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扬弃?还是回归初心?
——管建刚习作“家常课”访谈

2022-12-31 08:48管建刚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家常当堂习作

◇聂 闻 管建刚

缘起

由管建刚老师提出并发起的“家常课”实践与研究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因对管老师“家常课”研究的关注,受管老师邀约,我有幸现场感受了“家常课”的操作全程。

三年,对于一项研究而言,该是做一些回顾与总结了。

所有人员都已散去,所有的喧嚣归于宁静,屋里,只剩我俩,明亮的灯光里氤氲着茶香……

○聂闻:“先写后教,以写定教,是最有效的作文指导。”这是您前些年一直提倡并力推的作文教学观点。近三年来,您又在实践并力推作文家常课。精心设计的任务单是作文家常课的核心,任务单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进行作前指导。作文教学上,由当年“作后指导”到今天“作前指导”的转变,这样的转变是基于哪些思考?这样的转变,是不是意味着在作文教学中,作前指导比作后指导更有效?这是一个认识的扬弃过程吗?

管建刚:一个看起来自相矛盾的问题在一个人身上和谐地存在,那说明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的背后,一定存在着矛盾的统一。

当年我提出“先写后教、以写定教”,主要是看到大量语文老师既没有作文的知识系统,也没有作文的训练系统,还没有作文的实践系统,我戏称之为“三无牌作文教学”,这种情况下的作前指导几乎是“瞎子摸象”。于是我提出,那还不如作前不指导,先让学生自由地写,写出来后,好的地方一起分享、一起学习;有问题的地方,告诉大家不好在哪里、怎么改就好了。有了一篇篇具体实在的、写出来的作文,作文教学便有了具体实在的依靠,不再虚无缥缈,“教”和“不教”不再是一个样了。多年实践下来,我发现“先写后教、以写定教”有一个关键的前提:老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如果这个前提难以大面积成立,那么作后指导便无法惠及更多的普通一线老师。

我不能不悲观地承认,大量语文老师把批改学生作文看成教学生涯的痛苦和灾难。很多老师的作文批改,今年和去年是同样几句话,只不过这次写在张三的作文本上,下次写在李四的作文本上。还有老师下载了评语大全来套用。就面广量大的普通语文老师来说,作文能做到“及时批改”已经很不错了,“认真研读”学生作文几乎不可能。认真批改、研读学生作文,不只要有好的工作态度,客观上,还要有比较充分的时间保障。连续两年的两会上都有代表呼吁,减轻教师教育教学之外的负担。“双减”之后“5+2”的晚托,对家长来讲也许是好事,但对一线语文老师来讲,注定是本就没什么空闲的时间,再次被挤占。

这个世界,需要有人在实验室做出100分的概念产品,能否量产不是他们的第一追求,他们的第一追求是完美和超前。这个世界也需要务实的实践者、生产者,如果他们无法量产100分的产品,那就先生产70分、80分的能量产的产品。效益来自量产。理想的教学,广大一线老师做不到,理想便成了空想,空想不只没有收益,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承受这一后果的是一群又一群的学生。作文家常课,再次回到“作前指导”,不是重回老路。我们是带了新思考而来。这次的“作前指导”,从一开始我们就不想做90分、95分,而是做75分、80分,做广大普通一线语文老师伸伸手就能够得着的作文课。不是“跳一跳就能够着”,因为大量语文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跳”。这样的课的确不完美,却能让大量“上跟不上一个样”的作文课,有了可行的改变方式。

作文家常课的特点是结构化、系统化、易操作。课间10分钟,扫一眼作文任务单和PPT,就能上出一节肯定有效的作文课。结构化,就是“读+写+读+写”的简明教学结构,不用老师大费精力地去记教学环节。系统化,我们团队不是开发一两节优质的作文课,而是开发了三、四、五、六年级每一个单元作文的习作任务单。包括写人作文、写事作文、写景作文、写信、写建议书、写日记等,教材里的每一个单元作文都是一线老师的刚需。易操作,我们以习作任务单为抓手的家常作文课,只要一线老师想学、想上,一个星期就能学到手。

○聂闻:在作文教学上,如果在“作前指导”和“作后指导”两者中做一个选择,只选一个,您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管建刚:就我个人来讲,我会选择作后指导,因为我能完善我的作文知识系统、作文训练系统,我也能确保自己不断地写,有写作的经验,有作文实践系统,并且,我也能要求自己认真批阅学生的一篇篇作文。作后指导,是基于这一批学生的这一次作文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作文指导,它的针对性更强。针对性的背后是有效性。

但是,一个具有现实主义情怀的实践者、研究者,不只希望只有自己能做到,也不只希望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徒弟能做到,而是希望能有大量的老师做到;不只是“独善其身”,而是希望能有机会“兼济天下”;不是躲在自己的小屋里“成一统”,而是要走进教育现实的风雨里,尽可能多地给风雨中的行人送上一把伞,一把普通人易上手、能用、会用的伞。哪怕这把伞不漂亮,伞的材质也普通,然而在没有伞的风雨里,有伞就是温暖。

对于大量一线语文老师来讲,今天的作文教学用“没有伞的下雨天”来形容并不为过。作文家常课再次回到“作前指导”,只是源于出发点的不同。以前的作后指导主要是从我个人的特点出发,从我个人的理想状态出发,那时的我是一个教育界的理想主义者。这次回到“作前指导”主要是从最广大最普通的一线老师出发,从教育的基层和现实出发,因为作文教学的整体发展不是靠名师,而是靠千千万万最普通的一线语文老师。

有人说教育一定要有理想。我完全赞同。要有理想,但要警惕理想化。不顾实际的理想化往往会沦为空想,沦为想想心动,实际不动。理想要在现实的土地上一小步一小步往前走。我们回到“作前指导”,回到习作任务单,就是基于当前广大普通一线老师的现实需求。他们需要可操作的、可拿来用、用了有效的作文教学。

○聂闻:家常作文课设计了作前指导的任务单。但是,作后讲评依然是习作学习中一个重要环节,而如今的习作课堂任务单里,并没有作后讲评这一环节,要扔掉吗?如果不扔,以后会开发习作讲评的学习任务单吗?

管建刚:商界的人在谈教育,政界的人在谈教育,文学界的人在谈教育,医学界的人也在谈教育,遇上交通部的人,他们也会跟你谈教育。谁都可以谈教育,谁都可以说说教育的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教育的问题确实不少,另一方面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完美的教育梦。大家都在自觉或不自觉中用“完美的教育梦”去评说当下的教育。

平心而论,这样的评说有失公允。中国的医疗水平、医疗保障我很满意,但并不是说中国的医疗水平、医疗保障世界第一,而是跟10年前、20年前比,有了看得见的进步。中国的交通我很满意,但并不是中国的交通是世界第一,而是跟10年前、20年前比,有了看得见的进步。好或者不好,是跟昨天比,而不是跟未来的完美的梦比。近几十年,文盲的扫除,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大学扩招,中国教育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们为什么回到“作前指导”?有了结构化、工具化、系统化的习作任务单,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教师个人写作素养对作文教学的影响。而作中指导、作后讲评,这两个环节实际上都非常依赖教师的个人素质。一张单元习作任务单有两次“写”,每次“写”后,都要当堂点评,即便是我们“管建刚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也都说这个环节太难把握了,面广量大的普通学校的普通老师在这个环节上的有效性会如何?摩托车比自行车快,但对于没有摩托车驾驶证的人来说,还是骑自行车为好。有人说考证啊,但今天有多少老师在用心学写作呢?面对现实,我们把“当堂点评”改为“当堂点赞”,学生上台读片段,老师说这个地方写得好,那个地方写得好。把这个学生夸得高兴了,夸喜欢了,也把其他学生夸得痒痒的,期待下次也有展示机会,得到老师的夸赞。点赞,老师总能做到。能说出赞的原因的,那再说说原因;说不出赞的原因,就说“太好了”,好到老师想跟大家一起背出这句话,也不错。

完美的、理想的作文教学,要有作前指导,要有作中指导,要有作后讲评,并且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得好,做得有效。但我认为,最好不要这样用“完美的梦”来要求一线老师。全面发展的代价往往是全面平庸。

此外,习作讲评课的任务单是无法开发的。因为讲评课必须基于学生写出来的一篇篇作文,开发者看不到学生的一篇篇作文,自然无法前置设计和开发讲评任务单。并且,即便用了同一张作前指导的习作任务单,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的差异还是会非常大。讲评任务单只能是有兴趣、有志趣的老师的主动行为。

○聂闻:习作家常课学习任务单里,例文是显著的存在。例文的选择有什么讲究?这些例文又该如何使用?

管建刚:开发习作任务单的过程中,我们爱说一句玩笑话:“找例子比找对象还难。”确切地讲,我们找的不是“例文”,而是“例段”。课堂时间只有40分钟,学生读完整的例文,“读”的时间太长,“写”的时间就得不到保证。一次作文一般安排两课时,习作任务单是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要解决的是难点和重点,第二课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写完整的作文。所以,习作任务单从它的功能上来讲,例段已经能胜任了。

选择例段,我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第一,长短要合适。一张任务单一般有四个例段,例段多一些,学生可以有选择,有时还能产生交叉效应。四个例段自然不能太长,不然课上读不熟;也不能太短,太短不具备示范性,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写长”依然是最头疼的事。

第二,跟重点匹配。找例段前,先要找本次单元作文的要点。没有要点,例段无从找起。罗列出本次单元作文的三至五个作文要点,然后从这些要点里筛选出一两个重点。三至六年级的62次单元作文的上百个习作重点,不能有简单的重复。例段要典型,要跟重点高度匹配,学生一“读”了然。

第三,同龄人为主。同龄人的例子不及作家的精彩,但也有明显优势:一,习作内容贴近生活,容易引起共鸣;二,当堂阅读理解达成度高;三,没有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同龄人能做到的自己基本上也能做到。需要说明的是,习作任务单上所有来自学生的例子,都经过了开发老师的二次修改、二次写作,还经过了习作任务单专家组的三次修改、三次写作,它源于同龄人又切切实实地高于同龄人水平。

第四,有递进关系。例子之间有内容上的递进关系,如任务一的例1和任务三的例3合起来是一篇作文的主题;也可能任务一的例1是训练结构,而任务三的例3则是写好结构中的一个“点”;再如,任务一的例1是写“面”,任务三的例3是写“点”,合起来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要点”有了,“例段”有了,还要用一句简短浅显、学生一读就懂的话来表达这个“要点”。如:三次吆喝,三批顾客,三个小故事,童话故事可以“反复三次”;当“人”来写,景物就“活”了、“美”了;多用动词,“图画”变“动画”;开口说话,“图画”变“动画”……这些话今天读起来好像很简单,谁都能说得出来,实际上花费了团队大量的心血。

○聂闻:在家常课任务单里,任务二与任务四后都有课堂练习的环节。但我发现在课堂上,教者执行完这个内容后,却没有对学习结果进行反馈,是教者在课堂执行过程中忘了反馈,还是家常课故意不设计反馈环节?

管建刚:这个问题要分“作文家常课”“阅读家常课”来回答。

作文家常课的任务二、任务四,两次“写”后都有反馈。反馈环节三步走:(1)学生完整地读自己的片段,老师表扬激励;(2)老师读学生片段中的精彩语句,全体学生一起读背;(3)老师再次表扬,掌声中送小作者归位。至于为什么从“教师点评”改为“教师点赞”,前面已有说明。作文课上有反馈,但因为反馈的例子不是标准答案,其他学生不能照抄答案。

您提到的“没有反馈”发生在“阅读家常课”的身上。

阅读家常课的任务二、任务四在学生练习后,没有反馈,这不是疏忽,不是遗漏,而是有意为之。学生练习后老师当堂反馈的弊端,很大很大:

首先,当堂反馈后,学生忙着校改答案,大量中后等生急匆匆擦去错的,急匆匆写上正确的,既没时间思考也没心思听分析。久而久之学生还会发现一个偷懒的秘密,作业本上写一个不一定对的答案,还不如留空不写,等老师当堂反馈后直接搬上正确答案,又快又省心。学生不知道写上了那个不一定正确但经过自己动脑的答案,那叫思考。看得见的答案是错了,看不见的思考力却得到了有效训练。当堂反馈,错题轻易得到了正确答案,失去了第二次、第三次独立起跳“摘果子”的机会,正确答案仅仅是写在本子上的“正确”。

其次,当堂反馈后,中后等生往往错得多,进而无法完全消化老师的讲评。当堂反馈告一段落,应该进入下一个学习任务了,可是没订正好的学生往往见缝插针地急着写答案,不然下课又忘了,心思都在跟老师捉迷藏上。老师转身写板书,可以抓紧订正了;老师听同学读课文,装模作样竖起书本,在书本的掩护下订正。

再次,这道题三分之一的学生错了,那道题三分之二的学生错了,老师讲评这道题,错的那三分之一受益了,对的三分之二无所事事;老师讲评那道题,错的三分之二受益了,对的三分之一无事可干。当堂反馈,老师大多只能粗略了解作业情况,难以抓住要害,“当堂讲评”往往成了“全面讲评”“烦琐讲评”。20个学生错了这道题,听了或许有用,然而30个没有错的学生都成了陪听、被听。

最后,当堂反馈导致老师得不到真实反馈。当堂反馈前,老师巡视到的作业只是一小部分。学生交上来的、可以完全统计的作业,又是学生改过的。批改作业无法准确把握学情,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无从谈起。“真实”比“及时”更重要。当堂反馈的“及时”是以牺牲“真实”为代价。

及时反馈不等于当堂反馈。家常课采用16字方针:当堂完成,当天批改,当天讲评,当天订正。家常课改革是基于现实的教学效益的测量来展开的。一是教师这头的现实,二是学生那头的现实。家常课改革之所以敢提出“课课”和“人人”——每一个实验班的老师的每一天的课都是这么上的,现实的可行性是我们考量的重要指标。

○聂闻:家常课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家常课对教师最大的要求是什么?家常课教学,教师最容易出现的课堂操作失误是什么?

管建刚:1.家常课有三个核心要素。

(1)“习”。把课堂时间还给“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拥有40分钟的课堂时间,“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读、背、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家常课改革,要把70%的时间(即28分钟以上的时间)还给学生进行读、背、写。

(2)“时间”。课堂效益=课堂任务÷课堂时间。任务不变的情况下,时间越少,效益越大。家常课注重时间管理,一节课要用五至八次的闹钟进行时间管理。这个时间管理既是针对学生的,更是针对老师的,课堂时间本质上是老师浪费的,而不是学生。手里有钱的人才会浪费钱,手里有时间的人才会浪费时间。课堂时间的管控权是在老师手里的。

(3)“课堂管理”。人多的地方,效益的第一保障是“管理”。家常课改革,老师要做两件事:一是设计任务单,二是课堂管理。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都设计任务单,这件事太庞大了,太难了,我们组织专家团队做好这件最难的事情,老师只要稍做修改即可。但是“课堂管理”这件事却谁也无法替代。家常课的“课堂管理”我们能提供的是课堂管理口令、课堂管理手势、课堂管理印章,但是具体操作只能由上课的老师完成。

2.家常课对老师的最大要求,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

只有“管住嘴”,才能把课堂时间还给每一个学生,学生才能拥有自己学、自己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只有不断地自己学、自己习,才会学会“学”、学会“习”。有一天学生会自己“学”、自己“习”了,这就是叶圣陶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迈开腿”,走到学生中间去,才能看到一个个学生展示的“学”与“习”的状况,才能及时地进行课堂组织、课堂提醒、课堂调控、课堂激励。老师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到实际情况是一切管理行为的出发点。“脚步就是管理”,家常课要求老师一堂课走不少于500步。

实践中,老师们最容易出现课堂操作失误的,也在这六个字,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家常课,家常课,日常的每一课都要做到这六个字,这才是家常课。学习家常课不难,你来跟岗一周,肯定学得会,难的是,学会以后能天天如此、课课如此。就像晨跑,有人带你练习一周,你肯定做得到,而晨跑的考验体现在没有人带你的每一个日子里,你是否能坚持?下雨了你是否坚持?冬天了你是否坚持?昨天加班了你是否坚持?不能做到天天如此,那就不是家常课。

○聂闻:到目前为止,家常课改革也快三年了,您是如何看待大家对家常课的不同声音的?

管建刚:第一,有不同的声音本身就是求真务实的表现。中国是人口大国,教育问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有完美解决的可能。每一位教育人所做出的努力探索,都是不完美的完美,都是小范围的完美。这也是为什么减负那么多年了,负担却越来越重;素质教育喊那么多年了,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却一直高不起来。家常课改革不可能全面解决课堂问题,以我们这样一个团队也绝不可能全面解决课堂问题。

看到它优点的鼓掌,看到它缺点的拍砖,这很正常,很真实。有了鼓掌的人我们有勇气继续走下去,有了拍砖的人我们可以警醒自己,不要停止,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第二,有争议的改革往往是触到痛点的改革。大家都知道课堂是主阵地,大家还知道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硬骨头,而家常课改革涉及“课课”,那就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家常课还涉及“人人”,那就是硬骨头中的硬骨头的硬骨头。这块硬骨头,被啃的人会疼,啃的人会也疼。这是一个疼痛点。于是,大量的学校都选择了不去触碰,假装没看见。提高每一位老师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益,这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事情。这是常识,但常识不等于常态。很多教育的常识恰恰是教育的难点和痛点。就像作业不能多,多了反而不好,道理都对、都懂,做到的却很少。减负之所以那么难,也正是因为触到了教育的痛点。家常课也是如此。

第三,所有的争议都是因为彼此的站点不同。手机市场有人做高端市场,也有人做中低端市场。中国教育有人在为高端教师打造高端课堂,也需要有人为普通教师打造他们用得起、用得好的实用课堂。高端手机制造者看中低端手机,一定会说要设计没设计、要颜值没颜值、要速度没速度、要容量没容量,怎么看浑身都是缺点,而小米手机的崛起正是重视了中低端市场。家常课改革面向普通学校的普通老师、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家常课改革要解决教育的基本问题——课业负担和考试成绩,这些基本问题跟高端沾不上边。然而,中国教育有大量的普通家庭、普通孩子,中国教育有大量的普通老师,他们一辈子连教研组长都不是,他们需要解决教育的基本问题。家常课是一个家常女孩,世上多的也恰是平常男孩,“般配的婚姻”最牢固。

不同的站点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山脚有山脚的风景,半山腰有半山腰的风景,山顶有山顶的风景。半山腰的风景未必不是好风景。只是众人都说要去山顶,结果大家都把半山腰的风景给丢掉了。对于综合条件无法爬上山顶的人来说,半山腰就是最好的风景。

最后我还想说,感谢各种不同的声音,所有舍得把时间花在你身上的人都是在关心你,每一个不同的声音都是另一种关怀的方式。不同的声音可以让我们看到自身的问题,避免“身在此山中”的困境,不同的声音可以让人清醒且走得更稳健。美国人用美国视角挑中国人的毛病,这令人生气。然而美国的各种刁难却也让我们更清醒,也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尾声

谈话到这里,我心中的疑惑已经得释。屋里的灯,这时在浓浓夜色里更明更亮,而我却不禁心生无限感慨:

管建刚老师以“班级作文周报”成名,以“作文评改课”大火,这些于他来说近乎标签化的成就,都属“先写后教,以写定教”的“后作文”范畴,当“后作文”发展正如日中天之际,管老师转向了“家常课”——学习任务单的探索与研究,具体到习作教学上,习作学习任务单的设置,就是习作的前置教学,这与原先的“后作文”,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思路。这是否是一种“自我否定”,管老师没有正面回答,但在我看来管老师用自身的行动对此做了回答。对于一个学者来说,在尝到研究之初带来的甜头之后,往往会将此确定为一生研究的方向、目标,即使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其存在严重局限,甚至严重走偏的情况下,都会为理想而战,为所有的不足找到自圆其说的理由,不遗余力地为小众的、精致化的研究做推广宣讲,会一条道走到黑。管老师自己说了,如果是个人来选、来做,他会继续选择“后作文”,这是他所长,能做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但这样精致化的成果,别人或受制于学养,或受制于精力,或受制于条件,只能是远远仰望着,无奈地笑笑,因为这只是管建刚一个人的能耐与高度,不是整个教育的高度与成果。而管老师作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能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革命,能舍弃自我所长,而寻找真正具有普适性的教育之道,无论是将来的成果,还是这种精神,可贵。

对管建刚老师的教育思想稍做梳理,就会发现,无论是当年的“班级作文周报”,还是如今的“家常课”,他苦苦追寻并希望能牢牢抓在手里的核心是学习者学习的“动力”,让每个学习者都“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利用好课堂有限的教与学的时间,在课堂上获得成长。“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我们所有的老师在心里都把它当成真理,也总是把它挂在嘴上,但在学习过程中,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过学习者学习“动力”的问题,有多少人真正解决了学习者学习“动力”的问题,我们进行的教学工作,多的是把教科书赋予我们的教学任务不顾学生情愿与不情愿、接受与不接受地塞给学生。我一直以为,教师教学有这样几个层次:最末流的是自己会,却教不会学生;上一个层次是自己不会,教不会学生;再上一个层次是自己会,也教得会学生;较高的境界是自己会,教得学生比自己还牛,即我们所说的名师出高徒。但这还不是最高境界,最牛的是:自己不会,却教会了学生(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自己不够精专,却教出了远胜于自己的学生)。我们一般老师,都是“自己会,也能教会学生”的这种,而“牛”的这种,有,但是不多,所以不具普遍性。自然界有“青出蓝而胜于蓝”的自然现象,教育界也多的是“青蓝”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牛”人、“牛现象”?在我看来,这种“牛”人“牛”在对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激发与维护。学习者有了学习的兴趣,就像安装了一台永动机,生命不息,动力不止,能走多远,那岂能是人所预料的?管老师及其团队所做的工作,从教育的根本上着手,为学习者寻求内在与外在的动力,让每个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让学生在课堂上情感、脑筋动起来,并让这种“动”具有普适性,成为每个教师能够执行的教学行为,而不是完全靠个人素养来支撑整个课堂。立足课堂,立足教育,为广大师生着想,可敬。

因研究过程耗神之巨,用情之深,学人对自己的学术思想或成果往往会表现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心态。管老师面对不同的声音,却能有一种超然、一种洒脱,无论毁誉,都能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这样的治学修为,难得。

猜你喜欢
家常当堂习作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家常回锅肉
不怕死的留下
家常豆腐不长呀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家常豆腐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