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风建设现状及优良学风提升路径的调查研究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2022-12-31 09:22李雪晨荆芃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5期
关键词:学风学院建设

李雪晨,荆芃燊,崔 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1 高校学风建设现状

学风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的宝贵财富,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教育资源。加强学风建设,创造良好学风,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资源紧缺,学生培养质量日趋下降的现象层出不穷[1]。

为了解高校学风建设现状,探索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路径,本文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对全院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取学生有效问卷1416份,占该院学生人数的90.7%。

1.1 学风建设基本数据

1.1.1 受访者基本情况

为便于准确分析,本文对受访者的情况做了调查。受访人数共计1416人,其中男生831人。

考虑到两校区办学模式,特分列出了本科一、二年级(占受访人数的39.9%)与本科三、四年级(占受访人数的37.29%)及研究生。

1.1.2 学生自我学习满意度情况

从总体上看,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现阶段所学专业比较感兴趣。有 38.63%的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提不起兴趣,还有4.8%的学生对现阶段所学专业没有兴趣。针对学习生活有无规划的问题,20.9%的学生表示有总体计划,77.2%的学生表示有阶段性计划或较为零散的计划,仅剩1.91%的学生从未考虑规划问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动力依次来源于证明自己(35.24%)、社会需求(29.97%)、回报父母(24.51%),12.29%的受访学生表示自己暂时缺乏动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前景的看法会影响到自身的学习动力,从调查结果来看,对当前专业前景未做考虑,本着走一步看一步想法的受访者占到了52.68%。

对于自身学习态度与积极性的评价,60.24%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态度较为端正,36.51%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态度一般,3.2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态度较差。

此外,考风考纪是学风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学校狠抓考风考纪,学生如何看待现阶段的考试,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学风建设进度。有53.88%的学生认为学习和考试是为了提高素质,32.42%的学生认为学习和考试是为深造做准备,13.7%的学生对于现阶段的学习与考试秉持着消极态度。

1.2 高校学风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剖析

在我国高校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推进优良学风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学风建设状况总体良好,多数学生志存高远,积极进取,但仍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1.2.1 学业规划不清晰,专业认识不到位

数据显示,部分学生缺乏学业规划和明确的学习目标,这部分受访者中大一年级的学生占到75%。也就是说,刚步入高校的学生还处于适应期和目标建立期,大部分学生对专业所学和未来发展一无所知。同时,学生对学生工作、社团活动、人际交往等方面心存期待,此时若是抓不住学业规划和专业教育的关键期,不免本末倒置。

1.2.2 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律意识较差

缺勤严重,课堂上走神,形成了平时不努力,考试前“突击”的不端正的学习态度。有的学生认为,上大学以后就可以放松,得过且过,只为拿到毕业证,欠缺拼搏进取精神,安于现状。这些现象虽然占比不高,但仍然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部分学生虽制定了计划,但没能很好地结合自身情况,加上时间分配混乱、自控力不足、执行力差,极易产生懈怠心理。

1.2.3 学习方法欠佳,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弱

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除了第一课堂,学生还应该学会利用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很多学生习惯“灌输式”教育,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57%)缺乏学习的意志力和行动力,学习方法固化、学习方式欠佳,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另外,由于在创新方面的氛围营造不够强,因此出现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参与科研活动较少的现象(32%),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弱。

2 高校优良学风建设路径

高校优良学风建设要树立整体意识、协同育人意识,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校、教师、学生上下一盘棋,拧成一股绳主动参与学风建设,共同营造优良学风氛围[2]。根据上述提到的存在问题及原因,结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现有举措,本文提出以下建设路径。

2.1 完善学风建设相关制度,构建保障机制

2.1.1 学院层面

将学风建设纳入学院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思想认同,协调统筹推进。将学风建设落实情况和建设进度作为考核指标,评判学院领导管理能力和学风建设管理人员能力,以评价促发展。

建章立制,夯实基础,以制度建设促进学风建设。学院制定出台《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因材计划》《学院班子和专业负责人带头帮扶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修订《班主任管理办法》,对各类队伍进行制度化要求,聚焦学风建设主业。

2.1.2 教师层面

改进教学管理制度及教学督查、学生评教制度,让教学监督制度的效能最大化,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风建设队伍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班主任和辅导员的作用,让其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学院依托独特的“院所结构”,开展学业导师制,保证了学生有问题知道问谁,有想法知道分享给谁。此外,持续开展学科带头人讲授新生导课,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认同和兴趣,提升学习动力。广泛开展面对学生的各类答疑,SSRT科研训练项目的申报和指导等。

2.1.3 学生层面

增强认知能力,主动参与学风建设。学院建立“‘伴航’朋辈导师计划”,并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学习小组,开展学习经验分享会,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引领作用。

结合学院优秀校友资源,实施“‘点灯’校友导师计划”,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专业前景认知、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得到指导。

2.2 对学风状况的评价

高校如何开展学风建设,开展学风建设的成效如何,归根到底还是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3]。本文在前期的调查问卷中编排了对于学风建设整体评价的问题,并对回收数据进行了分析:

从总体上看,多数学生对于学院学风建设成效是持肯定态度的(80.5%)。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学生认为学风建设好与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在于自身(51.27%);而在余下的学校管理、教师教风、学习环境几个因素中,学习环境被认为是影响最大的(28.25%)。因此,要改善学风建设成效,营造优良氛围刻不容缓。

2.3 做好文化建设,营造优良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风建设的灵魂,应当提供更多平台让学生参与学风建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2]。

2.3.1 搭建文化、科研平台,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

依托如“材式漫谈”“班徽设计大赛”“宿舍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发挥班级、宿舍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活跃文化氛围和学习氛围。以创新创业竞赛为纽带,开展专业竞赛普及培训,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2.3.2 加强新媒体的宣传引领,让优良学风成为主基调

高校新媒体运营中心承担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在思想指引者和接受者之间承担着重要的纽带作用。学院新媒体在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开辟了学风建设专栏,如“材院闻”“材专访”等,策划组织“逸群之材”优秀学生风采展示活动等,让学风建设成为宣传的主基调。此外,新媒体报道学院承办的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把握采访优秀校友、教师老党员等机会,将优良学风建设记于心,践于行。

3 高校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构建的相关思考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求下,要呈现人才培养的质变,培育优良学风是关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基石。教育部印发的相关方案中提出要建立系统化的学生发展和学业指导体系。

3.1 构建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

分析国内外大学生学习发展指导模式可以发现,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做法已经在国外大学生学习发展指导工作中流行。而我国高校开展学习发展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指导方式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学子经验交流、讲座等形式;少数学校开设了学习指导课程,许多学校依靠学生组织力量,很少学校有专门机构协调相关工作[4]。而学生学习发展指导工作涉及学生发展的多个方面,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以确保学习发展指导机构有能力协调调动所需的教育资源。清华大学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009年,清华大学率先在国内高校设立专门机构,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指导,经多年实践与探索,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学习发展指导工作模式,清华大学学习发展中心隶属于校党委学生部,由学生工作部部长担任中心主任,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部、校团委主要负责人为副主任,统筹协调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和指导工作[5]。学习发展中心实行聘请与培养相结合,成立了由专职教师、辅导员、兼职教师、辅导员、学生志愿者、校友导师等组成的工作团队,形成了以辅导员为核心、朋辈志愿者为主体、班主任和辅导员为保障、校友为支撑的指导服务组织结构和工作格局,学校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发展指导体系,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专业、实用的帮助,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探索因材施教的新思路和新方法[5]。

3.2 对满足普适性、针对性的学生学习与发展所需指导项目的调查

高校构建起与学生相互适配的学生学习发展指导体系对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工作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以清华大学的探索实践为例,从整体架构设计、工作团队建设和指导体系搭建等方面发布了相关问卷,对适合自身学院的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的构建展开了调查分析。

3.2.1 受访者现阶段所感受到的最主要压力源

各种严峻形势和复杂情况摆在当代大学生面前,对他们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回收数据显示:在困扰学生的各种因素中,按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依次是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心理因素、经济压力、情感因素、健康因素,而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到学院整体的学风建设。

纵观国内外各类高校对于解决学生各方面压力和需求问题的方式,建立高校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不失为当下最流行的模式之一。

3.2.2 高校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相关模式的探究

为探究如何建设好与本学院现行教学模式较为匹配的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本文在早期发布的问卷调查中设置了相关问题,并做以下阐述。

本文统计了在问卷下发的学期有70%的受访者参与了学院或班级组织的团队型学习活动,这说明学院现行教学模式对于团队合作完成学习已有一定基础。结果显示当前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的构建抱有很大期待,在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学习方法和技能提升的获取诉求都较为平均。

对于帮助与指导的形式,20.27%的学生更愿意接受以教师/辅导员设立工作室的形式开展,25.92%的学生更愿意接受来自同级和更高年级优秀学生以小组形式的指导,9.6%的受访学生更愿意接受来自毕业较早的校友的帮助与指导,42.73%的受访者表示以上三种帮扶形式都可以接受。

在指导的进行过程方面,40.32%的学生更愿意参与一对一咨询,37.01%的学生表示线上线下答疑的模式自己更愿意接受,21.68%的学生表示自己更愿意参与指导讲座来寻求帮助与指导。

对于学生学习与发展平台的推动力,依次被认为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38.84%)、自身实用性、教师引导和其他。由此可见,合理地构建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普适性和针对性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语

学风问题实际上是与社会大环境挂钩的问题,应该将学风建设置于社会发展大环境中来抓。只有立足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遵循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抓学风建设才会取得更明显的成效[6]。

猜你喜欢
学风学院建设
初等教育学院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学院掠影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
关于改进高校学风的思考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大学学风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