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文章围绕问题导学法开展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研究,以期改变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不注重思维和方法的现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导学法
作者简介:李慧芬(1983—),女,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乔司中学。
问题导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支架,将问题支架作为学生学习的先行材料,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来整合知识、应用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将注意力转向课堂的方式。教师运用问题导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爱思考、爱动脑的习惯,让传统的机械式学习转变为有意义的学习。问题导学法的理论基础是最近发展区和先行组织者理论,学生现有的能力与通过教师教学即可达到的能力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先行组织者理论即教师作为先行组织者提出问题,让学生经过思考和分析,缩短最近发展区[1]。
一、问题导学法为主导的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实践研究
学习是一个需要主动的过程,如果教师一味打压和管制学生,学生的学习效率会非常低,而且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这门学科难度系数最大,学起来最困难,所以一时间很难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新课讲授前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
以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数轴”这一节的教学为例,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数轴的概念,以及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中的表示方法。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正数,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等。教师先出示一系列的正数并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如何用最快的方法来比较他们的大小吗?”由于这些数里面既有分数又有小数,学生认为应该要将所有分数化为小数,然后再逐一比较。而这种比较方法过于烦琐,花费的时间较长。教师画出一条射线,射线的端点为O,每相隔一个单位取一点并标上数字,要求学生将所有数字标在射线上。学生将数字标在射线上后,发现各数字的大小一目了然,很容易就比较出来了。教师再提出第二个问题:“是否有比‘0’小的数。”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预习结果,向教师展示了-1、-3等负数。教师接着提问:“那么负数如何在射线上表示呢?正数和负数是否可以在同一条直线上表示出来呢?”教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教师并没有直接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而是利用旧知识启发学生,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调动前认知结构里的知识,这样能缩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对“数轴”的探究欲望。
在新课导入环节运用问题导学法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初中数学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加大了难度,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学生难免会产生畏惧情绪。如果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做好小学和初中的衔接,就能够缩小初中数学知识和小学数学知识的差距,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二、问题导学法为主导的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组建学习小组可以让学生集中力量探究问题,整合小组成员的意见,降低问题的难度。不仅个人有学习目标,整个班集体也有学习目标,班集体的学习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学生的共同努力。初中数学教师要懂得团队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3]。教师可以结合问题导学法,通过提问为小组合作学习确定目标,让小组合作学习有方向和目标。
例如在讲授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方向和目标,教师采用问题导学法,设置了如下问题:假设在两条平行线中间作一条直线,会有多少个夹角?这些夹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各角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这些问题能让学生从“角的大小”出发思考平行线的性质。学生得出答案后,教师接着反向设问:假设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满足这些关系,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什么?该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反向思考,进一步验证之前的推论。不仅几何知识的教学可以用问题导学法,代数知识的教学也可以运用问题导学法。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为例,部分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性质的探索时,会将等式的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混淆,实际上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符号会变吗?如果同时乘以一个负数,符号是否会变呢?”这个问题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教师可以将此问题作为问题导学法的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总而言之,教师要以问题导学法为主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认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发挥指导作用,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指导,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生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不能光依靠教师讲解来学习新知,要学会自己看书学习,这样才能够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教师要采用问题导学法,结合学生的前认知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引导学生整合新知识和旧知识。
三、问题导学法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实践研究
问题导学法中的问题不一定要教师设计,也可以由学生设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有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或者通过和同桌讨论解决,但是有的问题则需要师生共同解决。教师可以将这一类问题作为问题导学法的素材,这就完全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落实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4]。以浙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的应用”这一节的教学为例,本节课要求学生对二次函数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二次函数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无论是从生活的角度还是从高中数学学习的角度来看,二次函数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二次函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特别是求二次函数与平面几何的面积。课前教师让学生以小纸条的形式将自己在二次函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写下来,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求二次函数中平面几何的面积的问题、图形旋转后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问题、解二次函数系数的步骤、函数图像对称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教师让各小组根据不同的问题来开展研究性学习,让每一组将问题的解答过程展示在全班学生面前并详细讲解,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再以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全等三角形”一课的教学为例,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一共有五种,学生要熟悉这五种证明方法,才能够应对考试过程中与全等三角形有关的几何证明题。初中几何知识大都为平面几何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并且直观性非常强,学生只需要认真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和作图,利用学习过的公式定理进行推导,就可以自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以问题导学法为主开展教学,以同桌两名学生为一组,要求同桌的两名学生将各自的锐角三角板拿出来,测量一下各自的锐角三角板三条边的长度,然后再将两块锐角三角板叠在一起,看看是否能够重合,并让学生基于此自主设计问题。对于其他的证明方法,教师同样可以采用问题导学法,以设计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样学生就能沿着问题方向一步步展开探究,一步步接受新知识。这对学生来讲是一次自主学习体验。学生在教师讲授新课前,通过实践操作探索出了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小组合作学习,所谓研究就是学生针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小且有针对性。如果由教师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问题,会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结束后仍没有解决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将设计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做了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最清楚自己有哪些疑问,哪些问题还是一知半解,所以提出来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5]。
四、问题导学法在课外直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课外是学生的第二学习课堂。课堂时间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无法顾及个别学生[6],甚至为了赶教学进度忽略了一些知识点,或者没有关注到重难点。因此,教师需要开设第二课堂。为了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导学法开展直播教学。
例如在讲授浙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在课外设计了一次直播活动,运用问题导学法,设计了一些生活中的相似问题。教师在直播间展示了一些图片,比如被放大和缩小后的孙悟空、菜地里一周前和一周后的西瓜、按比例制作的汽车模型,以及相同大小的长方体模型等,让学生分辨哪些是全等,哪些是相似,从而了解全等和相似的区别。第二组问题是关于相似三角形的证明方法,教师在直播间列举了一些解题方法错误的例题,让学生当一回小侦探,说说这些例题究竟错在哪里。在直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网络直播毕竟是一种大众娱乐的形式,所以教师不能滥用网络直播,要注意使用的次数,网络直播使用的次数过多,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可能会关注与教学无关紧要的对象,并且在网络直播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为本[7]。又如在讲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课时,教师在直播的过程中可以列举一些生活案例,比如将地面比作直线,提问学生汽车的轮胎和地面之间是什么关系。或者教师可以展示“万箭穿心”这个成语,提出问题:假设“心”是一个圆形,“箭”是一条直线,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教师以这种方式开展线上直播教学,不仅能让课堂更生动形象,而且能够牢牢把握整堂课的节奏。
信息技术一直都在向前发展,各种交流媒介也不断更新,教师不能故步自封,一直停留在PPT教学上,需要学习一些新颖的教学技术手段。教师结合问题导学法开展直播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问题导学法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要设计好问题,才能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价值。文章主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课后直播教学四个角度展开研究,探索如何运用问题导学法,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何发挥问题导学法真正的价值[8]。
【参考文献】
[1]谢德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20):3,5.
[2]房丽新.巧借问题导学法,强化初中数学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20(19):70,72.
[3]王臻.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合理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95.
[4]张淑珍.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策略[J].学周刊,2020(20):40-41.
[5]薛永杰.探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2):95.
[6]龚秀娟.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与教学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43.
[7]闫莉.“问”出学问,“导”出学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9(33):123-124.
[8]赖少峰.浅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101.