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家长过度参与”现象分析与对策

2022-12-31 08:56朱芸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杭州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过度家校

■ 朱芸(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杭州市)

2020年10月26日,太原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以及给家长布置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等“附加题”。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家庭作业家长化”已经从个人困扰变为了全国父母普遍存在的难题。

一、概念界定

1.家庭作业的界定

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倡学生能在课下实践和运用所学知识,这样家庭作业就成为课内学习的继续。在保·R·伯顿等人的《有效得教学方法》中,家庭作业被定义为是学生在没有教师直接监督下的一种学习活动。也就是说,家庭作业是由教师布置给学生在非学校时间内完成的学习活动。

2.“家长过度参与”的概念界定

家长参与这个概念,国内外并没有统一认识,被众多国际学者引用的“概念”有两种:一是“家长参与”所涵盖的地域范围进行理解,包括:校本参与,即家长与教师在学校进行交流并参与学校管理;家庭参与,即家长在家中对子女进行教育和辅导;家长参与到学校和社区机构当中。二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理解,“家长参与”是家长为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而在教育领域投入的一系列努力,包括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智力参与。

而家庭作业家长过度参与指的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主动或被动地过度参与了孩子的学习,从而使得家长和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难有主次之分,这类过度参与可以指家长参与孩子学校所安排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课内外活动,以及家庭作业,甚至可以是学校的亲子活动、家校合作。

二、“家庭作业家长过度参与”的内容

“家庭作业家长过度参与”现象的具体内容表现为两大方面。其一,最常见的是家长对孩子作业的直接辅导,以此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出现较明显的改变。其二是考虑到家长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教育能力,或者受工作时间的限制,很多家长会选择请家庭教师来帮助做家庭作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与国际教育的接轨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中小学校开始实施以劳动作业代替书面作业,例如手抄报、做一道菜、手工教具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学校教师会要求学生在学校的app上进行学习。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孩子们居家学习,线上教育达到发展。虽然网络课程具有生动性、互动性、科技性等特点,但孩子年龄尚小,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而且部分孩子自制力薄弱,在上网课的同时也打游戏,成绩也是一落千丈。

三、“家庭作业家长过度参与”现象的原因分析

家庭作业家长的过度参与主要指的是家长过度参与到子女的家庭作业进程中,甚至出现了家长角色与孩子角色的互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家庭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是单维的,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的焦虑

我国自隋唐以来出现了科举制度,使得科举考试成为为官仕进的重要道路,虽然1905年清末科举废除,但却埋下了学习改变命运的烙印。同时,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推行了高考制度,无数考生都通过高考得到了较好的工作与生活。可以说,新中国的高考制度是最为公平也是普通家庭孩子实现阶层跨越的重要渠道。诸多家长,当年正是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拥有了新的人生。因此,在这般应试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父母,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竞争的激烈性,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过度重视学习,不断向孩子施压,甚至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便开始计算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进行倒计时,这种焦虑心态不仅伴随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活,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2.过度重视孩子的成绩

研究表明,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且总是抱有快速提高的想法。正因为“快”代表了速度和剩余可支配的时间,因此家长将时间上的紧迫感用到了孩子的家庭作业上,他们认为孩子的学习情况最直接的反馈就是家庭作业完成的速度及正确率。

这份紧迫感使得家长在孩子家庭作业出现不会做或者拖拉的时候,就默认为孩子今天在学校的学习内容没学会,因此会急切地送孩子去补习或是自己进行纠正和指导。而对于一些拓展类的作业,如海报、剪纸、摄影等,则认为是浪费时间,因此家长更加愿意自己亲自动手帮助孩子完成,以期为孩子的主科学习留出更多的时间。这也体现了目前诸多家长过度关注学业成绩,导致孩子的学习功利化,而对于身心发展、综合素质关注度则偏低。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界定不清

随着家校合作的加深,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形式在逐步发生变化。信息时代,家长和教师更多进行线上沟通。而每个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家校合作,都会建立班级家长群。班主任成了群主,在群内发布每日家庭作业、注意事项。由于学校管理的要求具有时效性,因此为了完成学校任务,很多班主任要求家长在群内发布消息之后立刻回复,或是每日必须上传学生的家庭任务打卡照片,一旦家长拖延,班主任教师甚至会在群内点名批评,而这类做法无形中增加了家长的工作负担,让本就繁忙的家长怨声载道。

直到2020年11月初,江苏有位家长在网络上发布视频,表明由于教师强制要求每日群内打卡,并且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他认为家长承担了部分班主任工作,决定要退出家长群。此事一出,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矛盾被放到屏幕之上。随后,2020年12月10日,相关部门新闻发布会中明确提出禁止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的,发现一起,严惩一起。

4.缺乏科学的参与方法

目前,父母对于孩子家庭作业的参与主要表现为家长对于家庭作业的直接指导、家庭作业的批改以及共同参与的作业。一般而言,家庭作业是为了帮助孩子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能够对新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父母如果指导得当,能够使学习成绩得到较好的提高。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绝大多数父母并不具备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能力,因此在对孩子的家庭作业进行辅导过程中,难以把握度。

四、“家庭作业家长过度参与”的弊端

1.加重家长负担

家长作为社会人,要承担工作,在劳累一天后不仅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还要辅导、批改乃至共同完成作业,这对家长的体力与精神都是一种挑战。2019 年 12月,刘璐宁、王娟在《过度教育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提道:“利用 2013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建立定序回归模型发现,无论以虚拟变量还是以连续变量表示,过度教育都会对居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效应。”

目前正处于我国人口的转折时期,很多家庭正面临“不敢生”“不想生”的阶段。尤其是一胎家庭,由于家长在抚育上付出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削弱了对要“二胎”的冲动。由此可见,减轻家长的育儿压力,不仅有助于家庭和谐,增进幸福,对目前的低生育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降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禁锢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据此,新课改要求学生发展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落实素质教育。

目前的课程作业已经从重数量转向了重质量,更加侧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索精神。这类作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会做题即可,还要会动手,会创新。也正因如此,很多孩子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家长从中协助。

部分家长由于全程参与孩子的家庭作业,孩子一提问,就直接告知正确答案,或者直接替孩子做作业,这类做法会严重影响孩子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也使得他们对家长产生过度依赖。家庭作业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任务,如果家长一直陪伴左右,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干扰,也是无形之中的精神压迫。

2018年,记者李浩在《别让你的“爱”阻碍孩子成长》中揭示了家长对孩子过度干预会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致使孩子生活难以自立。

3.对于学校和教师的影响

虽然家长在督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能准确地找到很多问题,也能就这些问题给出针对性的辅导,但是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影响到教师对孩子学习情况的把控。

家庭作业的本意是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也能帮助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但是,一旦家长对家庭作业过度参与,在家中要求孩子全部做正确,对教师而言,便无法精确把握孩子的知识疏漏之处,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同时,由于部分家长对作业的参与度过高,却不明白作业布置的意义,一旦出现较难的知识或是自身难以把握的知识,就容易指责教师,从而激发家校矛盾。

五、防止家庭作业家长过度参与的措施

1.政府加强政策的制定,促进家庭教育科学化

2020年12月10日举行的相关部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要加强日常监管,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切实建立起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同年10月,泸州市政府出台《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提升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不得让家长和学生代批作业等19个“不得”,6个“严禁”,以及2个刚性要求进行明确规范。

政府除了制定相应政策,从源头上加强对家庭作业的主体性指导之外,也需要提供相应的政策帮扶。例如,充分发挥社会志愿服务优势,引导志愿者入校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帮助,或是依托社区平台,搭建课后社区作业托管服务体系等。借助社会力量,缓解家长压力。

2.学校明确教育职能,构建家校合作平台

首先,学校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的规章制度,实施民主管理。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严格规范教师布置作业的行为,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完成率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其次,学校需要减轻应试氛围,把重知识轻智力,转为重知识的同时也重智力的发展,培育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注重个性的发展,开展多样化的课程。同时结合“双减”政策,在课外时间开展综合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抓紧课后时间,引导学生尽量在学校完成作业。

最后,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构建家校合作网络。一方面,依托优质师资,打造“家庭教育”名师团,不定期举办家长课程,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避免家庭教育走入误区。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等方式,让家长可以近距离、深层次地了解学校与教师,消除对学校的陌生感。并为学校的管理建言献策,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和配合度。

3.提高教育质量,避免家长过度参与

澎湃新闻曾对全国21个省和直辖市的39名省级高考状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被问到家长是否会对学习进行干预时,86.21%的状元表示几乎不会,13.79%的状元选择偶尔会,选择经常会干预的为零。由此可见,家长对学习活动的参与,与孩子自身的发展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一个孩子是否成才,比起家长陪着做作业,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孩子成长的领路人。

由于高考政策,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业忧虑更多的是竞争意识在作祟。因此,作为家长,需要端正自身态度,合理看待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意识到考大学不是人生的唯一道路,作为家长需要做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分发掘其优势,并因材施教,引导孩子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4.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划定家长干预的界限

幼儿园与低年级的孩子由于身心各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自我意识发展较为缓慢,同时很多作业尚且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家长的参与。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高年级乃至初中的孩子都已经有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想要有自我的空间,同时随着作业性质的改变——基本都是以知识型的练习作业为主,因此该阶段的孩子,如果父母在做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干预过多,容易导致其自我意识的缺失。

有的孩子面对父母的过多参与,可能产生依赖心理,从而对学习懈怠。有的孩子则会因为父母的权威而产生顺从心理,容易导致怯懦软弱。也有的孩子会因为父母的横加干涉而产生叛逆心理,从而变得顽固执拗。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明确自己的干预界限,对于不该管的事情不要管,孩子也应当学会说“不”,明确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请求。

总之,“家庭作业家长过度参与”现象是目前家校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素质教育大背景下随之而来的现象。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学校、教师积极构建家校合作通道,提高家长的配合意识与教育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课改中,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的提高,从而使教育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过度家校
特殊的家庭作业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过度减肥导致闭经?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过度加班,咋就停不下来?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