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甲真菌病》可以说是医学当中十分常见的病症,并且发病的频率较高,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教师作为主导,结合生活中的案例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对学生进行评价,不断调整教学方式,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避免出现教师单方面的片面化的评价,从而造成评价结果具有较强主观性。在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对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课堂表现纳入评价当中。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更加全面、客观的了解,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互评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学会倾听,接纳和听取意见,懂得取长补短,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教学当中应当从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知识的运用,同时也可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单一的方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过程考核所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评价体系,是对学生阶段性的学习考核,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而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展开个性化的指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课程评价的标准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将学生考核融入教学中可以增加教学的全面性,与终结性考核之间相互结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1)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在真菌性皮肤病教学的课堂教学当中,诊断性评价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模拟的场景,促进教与学之间的相互结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当中完成临床教学。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思维不断活跃,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2)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诊断性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差的学生,从而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解决学习当中的难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不仅如此,成绩不好的学生会在不断地帮助下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使每个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3)促进教学与实践临床的结合。在真菌性皮肤病教学当中运用诊断性评价可以将理论与实践之间进行相互结合,通过工作情景来解决真菌性皮肤病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以及理解,从而使学生在真实的案例中体验医生的角色,并且完成各项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转变教学观念。真菌性皮肤病教学属于皮肤性病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诊断性评价下可以有效地转变教学的观念,使教学课堂由教师输出转变为学生练习。通过不断地实践可以促进教学理论水平以及组织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实习的效果。
(1)诊断性评价是一种对社会的基本适应能力,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推进和发展,当前的诊断性评价是一种能力素质的转变,包括基本学习技能、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等各个方面的素养提升,诊断性评价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主要涉及意识、能力和应用。因此,对于真菌性皮肤病教学来说,诊断性评价模式构架具有高效的指导作用,本着科学、合理的体系评价标准,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真菌性皮肤病教学针对培养的目标设立、方式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塑造和确立等多方面的构建基础,只要在强调体系与模式形成的基础上才能让理性的评价有章可循。
(2)真菌性皮肤病教学是一种综合能力,其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宽泛。真菌性皮肤病教学主要以技术为支撑,学生在通晓、理解、认识和使用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知识的传播与分析。诊断性评价既需要通过熟练的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鉴别和推理来完成。由这一点来看,诊断性评价的构建具备良好的评估作用。诊断性评价在真菌性皮肤病教学中的应用是皮肤性病学授课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有利辅助,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展开高效的评估,并且积极寻找出教学中不足之处,做出及时的调整。
首先来说,对于诊断性评价在真菌性皮肤病教学中的构建要以诊断评价的标准为核心,构建具备评价共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的评价模式,促使其评价以切实导向性为原则,体现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其次,在诊断性评价在真菌性皮肤病教学的模式和体系中要避免大众化和统一化,要结合实际教育教学特点以及诊断性评价素养的内涵,构建具备特色的原则,充分体现办学的独特性,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基本素质,在满足教育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构建出独特的评价体系,贴合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进而实现诊断性评价标准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具有独立性及综合性的学科,是一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学科,同时也是与临床岗位息息相关的学科。而真菌性皮肤病是该课程的重要内容。其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到相关临床岗位医师的工作能力。诊断性评价在真菌性皮肤病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总而言之,诊断性评价的根本意义就是彰显在教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上,不仅可以全面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且还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及特殊的才能,可以培养出一批适应医疗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之后教师在结合实际的情况因势利导,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彰显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多方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