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威 施晓蓉
(1.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12;2.湖南工程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工科院校往往偏重于专业素养与技能培养,易忽视专业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导致课程思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硬融入” 与 “表面化” 的现象[2]。优化工科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实现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能力与思想 “双优”,逐渐成为工科院校教育者和相关学者的关注重点。现有研究在课程思政内涵、实践等方面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3]但相关实践做法较零散,往往局限于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某一课程,[4]缺乏全面系统的探索。特别是在地方工科院校开展的实践探索更是少之又少、难之又难。如何有效回应 “新工科” 建设背景下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需求,将工科大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 “点” 连成 “线”,再覆盖到 “面”,进一步构建成 “体”?这需要我们建构覆盖全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全部课程使用教材、全部课程课堂教学、全部专任教师的“四全覆盖” 课程思政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及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场合多次强调了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 等系列文件,对如何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化、专门化和精准化进行了全面部署,特别是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的发布,对高校和专业课教师如何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思路。大体说来,这些要求集中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求 “课程门门有思政”。在立德树人理念下,课程思政要求所有课程都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发挥育人的作用,这是一场涉及教学内容、方法及途径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革实践。[5]当前专业分工日益精细,交叉融合成为 “新工科” 建设的典型特征,“课程门门有思政” 正是起到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作用,协同构筑“新工科” 课程思政体系。国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和讲话精神,在推动高水平人才体系建设、构建 “三全育人” 大格局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个方面,始终坚持以课程思政为主要抓手。[6]因此,各级各类学校首先要把握课程思政的大方向,推动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7]其次,要建立课程思政的大机制,明确各校领导的责任分工、加强对学院党委(党总支)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实现课程思政所需各类资源的集中化和一体化;[8]最后,要落实课程思政的大方案,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将大方案真正落到实处,将相关要求严格反馈在每一步、每一个环节,落实在每一人。同时,建立健全监督反馈机制,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精准有效地把握各门课程的教学进展和教学效果,及时解决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难题。
二是要求 “教师人人讲育人”。教师是推动课程思政的中坚力量。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思政课程,需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并积极引导和带动其他专业课教师。各类任课教师要提高育人意识,强化育人责任,锤炼育人能力,形成不同育人力量之间的 “联合作战” 与 “集团作战”。[9]首先,要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广大教师一方面要明晰自身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要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正确看待育人与育才、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关系,深刻领悟课程思政的重大意义。其次,要强化教师的育人责任。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深入学习新思想、新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严格遵守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照师德师风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肩负培育时代新人的责任,争做 “四有” 好老师。最后,要求教师增强育人能力。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育人能力。[10]要提升教师队伍开发和共享课程思政资源的能力,完善各项基础设备,提供较为先进的教学设施,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所有教师积极开发课程本身所蕴含的职业价值、职业使命、职业道德等内生性资源,利用 “走出去,请进来” 等方式开拓外生性资源。
三是要求 “课堂处处显特色”。课堂(包括广义的课堂)是实现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1]。所以,课程思政建设不仅仅在学校课堂推动,还要借助社会这个“大课堂” 丰富内容。[12]“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3]一方面,学校课堂要建立课程内容的日常引入机制,广泛收集和运用具有示范效应、育人效应的典型人物、先进人物参与课堂建构,使用时代楷模、人民英雄和科学家的事例,营造课程思政所需要的支撑性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社会大课堂完善课程教学的正确衔接机制,通过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严格遵循 “课程思政” 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相关要求,改变以往的正常教师教学模式,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地方工科院校是指以工为主、多学科发展的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并且在一些工程学科专业上已形成一定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推进 “新工科” 建设以来,要通过深入挖掘蕴藏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结合课程设计和专业实践的知识点,注重工科专业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相结合,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通过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动员全员力量,将思政教育融入 “新工科” 建设全过程,做好全方位的课程思政工作。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从2014 年提出 “课程思政” 至今已八年,推出了诸如课程思政教改项目、示范课程、教学竞赛、教材建设等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措施。课程思政“示范” “教改” “研究” 等成效凸显,其中 “示范” 起到了引领作用,“教改” 推动了育人模式的转变,“研究” 促进了育人理念在课程中的应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课程思政尚未形成全员全课程高质量的格局,“新工科” 专业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存在偏差,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本身所蕴含的人文关怀与价值意蕴或没有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并有机融入课程,[14]导致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部分出现 “硬融入” “表面化” “两张皮” 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课程的德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清华大学时说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在给北京师范大学师范生回信时,也强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都鲜明地突出了教师课程教学要遵循知识传授和价值培育的内在统一。工程教育从强调实际动手操作到工程科学范式,再到回归工程防止过度科学化,直至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 程 教 育 模 式,再到现在的 “新工科” 教育转型阶段,体现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工科教育目标要求的转变。新时代工科教育首先要回答好 “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必须守正创新,为国家、民族、时代培养工程 “硬科技” 创新人才。因此,要强化 “新工科” 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挖掘课程的思政资源,既注重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思维拓展,也注重品行培养,把立德树人贯彻始终,培养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的时代新人。
“新工科” 教育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战略支撑和引领力量,其本身具有丰富的思政资源,具有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天然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议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5]深挖“新工科” 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利于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新工科” 的课程思政应当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遵循 “引大道” 和 “启大智” 两个原则,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 “新工科” 核心素养的共性融合。在教学中应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挖掘和提炼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工程伦理、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团队合作等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合理设计课堂过程,将专业知识点与思政资源有机结合,以专业技能传授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深挖 “新工科” 专业知识中的思政资源,应在专业课教学中树立起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与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专业课教师通过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方式,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双向贯通,实现专业课在思政教育层面的 “协同育人” 目标,使学生成为符合 “新工科” 建设要求的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专业课上的课程思政到底应该怎么讲?这需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充分准备,并在课堂中准确实施。在工科课程教学中易出现专业知识讲授和思政育人部分脱节的现象。部分教师对思政元素认识不深、思政理论掌握不够扎实,难以恰如其分和动态灵活地在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极少数教师 “为讲思政而讲思政”,甚至导致难以完成专业课程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因此,如何在知识传授中有机融入思政案例或元素感化和教育学生,避免简单作业、生搬硬套和不相适应的随意嵌入,是每一位工科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知识传授中找准角度,动态灵活地运用理论与实践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进行阐释,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科学的思政理论说服学生、以强大的爱国情怀感染学生,是 “新工科” 课程思政改革的应有之义与愿景目标。总之,推动所有专业落实育人目标、处处有特色,就是要解决课程思政“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 “因事而化” 这一关键问题。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课程思政是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湖南工程学院充分把握地方工科院校特点,厘清各要素的逻辑内涵,构建了覆盖 “全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全部课程课堂教学、全部课程使用教材、全部专任教师” 的“四全覆盖” 课程思政实践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这为课程思政的建构实施提供了根本遵循。课程思政要开花结果、落地生根,就需要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即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四全覆盖” 模式正是遵循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四全覆盖” 模式中首先强调对学科体系的全覆盖,即覆盖全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其起着纲领性作用;其次是强调对全部课程课堂教学的全覆盖,这是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实施的主渠道;再次是覆盖全部教材体系,这是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载体;最后是覆盖全部专任教师,这是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维度特征。整体来看,“四全覆盖” 课程思政模式的四个要素相辅相成、相互影响、互为补充,其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四全覆盖” 课程思政模式的四要素逻辑关系图
课程思政是一种兼具综合性和全面性的教育理念。“四全覆盖” 模式契合课程思政这两大特性,通过全要素、全维度地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高密集的 “负熵输入态势”,从而快速形成一个全员参与课程思政的场域环境,引导教师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深入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自觉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教与学的双向自组织能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
1.课程思政建设覆盖全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
从构建各学科专业课程思政人才培养计划着手,建立起分类指导、层层衔接、多元递进,有目标、有针对性、有计划,强化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融入思政育人的顶层设计。
首先,统一思想,全面系统梳理思政元素。厘清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关系,构建覆盖专业所有课程、课程类型丰富且课程思政层次相互递进、思政元素相互支撑的全过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着课程育人的基本原则,育人先育德、以德为先,系统梳理课程思政元素,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为重点,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共二十个大类思政元素方面的教育,包括领袖思想、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四史”、国家战略和规划、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优秀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哲学和逻辑学原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年的责任和使命、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探索和科学精神、工程伦理、崇尚劳动及尊重劳动、劳动纪律、“四德”、法律及安全、节能环保、知识产权、国内国际时政热点。同时,明确工科学生素养培养做到四个维度:一是政治教育,培养正确的政治思想、政治立场和态度,以及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二是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四是工程素养教育,培养工程伦理、科学道德、职业操守等。
其次,深入学习,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各教学单位通过认真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形成广泛共识,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的典型事例,结合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身边人和身边事,全面提高大学生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健康发展的卓越人才。分类、分层、分专业、分课程明确课程思政教学重点,避免重复堆砌、老生常谈、讲法单一、枯燥无味。
最后,科学设计,搭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组织编写、修改课程教学大纲,保证每门课程都融入恰当的思政元素,确保教学体系中课程思政提质增效。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深入挖掘、合理优化课程思政元素及内容供给,[16]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针对性地构建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
近年来,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通过从 “头雁效应” 到 “全员参与”、从 “典型案例” 到“专业蓝本”,探索出 “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截至目前,学院6 个专业、61 门专业课做到了将课程思政落实到全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2.课程思政建设覆盖全部课程使用教材
从课程思政课程资源建设着手,鼓励教师收集、挖掘、整理、深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可通过组织编写教材、选好教材、研透教材、建设教材资源体系等策略实现课程思政覆盖全部课程教材。
首先,选好教材。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学生特点,选择适合本学校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或教研室组织自编教材,系统找准教材知识点中蕴含的育人目标。通过深度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我国先锋人物事迹、科技产业创新案例以及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奋斗精神等思政元素,找准找全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
其次,研透教材。要求课程组集体研讨、挖掘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融入路径,在把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引入课堂,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同时,注重价值引领、品德锤炼以及辩证思维、批判精神的培养,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又注重课堂的育人功能。
最后,补齐资源。要求根据各课程前后衔接以及工科专业特点,在坚持方向统一性的同时,加强课程之间育人思想的递进衔接,补齐缺失的思政理论,编写富含课程思政的高质量教材或讲义,建设教材资源体系;利用特色示范课窗口,强化课程思政与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融合,[17]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时事政治平台等网络资源,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增强师生互动和心灵共鸣。
湖南工程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无机化学》 凝聚教研室集体智慧、结合教材知识点自编了一系列课程思政案例,如 “酸碱滴定法应用——凯氏定氮法” 知识点以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 的启示” 为案例展开阐释,指出凯氏定氮法应用于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局限性,说明分析化学发展精准检测技术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从而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职业使命感。
3.课程思政建设覆盖全部课程课堂教学
大力推进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层层落实、不断丰富、深化完善,将育人功能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全过程。学校要求学科基础课侧重培养学生道德修养、人文素养、科学精神、法律及安全意识等;要求学科专业课根据学科特色和优势侧重培养学生专业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要求工科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劳动精神,锤炼意志品质。任课教师要遵循每门课程的特点和规律,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健全课程思政实施细则,灵活运用、协同推进,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首先,要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做好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编写教案,抓好课堂要讲授知识点的载体要素,找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知识点的路径。
其次,要把握思政元素融入方式。课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将适当的思政元素在合适的时机融于课程教学,实现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思政效果,产生情感共鸣。
最后,要进行教学反思。课后,要对课程育人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包括课堂氛围、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的行为状态等,并及时进行总结。要探索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把课程思政评价隐性融入知识点评价。
湖南工程学院 《电器学》 课堂教学就严格按照上述步骤和要求,在 “电接触” 理论知识点传授中有机融入了 “复兴号高铁供电系统”案例,并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进行总结提升,实现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4.课程思政建设覆盖全部专任教师
学校层面要认识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从系统培训着手,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和能力,推动教师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建立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合格教师队伍,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立效。
首先,要充分提升教师个人的政治素质、品德修养、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马克思指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18]因此,教师的个人素质、思政水平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的开展效果。要成为为学为人的表率,在教学中以身垂范,在专业教学中育人于无形,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政治修为。
其次,要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分学科专业领域开展经常性的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学培训等活动。教师应牢固树立思政意识,关注时政资源,把握思政教育时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树立远大志向,能担复兴大任,争做时代新人。
最后,要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教师课程群应牢固树立教育教学中心地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聚焦立德树人,围绕专业、课程、教材、技术 “三质量一技术” 教学 “新基建” 任务,实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成果建设、人才建设等六个维度的协同提升。
1.真督真导,促教促改
教学督导团、各学院教学督导组会同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课堂,对所有课程实行课程思政专家跟踪听课,实施教学过程监督,督查课程思政是否真正融入课堂教学,督导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点的融入情况,督促引导教师在加强育人意识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改进育人方法、完善教学手段、保障教育质量。督导专家深入课堂也是课程思政观测评价的重要窗口。督导专家与教师共同探讨课程思政元素是否能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是否符合主流价值、是否能得到学生的关注与情感认同。通过现场把脉、仔细研磨、专家的分类指导与评估,进一步激发教师挖掘思政元素的主动性,强化思政元素与知识的契合度,瞄准育人功能的切入点,提高学生的接受度。
2.民意调查,倒逼改进
学工部门开展全校学生民意调查,发放问卷,建立 “以学生为中心” 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以学生实际获得感为目标,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收获、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等要素纳入其中,将考核评价的意见反馈给教师和课程组及学校思政专家,共同围绕怎样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来开展课程思政研究,形成倒逼改进的效果。教师重视课程思政对教育对象的意义和作用,重视课堂的 “育人” 功能,强化课程的立德树人效果,真正做到在知识传授中求真触情、传递价值,在教化学生专业成才的同时,培育学生“精神成人”。
3.深化推进与不断完善“五个一” 工程
学校层面以 “五个一” 工程抓典型、树标杆、推示范、出成果,在全省全国树立课程思政教学标杆,强化了正向激励的效果。具体是:培育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示范通识课和专业课;树立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或团队;提炼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树立一批优秀典型,包括培养优秀学生、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设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等。“五个一” 工程进一步深化了课程思政内涵认识,使其更体现融合性、时代性、中国化;实化了建设原则,使其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与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紧密结合,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紧密结合;细化了建设路径,使其与新专业、新模式、新课程、新理论充分融合。
教育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大计。探索如何更好更全面地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探讨了课程思政 “四全覆盖” 实践新模式的机制构建、难点、着力点、教学要素以及研究方法等,并在湖南工程学院探索构建 “大思政” 格局的具体实践中,强调了课程思政的教师育人意识、元素挖掘、资源利用和反馈改进等,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为一体,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同时提炼和总结了工科院校的校本经验,以期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为其他工科院校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