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2022-12-30 01:55陈鹏远时大红
现代经济探讨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三省长三角高质量

陈鹏远 时大红

内容提要:根据长三角三省一市各类统计年鉴所提供数据,以绿色发展、发展效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等为核心要素,选取2012-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并以此为依据,对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提出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在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走出一条中国贡献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 引 言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既承载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世界竞争格局中那份历史使命,更承担着进入新时代“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的现实重任。两者叠加构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的逻辑,起点在长三角民营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而至2035年,如何将长三角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到一个更高水平,就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命题,这既需要实践上的先行先试,也需要理论上的深化研究。八年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增加值翻了近一倍,即从2012年的84634.5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157271.39亿元,年均增速超过8%,使得该地区民营经济占该地区GDP比重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二”。有力地推动了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的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但长三角民营经济在高质量的发展中,由于民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突出,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的掣肘持续存在,土地、能源及资源短缺居高不下,人力资源紧缺成为常态、域间城市发展差距明显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长三角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其综合情况又到底如何呢?长三角的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到底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这有必要作出综合评价。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等关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构建科学合理的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长三角三省一市2012-2020年各类统计年鉴所提供指标和数据为依据,运用综合指数编制理论和方法,编制出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并对此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摸清长三角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家底”,探求长三角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短板,为推进长三角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定量支撑,从而为长三角民营经济建成“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提供决策依据。

二、 文献综述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桂德祥, 2018)。目前,国内对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从CNKI网站检索可知,最早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文章发表于2018年。梳理自2018年以来的文献,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内涵研究。认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立足高质量落实新发展理念(政武经, 2019),更高质量地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与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更高质量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郭敬生, 2018; 刘戒骄, 2019),通过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融资环境、科技创新环境等环境建设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童有好, 2019; 郭朝先和李成禅, 2019; 谢水园和刘源, 2019),亦可采用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协调发展、提高产品质量、透明开放运营、实施财富共享以及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来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戴国宝和王雅秋, 2019)。二是路径研究。可以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杨廷双, 2018; 何招蕾, 2018);也可通过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扩大民营投资的发展空间,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帮助民营企业摆脱融资困境,改善商业环境,加强政策措施的实施,增强民营企业的“收益感”,增强民营企业家的信心等方面(刘现伟和文丰安, 2018)。金融亦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军, 2019; 徐盈之和童皓月, 2019),其中,保险业能充分发挥损失补偿、风险管理和资金融通功能,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的实际困难,进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王军辉, 2019)。三是政策研究。认为坚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必须用优质的制度建设和供给支撑和推进民营经济健康持续的长期发展(刘迎秋, 2019)。

总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绿色、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地发展民营经济。

三、 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

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学而系统地构建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关键在正确把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而言,主要要看其生产上是否有绿色发展力、结构上是否有活力、效率上是否有竞争力、发展上是否有创新力、对外合作上是否有开放力以及市场上是否有规模实力。其中,绿色发展力是前提。离开了这一前提,活力、竞争力、创新力、规模实力、开放力也就失去了根基和依托。结构活力是本质,这是民营经济一路走来,经得起各种考验的源泉所在。效率竞争力是核心,它构成民营经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力的大小决定着民营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民营经济是在对外包容开放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开放力成为民营经济深刻地影响与改变自己、中国乃至世界最为显著的标志之一。而规模实力是民营经济所有发展力的综合体现,正是有了民营经济占中国GDP的2/3左右,10年后可能占3/4的规模实力,使得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

由此,本文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定义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绿色发展力、结构活力、效率竞争力、发展创新力、合作开放力以及市场规模实力等综合表现的发展。以上述定义为依据,本着全面、系统、简便、数据易得等原则,本文构建了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 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的编制

综合指数编制的步骤主要包括指标体系的构建、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指标权重的确定以及综合指数编制方法的确定等。

1. 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各指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本文的全部数据主要来源于长三角三省一市2011-2020年的统计年鉴,主要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11-2020)、《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1-2020)、《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2020)、《江苏省统计公报》(2011-2020)、《浙江省统计年鉴》(2011-2020)、《上海市统计年鉴》(2011-2020)、《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2020)、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相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

数据处理特点:一是由于长期缺乏可以直接使用的全部民营经济的相关数据,因此在本文中,以规模以上的工业民营企业的各项指标数据替代。对于涉及到的反映结构活力方面的数据,通过以下三步骤处理获得:第一步,规模以上的全部民营企业的指标值=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标值-国有及国有控股及集体工业企业指标值;第二步,规模以上的全部大中型民营企业的指标值=全部大中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标值-大中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及集体工业企业指标值;第三步,规模以上的全部小微型民营企业的指标值=全部小微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标值-小微型国有及国有控股及集体工业企业指标值。二是由于民营企业的污染治理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平均每家民营企业的煤炭消耗量、平均每个民营企业的运行管理费用、每万家民营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平均每家民营企业的存货量是逆向指标,在具体处理时作逆向指标正向化处理。其他指标皆为正向指标,直接计算即可。在做无量纲化处理时,标准值为同类指标的三省一市的平均值。

2.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权重的确定方法为客观赋权法中的离散系数法。根据该方法,所确定的各类指标权重见表1中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权重各列。考虑到权重性质,某类二级指标权重之和等于100,所有一级指标权重之和等于100。

3. 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编制方法的确定

对于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的编制,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为综合指数法。编制过程如下:

根据上述公式和过程,将相关数据代入,最终计算所得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以及各类指数见表2、表3所示。

表2 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数(%)

表3 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类综合指数(%)

五、 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结果分析

1. 总体发展态势分析

图1显示出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一方面,在2012-2019年的8年间,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基本态势。另一方面,在三省一市中,上海一直保持引领地位,江苏、浙江、安徽则始终与其有着一定的差距,从数据看,要赶上上海,还有较大的难度。江苏、浙江两省在各年间位次互有变动,以三省一市的平均值100为参考,两省的多数年份还是低于平均值的,只是至2018年,先是浙江超过平均值,至2019年,江苏、浙江均超过平均值,显示了两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充分自信。至于安徽,数据显示,在三省一市中,其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长期以来都是最低的,这固然与本文的计算方法有关,但也较为符合安徽在长三角地区的实际水平和地位。安徽始终没有放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其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由2012年的58.68%提高到2019年的78.20%,增幅达到20个百分点,是三省一市中增幅最大的省份,由此可以看出,安徽民营经济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决心。

图1 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图

2. 分类发展态势分析

比较2012年和2019年三省一市各类高质量发展指数(见表2),可以看出各地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类指数呈现出三方面的显著变化:

一是显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六力”,即绿色发展力、结构活力、效率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对外开放力和规模实力等各方面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变化。这既是各地民营企业家努力开拓市场、加强企业管理的结果,也是各地进一步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不断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的结果。而正得益于此,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的不断攀升,才具有了可靠的基础所在。

二是科技创新力作为全面推动三省一市民营经济发展高质量的第一动力呈现出正成为现实的变化。根据表2数据计算,2019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科技创新力类指数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6.5%、23.9%、21.82%和20.89%,远远超过其他“五力”的贡献率。这一结果不只是对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含义,更对中国的民营经济担任科技创新的主体进而深入推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说明中国民营经济的科技创新并不是只能作为中国经济科技创新的一种拾遗补阙或中国经济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一时权宜补充,而是完全有能力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让中国的经济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三是2019年与2012年相比,除绿色发展力类指数的差距外,三省与上海的其他类指数的差距大多数呈现的不是不断缩小而是不断扩大的变化。表4的计算显示了这一变化。究其外部原因还在于与上海竭力打造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大中心”所带来的对民营经济发展有着更多、更大的有利条件有关,特别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民营经济的环境要比其他三省更充分和有利。

表4 长三角三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类综合指数与上海的差距 单位:%

3. 存在不足的分析

运用2019三省一市的各类指数绘制了雷达图以分析存在的不足,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和江苏皆是绿色发展力略显不足,浙江是结构活力有短板,安徽则是“六力”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图2 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雷达图

4. 差异扩大源自“六力”的成因分析

前已所述,三省与上海的差异除绿色发展力类指数的差距外,均表现为不断扩大的态势。那么,在“六力”中,主要成因又何在呢?表5显示了2012年和2019年三省与上海“六力”类指数差异对整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差异形成影响的分析。

表5 三省与上海差异形成因素分析(%)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无论是在2012年,还是在2019年,影响三省与上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差异的主要成因皆源自科技创新力,而且这种影响至2019年,对于江苏、浙江更是扩大到了40%以上。排在第二位的影响因素在2012年是规模实力,而在2019年则演化为效率竞争力,这也说明高质量发展是更注重内涵式增长的一种发展。

六、 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

事实是,长三角三省一市走出一条什么样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根据国家对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总体要求,我们认为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定地走出以下“四条路”。

1. 在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是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它体现的是“政治”和“经济”、“人”和“物”、“企业家”和“企业”的有机统一。作为占据中国经济GDP三分之二的民营经济以及它的统领者,如果不是健康的发展,那结果将是难以预料的。所以,首先必须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在这个前提下,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本身又包含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题中之义。可以说,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正是“两个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在率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走在前列。

首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民营经济人士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上来,推动区域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也是中国特色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其次,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破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的新发展观,是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发展观。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特色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最后,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发展民营经济。长三角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发源地,其本身就是扎根中国大地的一个伟大创造。进入新时代,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要取得更大的奇迹,更要扎根中国大地,以坚定的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树立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价值观,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势,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力量。诚然,也不能故步自封,也要不断借鉴世界经济发展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一面,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2.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黄群慧(2021)论证道:“基于现代化阶段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与现代化新阶段相适应的经济现代化路径;基于现代化模式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路径而探索的、以自立自强为本质特征的、突破核心技术‘依附性’的一种经济现代化模式;基于现代化动力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种围绕经济循环畅通无阻、充分利用大国经济优势的经济现代化战略。”对此,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以贡献长三角方案。

首先,要着力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经济循环畅通无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其根本依托在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加快建设,两者形成互为表里的关系。这也是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标志。作为中国经济新增长一极主体力量的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要紧紧抓住经济循环畅通无阻这一关键,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体力量的姿态,积极参与到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中去,不仅使自己的产业、企业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且成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疏通机”,以现代化的产业和企业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其次,要着力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本质特征,在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上取得重大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自主创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是高水平自立自强,核心是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高水平自立自强。但现实是,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受制于别人的较多。这固然需要国家层面的集中力量攻关,但更需要作为创新主体的民营企业的合力破关。而其中,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更应成为其破关的“先锋官”“尖刀连”。为此,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要坚持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等“卡脖子”中的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三省一市高校、科研院所多且实力强的优势,加强分工合作,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以中国式的自主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书写新篇章。

最后,要着力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撑基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支撑基础是市场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不断巩固和增强这个优势,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毫无疑问,这其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雄厚支撑就是农村这一市场资源。对此,国家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它构成实现农业农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作为更多本身就脱胎于乡镇企业的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要重聚打回“根据地”力量,充分利用和发挥农村市场资源优势,以不断强化产业支持力度和深化就业帮扶强度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农业农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贡献民营经济的力量。

3. 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全面的一体化发展。正是如此,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3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实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整体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这不仅涉及到经济、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体制机制,而且还包含了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其实质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新时代的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要顺应这一本质要求。

一方面,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要不断强化保就业、稳就业、促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就业是第一民生、最大民生。只有就了业,才有收入,才谈得上共同富裕。民营经济是长三角三省一市就业的主渠道、主力军,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2020年以来,我国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困境。但越是在关键的时刻,民营经济越要讲担当。当前,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企业要充分运用好国家有关加大就业的各项优先政策,切实做好保就业、稳就业、促就业工作,让人人有收入成为共同富裕的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要不断强化“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的有效功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是“做大蛋糕”。作为创新能力最强、最为活跃的市场主体,不仅要创好业,更要守好业、展好业,以跳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生命周期不超过3年陷阱”,从而实现长期、稳定、健康的高质量发展。只有如此,才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为民众带来更多的收入,为个人实现更多的理想,进而为“共同富裕”提供强大支撑。与“做大蛋糕”同样重要的是“分好蛋糕”,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和关键。在初次分配中,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企业要坚持劳动价值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大多数人勤劳致富的基本途径;在第二次分配中,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企业要坚持遵纪守法、照章纳税,积极履行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为社会福利分配提供财力保障;在第三次分配中,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企业要坚持自愿以慈善公益等形式履行社会责任。

202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2021年7月19日,浙江公布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这既是浙江的荣誉,也是长三角的荣耀,其中不乏浙江民营经济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上海、江苏、安徽的民营经济要努力向浙江的民营经济看齐,力争在推动共同富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江苏、安徽成功经验方面率先走在前列。

4. 在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走出一条中国贡献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至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数量上升为191家,比2014年的65家增长了近两倍;从分布地域看,2019年的191家企业中,有141家主要来自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和上海等5个东部沿海省市,占比达73.82%,充分显示了民营经济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更彰显了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担当。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其他民营经济也要积极投身于“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中来,深入推进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提升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的国际化水平,以走出一条富于中国贡献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方面,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要用“一带一路”的思想武装自己。作为一种思想,“一带一路”的精神实质在于——它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发展,“‘一带一路’就是要同愿意与我们合作的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的和谐共生。这也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精髓所在。”它是和谐共赢,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是解决时代命题和世界难题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所以,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要更加谋划好项目建设与民心相通的精神文化建设的统一,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的一致,使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真正成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生力军。

另一方面,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要用“一带一路”品牌塑造自己。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不仅要竭力维护好这一国家品牌,而且还要花大力气打造出企业自身的“一带一路”品牌,这既包含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等硬件建设方面的品牌,也包括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等软件建设方面的品牌,从而逐步形成国际化的品牌效应。国家品牌与企业品牌遥相辉映,正是讲好“一带一路”和中国企业故事的最有效方式,也是吸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到“一带一路”合作中来的最佳路径。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在其中应大有作为。

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要用“一带一路”成效提升自己。应该看到,中国民营经济在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全球供应链恶意截断危机、西方戒备使并购投资受阻和东道国政治、文化环境风险等外部政治干扰危机以及自身素质欠缺等各种因素的阻碍。这就必须寻找到有效的突围路径。对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营经济而言,一是要保持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企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办好自己的事情;二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和国际社会有利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各种条件,在“不变”中应“万变”,在“万变”中初心不变,方向、目标不变,坚持不懈做大做强;三是要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创新的技术、更高质量的产品、更优质的服务、更具竞争力的市场价格、更新的商业模式、更惠民生的成果、更具诚信的人格魅力,开创长三角三省一市民营经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让“走得出”与“走得好”有机统一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

猜你喜欢
三省长三角高质量
三省发布“十四五”交通规划 明确智慧交通任务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区域联动护流域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豪华的龙舟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