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教育中的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

2022-12-29 00:00:00龚海娟
教育界·A 2022年23期

【摘要】博物教育中的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有利于幼儿接触生活、感受生活,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拓宽幼儿的知识视野,为幼儿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博物教育;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

作者简介:龚海娟(1984—),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机关幼儿园。

当前,儿童教育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其中,博物教育中的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也有了新的发展,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博物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幼儿当前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需要将幼儿的实际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加强博物教育模式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真正地感受学习的乐趣,为幼儿未来的发展提供助力。

一、提高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能力

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博物教育模式,对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前,部分幼儿园虽然对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的实践工作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创新,但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博物教育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幼儿刚开始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对世界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容易在上幼儿园的过程中出现胆怯的心理,部分幼儿每天来到幼儿园门口都会放声大哭。同时,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博物教育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幼儿对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些对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的教学实践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幼儿园必须加强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促进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传统的博物教育模式。教师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评价体系,充分了解每一名幼儿的不同状态,积极发现每一名幼儿的长处,并予以及时地鼓励与引导,让幼儿在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快乐。

例如,幼儿园应该定期开展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的教育技能培训工作,并在培训后对教师进行阶段性的考核,提高教师对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重视程度以及实践能力,让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创新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形式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幼儿园的博物教育作为幼儿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非凡。教师在幼儿园阶段开展科学合理的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将会促进幼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在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无法使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发挥最大的效用。

教师在创新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形式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大量的前期调研,找到最为适合幼儿需求的课程形式。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吸收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实践经验,让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不仅具有益智性、科学性,而且具有趣味性。幼儿在形式多样的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中,可以真正地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进而可以真正地实现个人的

发展。

例如,教师在开展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创新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的环境构建形式。教师通过主题区域、主题墙等主题环境的构建,突出展示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的主题内容。如此,可以让幼儿在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过程中,直观地了解主题内容以及探究方向,切实降低幼儿的实践难度,给幼儿带来更好的实践体验。

又如,教师在开展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创新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的参观路线展示形式。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在幼儿的参观路线上设置相应的卡通人物,让卡通人物“说话”提示幼儿向前探索未知的内容。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不断探索未知内容的兴趣。

三、丰富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内容

幼儿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在开展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该丰富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的内容,以拓宽幼儿的视野,有效发挥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的育人作用[1]。

但是,当前部分教师在开展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存在内容开发资源匮乏的情况。再者,部分教师没有真正地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也没有充分地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开发的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如此,幼儿不愿意参与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更无法感知其中的乐趣。为此,教师必须意识到,要想实现增强幼儿参与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必须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切实地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充分地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必须丰富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带动幼儿积极地投入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

例如,教师贴近幼儿的生活,以衣、食、住、行为主线丰富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内容。教师构建“生活用品博物馆”,展览服装、配饰、餐具、茶具等生活用品的实物、模型、图片。教师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说一说展览的生活用品的实际作用。如此,幼儿在游览“生活用品博物馆”的过程中,既能够了解人们的生活智慧,又能够学习创新的精神。

又如,教师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以昆虫为主线丰富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内容。教师构建“昆虫博物馆”,展览蝴蝶、蜜蜂、甲虫、蟋蟀等昆虫的标本、模型、图片。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蝴蝶是什么虫变的?蜜蜂是益虫还是害虫?甲虫的铠甲有什么作用?如此,幼儿在游览“昆虫博物馆”的过程中,既能够了解昆虫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内容,又能够激发探索自然、认识生物的兴趣。

四、增强儿童主题博物馆实践的针对性

不同年龄的幼儿生理、心理的发育各有不同,教师不宜用“一刀切”的方法,而应该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充分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特征,增强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有效性。

例如,小班的幼儿可能存在对幼儿园环境不适应、缺乏安全感的问题。教师针对小班幼儿开展的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更多地融入幼儿园日常生活的元素。教师设计博物馆“探险”的游戏,让幼儿走博物馆“探险”路线。小班幼儿根据“探险”路线上卡通人物的提示,“解锁”玩具、绘本、衣服等各种幼儿园日常生活物品。如此,幼儿能够对幼儿园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基本的认识,有效缓解对幼儿园环境的不适应。

又如,中班的幼儿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并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针对中班幼儿开展的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更多地融入动物、植物等主题的元素。如此,幼儿能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中进一步激发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为未来更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

再如,大班的幼儿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有较大的发展。并且,大班幼儿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简单的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如果教师仅仅对大班幼儿进行浅显的博物教育,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一定的厌倦情绪,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目标。为此,教师针对大班幼儿开展的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更多地融入能够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元素。如此,幼儿能够在更有深度的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中拓宽视野,为未来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五、增强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体验性

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过程,也是促进幼儿不断探索事物的过程。教师要想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和欲望,就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增强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体验性。

教师增强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体验性主要是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教师必须对所展出的物品进行严格地鉴别、筛选,确保其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最大限度地保障幼儿的人身安全。第二,教师将所展出的物品作为增强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体验性的重要道具,保证所展出的物品具备可看、可闻、可听、可触、可玩、可研究等条件,以为幼儿带来更加直观形象的交互体验。第三,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及时有效的介入。教师及时有效的介入,为幼儿提供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幼儿在更加安全可靠的环境中进行体验。

例如,教师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毛巾、牙膏、牙刷、洗脸皂、润肤乳等生活用品作为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的主要展出内容,让幼儿对这些生活用品的外表进行观察,并让幼儿认识这些生活用品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幼儿明确这些生活用品应该如何使用后,教师鼓励幼儿在体验区试用这些生活用品。如此,幼儿在试用中对生活用品有更加具体的了解,不但有效增强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体验性,而且有效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为幼儿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

六、加强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家校联动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家校联动,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但是,当幼儿园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时,部分家长持不理解、不支持的态度。当幼儿园开展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时,部分家长也有不同的理念,甚至持反对的态度。这可能是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畅,没有充分发挥家校联动的积极作用所导致的。教师需要认识到,如果没有良性的家校联动,则不利于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更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应该不断优化完善家校联动的机制,解决与家长沟通不畅的问题。在家校联动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中所学到的具体内容,及时地与家长分享幼儿的实践情况。甚至教师可以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儿童主题博物馆实践中来。另一方面,家长也应该积极主动地与教师沟通,让教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方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开展儿童博物馆主题实践。如此,能够更好地提高儿童主题博物馆实践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构建“书籍博物馆”,展出丰富多样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书籍。此时,教师邀请家长参加,让家长身临其境地了解具备哪些特点的书籍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利,并让家长了解如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择书籍。同时,家长在与幼儿一起游览“书籍博物馆”时充分发挥陪伴、倾听等作用,不仅可以让幼儿在放松、快乐的氛围中收获知识,而且可以让幼儿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结语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工作,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博物教育中的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个人综合能力,为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需要以幼儿为本,认真总结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经验,努力补齐儿童主题博物馆课程实践的短板,让幼儿真正地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世纪明德与成都博物馆联合推动博物馆特色教育实践[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0,6(0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