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2022-12-31 08:56公丕芹蒙阴县第六中学山东省临沂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德育

■ 公丕芹(蒙阴县第六中学/山东省临沂市)

对于初中生而言,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和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有着很大联系的。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将德育逐步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让学生能够真正具有德育意识。所以,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最大限度保证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时也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应当与时俱进,结合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到德育知识,并加强自身的德育意识。

一、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意义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虽然逻辑思想已经趋于成熟,但是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无法判断自己身边的环境是否安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经济水平也有所提升,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再加上当今社会受到外来文化和信息技术的影响,导致青少年受到了很多的诱惑。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个阶段正是“三观”建立、完善自身思想观念的重要时期,如若受到不良影响,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误入歧途。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加入德育,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和观念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能够加强自己的安全意识,还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们的道德修养,从而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初中生可以说是国家发展的栋梁,在受到良好教育的情况下,初中生的发展也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教师对德育的方法进行创新,也就是对学生的未来着想,并为国家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德育的作用

1.有利于融入生活教育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离不开当今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虽然当今的初中生几乎都在课堂上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但却无法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初中生本就处在青春期的叛逆阶段,他们不仅具有独立的意识,而且向往着自由,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误入歧途。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生活实际,加强学生道德和法治的意识,培养学生们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事情的对错,明白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让学生们适应社会发展,能够与时俱进。

2.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道德与法治这个名字就能知道,道德和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知道怎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知道做哪些事情是不道德的,怎样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在遇到危险或者威胁到自身财产安全的事情发生时,要冷静考虑解决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自身的损失,且在事情发生时,也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去保护自己。近些年来,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有校园欺凌、打架斗殴等事情发生,所以学生一定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知道在发生一些涉及自己安全和财产的问题时应当怎样保护自己,必要的时候要向公安机关和教师寻求帮助。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还能加强德育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们的道德修养,让学生们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德育的前提就是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对德育加以重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三观”。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最重要的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加强德育的渗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完善自己,让学生们以后能够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德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太过传统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是让初中生在思想和意识的形成阶段,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来完善自己的品德和意识。且在应试教育的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都是以讲解知识为主,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而学生只能通过机械记忆去记住相应的知识点,起不到道德与法治和德育两者真正的教育效果,从而让学生缺乏相应的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也不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所提出的要求。

2.教学理念太过陈旧

很多的学校都没有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加以重视,认识程度不够,且缺少专业水平的教师,从而导致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都大大降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没有与时俱进,仍采取传统的教学理念,且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进行教学,从而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相脱节,让学生无法体会道德与法治的真正意义,也没有办法将道德与法治和德育进行很好结合,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式太过单一

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进行德育,一般都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述来进行教学,而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也无法对知识进行思考,且没有办法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法律意识,这就导致了德育的知识只停留在了表面,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渗透。对于德育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这样只能让学生觉得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知识都很枯燥,无法调动自己的学习兴趣,也没有办法将知识与现实联系在一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且没有办法渗透德育知识。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创新方法

1.教师要明确德育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上,教师若想要融入德育,就要明确其教学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计划。且一定要以学生为前提,制定相应的目标和内容,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脱离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以此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学生们进行德育。

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课《合理利用网络》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详细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让学生在学习如何能够理性地去利用网络,辨别网络信息好坏的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道德与法律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将德育的教学目标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去使用网络,不要沉迷在网络世界中,要遵守道德规范,不通过网络上违法犯罪,防止因为沉迷网络而无法自拔,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德育,还要设立教学的目标,根据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将德育更好地渗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学生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们良好全面地发展。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渗透德育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其实有很多知识都包含了德育的因素,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并未对其加以挖掘,因此忽视了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没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方面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要先对教材进行深层次发掘与理解,并将有关德育的知识点加以梳理,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渗透德育方面的知识,促进学生品德的提升。德育所涉及的知识点是非常广泛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和了解,并将关于德育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德育所涉及的知识是很广的,而教师在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的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渗透德育。

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爱在家人间》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段现实生活中关于爱和家人的生活案例。可以播放一段退伍的军人回家,家里的人在看到他回家时激动的心情,让学生对此产生情感的共鸣,明白本节课《爱在家人间》的真正意义。且学生也会回想自己的家人在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突出了爱意的表达,从中感受到爱在每一个家庭、每个人之间。

再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课《感受生命的意义》的过程中,可以引用雷锋的事例,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雷锋身上的优良品质。并在讲述完雷锋的事迹后,问学生一个问题:“学生们想一想,雷锋的生命具有怎样的意义呢?”以此来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教师对教材中的德育元素进行挖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并结合生活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完善自己。

3.教学中融入生活案例,渗透德育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知识本就来自人们的生活,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其运用到生活当中,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才能真正体会到知识的真正价值。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在课程中加入日常生活的案例,以此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自身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并通过实践完善自身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可以根据生活中人们经常讨论的问题“老人在路边摔倒了应当扶还是不应该扶”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段老人摔倒的视频,让学生进入视频的情景当中去。其次,在视频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开展一个辩论会,让学生自由选择是扶老人还是不扶老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讨。选择扶老人的同学会说要助人为乐,老人遇到了困难应当帮助,而另一方不扶老人的同学又会说,如果将老人问扶起来,老人说是自己撞倒的他怎么办?总而言之,两方都有自己的理由。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渗透德育,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先问学生一个问题:“学生们可以先舍弃被人撞倒这个理由,如果你们家中的老人在路边摔倒了,请问根据当时的情景,你们最希望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是路过的人们将老人扶起来,还是对老人不管不顾呢?”我相信学生都会选择有人会将老人扶起来。这时候教师可以继续问:“在视频中,摔倒在地上的老人也会是其他人家中的老人,所以我们应不应该将老人扶起来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将生活案例融入课堂当中,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且体会到德育背后的意义。从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扬传统美德,由此达到了德育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

4.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

学校本身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担当者,就要有专业的教育素养和良好的品德,并且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为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在对学生提要求的同时,也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且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传递积极的正能量。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教学中能够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久而久之,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品德,从而为德育的融入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法治在我们身边》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融入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情景:人们在过马路时很少会在意红绿灯,过马路时都是随心所欲的,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经常发生,交通也面临混乱的景象。由此可以看出法律对于人们的生活是有多么重要,只有人们有了相应的法律和道德意识,才能在生活当中规范自己,遵守社会秩序,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会变得井然有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做好自己作为教师应当做的事情。并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将德育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完善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以此来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总之,教师通过以身作则,完善课堂的教学目标,挖掘教材的德育元素,融入生活案例等创新教学方法,来加强德育,能够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感受德育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学会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考虑问题。且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也能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在达到德育目的同时,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