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2022-12-29 00:00:00李敏华
教育界·A 2022年23期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构建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注重信息化教学,增强信息技术的运用效果,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作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策略

作者简介:李敏华(1977—),女,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石斋小学。

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相比,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交互性、趣味更强。教师科学合理地构建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助力[1]。

一、注重信息化教学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只是直接将教材内容复制到幻灯片上向学生进行展示。这种流于形式的信息化教学意义不大,不但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作用,而且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注重信息化教学,积极参与、推动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

(一)树立信息化教学的理念

在小学阶段,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占据很大一部分的教学课时。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除了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需要通过新技术、新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以及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但是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已经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习惯根据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来开展课堂教学,不重视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这也导致信息化教学流于形式,起不到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想构建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首先要树立信息化教学的理念。

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信息化教学的同时,树立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充分认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将信息化教学模式运用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并且,教师需要根据实际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创新,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内容,全面提升教学的效果。

(二)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信息化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教育教学赋予了很大的能量。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信息化教学同样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构建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切实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方面,虽然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相对简单,难度系数不高。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部分数学知识,比如几何图形、方向与位置等,还是比较抽象的。而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为学生展示、讲解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另一方面,有些学生认为数学课堂比较无聊,还有些学生因为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困难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学校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载体,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的支持密不可分。因此,学校应当积极地为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为教师贯彻落实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学习交流信息化教学的技能搭建优质的平台。而学校领导作为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带头人,应当最先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索道路上,积极地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从而促进教师之间有效地交流信息化教学的经验。

一方面,学校领导需要积极地组织信息化教学的听评课工作,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借鉴。听完一节信息化教学的课后,上课、听课的教师需要集中在一起,上课的教师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教学经验等;听课的教师谈谈此次课的优缺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如此,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反思以及教师之间的取长补短,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信息化教学的质量。

另一方面,学校领导需要积极地建立信息化教学的培训体系。首先,学校领导基于校情、生情等方面成立信息化教学培训指导小组,以分类指导、分层培训的方式开展培训工作。其次,学校领导需要采取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培训手段,切实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激发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培训的兴趣,增强教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最后,学校领导需要不断丰富和优化信息化教学培训的内容,保证培训内容与时俱进,切实帮助教师树立信息化教学的理念,推动教师主动探究、积极创新信息化教学,从而推动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

二、增强信息化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理解与吸收数学知识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涉及的数学知识相对简单,因此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机械地对教材的数学知识进行复述、讲解,缺乏新意。如此,使得数学课堂索然无味,更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感,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当改变机械的教学模式,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借助信息化的教学设备以及软件创设生活化的、游戏化的数学教学情境,为学生开展贴近生活的、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如此,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数学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主动思考,并且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吸收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首先,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早上学生进校,学校大门打开、关闭的视频。教师引导学生将学校大门看作一个四边形,根据其打开、关闭的状态,观察大门发生了哪些变化,以此导入“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分组绘制平行四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高,并且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展示不同小组的绘制结果。同时,教师借助信息化教学软件的“教学画板”功能,一边演示平行四边形高的画法,一边向学生介绍:“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这条垂线之间的线段叫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作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一般用虚线表示。”最后,教师借助信息化教学软件的“课堂活动”功能为学生创设游戏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对碰”的游戏模式找出不同图形中的平行四边形,从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如此,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设备以及软件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二)融入丰富的教学元素,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学生能力方面的提高。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省时省力而过度地使用数学教学课件。这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需求设计科学的教学计划、优化教学课件的内容,只是机械地把教材中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复制到教学课件中。这种浮于表面的信息化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需求,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融入丰富的教学元素,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1.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运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手段,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促进学生借助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养成严谨求实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时,教师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用字母a、b、c等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的运算。此时,教师借助信息化教学软件中的“形状”工具,融入椭圆、三角形、五角星等丰富的形状元素,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状表示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并且教师借助融入的形状元素引导学生根据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计算练习题。如此,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运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相对不足,比较难集中课堂听讲的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利用信息化教学,将数学知识更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增强数学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时,教师融入丰富的元素,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升国旗仪式、坐缆车观光、直升机起飞、风力发电等视频。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思考视频的国旗、缆车、直升机螺旋桨、风车都是怎么运动的,同学们能按照运动方式把他们分成两类吗?”以此促进学生形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学生回答:“国旗、缆车都在平移,直升机螺旋桨、风车都在旋转。”如此,能够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是教师巩固数学教学成果的有效方法。但是,部分教师在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时,只是把课前预习的任务或者课后练习题以课件的形式“搬运”到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屏幕上,导致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后练习比较被动。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精准设计课前预习的任务以及课后练习题,有效地拓展延伸数学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2]。

首先,教师在新课的教学之前,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教学网络平台布置新课的预习任务。教师借助网络平台的闹钟、打卡、闯关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生预习的体验。

其次,教师在完成教学之后,利用信息化教学网络平台,组织学生进行课后小测验。学生完成测验后,教师结合平台智能分析的数据,有针对性地帮助不同学生制订符合其自身实际学习情况的复习计划。学生根据个性化的复习计划,通过平台练习自己易错的以及容易混淆的题目,并整理电子错题本,以及时弥补不足,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点。如此,有效增强学生的课后复习体验,提高学生的课后复习效率,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最后,教师需要实时关注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并利用信息化教学网络平台与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并且,教师借助平台的“知识胶囊”等功能拓展延伸教学内容,为学生录制重难点讲解、专题讲解、作业精讲、学习答疑等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温故知新、答疑解惑,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赋能小学数学教学,重构教师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师的教学场景。因此,教师需要充分顺应时代的潮流,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构建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理解与吸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小学数学教学的进步发展作出更多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勇.基于科技创新的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创新[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20-21.

[2]张旭东,周欣.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上),2019(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